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好壞參半

對不住大家了,這兩天停電,剛纔又接通知,讓大家準備水桶儲存用水,看樣子是又要停電,可能會不穩定,見諒

既然決定對朱勔進行處罰,幾個人對如何處罰卻頗費思量,這可是他們的聚寶盆啊,就像一把使慣了的夜壺,真砸了還真有點捨不得幾個人一邊派人趕緊給朱勔送信,讓他做好心理準備再挑點好東西趕緊送過來,一邊又開始發動羣衆在趙佶耳朵裡大灌**湯

趙佶這人耳根子本來就軟,又是個沒主意的人,想起朱勔這些年鞍前馬後的忙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爲自己的房地產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便授權幾人拿出個章程來蔡京幾個人剛鬆了口氣,一個不幸的消息又傳進了京城,杭州知府蔡九遇刺斃命,宣諭使燕親王代行知府之權,正竭力穩定江南局面,請皇上早作定奪

這個消息如同在油鍋裡撒了把鹽,據宮中傳出的消息稱,蔡相哭得當場暈厥在地,醒來就抱着皇上大腿給兒子要追封,算工傷,評烈士,子女接替,家屬享受國家補貼趙佶也不傻,一邊安慰老丞相,一邊也派人調查事情真相,也下意識的認爲國家重臣在衙門門口被人砍死,那裡的局勢肯定是亂到一定程度,擔心起自己兒子的安危來

蔡家在東南耳目衆多,出事的地方又是大本營,詳細的情況彙報前後腳的也到了京城,接着是噩耗不斷,三姑家的小子因爲調戲婦女被打了板子,二姨家的孫子在衙門口站籠、四大爺的三小子的小舅子被砍了腦袋示衆、當知縣的小門房被罷了職、種花的李花匠被雙規發配嶺南到了後來不光蔡家,連帶其他幾家在杭州的‘釘子’也紛紛被拔起,不是被沒收了家產,就是被收了地、搶了宅子,又掀起了一場杭州大小官員進京的**

幾天後,以大學士蔡攸爲善後特使的隊伍從京中出發了,那天yin雨霏霏,其中夾雜着小雪片,送行的人員多是其親朋好友,大家握着蔡攸的手淚流滿面,久久不願鬆開可皇命難爲,蔡攸以‘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慷慨之情登船,碼頭上立刻哭聲一片,他的大老婆率一衆妻妾兒女給他重重磕了幾個頭,算是永別啦

蔡攸兩眼發直呆坐在艙中,好半天才出了口長氣捶胸頓足的發出聲慘嚎:“爲啥倒黴的總是我啊”前天晚上,在蔡府召開了次大宋常委閉門會議,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爲,此次刺殺事件的幕後黑手乃是燕親王,他爲了達到長居江南,把持一方,壟斷江南財賦,討好聖上之目的,買通了殺手製造了這件慘絕人寰的慘案,然後藉機搶班奪權,清洗地方,以圖鞏固自己的地位,在江南站穩腳跟可我等乃是大宋的基石,怎麼能讓他奸計得逞,應該迅任命的知府,讓其即刻到任,然後迅將燕親王從江南召回,不能再任其危害地方

大主意是商量好了,可把其弄回來如何安置又成了大問題,放在京中不知道又會搞出什麼事情來,最後還是人家蔡丞相人老有擔待,他首先表示回來的後的事情他包了,保準不會讓大家爲難,只要配合下就好接着就是討論對朱勔處分的問題,大家倒不是想處理他,而是現在不處理不行,一個是皇上壓着,一個是擔心燕親王藉此生事,抓住了藉口不肯回來,所以決定燕親王所請一律照準,一切以想把他弄回來爲要

說到最後派誰去執行,幾個人都不吭聲了,權衡了半天,考慮到主管道錄院的蔡攸剛被林懷素架空了,閒着也是閒着,另一個死的是他弟弟,他這個當哥哥的於情於理都要走一趟,於是就把這項艱鉅的任務交給了他衆人怕夜長夢多,昨天請下來聖旨,今天就把蔡攸送上了南下的大船

蔡攸接了這個大活兒,也知責任重大,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一路疾行,在九月初風塵僕僕地趕到了杭州,到這一打聽倒吸口涼氣,自己要是再晚來幾天,蔡家在杭州的根兒就讓王爺給鏟了,最讓他氣憤的是殺了自己兄弟的那廝居然熬刑不過死在了獄中,還讓百姓們給集資埋了,稱他爲義士

