493章 傳說的西北
說黃河是一條充滿災難的河流,一點也不過過。有歷史記載的2千多年中,黃河下游發生決口氾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
有文字記載的黃河下游河道,大體經冀省,由今子牙河道至津門附近入海,稱爲“禹河故道”。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現行河道,其間1128年前,河走現行河道以北,由津門、利津等地入海;以後走現行河道以南,奪淮入海,災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長江下游約2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每次決口氾濫都造成慘重損失。
黃河是一條水少沙多,水沙分佈不勻的河流,這一特點是由黃河流域所處的氣候帶和地質-地理環境所決定的。黃河干流長5400多千米,流域面積75萬平方千米,有西向東跨幹寒和乾旱,半乾旱氣候帶,流經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1000-2000米的黃土高原和0-200米的華北大平原入海。
黃河下游的水患歷來爲世人所矚目。歷史上,黃河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從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花園口扒口的2540年中,有記載的決口氾濫年份有543年,決堤次數達1590餘次,主河道經歷了五次大改道和遷徙。洪災波及範圍北達天津,南抵江淮,包括冀、魯、豫、皖、蘇五省的黃淮海平原。縱橫25萬km2
由於洪水災害,黃河有時被稱爲“華夏的憂患”。洪水常常奪去下游兩岸許多人的生命。據史料記載,1887年有200多萬人死亡,1931年約300萬人喪生,1938年50多萬人被淹死。1938年,官府爲了遲滯倭軍前進,在中原省會以北的花園口炸開了黃河大堤,造成了89萬人被淹死,1200萬人無家可歸的慘劇。
黃河如此多災多難。成爲“華夏的憂患”,有自然和人爲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
如何治理黃河。華夏的那些專家教授們也是想盡了辦法,但始終沒有超越植樹造林、水土保持的範疇。而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經濟能力,也只能從此入手。
但事實證明,這種常規的治理手段,其效果並不好。不要說黃河上游中游數千萬人口如何生存的問題。即便是這數千萬人不砍一顆樹,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把黃河治理好。因爲黃河爲災爲禍,還有深層次的自然、氣候、地質方面的原因。
不過,以目前地球人或華夏的實力不足以治理好黃河,但並不表示趙無極也治理不好黃河。
下游的“懸河”,對於趙無極的鳶島自治領來說,就有如一片肥沃的土地。雖然淤積在河牀上的沙多爲“粗沙”,營養也不足,但只要將其運到了鳶島,稍加改造就能成爲熟土。比從太平洋深海處撈取的帶着鹽份和礦物成份的泥砂好整理多了。
中游的植樹造林,實際上可以改爲植樹植草,產業以農爲主改爲以牧爲主,再加以必要的邊坡治理和必要的水利設施,想必一二十年後,黃土高原就可以大變模樣。
中游的黃土高原治理,第一是大規模的投資,這種投資屬於環境治理的投資,只有投入,是沒有直接回報的,這個,在華夏現有體制下,是很難做到的。
爲什麼華夏的城市的河道、街道都很容易整治好?原因並不是政府有錢,而是這些錢投入進去後能迅速生產出更多的錢來。譬如平原市的某廣場,在門戶開放短短的三十年內,就前後大規模地整治過五次,浪費的錢不可勝數。
中游黃土高原的治理,第二是新技術的使用,這對於鳶島來說,更不是問題,與黃土高原有關的植物品種、生物技術、治理方案等,基本上都是現存的。
而第三個問題相對要麻煩一些,這就是產業轉移的問題。因爲退耕還林、植樹植草後,以農業爲主的產業形態將讓位於以牧業爲主的產業形態,而牧業的人口承載力最好是每平方公里3-5人爲宜,也即整個黃土高原40萬平方公里,最多有200萬人以牧業爲生。但傳統的以農業爲主的產業形態,其人口最少都在3000萬人以上。
