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2 年前大購物
孟家這邊果然不出肖振宇所料,孟老太太直接把孟啓凡鎖進了臥室,好一番敲打。不過結果怎麼樣,可就不得而知了。從孟啓凡會同吳興繼續三不五時的往肖家跑,可見一斑。
肖振宇也不怕得罪孟家,孟家這樣的大家族,倒也不至於跟他一個小輩計較,何況自己以後還要教孟啓凡呢,真要出了什麼事兒,孟啓凡第一個就不能答應。孟家自詡身份,倒是不至於把事情鬧得太僵,何況這事兒本來就跟肖家沒什麼關係,自家孩子管不好,難道還能怪別人麼!
還有十多天就過年了,雖然是在陳大廚家過年,家裡不用準備年夜飯,不過正月那幾天裡的吃食還是得提前準備出來的,初五之前大部分地方都不上班,想要吃什麼用什麼的,現買可不方便。
如今肖家的食物服飾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在家家購商廈購買的。家家購的員工福利不說,肖振宇和肖勉手裡也都是持有貴賓卡的。貴賓卡是隻發放給成立之初的第一批顧客的,如今這些顧客都成了家家購的老主顧了。
所以肖振宇和肖勉打算趁着過年之前來一次大購物,地點自然選的還是家家購,離家近,東西也齊全。給陳家的電視機,也是在這裡買的,家家購有送貨上門的服務,看好了電視,付好錢寫好地址,正好陳大廚也在家,就直接送去陳家了。
選好了電視,又去看牀。肖勉和肖振宇對於所有的銷售人員來說都是熟得不得了,爲他們做介紹自然也就不用那麼些花哨的噱頭,售貨員直接領着兩人去看了質量好價錢也不貴的牀。分別介紹了幾種之後,讓他們自己先看着,就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人這一輩子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牀上度過的,因而一張好牀對於人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肖振宇自持身份,不過等售貨員一離開,就立馬撲到最大的那張牀上去翻過來翻過去的撲騰。
肖振宇好笑的看着他鬧騰,窩心得很,看來家裡的牀是有些小了。尤其自己近一米八的大個子,從前都是肖勉摟着他睡的,如今他都能整個兒包住肖勉了。家裡的牀本就不是正經的雙人牀,睡着兩個大人難免束手束腳的,只是父子兩人都喜歡這樣依偎着,並不覺得多小。
他們不覺得小,牀卻也經受不住兩個人的重量了,也難怪肖勉總能聽見牀吱呀吱呀的叫喚。
肖勉撲騰夠了,覷着售貨員都忙着,也沒人看向這邊,便悄悄拉着肖振宇,讓他一起躺下,“你試試,可軟和了。”
肖振宇真的就依着肖勉躺了下來,學着肖勉的樣子也滾了兩圈兒,這牀極大,他兩個橫着躺都夠了。“這牀是不有點兒大了,臥室要是放了這張牀,我怕沒地方放電腦了,你不是想在臥室放電腦的麼?”
這幾年網絡逐漸興起,肖勉本就沒上過多少學,自然也是沒接觸過的。他辦公室就有一臺電腦,不過他不會用,肖勉一直在教他。打字也沒教他五筆,肖勉記不明白,總是弄混,所以就選了最簡單的拼音打字法。雖然速度沒有五筆快,但是對於肖勉來說卻是簡單又方便的。肖勉手指不大靈活,所以肖振宇給他安裝了幾個小遊戲,鍛鍊手指靈活性和熟悉鍵盤鼠標的,肖勉玩兒的還挺上癮,說要在家裡也裝一臺電腦。
“那……不如把電腦裝在客廳吧,反正在哪都能玩兒,在客廳還寬敞。”牀太小寶寶只能窩在他身邊睡,早上起來都不自覺的活動手腳,肖勉覺得心疼。
“只要你喜歡就行。”肖振宇一手拉着肖勉的手,一手擡起來揉了揉肖勉的眉心,“不再看看別的了?”