出乎蔡攸意外的是王爺沒有爲難他,乖乖的讓出了位置,然後在他的主持下召開了江南五路大會,當衆宣讀了御旨御旨對燕親王在江南的工作作出了肯定和表揚,對朱勔在東南的工作進行了嚴厲批評官降一級,子弟官職全免,留職查看以觀後效同時宣諭江南,告知百姓,說花石綱的事兒是個誤會,這些年朕確實從江南收購了很多的花木竹石,但都是買的,朕還特意撥了專款,下放到各級單位,三令五申要向民間公平買賣可是沒想到出了朱氏父子這樣的敗類,他們欺上瞞下,中飽私囊,不僅害苦了江南百姓,也騙了遠在開封城裡的朕,現在朕已經派了燕親王將他查辦,還希望大家安心工作,安心生活,不要受壞人謠言的欺瞞,要相信政府

朱勔痛哭流涕的承認了錯誤,當衆表示自己辜負了皇上的厚愛,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幸虧燕王爺拉了自己一把,使自己沒有掉下罪惡的深淵,感謝皇上給了重做人的機會趙檉冷眼相看他們的表演,這個結果不出他所料,只要他爹修園子不止,朱勔就不會有事,能做到現在這樣就已經算是不錯了,也許方臘聽了皇上的話,受了矇蔽就就不造反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只能往好了想了

蔡攸公事辦完了,還有私事要辦,他那弟弟還未入土爲安呢,作法事修墳墓一時半會兒也夠他忙些日子了,趙檉便先回了蘇州滄浪亭,這裡已經修的差不多了蘇州的天氣雖然不比北方寒冷,但是也不暖和,而且這裡的房子與現在的北方一樣,沒有取暖設施,白天還好,晚上一樣冷,可京中傳來的消息卻讓他很暖和

事情的起因源於一場大風,一幫高麗的商人爲躲避颱風躲到了登州,告訴他們強大的遼國已屢次被弱小的女真族像秋風掃落葉擊敗,於是好不容易忘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趙佶又想起來了這碼事兒,馬上宋朝派出了第一拔使者,由登州地方官派了幾名軍官,帶着高藥師等人坐上船,沿着宋朝建國初年,女真人向趙匡胤獻馬的海路,向金國境內前進他們的公開理由是去買馬這些人渡過渤海上岸後,發現了很多的女真人巡邏兵他們的反應是,馬上坐船回國這羣野人太可怕了,根本沒法接觸回國之後,他們報告說上岸就被金國巡邏兵抓住了,遭到了非人待遇,對方根本就不想結盟,所以只好回來

趙佶清醒的時候也不是好騙的,這些人的小把戲立即被識破了,他派專人調查,很快知道了真相這些人被遠遠地發配南疆,去勞改反省又派出了第二拔使者,這次領頭的武義大夫馬政爲了保證這次行動的順利,趙佶多派了個士兵將校,其中有一個精通女真語這人的名字很傳奇,他叫呼延慶――傳說裡和楊家將平起平坐,和包拯一樣地位尊崇,達到雙王頭銜雙俸祿的那個人他們在當年渡過渤海,到達金國

不出意外他們也被金國的巡邏隊不由分說全都捆了起來,經呼延慶一再表明身份,纔派人押着去見阿骨打阿骨打這時遠在淶流河畔,一共走了半個多月,才見到真人宋、金之間的第一次接觸終於到來了馬政回顧歷史,重溫了百年前女真人祖先對宋太祖的友誼,又痛斥遼國對四鄰的惡劣行徑,最後提議雙方合作,南北夾擊遼國

阿骨打同意了,他派使者帶着國、禮物隨着馬政渡海到宋境的登州上岸,轉道京城開封,來見趙佶雙方談得很愉快,趙佶很滿意,派朝議大夫、直秘閣趙有開爲正式使者,帶着詔、禮物渡海去金國簽約

他們不知道,趙檉卻明白,這談判的事情是一波三折,還得談幾年呢,而他爹此時會命令遠在西北的童貫發起攻勢,誰讓他在《平燕策》裡邊說:要想收復過去被遼國佔領的燕雲十六州,就必須聯合從北方崛起的女真族,合力滅遼;而遼與西夏是鐵哥們,伐遼之前,先要攻滅或削弱西夏,以解除後顧之憂西夏被擺平,我們可以雪了百年之恥,光宗耀祖然後收拾掉遼國,光復故土,完成太祖太宗未完成之大業朝廷上下誰都知道現在全國最能打的軍隊在西北,而西北那邊也已經又打了兩年多,開始勝了幾仗後,一直沒有大的戰役,要想抽調兵力打遼國,這邊就得戰決,滅不了西夏,也得將他打服,否則就會有後顧之憂,不能全力進攻遼國

