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向南還是向北?

茫茫北海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正緩緩向東航行着。艦隊的兩邊是數十艘三桅快船,再向裡則是十艘巨大的炮艦。而中間則是三百多艘運輸船。

他們正是大英帝國的遠征軍團。這是英國第一次大規模的派遣陸軍介入歐洲大陸的戰事,在之前他們都是派遣小部隊或者之間出資金和武器支持其他國家,而他們自己則獨立與戰爭之外。而這次他們卻改變了他們以往的立場,大概是因爲拿破倫領導下的法國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英國的安全了吧。

這次的遠征軍團的指揮官是剛從印度返回英國的威靈頓公爵。他生於1769年,畢業於法國昂熱軍事學校。1787年入英軍服役。並於1794~1795年參加對法蘭西共和國的戰爭。1796年奉命率軍發起對印度王公部隊的戰爭,經過十年的努力,他終於完全的擊敗了印度王公部隊,使得印度成爲了英王頭上的王官上最大的鑽石。

1806年8月,威靈頓回到英國述職。在英,普、俄三國達成反法同盟以後,首相格倫維爾勳爵就力排衆議,堅持讓威靈頓擔任遠征軍團的指揮官。他非常的看好威靈頓,堅信他一定會打敗海峽對岸那位驕傲的皇帝的。但實際上他的眼光也是非常正確的,在歷史上,雖然威靈頓在前幾次的戰爭中都敗在了拿破倫的腳下,但在1815年指揮英荷聯軍對法作戰,在滑鐵盧會戰中抗擊了法軍優勢兵力的進攻,最後,在普軍的配合下擊敗拿破倫•波拿巴一世,進軍巴黎,統率盟國的駐法佔領軍。戰後,多次參加反法聯盟各國重新瓜分勢力範圍的會議。但是,由於蕭傑來到了這個時空,這些都還會發生嗎?

站在炮艦君王號的甲板上,威靈頓躊躇滿志,這次回國被晉升爲上將,並被任命爲遠征軍團指揮官,這讓他非常的得意,要知道在決定人選的那天,多少陸軍的同僚對他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比爾將軍,我們大概還有多久才能達到目的地。”威靈頓有點破不急待的想要早點登陸歐洲大陸,好讓他們知道英國不僅有世界上最頂尖的皇家海軍,他的陸軍也同樣是世界上最頂尖的。

“將軍,我剛纔問了博克將軍,他告訴我我們大概能夠在明天中午達到預定的目的地。”作爲遠征軍團參謀長的比爾中將回答道。

“博克將軍?那個高傲的海軍上將?”威靈頓也和其他陸軍軍官一樣看不起那些海軍將領,認爲他們只會吹牛、說大話,根本就配不上皇家兩個字。但不能否認的是海軍確實要比他們陸軍乾的好,他們已經縱橫大洋上數百年沒有失敗了。而陸軍呢?雖然他們剛剛取得了印度的勝利,但這也掩蓋不了他們在北美的那次重大的失敗。

“是的,將軍。”比爾回答道。他也同樣的不喜歡博克海軍上將。

“今天天氣不錯啊?真是一個適合航行的日子。您說對嗎?威靈頓將軍,比爾將軍。”真是說曹操到,曹操就到。威靈頓和比爾的談話剛一結束,博克就從一邊的船舷出鑽了出來。使威靈頓不禁想到他是不是之前就在那裡了。要是在的話那麼他們剛纔的談話豈不是全都被人家給聽到了,想到這裡威靈頓不由顯得有點尷尬。畢竟在別人背後談論別人不符合貴族的禮儀。

“今天天氣是很不錯啊?對了,博克將軍,爲什麼我們出海這麼久了連一艘法國軍艦都沒有看到呢?”威靈頓開始轉移話題了。

博克輕蔑的笑了笑,然後說道:“法國軍艦?估計他們正像縮頭烏龜一樣躺在母港裡面曬太陽吧。海洋是屬於我們皇家海軍的,其他國家的軍艦都得靠邊站。”

雖然威靈頓還比爾都有些看不慣博克的狂妄和囂張,但此時對博克的話,他們也是深信不已。畢竟海軍的榮譽也是大英帝國的榮譽,也同樣是他們這些大英帝國臣民的榮譽。

這時,一個年輕軍官走到他們面前,敬禮過後,說道:“將軍閣下,這是普魯士戰場上的最新情報。”說完後就將一份情報交給了威靈頓。

威靈頓看了以後嘆息了一聲,然後把情報交給比爾,說道:“看來局勢不怎麼好啊?我們的盟友被法國國擊敗了。”

博克問道:“什麼?我們的盟友被擊敗了?怎麼會這麼快呢?戰爭纔開始半個多月而已啊?普魯士投降了嗎?”

