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京城初見

話說嘉靖四十三年的時候,張居正的老師徐階着實是深謀遠慮,他推薦張居正爲裕王朱載垕的侍講侍讀。逾德雖然只是個虛銜,但是裕王非常可能繼位,那麼在裕邸講讀就不是一般的職位了。而到了嘉靖四十五年,張居正就掌管了翰林院。而這一年,嘉靖皇帝駕崩後,裕王朱載垕繼位,是爲明穆宗,而張居正的機會也來了。隆慶元年,也就是張凡重生回來的這一年,張居正以裕王舊臣的身份,擔任吏部左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參與朝政。同年的四月,改任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說句實話,張凡跟着李管家前往張居正的宅邸,在腦海中想着臨行前馬縣令告訴自己的一些關於張居正的資料,心中總是會微嘆:“看來不管是高人壞人、清官還是奸權都是需要關係的啊!”

入閣後的張居正並沒有爲個人的成就而開始自鳴得意,卻是更加的緊張了。這一時期的大明王朝內外皆患,內則土地兼併嚴重,流民四散,起義四起,國家財政空虛;外則戰事頗多,韃靼進兵南下,製造“庚戌之變”,南方的土司爭權奪利,特別是岑猛的叛亂“兩江震駭”,東南沿海倭寇騷擾,民不聊生。

而這些都只是些外部因素,想要平定下來,花上一番力氣總能有所成效,可是最讓人擔心的是內閣內部日益加劇的政治鬥爭。

張凡腦中不斷想着這些,李管家已經將他引到了張居正的家門前。看門人見是李山,也沒有詢問什麼就放他們兩人進去。張凡隨李山來到客廳,自有人準備好茶水,李山前去通報一聲,而張凡就在此等候。

張凡打量着這位正二品官員的家,着實不算是大。就如這客廳,並不是那種窮極奢華的樣子,傢俱也不是那種貴重木材打造。雖然佈置十分簡約,卻讓人看着舒心。

張凡正在大量牆上的一幅書法作品,正主就到了。

“張公子來了。”一個溫和而厚重的聲音想起。

張凡聽到,立刻轉身看去,一個年過不惑的中年人正看着自己。只見他一身普通的青色布袍,方正的臉上帶着些許柔和,一雙不大的眼睛卻炯炯有神地打量着自己,頜下的一縷鬍鬚也顯得整個人厚重起來,只是他的臉上卻始終帶着意思憂鬱,像是什麼煩惱一直困擾着他。

“張凡見過尚書大人。”張凡立刻對他行禮。

“不必過謙。”張居正說道,“從慶陽到此處那麼長的路,辛苦了,令堂沒有什麼不適吧?”

“謝大人關心,家母一切安好。”張凡說道,“還要多謝大人爲我母子二人安排容身之處。”

“不必多謝,是我推薦你來京城的,自然是要爲你安排妥當。”張居正說道,“安化縣令馬長文老先生還好吧?”

“馬縣令好的很,雖然年事已高,不過身體還很硬朗。”張凡回答道,“大人認識馬縣令?”

“以前曾經共事過。”張居正沒有多說。

“大人,晚生有一事不明,還請大人賜教。”張凡說道。

“有什麼問題儘管說。”

“大人……”張凡想了想說道,“今年年初,大人給馬縣令去信,說是要推薦晚生去國子監進學,只是今年國子監開考收取生員的時間要在八月,不知大人現在叫晚生來是?”

“發生了一些事情。”張居正說道,“我得早作打算。”

張凡沒有插話,等着他的下文。

“自從嘉靖四十一年,嚴嵩倒臺後,本官的恩師徐階徐閣老繼任首輔。而當今內閣另一位首輔,高拱是由我的恩師徐階舉薦入閣的,同時還有高拱的一個同鄉,郭樸。”張居正說了起來,“高拱爲人豪爽又有才略,頗爲自序,剛入閣的時候就想實戰抱負。當時先皇久居西苑,大臣們都以被召入直廬爲榮,閣事卻是有所不周了。先皇曾諭:‘閣中政本可輪一人往’,奈何恩師與“青詞宰相”袁煒以不能離開先皇爲由,不去閣中辦事。高拱就對恩師說,他與李春芳、郭樸願意日輪一人。那時,李春芳雖然早就入閣,對恩師是十分恭敬,高拱與郭樸都由恩師舉薦,而高拱卻如此直言,恩師確實不喜。加上高拱和郭樸是同鄉,二人關係也很親密,這才結下了芥蒂。