趙檉等這天等了很長時間了,他現在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快點回京再加一把火,給大佬們上點眼藥,讓他們把自己直接給發配到西北去呢?想到這裡趙檉已經坐不住了,摩拳擦掌準備再大幹一場,可這回拿哪個開刀得好好想想

第147章 真相第91章 因勢利導第124章 買官第75章 靈堂就擺在這第115章 機會難得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72章 機辯第259章 兵分兩路第225章 夜襲第281章 水陸齊進第108章 文武第490章 以水爲兵第424章 空中突擊第73章 開刀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194章 逃命要緊第102章 步步緊逼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370章 崩潰第184章 居高臨下第390章 決勝第360章 悲催的貢使第92章 初試第411章 亂象已生第207章 備戰第93章 兵出飛狐第79章 粥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451章 改變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239章 佈置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441章 對策第24章 知府請客第118章 戰原州(三)第94章 擴張第37章 一擲千金第50章 弦外之音第30章 陌刀神威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200章 貓捉老鼠第126章 張開口袋第200章 貓捉老鼠第106章 遭遇戰第181章 以靜制動第357章 另有目的第463章 完顏亮的野心第57章 是誰?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69章 備戰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282章 以小事大第25章 王爺的日子也‘難過’第259章 都着急第321章 鬧劇第84章 兵敗撫夷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433章 天人交戰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82章 功成身退第450章 不能想當然第51章 不能不走第119章 餘波第356章 埋伏第256章 嗣子風波第156章 添亂第249章 險些中招第277章 火攻第223章 解圍第133章 宣告第26章 掃興第79章 粥第39章 詭異第364章 警惕第68章 主政第42章 五姑娘第103章 網中魚第2章 不由不信第142章 籌備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第2章 不由不信第447章 忙亂第268章 混亂第92章 初試第154章 打破僵局第338章 漫漫西征路(三)第68章 認個殺手當姐姐第51章 心眼第32章 臘八第64章 意外第53章 他沒出現第114章 屠殺第53章 讓我們飛第231章 發威第76章 手足無措第89章 河東之地第52章 使壞第173章 保泰軍的毀滅(二)第248章 誰是贏家
第147章 真相第91章 因勢利導第124章 買官第75章 靈堂就擺在這第115章 機會難得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72章 機辯第259章 兵分兩路第225章 夜襲第281章 水陸齊進第108章 文武第490章 以水爲兵第424章 空中突擊第73章 開刀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194章 逃命要緊第102章 步步緊逼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370章 崩潰第184章 居高臨下第390章 決勝第360章 悲催的貢使第92章 初試第411章 亂象已生第207章 備戰第93章 兵出飛狐第79章 粥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451章 改變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239章 佈置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441章 對策第24章 知府請客第118章 戰原州(三)第94章 擴張第37章 一擲千金第50章 弦外之音第30章 陌刀神威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200章 貓捉老鼠第126章 張開口袋第200章 貓捉老鼠第106章 遭遇戰第181章 以靜制動第357章 另有目的第463章 完顏亮的野心第57章 是誰?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69章 備戰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282章 以小事大第25章 王爺的日子也‘難過’第259章 都着急第321章 鬧劇第84章 兵敗撫夷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433章 天人交戰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82章 功成身退第450章 不能想當然第51章 不能不走第119章 餘波第356章 埋伏第256章 嗣子風波第156章 添亂第249章 險些中招第277章 火攻第223章 解圍第133章 宣告第26章 掃興第79章 粥第39章 詭異第364章 警惕第68章 主政第42章 五姑娘第103章 網中魚第2章 不由不信第142章 籌備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第2章 不由不信第447章 忙亂第268章 混亂第92章 初試第154章 打破僵局第338章 漫漫西征路(三)第68章 認個殺手當姐姐第51章 心眼第32章 臘八第64章 意外第53章 他沒出現第114章 屠殺第53章 讓我們飛第231章 發威第76章 手足無措第89章 河東之地第52章 使壞第173章 保泰軍的毀滅(二)第248章 誰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