面對博克的一大堆問題,比爾看了情報以後耐心的回答道:“在10月14日的耶拿戰役和奧爾斯塔特戰役中,普魯士幾乎損失了所有主力部隊,而法軍的損失則比較輕微。目前,剩餘的普軍正在向柯尼斯堡聚集,而我們的盟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也準備在德意志的北方繼續抗擊法國人。”

“局勢還真是很糟糕啊?那我們在這個時候介入戰爭合適嗎?”聽了比爾的解釋以後,博克問道。

“也不算太糟。”威靈頓回答說,“指示現在普魯士還沒有投降,法國人不得不抽調大量的兵力應付那些普魯士殘餘軍隊。況且我們的俄國盟友也馬上就要開始進攻了,所以即使我們在荷蘭登陸,法國人也抽不出多少兵力來對付我們。況且這次的遠征軍團的士兵又都全部是從大英帝國陸軍中精選出來的,也前輩裝備了最新式的米奇爾步槍(自從得到法國裝備新式步槍的情報以後,英國就想方設法弄到了1802式步槍的很多數據,加以改進過後設計出了英國第一款後裝步槍,命名米奇爾步槍),戰鬥力已經不同往日了。法國人最多能抽調一個或者兩個軍團投入荷蘭,而荷蘭本身的兩萬駐軍實力並不強,所以我們還是有很大的勝算的,再加上國內還可以派更多的軍隊登陸,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打敗敵人的。”

看威靈頓這麼有信心,博克也就沒說什麼了,在他看來,萬一戰局不是太好的話他們還完全可以憑藉英國強大的海上運輸能力,將軍隊全部撤回來就行了,反正戰火又燒不到英國,管他歐洲大陸上的其他國家那麼多幹嘛。

10月18日中午,英國的遠征艦隊出現在出現在荷蘭海濱小城北韋克附近的海面。之所以選擇這個小城作爲登陸地點是因爲他處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和政府所在地海牙之間,並且距離兩地都比較近,攻佔它,可以從容的選擇南下還是北上。另外就是這樣的小城駐守的兵力並不多,也有利於登陸的成功。但在這裡登陸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北韋克的港口很小,要想將五萬士兵和所有的物資全部下下船,得用不少的時間。但考慮法國在荷蘭的駐軍並不多,根本就不能對登陸的英軍造成什麼威脅,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在這裡登陸。

中午12點半,登陸戰正式打響。首先,英國遠征軍團中的十艘炮艦中的五艘離開艦隊,靠近海岸,對北韋克的海防炮臺進行摧毀性的炮擊,拔除這個可能會對他們登陸造成影響的釘子。

北韋克的海防炮臺只有十門老式的海防炮,駐軍也一共只有兩個連,不到五百人。在英國人的炮擊中,他們的海防炮只打出了幾炮就全部被摧毀,還被炸死了不少炮兵。接下來,英國炮艦開始了對法軍海岸陣地的炮擊,幾乎將法軍那本就不結實的陣地全部摧毀。

下午一點,登陸開始。近百隻小船載着上千名英軍先頭部隊向海岸駛去,而守衛海岸的法軍士兵早在英國炮艦的炮擊中就基本上傷亡殆盡了,剩餘的部隊在看到海面上黑壓壓的全是英國人的船隻後就都丟下陣地逃命去了。使得登陸的英軍沒有受到一點阻撓就佔領了北韋克。

上岸以後,威靈頓提出向南進攻海牙,之後在進攻鹿特丹,最後在南下危險法國本土。而比爾在此時卻有了不同的意見,他提出應該向北攻克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這將爲遠征軍團帶來非常大的政治效益,之後在向東進入普魯士,支援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的抵抗,以及策應即將參加戰爭的俄軍,對法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最終擊敗法軍,況且法軍剛剛取得了普潞士戰場上的勝利,他們的國內仍有大量的軍隊,南下的話必將遭受敵人優勢兵力的打擊,所有他主張向北進攻。

兩個人誰都說服不了對方,最終只得決定兩人各率領一支軍隊分別向阿姆斯特丹和海牙進軍。在攻克這兩處以後看戰局的發展和法國的反應在做接下來的打算。

首先在19日下午,威靈頓帶領先下船的一萬五千名士兵開始了對海牙的進攻。此時海牙的駐軍只聚集到了兩個團五千人,因爲荷蘭國王路易的臨陣脫逃,使得駐守海牙的法軍士氣極爲低落,在英軍的猛烈進攻下,最終於傍晚棄城逃往薩恩將軍的駐地鹿特丹。