“高拱念過半百而膝下無子,他將家移到西華門附近,直廬時常常偷着回家和妻妾團聚。一次先皇病危,高拱卻急忙把自己直廬內的書籍、物品取出。吏科給事中胡應嘉彈劾高拱‘夤夜潛歸’、‘天子違和,卻乃歸計’,只是先皇病重,沒有深責。只是因爲胡應嘉爲恩師的同鄉,而奏劾又是恩師上報的,所以他以爲胡應嘉是手恩師只是,增添了對恩師的不滿和怨恨。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先皇駕崩。當時恩師與我共同起草先皇的遺詔,改正那時修齋建醮、大興土木的弊端,不少冤案獲罪的勤勉朝臣也都恢復官職。只是,這時出了些問題。當時恩師與我擬詔並沒有告知高拱,結果詔書一下,卻是惹了高拱和郭樸。高拱以自己是新帝肺腑之臣,卻是對於遺詔渾然不知,對恩師他怨恨更深。當今皇上登基,恩師以碩德元老任居首輔之爲,引我入閣。高拱心不能平,在政事、軍事、大臣去留上面一直與恩師唱反調。至隆慶元年正月,胡應嘉被貶,羣臣認爲是高拱所謂,羣起攻之,更有人將他比作蔡京,高拱憤然請恩師你只責杖奏劾者,恩師不應,有被迫球退,聖上不允。恩師只得擬旨挽留,卻不譴責言官。至此,高拱數度與恩師作對,卻都大敗而回,到後來形式愈演愈烈,三域內彈劾高拱的奏章多大三十餘,遂稱病乞休,聖上准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銜回鄉養疾,遣行人護送。”

張凡聽着張居正地訴說,看來這高拱着實不怎麼會做官,竟然變成衆矢之的。但是他還是不明白張居正說這些的原因:“那麼大人,您的意思是……”

“本官曾經是高拱的知己,深知其人也是爲了這大明朝着想。”張居正頗有無奈地說道,“只是恩師自從成爲鬥倒了嚴嵩的功臣,卻是不像以前那般隱忍了。”

張凡這下算是聽明白了,張居正定是對於自己的恩師有了看法,只是礙於身份不能提出。

“本官看了你鄉試時的文章,很是欣賞。”張居正說道,“這大明朝看似平安無事,其實已經到了內憂外患的境地,正是需要改革啊!”

張凡隨即想到,自己在考試的時候,文中暗暗提到了改革的想法,因爲怕被某些人攻擊,寫的十分隱晦,而張居正卻看了出來。只是:“大人,晚生確實有這個想法,只是,這改革之事還得從長計議。自古以來,改革之事都能爲國家帶來好處,可那改革之人多是不得善終。”

“這個本官也想到過。”張居正微微嘆道,“本官倒也不是懼怕這些,只是怕若是身死,這事情可就真正耽擱了下來。”

“這件事還得慢慢考慮,須得想到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能讓改革之事順利進行,又不能讓其他人挑出什麼毛病。”張凡說道。

“改革的實行可以放下,可是這計劃本官早已提上日程。”張居正說道,“本官原來打算讓你進國子監進學,憑你的本事,四年之後定能得朝廷大用。只是這計劃要提前了。”

“哦?大人的意思是……”張凡還不清楚張居正的真正意思。

“我讓你現在進國子監,算是臨時進學,四個月之後,參加會試吧。”張居正說道。

張凡聽到他的安排,心中反而有些喜歡:“如此一來,茹雪那邊……不,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眼前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你家中除了你和令堂還有什麼人嗎?”張居正說完了正事,開始和張凡聊起別的來。

“家中除了我和家母並沒有其他的人。”張凡說道,“不過晚生已經定了親了。”

“哦?是哪家的千金?”張居正問道。

“是那定邊巡司陳文川的大女兒,陳茹雪。”張凡如是答道。

“陳文川我知道,那年我還見過他,他倒也是個有能耐的人。”張居正說道,“這樣也好,定了親也能安定些。”

張凡聽了他的話,心中也很高興。

“今日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明日整理一下。”張居正說道,“後天我會讓人去找你,引你去國子監,還有些手續要辦。”

“謝大人關心。”張凡感謝道。

“不必多謝。那些事情你也不必太往心裡去,先幹好眼前的事情。”張居正搖了搖手,說道,“有什麼生活上的困難就去找李管家吧,他多少能幫着點。我下午還有些事情要處理。”

“不打攪大人,晚生這就告辭了。”張凡說道。

“嗯,去吧。”張居正答覆道。

張凡離開了張居正的家,回到家中,趙氏已經將房間都收拾的井井有條。張凡和母親說了會話,就到自己房間中休息去了。這一路上顛簸而來,張凡從來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這一睡就是好幾個時辰。等他醒來,已是華燈初上,趙氏也將晚飯準備好了。

