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添亂

大金皇帝阿骨打的死不僅立刻震動全國,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巨大的波瀾。

首先發難的是原遼國奚王蕭幹,其在燕京擁立耶律淳爲帝受到重用,成爲燕京遼軍軍事負責人之一,和耶律大石兩次擊敗了大宋的兩次進攻,可以說是一個優秀的軍事人才。

蕭幹作爲一名奚族人,懷着對自己民族的熱愛,他沒有像郭藥師似的降宋,也沒有跟隨耶律大石和蕭德妃去尋找老東家耶律延禧,選擇一個比較有實力的靠山,而是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蕭幹乘亂逃出了燕京城,率領奚族士兵返回了自己的老家箭笴山。

在得知阿骨打昇天之後,蕭幹在箭笴山正式宣佈乘帝,在遼國即將滅亡之際,亂世稱帝,確實也算得上是一代梟雄,他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奚族人的王國,改元天覆…

另一個閒不住的人是張覺,他是遼國平州義豐人,曾爲遼國官居興軍節度副使,金兵進入燕雲地區後,張覺便投降了完顏宗翰,很快被任命爲平州留守。按照宋金“海上之盟”的規定,金國需要將燕京城交還給宋國,因此阿骨打便將平州改爲南京,於是張覺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金國的南京留守。..

張覺這個人的民族意識較強,雖然投降了金國,但總覺得自己作爲一名遼國的漢人,在遼國即將滅亡之際,應該投降宋國比較符合自己的民族觀。而此時,幽雲地區的各族百姓們由於不願接受金國的統治,紛紛起兵造反。平州城也不例外,呼聲很高。恰好被迫北遷的一批百姓途徑平州,他們要求留守張覺帶領他們起兵反金!

而這時的遼帝耶律延禧很神奇。他不像是位亡國之君,反而顯得鬥志昂揚神彩煥發。他好運連連,先是得到了好消息,完顏阿骨打死了;另一方面得到了援軍,陰山室韋謨葛失部落給了他足足5萬多人的部隊,室韋就是蒙古族的前身,他們的戰力強悍,後來出來個大汗鐵木真把金國又給滅了。

過去別說是一個耶律延禧,就是十個耶律延禧也不是阿骨打的對手。現在對頭死了,遼國的形勢開始好轉,耶律延禧這燒包又開始犯混了,覺得復國有望可以反擊收復失地了,他準備出兵攻打燕京,耶律大石勸他應該等等,看清形勢再出手,但耶律延禧已經沒有耐心了,他要奪回曾經屬於他的一切。他任命耶律大石爲北院樞密使,率兵攻打奉聖州。

按說耶律延禧這個時機選的也不錯,此時金國的政策是收縮,爲了確立新領導的權威。各佔區的大佬們都往老家趕,準備向新皇表忠心,這其中就有主持原遼西京區域軍務的完顏宗翰。也就是粘罕走了,遼軍正好乘虛做戰。

面對再次雄起的老皇帝。平州的遼國舊臣們便開始勸張覺:先帝重新出兵東征,此時到了鬆亭關一帶。現在女真人都急着回上京奔喪,不少契丹人都舉族投奔先帝。平州降金那是左企弓的責任,此刻你要舉旗響應行的是大義,咱們殺了他必定會得到先帝的原諒。然後咱們再將被迫北遷的燕人放了,讓他們南歸,大宋肯定會重新接納這些人,他們必會感激咱們,那咱們平州就可割據爲一藩鎮。假如女真人出兵打咱們,咱們內有平州數萬軍馬,外有先帝和大宋爲援,還怕誰啊!

張覺聽着有理,爲了順應民心,更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於是在這些人的支持下擒獲降將左企弓,將他勒死發動了兵變,釋放了漢官漢民,任由他們南歸,佔據平州正式宣佈反抗金國,樹起遼國的大旗,供奉天祚帝的畫像,自己當了土皇上,並暗中向大宋伸出了橄欖枝…

宋金海上之盟至此已算交割清楚,但宋朝所得並不是全部的燕雲故地,總有點心猶未甘。三國在這一地區的利害關係也並未最後定局,稍有風吹草動,就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這大好形勢下,大宋又怎麼會捨得放棄,當仁不讓的跟着插上了一腳。大宋君臣得知阿骨打駕崩後,第一時間派出了弔慰使,名爲弔唁阿骨打,實則是向金國討要雲州和平、營、灤三州,卻不想此時形勢,無異於火中取粟!