威靈頓迎來了這場戰爭中他的第一個勝利,也是英軍的第一個勝利。

第191章 夜戰第27章 皇帝發怒第63章 新武器第188章 兵不血刃(上)第506章 城防司令第413章 突出重圍第170章 奪權第346章 分道揚鑣第463章 合圍第559章 戰略撤退第565章 令人絕望的戰艦第53章 進軍,佔領維也納第190章 兵不血刃(下)第538章 狹路相逢第34章 合作(上)第397章 述職與對策第347章 無條件投降第100章 臨陣換將第399章 大海戰(中)第15章 叔侄密謀(上)第522章 宰割第475章 瞞天過海第307章 橫掃中歐第375章 克里米亞戰爭(上)第436章 危機解除第199章 今夜,好累!第139章 苛刻的和約第168章 史密斯艦隊覆滅(下)第184章 狠毒第321章 東線停戰——獅子大開口第95章 鋼鐵防線第327章 普利茅斯登陸(上)第536章 班奈特的野心第416章 美加遠征軍第73章 法蘭西科學院第152章 紅燈區,地頭蛇第39章 戰前——告別處男生涯第70章 科技的力量(下)第495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27章 皇帝發怒第158章 是人才 就要留住第173章 首戰告捷(下)第503章 兩面夾擊第412章 斷根(下)第244章 陸海並進第475章 瞞天過海第410章 斷根(上)第19章 隱忍待發第51章 決戰慕尼黑(五)第113章 我很卑鄙?第231章 懲罰俄國第199章 今夜,好累!第447章 四散逃命第419章 重新統一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298章 陸軍突擊第320章 東線停戰(中)第351章 愛爾蘭共和國第538章 狹路相逢第200章 糟糕的局勢第400章 大海戰(下)第498章 全殲?第428章 狂妄的瑞典第103章 反擊第556章 炮彈橫飛第34章 合作(上)第103章 反擊第90章 兵臨柏林第16章 叔侄密謀(下)第352章 英倫三國第415章 圍攻亞速爾羣島(下)第40章 大戰開始第321章 東線停戰——獅子大開口第189章 兵不血刃(中)第171章 時間差第573章 攻佔華盛頓第509章 橫掃南美第229章 誰的責任?(下)第92章 向南還是向北?第260章 巴黎和會第470章 北歐總督第389章 壯士斷腕第186章 合圍馬德里第497章 殺手鐗第384章 投誠第106章 算計波蘭第384章 投誠第46章 老將風骨第89章 兩敗俱傷第556章 炮彈橫飛第193章 一堆爛攤子第368章 俄國參戰第414章 圍攻亞速爾羣島(上)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225章 邊界衝突(上)第103章 反擊第173章 首戰告捷(下)第504章 奪權序幕第318章 東線停戰(上)第67章 效忠
第191章 夜戰第27章 皇帝發怒第63章 新武器第188章 兵不血刃(上)第506章 城防司令第413章 突出重圍第170章 奪權第346章 分道揚鑣第463章 合圍第559章 戰略撤退第565章 令人絕望的戰艦第53章 進軍,佔領維也納第190章 兵不血刃(下)第538章 狹路相逢第34章 合作(上)第397章 述職與對策第347章 無條件投降第100章 臨陣換將第399章 大海戰(中)第15章 叔侄密謀(上)第522章 宰割第475章 瞞天過海第307章 橫掃中歐第375章 克里米亞戰爭(上)第436章 危機解除第199章 今夜,好累!第139章 苛刻的和約第168章 史密斯艦隊覆滅(下)第184章 狠毒第321章 東線停戰——獅子大開口第95章 鋼鐵防線第327章 普利茅斯登陸(上)第536章 班奈特的野心第416章 美加遠征軍第73章 法蘭西科學院第152章 紅燈區,地頭蛇第39章 戰前——告別處男生涯第70章 科技的力量(下)第495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27章 皇帝發怒第158章 是人才 就要留住第173章 首戰告捷(下)第503章 兩面夾擊第412章 斷根(下)第244章 陸海並進第475章 瞞天過海第410章 斷根(上)第19章 隱忍待發第51章 決戰慕尼黑(五)第113章 我很卑鄙?第231章 懲罰俄國第199章 今夜,好累!第447章 四散逃命第419章 重新統一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298章 陸軍突擊第320章 東線停戰(中)第351章 愛爾蘭共和國第538章 狹路相逢第200章 糟糕的局勢第400章 大海戰(下)第498章 全殲?第428章 狂妄的瑞典第103章 反擊第556章 炮彈橫飛第34章 合作(上)第103章 反擊第90章 兵臨柏林第16章 叔侄密謀(下)第352章 英倫三國第415章 圍攻亞速爾羣島(下)第40章 大戰開始第321章 東線停戰——獅子大開口第189章 兵不血刃(中)第171章 時間差第573章 攻佔華盛頓第509章 橫掃南美第229章 誰的責任?(下)第92章 向南還是向北?第260章 巴黎和會第470章 北歐總督第389章 壯士斷腕第186章 合圍馬德里第497章 殺手鐗第384章 投誠第106章 算計波蘭第384章 投誠第46章 老將風骨第89章 兩敗俱傷第556章 炮彈橫飛第193章 一堆爛攤子第368章 俄國參戰第414章 圍攻亞速爾羣島(上)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225章 邊界衝突(上)第103章 反擊第173章 首戰告捷(下)第504章 奪權序幕第318章 東線停戰(上)第67章 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