吃完了晚飯,張凡看着母親忙碌的身影,想起了李管家今早對自己說過的話,對母親說道:“娘,您老是這麼勞作,可讓孩兒好生覺得自己不孝,不如我讓李管家尋個丫鬟來伺候你吧。”

“你娘還沒有老的做不動活,找丫鬟來幹什麼?”趙氏當然不同意。

“娘,您先別忙着說不,聽我說。”張凡解釋道,“我後天就要去國子監進學了,到時候哪裡有時間跟娘見面。”

國子監每日做什麼都是有規定的,初一日假,初二日、初三日會講,初四日背書,初五日、初六日復講,初七日背書,初八日會講,初九日、初十日背書,十一日復講,十二日、十三日背書,十四日會講,十五日假,十六日、十七日背書,十八日復講,十九日、二十日背書,二十一日會講,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背書,二十四日復講,二十五日會講,二十六日背書,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復講,二十九日背書,三十日復講。每個月才兩天假,算來是相當的殘酷了!平常估計都要住在哪裡,根本沒有時間出來。

“這……”趙氏沒有想到張凡進了國子監會這麼忙,豈不是連見個面都很困難。

“所以說,找個丫鬟伺候你,悶得時候還能陪娘說說話,有什麼不好。”張凡繼續說道,“何況會出來做丫鬟的女孩哪個不是家中不景氣,咱們能幫一個是一個吧。”張凡雖然不是國子監的貢生,享受不到國家的補貼,不過家中也還有些錢財,開銷又不大,足夠用了。

“這樣子,好吧。”趙氏也同意了。

第二日,李管家過來看看張凡是否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張凡跟他說了丫鬟的事,李管家自然是答應了下來。張凡這又開始逛起了街來。話說來到這古代的北京城,不去逛逛實在是太對不起人了。

京師重地果然不同凡響,這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到處都透露着它的與衆不同。雖然生活在裡邊的也都是普通人,卻給人一種別樣的感覺。因爲這裡是京城、皇帝住的地方?因爲這裡有着很多權歸?還是因爲這裡的生活奢華?都有些又都不全對。張凡想了半天,終於得出一個結論:“可能是因爲這裡存在着每個人都向往的生活吧!”

回到家中,李管家已經在家裡等候,正在和母親說這話,一旁還站着一個女孩子。

“凡兒回來了。”趙氏見到兒子回來,很是高興。

“娘,李管家也在啊!”張凡打了招呼,看向一旁的女孩,“這是?”

“張公子,這是香梅,以後就讓她伺候夫人吧。”李管家說道。

“少爺好!”一個有些怯懦卻帶着清脆的聲音傳來。

張凡打量起眼前的姑娘,發現她根本就是個孩子嗎,只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不禁問道:“李管家,這姑娘才這般年紀,怎麼……”

“唉,說起來這顧念原本是張家口的人,家中父母早死,就剩她跟她妹妹。”李管家說道,“家中窮困,又沒有什麼營生的手段,差點就被人賣進窯子,我也是看她可憐,這才救下她。”

“夫人、少爺,求求你們留下我吧。”香梅以爲張凡看不上自己,眼淚頓時就流了下來,跪下哭着說道,“我很能幹的,打掃、燒飯,什麼事情都會做,還請留下我吧。”

張凡被眼前的景象愣住了,不知道該怎麼說。倒是趙氏很是心軟,親自去扶起了她:“你先別哭,快站起來。”

小香梅站起來,還在嗚咽着。張凡倒不是看不上這個小丫頭,只是覺得她的遭遇自己好像聽過無數遍,隨即釋然,自己是深受那些電視劇的毒害了,向香梅這丫頭所遇到的事情在古代比比皆是,聽起來簡單,可是他們過得卻是異常艱難,不是可以隨便想象的。張凡雖然沒有過過苦日子,也能想象出一些。而趙氏可是過過那種日子的,想當年她就一個人,還要照顧張凡、供他讀書,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快別哭了,我沒有說不要你。”張凡也柔聲說道,“以後你就留下吧,不過別再喊我少爺了。”

“那……”小香梅聽到張凡答應自己留下,這才止住哭泣,聽到張凡的要求,趕緊在心中想了想,說道,“知道了,公子。”

“嗯,我以後不是能時常回家,你要照顧好我娘。”張凡說道,“別讓她幹那麼多活就行了。”

