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五姑娘

契丹王朝是一個農業社會與遊牧社會的複合體,契丹統治集團始終保持着車馬爲家的遊牧生活方式,因而被稱爲行朝。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遼朝的地方行政建制相當混亂,對於州縣的設置相當隨意,名字相同的州縣比比皆是,導致後世史書也說不清遼朝究竟有多少個州,這也可以算是個國家特色吧!

原州便是遼國衆多州府之一,只是這個州有些特殊,它是座私城。契丹建國後,由貴族以俘掠或受賜的人口和自己原有的奴隸、部曲,在自己割佔或分賜的土地上建立,構成頭下戶的漢人們不能脫離農耕區域,而這些頭下州的契丹領主們又不可能把他們的私城建在遠離草原的漢地,所以就選擇這樣一個農耕和遊牧的結合部來建立他們的頭下私城。

一般講凡皇族諸王、公主及後族所建的頭下可建築州城,其餘不得構築城池,只能立堡樹寨以區別於他種建置,頭下的人口大多來自河北、山西和原渤海國,都是漢人或渤海人,身份既有稱爲部曲的農耕者、手工業者,也有驅奴,前者爲依附身份,後者爲奴,奴所佔的比例在少數。

在遼宋澶淵之盟前,戰爭頻繁,可虜獲大量人口,所以頭下軍州較多。其後,戰爭較少,俘虜來源減少,很難再用俘掠的人口來增置頭下軍州,因之頭下軍州總趨勢是在減少,至遼末時近乎絕跡。而原州因家中出過幾位皇后、顯臣才得以保留至今。但到了今天日子也相當的難過...

夕陽下。一隊足有千騎的遼軍自北而來,揚起滾滾塵煙。馬上的騎士們談笑着,身上破碎的甲葉和槍尖上未乾的斑斑血跡表明他們剛剛進行了一場戰鬥,他們馬後拴着根長繩,上面綁着一串串男女,而在隊伍中還夾雜着數千匹馬和數不清的牛羊,這些顯然都是他們的戰利品。

“五姑娘,黑奴部真是膽大包天,居然敢到咱們的地盤上擄掠,真是找死!”一個遼將恭敬地對主將說道。

“哼。這次也該他們倒黴,碰到了咱們五姑娘,不但損兵折將,還被咱們抄了老窩。佔了牧場!”另一個遼將自豪地說道。

“阿卜合,你說黑奴部人口不過千帳,帶甲之兵不足千騎,爲什麼敢侵我牧場呢?”五姑娘沒有理會兩人的馬屁,而是反問道。

“五姑娘,如今中京、東京盡數落入女真賊人之手,皇帝避難西京,各處大亂,無人聽從調度,都想趁機強佔地盤以求自保!”阿卜和看看身邊的五姑娘想從她臉上看出點什麼。但是五姑娘蒙着面巾的臉上根本看不出什麼,他想了想說道。

“你們沒有發現被殺死的黑奴部族兵中有異嗎?”五姑娘冷冷地掃了阿卜和一眼問道。

“沒…沒有,札勒你發現了沒有?”阿卜和被五姑娘看到的渾身一緊,趕緊避開扭頭問道,他是都尉府的老家將,在他的印象中幼時的五姑娘是個天真快樂的小姑娘,十多年前在一次部族衝突中失散,幾個月前突然回到了家中,她卻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大家就未見她笑過。可他作爲一個家奴雖然奇怪但也不敢問。

“指揮使,我也正覺得奇怪,過去沒聽說過黑奴部有什麼猛將,可今天我們出戰卻碰到了一隊人馬甚是兇猛,死戰不降。尤其是領頭的連傷我們十多個弟兄,後來還是五姑娘出手料理了他。他們是不是請了幫手!”札勒提馬向前說道。

“那些人是女真人,他們雖然改換了裝束,但是後腦勺上卻有留辮子的痕跡!”五姑娘說道。

“黑奴部勾結女真?!”阿卜和驚道,原州與中京道和東京道相鄰,處於遼國腹地,但如今中京道和東京道已是女真人的天下,此地處於女真兩面夾攻之下,而原州是三京連接的戰略要塞,金軍進攻西京道的必經之地,如此看金軍要對他們動手了。

“從種種跡象看女真就要對原州進兵了,傳令下去,命各部加強戒備,遣拽剌軍出城五十里,有敵情迅速回報!”五姑娘說道。

“是,末將立刻去辦!”札勒立刻點起一彪人馬分作兩隊向兩個方向而去。

“唉,王爺所言不假,天下大亂已起,爲了這一天王爺準備了整整十餘年,而自己倉促之間能否擋住女真鐵騎,守住原州?”眼前出現了一座城池,這就是原州主城,城池建於遼建國初期,城牆爲土夯,平面呈方形,南北、東西各長五百步,牆坍寬三丈,城壁外側有角臺和馬面,只有南北二門,這座城在中原只能勉強算是個小城,但是在草原上卻是數一數二的大城了,五姑娘看看羸弱的城池嘆口氣想道。

大家已經看出這‘五姑娘’便是趙信,靈州城外在護衛王爺和談時意外的發現了護送遼使的將軍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家人,可那時雙方斗的跟烏眼雞似的,雙方又身負重任,趙信便壓下了相認的念頭。在後來出走時,趙信就想到已王爺的地下勢力,只要自己不離開大宋,不論藏身何處早晚都會被找到,所以那時她就打定主意‘回家’!