………

吳乞買拒絕出京迎奉先帝靈柩,他怕自己一旦離京,就會被一幫兄弟給扣下,別說當皇上,命都丟了,於是他調集十萬大軍陳兵上京城,讓伴駕的衆兄弟進京奉詔立他爲帝。而以完顏斜也爲首的一班人早就聞知吳乞買在上京所作所爲,擔心一旦回京就會人頭落地,哪裡敢回上京,堅持要吳乞買前來迎奉先帝靈柩。兩邊人都不肯讓步,事情一下陷入了僵局。

完顏斜也敢於同吳乞買這個正牌皇儲叫板也是有底氣的,這不止是他依趙檉之計以退爲進自行請罪替大家背了黑鍋,贏得了人心,且還因爲他得到了幾件寶貝,並不比吳乞買手中的傳位詔書分量輕多少。不用問就知道是他大宋的王爺兄弟送給他的代表大金國皇帝身份的玉璽和虎符以及曾經屬於自己的都帥金印。當然趙檉不會傻得提名點姓的去做這個好人,這豈不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有了這三樣東西,完顏斜也就可在先帝靈柩前登基爲皇,再說他也是順位繼承人之一,且這些東西都在自己的手裡,隨時可公佈於衆。而吳乞買手中的詔書沒人見過,完全可以認定是僞詔,起碼從公信力上來說比自己差了很多,他在等待機會,等吳乞買坐不住自行稱帝,那麼他就可以公開去討伐他…

此刻坐鎮代州準備‘接收’西京的趙檉小日子過得十分愜意,在自己的安排下大金國已經走到了分裂的邊緣,女真兩大勢力在混同江兩岸隔岸對峙,一場大戰一觸即發。他有些得意,自己不過是修改了行動上的一個點,讓吳乞買保住了性命,這與他的本意並不矛盾,殺了吳乞買也是爲了在女真人中製造混亂和分裂,現在不僅達到了目的,而且來得更早了一些!

可正當他洋洋自得,自以爲得手的時候,風起雲涌,各方勢力都開始了行動,這讓趙檉有些擔心了,因爲他知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不是白說的,外部的壓力會迫使兄弟反目的女真人重新團結在一起,對抗外部的危機。

這就像後來的抗日戰爭,打得不可開交的國共兩黨突然發現不把日本鬼子趕走,哥兒倆誰也別想坐天下,此刻誰當老大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咱們哥兒倆先團結起來把鬼子趕走再說吧!

就在趙檉心驚肉跳的念着阿彌陀佛,希望幾位大佬在安分幾天的時候時,讓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弔慰使趙良嗣毫無意外的在女真人那又碰了一鼻子灰,想想也是,我們當家的屍骨未寒,兄弟們還未選出老大來,你就跑來要賬,那賬還是筆爛帳,任誰心裡也不會高興。趙良嗣回來一彙報,趙佶就不高興了,朕是個完美的人,西京你們還沒打下來可以以後再說,可幽燕那三個州你還不給,那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了!

剛剛鬧了獨立的張覺很快便發現作爲一個地方小城,身後沒有靠山就沒有安全感,必須要找一個,而他本就是漢族後裔,所以決定投靠大宋。他派出了使者,向大宋獻上了平州地圖,表示願意歸順。

正鬱悶的要死的大宋皇帝趙佶喜出望外,你不還我,人家自個送上門來了,老子不僅能收復丟失百年的大漢故土,而且還能開拓疆域,把別國家的領土也劃拉進來,而且不費一兵一卒,看我活活氣死你們這些不守信用的女真人。對於這送上門的買賣,宰相王黼高度贊同,朝中大臣也隨聲附和,極力慫恿皇上收了張覺。

在大宋君臣上下高興的不得了的時候,當初建議聯金伐遼的趙良嗣提出了反對,他明言:金國實在太強大了,絕對惹不起。而且我們在盟約裡已經講明,雙方不能招降納叛,收留逃人。如果我們先背盟,女真人肯定非得向咱們討個說法,搞不好貪小便宜吃大虧。並向皇上建議殺掉張覺的使者,向金國講明,我們不會干涉別國內政,尊重金國的領土完整,反對任何分裂行經,絕不會容留恐怖分子。