此外,黃河上游以及整個西北地區的生態都十分脆弱,這也是治理黃河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小黃,你覺得,把治理黃河與整個西北地區治理統籌起來考慮,你覺得該如何着手?”趙無極想到這些問題後,就已經放不下來了。
所謂能力愈大,責任愈大,趙無極對此有着深深的“自覺”。
【領主,如果你能考慮到西北地區最好了。你知道爲什麼“神創基地”會隱藏在西北的崑崙山裡嗎?因爲崑崙山正是上古大能集體出走到神創星系的地方?】
“什麼意思?”趙無極覺得小黃的話裡包含着一些未知的東西。
【因爲華夏西北,是地球與外星球聯繫最爲方便的地區,流傳於華夏的崑崙山傳說,羅布泊傳說,以及消失於沙漠地區的遠古文明等,都隱含着這一結論。】
“這,怕是有些牽強附會吧。”趙無極不相信。
【牽強附會?領主大人,你覺得你修煉的“元陽真氣訣”是假的,還是“神創基地”是假的?或者你覺得人生都是虛幻的?】
“……”趙無極無言以對。事實上,趙無極雖然修煉有成,而且還掌握着“神創基地”這種逆天利器,但他還是本能地把現實與傳說分隔開來,或許,這也正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的寫照。
【你知道爲什麼華夏從西北地區發射的衛星成功率最高,而其他國家多少都會失敗一些,難道,你真以爲華夏的火箭技術就比西方國家更發達?】
“爲什麼?”不用說,趙無極對這個問題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這個說起來很複雜,將其簡化成一句話,那就是華夏西北地區,是受星力線干擾最小的地區;而在上古時代,也正是靈氣最爲濃郁的地區。】
“星力線,是什麼意思?”趙無極還是很敏感地抓住了這個關鍵。
【地球人現在都知道磁力、引力的概念,而星力線,則是一顆星球所有磁力與星球間相互引力的最終合力!合力所在的範圍,是爲星力線;受星力線干擾最小的地區,不是說沒有這種合力,而是指這種合力最爲穩定,用一個詞講叫風平浪靜,不容易出現意外。】
“那西北地區與上古靈氣充溢又有什麼關係?”
【靈氣,是一種高級能量,也可理解爲活性能量,在磁力、引力混亂的地區,並不容易積累下來,而只有在星力線相對穩定的地區,才能大規模的聚集下來。】
“那爲什麼現在成了一片荒漠?”
【這個,神創文明沒有記載。不過,根據其他類似文明的經驗,西北地區氣候和環境的變化,與上古時期的大能可能有關係。要知道,憑領主你的能力,已經可以小範圍地改變氣候和環境了。】
“你的意思是,西北地區的環境是某個大能故意造成的?”
【這個,有極大可能。】
“但是,科學家們不是說?”趙無極還是不太相信。
【領主,地球科學家的見識算什麼?一個星系,當它形成之時,其規則就已經形成,譬如地球繞着太陽轉動,其週期、軌跡都是固定的,這就是動態平衡,萬事萬物莫不如此。
即便有變化,也如地球上曾經的冰河期、小冰河時期一樣,在人類的理解與承受範圍內。但一個地方從森林綠洲變成沙漠,要麼是發生了火星撞地球這種惡性事件,要麼就是上古修士這類大能的故意爲之。】
“小黃,你說這個,意思是?”趙無極腦子也不笨,既然小黃如此強調,他以後要走向外太空,肯定以西北地區爲出發點最好。
【治理黃河可以作爲起點,逐漸將西北納入計劃。地球文明要走向太空,還得從西北出發!】
趙無極又何嘗不知道西北的重要,僅西疆一地,就佔據了華夏六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如果加上青藏地區,整個西北的國土面積達華夏面積的三分之二強,而人口和生產力等,只佔華夏的五分之一以下甚至更弱。
與治理黃河的道理一樣,西北的生態環境問題不解決,與農村問題不解決一樣,何來現代化之說,又何來“理想國”之說。
【領主,你還必須明白一點,西北是解決華夏人口壓力的最終出路!農業牧業的人口承載力有限,但現代工業,以及未來的太空工業,其人口承載力卻是無限!】(。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不好意思,病沒好,朋友又約去喝茶。欠兩個特別爲無聊來看SHU同學的加更,明天和後天各補一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