趙信根據蕭崇德所說的隻言片語一路北行找到了原州,接下來的事情便順利成章了,憑藉兒時殘留的記憶和那把從未離身的小刀於家人相認。她這時才弄明白自己的父親是原州城主蕭進先,母親是大遼玉陽公主,名叫蕭崇信,她在姊妹中行五,大家便依然按舊時的稱呼她五姑娘。

可家中的情形卻絲毫也不樂觀。按照遼制每個部落一般分爲戍守戶和留後戶兩部分,輪番戍邊或參加征伐,她的長兄正率部族軍與金軍在前方廝殺;老三也就是蕭崇德武藝高超,被選爲御帳袛候郎君,執事於皇帝身邊,作爲其貼身侍衛負責皇帝行宮的日常生活起居,並執行有關公務;老二自幼身體不好,作爲原州司徒協助父親負責管理留後戶;幾個姊妹都已出嫁,家中只餘兩個弱冠之年的幼弟...

第201章 出逃第116章 戰原州(一)第47章 襄邑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60章 鬥智鬥勇第60章 和親第260章 居心第216章 廷議第15章 別樣第196章 休休休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37章 黯然第397章 英雄落幕第156章 添亂第184章 緊迫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67章 姻緣第69章 沒見過這麼說親的第20章 歧路難行第331章 危險第124章 出其不意第136章 顛覆第42章 揭秘第420章 誤導第439章 不能放過第21章 任務第71章 ‘真相’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498章 何去何從第218章 留着有用第21章 人心難測第273章 ‘佛子降世’第58章 不易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407章 追查第100章 國號大楚第386章 炮火顯威第74章 隱憂第52章 天清寺第268章 混亂第3章 楚囚第19章 麻雀第21章 任務第318章 捧殺第207章 撤兵第338章 漫漫西征路(三)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353章 難擋其鋒第54章 各打算盤第66章 操心命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66章 怎麼辦第28章 凡心第41章 忙碌第474章 反常第126章 擴編第220章 舊情第422章 難堪第383章 城堡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204章 買賣經第331章 危險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183章 夏州城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104章 亂局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452章 尋釁第86章 不簡單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27章 同心第16章 逃吧第216章 廷議第77章 崛起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324章 敲山震虎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142章 圍追堵截第92章 激發第526章 迴光返照第24章 脫身第306章 被動第220章 捷報頻傳第499章 抉擇第223章 囚徒第53章 衝突第375章 威壓第62章 聯夏第327章 定論第81章 馭下無方第24章 決心第262章 情殤第201章 思考第65章 冬雷行動第59章 早有打算第146章 勝利後的隱憂第22章 看誰心眼多第48章 代價
第201章 出逃第116章 戰原州(一)第47章 襄邑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60章 鬥智鬥勇第60章 和親第260章 居心第216章 廷議第15章 別樣第196章 休休休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37章 黯然第397章 英雄落幕第156章 添亂第184章 緊迫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67章 姻緣第69章 沒見過這麼說親的第20章 歧路難行第331章 危險第124章 出其不意第136章 顛覆第42章 揭秘第420章 誤導第439章 不能放過第21章 任務第71章 ‘真相’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498章 何去何從第218章 留着有用第21章 人心難測第273章 ‘佛子降世’第58章 不易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407章 追查第100章 國號大楚第386章 炮火顯威第74章 隱憂第52章 天清寺第268章 混亂第3章 楚囚第19章 麻雀第21章 任務第318章 捧殺第207章 撤兵第338章 漫漫西征路(三)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353章 難擋其鋒第54章 各打算盤第66章 操心命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66章 怎麼辦第28章 凡心第41章 忙碌第474章 反常第126章 擴編第220章 舊情第422章 難堪第383章 城堡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204章 買賣經第331章 危險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183章 夏州城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104章 亂局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452章 尋釁第86章 不簡單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27章 同心第16章 逃吧第216章 廷議第77章 崛起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324章 敲山震虎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142章 圍追堵截第92章 激發第526章 迴光返照第24章 脫身第306章 被動第220章 捷報頻傳第499章 抉擇第223章 囚徒第53章 衝突第375章 威壓第62章 聯夏第327章 定論第81章 馭下無方第24章 決心第262章 情殤第201章 思考第65章 冬雷行動第59章 早有打算第146章 勝利後的隱憂第22章 看誰心眼多第48章 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