“嗯,香梅知道,一定會伺候好夫人的。”小香梅堅定地點了點頭。

看着她那彷彿被授予了重大使命的模樣,張凡倒是很滿意。

從此,張凡家中多了一個身影,而張凡在京城的生活也要開始了。

第1726章 還沒算完第48章 廷杖四十第1650章 有些奇怪第1572章 再露蹤跡第92章 收網之時第19章 大戰前夜第1075章 兩重擔憂第1412章 暫時不加第345章 波折官途第927章 宮中閒話(中)第1929章 變化極大第1282章 兩手準備第627章 原來誤會第278章 戰事起因第1072章 賊人現身第623章 使用條件第525章 引誘計劃第343章 爲人臣子第125章 太子出馬第1405章 相互制約第80章 吉日啓程第1894章 突然回來第1431章 不再擔心第163章 大膽猜測第229章 難言之事第209章 事有異常第614章 感受如何第1113章 再加一項第959章 不想離開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1794章 有備而來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364章 男人與酒第345章 波折官途第556章 需要辦法第1778章 極力說服第957章 兵來將擋第679章 勢力組建第81章 初到揚州第1669章 毫無疑問第565章 所謂愛戀第1667章 還不知道第1290章 總有阻撓第592章 問題所在第357章 打住心思第512章 書房之中第56章 又將北上第1564章 找不到人第1495章 就這麼說第714章 王猛歸來第109章 女真攻略第720章 毫無變化第938章 暫緩一時第204章 有償幫助第1760章 意義不同第903章 回程路上(下)第1240章 是蠢是智(上)第785章 再次不爽第1016章 收徒之心第763章 決定人選第1077章 早有準備第374章 慧眼識人第1436章 自信滿滿第839章 懲戒辦法第42章 京城初見第199章 宴席途中第1867章 錢還是命第200章 何謂名聲第496章 無權皇帝第1099章 還是懷疑第840章 馮寶驚訝第541章 逃跑事件第1124章 當天就到第567章 靈馨之心第501章 後顧無憂第1334章 真會打算第261章 倭寇來襲第1589章 所謂不敗第1485章 就這麼說第267章 敵襲再臨第1933章 草草瞭解第1436章 自信滿滿第1311章 走進山羣第83章 認祖歸宗第786章 證物登場第1870章 趨於平靜第493章 老套悲劇第673章 美好願望第1262章 實在憋屈第458章 十歲天子第886章 必須擒下第405章 開始拿人第1063章 夜晚準備第1006章 都不簡單第1499章 不去準備第1195章 意料如此第927章 宮中閒話(中)第484章 早有算計第817章 受人所託第1171章 詭辯之說
第1726章 還沒算完第48章 廷杖四十第1650章 有些奇怪第1572章 再露蹤跡第92章 收網之時第19章 大戰前夜第1075章 兩重擔憂第1412章 暫時不加第345章 波折官途第927章 宮中閒話(中)第1929章 變化極大第1282章 兩手準備第627章 原來誤會第278章 戰事起因第1072章 賊人現身第623章 使用條件第525章 引誘計劃第343章 爲人臣子第125章 太子出馬第1405章 相互制約第80章 吉日啓程第1894章 突然回來第1431章 不再擔心第163章 大膽猜測第229章 難言之事第209章 事有異常第614章 感受如何第1113章 再加一項第959章 不想離開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1794章 有備而來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364章 男人與酒第345章 波折官途第556章 需要辦法第1778章 極力說服第957章 兵來將擋第679章 勢力組建第81章 初到揚州第1669章 毫無疑問第565章 所謂愛戀第1667章 還不知道第1290章 總有阻撓第592章 問題所在第357章 打住心思第512章 書房之中第56章 又將北上第1564章 找不到人第1495章 就這麼說第714章 王猛歸來第109章 女真攻略第720章 毫無變化第938章 暫緩一時第204章 有償幫助第1760章 意義不同第903章 回程路上(下)第1240章 是蠢是智(上)第785章 再次不爽第1016章 收徒之心第763章 決定人選第1077章 早有準備第374章 慧眼識人第1436章 自信滿滿第839章 懲戒辦法第42章 京城初見第199章 宴席途中第1867章 錢還是命第200章 何謂名聲第496章 無權皇帝第1099章 還是懷疑第840章 馮寶驚訝第541章 逃跑事件第1124章 當天就到第567章 靈馨之心第501章 後顧無憂第1334章 真會打算第261章 倭寇來襲第1589章 所謂不敗第1485章 就這麼說第267章 敵襲再臨第1933章 草草瞭解第1436章 自信滿滿第1311章 走進山羣第83章 認祖歸宗第786章 證物登場第1870章 趨於平靜第493章 老套悲劇第673章 美好願望第1262章 實在憋屈第458章 十歲天子第886章 必須擒下第405章 開始拿人第1063章 夜晚準備第1006章 都不簡單第1499章 不去準備第1195章 意料如此第927章 宮中閒話(中)第484章 早有算計第817章 受人所託第1171章 詭辯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