肖勉搖搖頭,“不了,這張就好,又大又便宜,剛剛聽小王介紹,質量也好,我又不懂,要不你再看看?”雖然做了決定,肖勉仍然不放心的去詢問肖振宇的意思。
“那就這張吧,牀大的話睡着也舒服。不過這牀墊子還是要重買,你不能睡太硬的,會睡不着,家裡的那個與這張牀配不上。”肖振宇摸了摸底下墊的牀墊子,買牀的話這些都是搭送的,不過不適合他們,也沒必要留下。
“還有褥子牀單,家裡也沒有這麼大的,都重新定做吧。”
睡覺還是要舒舒服服得好,休息好了整天干勁兒也足,肖勉倒是不吝於花這些錢的。“樓下做的就不錯,在這兒量好了尺寸,直接拿到樓下去做,有個三五天的就能做好了。”
肖勉對整個大樓裡的商家都是非常熟悉的。
這邊剛訂好了牀,那邊老闆就直接過來了,知道他們覺得牀墊不適合,說什麼也要他們再重新挑選適合的送給他們。難得有這樣討好高層的時候,這位老闆可是牟足了勁兒的。
如今的家家購可不是他們求着別人進來了,各位商家都看到了這地方帶來的利益,都牟足了勁兒的往裡進,合同只籤三年,三年一過可不就要重新洗牌,給高層留個好印象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些商家的小心思,肖勉不懂,肖振宇卻是明白的。與人方便於己方便,他也就大方的受了,人家一片好心拳拳盛意,你再一個勁兒的推辭反倒顯得矯情了。
他們還要再逛一會兒,跟老闆說好了送貨時間,兩人在樓上服裝區轉了轉,沒什麼要買的,就直接下了樓下超市。
家家購大廈是全年營業的,不過年三十晚上本就沒多少人會出來,員工也是要回家過年的,便定了年二十九到初二的年假。地下美食城的特色小吃城都是由一個個的小個體戶自己承包的,接近年關時便有不少家提前關門的,陳家也是其中之一。
距離過年還有小半個月,陳大廚的麻辣串早早的就關了門,今年難得兩家一起過年,他自然要好好準備準備。往年陳大廚都是帶着陳曦回鄉下的,自打上回的事兒之後,陳大廚也漸漸的不往家裡搭錢了,不過老人該孝敬還是要孝敬的,只是看清楚了不少事兒,不再當冤大頭罷了。
陳曦不愛回去,與其回去見那幫所謂“家人”的嘴臉,都不如自己留在家裡了,還能順便去他肖叔家蹭飯吃。
今年去陳家一起過年,也是陳曦提起來的,肖家沒有親戚,處的好的除了他家就是張家。張家家大業大的,肖家兩人根本不可能跟他們一起過年,倒是陳家也是父子兩個,湊合湊合四個人更熱鬧。偶爾一年不回鄉下,陳大廚也是沒少往回送年貨的,鄉下那邊也就是問了兩句便沒信兒了。
陳曦不以爲然,早就知道這幫親戚根本就看不上他們家,要不是他爸每年拿回去的錢不少,恐怕都能直接不認他們家了。以他的意思,不認更好,不過到底是親爹孃,他爸是怎麼也不可能不認這門親的。不過他纔不在意這些呢,他哥說了,爲不相干的人生氣不值得,他纔不爲不相干的人生氣呢!
肖家就兩個人,往年過年也是兩個人過的,即便做了滿桌子的菜也顯得冷清,尤其是這樣舉家團圓的時候。不過這兩人倒也能自得其樂,吃完了晚飯,到外面去轉悠一會兒消食,回家之後就開始和麪剁餡兒包餃子。對於包餃子這件事兒,肖振宇唯一會做的,就是吃,所以一般都是肖勉一個人做,他在旁邊陪着說說話,把劑子揉團兒,方便肖勉擀皮兒。
包完餃子先放着,父子倆在一起看春晚,感受一下全國人民舉國歡慶的氣氛。差不多到了十點,肖勉就開始準備豐盛的年夜飯了。這時候肖振宇也不閒着,就跟着在廚房打打下手,洗洗菜什麼的,別的他還真幹不了。
雖然家裡只有兩個人,但是這年夜飯是絕對不能糊弄的,這是肖家的傳統。年夜飯要有雞有魚,紅紅火火年年有餘,豬前爪撓錢的也是必不可少。除此之外,什麼溜肉段、紅燒肉、糖醋排骨、四喜丸子都是必不可少的。素材倒是少些,土豆燉南瓜、炒蒜薹、地三鮮,十個菜湊了個十全十美。
十一點一到,父子倆一起在院子裡放鞭炮,這些年還沒禁爆竹鞭炮的,家家戶戶都會放上一堆,還有煙花,映的天空五彩繽紛。自家的放完了,還能站在院裡看看別家的,鞭炮聲孩子的笑鬧聲大人的呵斥聲混雜在一起,十分熱鬧。
放完鞭炮,父子倆就開始吃年夜飯了。按說都是要守歲的,這一晚不能睡覺,不過家裡就這麼兩個人,困了就睡了,屋裡屋外的燈卻都要點着,紅紅火火的,預示着來年的好兆頭。
今年兩家在一起過年,肖家也就不必準備這麼多東西了,不過初一到初五的食物還是要提前預備好的,都放在冰箱裡了,等到用時直接拿出來做就行了。
打從五年前開始,肖家這對父子每年二十八都會去張家吃頓飯,張家人多,也不用他們回請,肖振宇倒是覺得無所謂,張家人願意請他們便讓他們請好了,他們小家小業的,也不怕有人說閒話。
張家人這些年對他們父子沒的說,不過這份關懷親切中總摻雜了那麼一絲的施捨算計,反倒比不上陳家父子的感情來的真摯了。
陳曦是經常跟着肖勉在一起的,陳大廚忙,一天也顧不上他,經常都是肖勉幫着照顧着。陳大廚覺得兩家關係好,也不用說那些虛頭巴腦的客氣話,一旦忙起來了都不用說,直接把陳曦攆肖勉那去了。
他也沒別的本事,不說多窮,卻也是比不上肖家的,何況還要鄉下那麼一幫屬螞蝗的親戚,所以也只是沒事兒陶騰點兒好吃的給肖勉送去。肖振宇不在家時,肖勉一個人吃不好睡不好的,他就讓陳曦去陪着說說話嘮嘮嗑,總比讓肖勉一個人待着好。怕肖勉不好好吃飯,他忙沒空做飯,就託肖勉幫忙帶飯,中午兩人一起吃,怎麼也要看着肖勉吃飽了才行。
對於這些,肖振宇都是記在心裡的。雖然陳家確實沒搭他傢什麼,他家也真不用陳家搭什麼,但是這份情誼卻是真真的。肖振宇是寧可自己不好,也希望肖勉好好的,何況肖勉那性子,陳大廚摸得門清,照顧起來也是自有一手。
陳曦更是在肖家吃喝慣了的,他也從來不把自己當外人,想吃什麼就直接跟他肖叔說,倒是讓肖勉更喜歡他了,一點兒也不拿他當外人,兩家人處的是真比一家人還要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