趙佶聽了大怒,將趙良嗣連貶六級,外放安置,將他趕出了汴梁城。得知情況的趙檉懊惱不已,知道他爹貪小便宜吃大虧的毛病又犯了。你幾次背信,阿骨打卻還遵守諾言,將燕京城和幽雲地區的其它六州交給了大宋,雖然此事做的不大地道,但自己的爹怎麼就不想想平州境內的榆關是遼東通往中原的唯一咽喉要道,戰略地位特別重要,女真人無論如何也不會輕易放棄…(未完待續。)

第151章 蛛絲馬跡第215章 自作孽第23章 冠禮第378章 下一個目標第403章 ‘菲達伊’第155章 亂象已生第6章 倒打一耙第8章 反間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222章 另一場革命第250章 共識第220章 捷報頻傳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489章 內憂外患第188章 力戰或生第117章 行動第332章 迴旋第5章 蹊蹺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197章 選擇第115章 機會難得第217章 震驚第320章 密謀第2章 前生今世第3章 楚囚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247章 咱倆談談第231章 發威第28章 各懷心事第85章 獵騎兵第71章 營造繁榮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144章 防人之心第41章 蔣幹盜書第162章 城破在即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9章 清洗第155章 各有所第229章 被耍了第16章 得失第487章 漏網之魚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27章 可惜第78章 變局第533章 旗鼓相當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18章 聰明愚魯第141章 歸京路(七)第192章 雙面人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131章 做‘大事’第346章 北庭第78章 堅城難依第135章 難題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77章 崛起第79章 以命搏命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179章 羣狼嘯月第150章 登基第98章 好心沒好報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9章 意料之外第2章 前生今世第118章 大營救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156章 海陸齊進第2章 不由不信第246章 稍縱即逝第208章 趁火打劫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37章 完顏兀朮第73章 開刀第23章 共商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95章 自作自受第6章 金蟒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159章 溜吧第365章 專制第143章 應對之策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101章 洛陽第179章 羣狼嘯月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69章 選擇戰爭第131章 回鍋肉第439章 不能放過第191章 察哥的噩夢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25章 藉口第393章 另有它意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367章 兵臨城下第24章 脫身第24章 脫身第47章 襄邑第107章 謀劃第106章 謀劃第471章 困獸猶鬥
第151章 蛛絲馬跡第215章 自作孽第23章 冠禮第378章 下一個目標第403章 ‘菲達伊’第155章 亂象已生第6章 倒打一耙第8章 反間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222章 另一場革命第250章 共識第220章 捷報頻傳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489章 內憂外患第188章 力戰或生第117章 行動第332章 迴旋第5章 蹊蹺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197章 選擇第115章 機會難得第217章 震驚第320章 密謀第2章 前生今世第3章 楚囚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247章 咱倆談談第231章 發威第28章 各懷心事第85章 獵騎兵第71章 營造繁榮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144章 防人之心第41章 蔣幹盜書第162章 城破在即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9章 清洗第155章 各有所第229章 被耍了第16章 得失第487章 漏網之魚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27章 可惜第78章 變局第533章 旗鼓相當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18章 聰明愚魯第141章 歸京路(七)第192章 雙面人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131章 做‘大事’第346章 北庭第78章 堅城難依第135章 難題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77章 崛起第79章 以命搏命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179章 羣狼嘯月第150章 登基第98章 好心沒好報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9章 意料之外第2章 前生今世第118章 大營救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156章 海陸齊進第2章 不由不信第246章 稍縱即逝第208章 趁火打劫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37章 完顏兀朮第73章 開刀第23章 共商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95章 自作自受第6章 金蟒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159章 溜吧第365章 專制第143章 應對之策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101章 洛陽第179章 羣狼嘯月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69章 選擇戰爭第131章 回鍋肉第439章 不能放過第191章 察哥的噩夢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25章 藉口第393章 另有它意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367章 兵臨城下第24章 脫身第24章 脫身第47章 襄邑第107章 謀劃第106章 謀劃第471章 困獸猶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