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

111 您有什麼好看的書想要和書友們一起分享呢?可以試試上傳一個吧,注意要txt喔,上傳優秀書籍會獎勵不少積分的 111

“都說宋朝是個美好的時代,我卻感覺不到呢,應該讓他們自己來看看!”趙檉在前世的時候看過一個網絡調查,問‘如果真能穿越,你願意回到哪個時代?’結果宋朝名列‘鱉頭’,說那時GDB名列全球第一,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科舉成爲國家公務員,捧上鐵飯碗,領着國家的補貼,娶上三妻四妾,爲官又爲商,還不怕紀檢委找麻煩,過一生幸福閒的蛀蟲日。

“這裡也許是人和達官貴族的天堂,卻不是一個軍人,一個真正的軍人的天堂,而是地獄!”當趙檉真的來到這個‘美好時代’的時候,他卻只感到無奈,甚至悲哀,爲這支軍隊難過。

他剛剛來到時也曾想過,這是一個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年代,自己也許能夠統帥千軍萬馬,躍馬橫槍,成爲青史留名的一代英傑,如果爲身份不容,他甚至願意放棄王爵,當一名鐵血小兵。可是現實卻將他的美好願望擊的粉碎,這絕不是放棄身份所能改變的,而是現在的軍隊基本沒救了。

說到宋軍這支軍隊在國曆史上也算是赫赫有名,他開創了以官領兵的記錄,開創了重武輕的歷史先例。要說以治武,不能不說是項好政策,就是現代東西方各個國家也是大多采用這種制度,不可謂不先進,可是事情就怕從南極走到北極。

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初就對武將亂國展開了一系列的治理。先是採用‘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的政策消除手握重兵的武將兵權,‘杯酒釋兵權’說起來好聽,刀在脖上擱着呢,不交行嗎?可也開了以金錢贖買兵權的先河,爲這支強軍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緊接着按軍兵種將禁軍分成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殿前司三大塊,合稱“三司”,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和殿前都指揮使稱謂“三帥”三衙鼎力,互相牽制,改變了過去由禁軍將領一人統率各軍的體制;然後又設立樞密院將軍隊的管理勸從宰相的手裡分成來,逐漸形成樞密院、三衙統兵的新體制。這樣,就把兵權一分爲三,各有職守,相互制約,成爲宋朝一項基本國策。

這種體制,用宋人的話來說就是:“祖宗統兵之法,天下之兵,本於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兵,總於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而每有出征,則由皇帝臨戰命帥,所任命主帥往往卻並不是三衙將領。不過,利弊往往是共生的,由於統治過嚴,政出多門,雖然消除了擁兵悍將對央皇權的威脅,卻造成了各自爲政、動輒制肘、缺乏協調、難以統籌等弊病,在相當程度上削弱了宋軍的戰鬥力。

再一個就是在兵制上進行改革,宋代實行強幹弱枝、內外相制的方針。宋代軍隊分禁兵、廂兵、鄉兵和藩兵四種。禁兵是央軍兼正規軍,是主力作戰部隊,主要佈防在京師和軍事要地。廂兵在北宋是國家正規軍的地方部隊,由老弱者留充,既維持地方安全,也從事這種勞役,說是地方軍,其實就是雜役軍。另外還有鄉兵和藩兵,都是保衛鄉土的民兵,屬於預備役。

禁軍是宋朝的正規軍,是宋軍精銳所在。爲了提高禁軍的作戰力,也爲了保證最強大的軍隊掌握在自己的手,太祖又命全國挑選驍勇善戰的士兵,登記造冊送至京城,補充禁軍缺額。同時選拔強悍士兵作爲兵樣,分送各地照樣募兵。後來又以木梃爲高下之等,散發諸州依樣遴選。這樣就保證禁軍都是身強力壯的士兵。禁軍每隔二三年甚至半年就變動駐地實行更戍法,可是將領卻不隨之同行,與現在的大軍區司令對調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更戍法的目的,說是使士兵均勞逸,知艱難,識戰鬥,習山川,不至驕惰,實際是使兵將分離,防止兩者形成根深蒂固的親黨關係,剷除驕兵悍將犯上作亂的內外部條件。然而,兵將分離,更番迭戍,不利於同心協力的戰鬥團隊的形成,其削弱戰鬥力的消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總之,太祖削奪兵權、改革兵制的一系列措施,有效保證了宋朝軍隊的長期穩定,徹底結束武人亂政的動盪局面,其成效是不言而喻的。但其負面作用也不容忽視。因制度、人事上牽制而影響到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由此形成了宋代猜忌和抑制武將的所謂祖宗家法。因而北宋一代,武人以保身全名爲大幸,太宗以後幾無名將,唯一值得稱道的狄青也遭猜忌而死。

宋朝前期因爲戰爭不斷,軍隊還能有實戰鍛鍊,戰鬥力還是有的,但是隨着與遼國‘澶淵之盟’的簽訂,對手一夜之間消失了。雖然西夏那邊時不時的還打一仗,但是大多由邊軍對付,禁軍基本歇了。沒有了戰爭就沒有了風險,和平時期就沒了喪命的危險,禁軍待遇又不錯,當兵就成了就業的首選之地。

一些讀書人考進士總是名落孫山,去當兵身體又不大好,舞不動刀槍怎麼辦,有明白人就指點他們了,那就考武舉當軍官唄!這些人一聽‘茅廁’頓開,他孃的武舉反正不考耍大刀,只需寫篇兵法論,自己怎麼也比那些行伍出身的武夫強,於是一批接一批的學學武兩不成,只會紙上談兵的書生現身國防,結果武舉成了這些下等書生混上官職的捷徑!既然那些窮酸們都安置了,那趕上災荒無家可歸的災民也得給條出路啊,於是軍隊又發揮了起了另一項維護社會‘和諧’的作用。

古代一遇災荒必然會產生大量的災民,沒飯吃只能穿州過府四處流浪,十個八個也不怕,可這些人弄不好就是十萬,百萬,一旦處理不好,賑災不及時就會激起民變。到了宋朝這不是問題,一旦饑荒發生,皇帝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開倉放糧,而是豎起招兵旗,把那些青壯都送到軍隊吃官飯了。如此一來既補充了軍力又安撫了災民,啥事情都不耽誤,大家都高興何樂而不爲呢!

大頭兵更多是爲了養家餬口,這裡待遇不錯,只要長得人高馬大就行,而且沒有嚴格的退役年齡限制,只要混的好,又沒趕上去西北‘鍛鍊’,孫都能養大嘍,結果禁軍隊伍胡兵成羣,弄不好一家三代都能在一個班裡當兵。

百年的和平,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到了本朝,現在大宋已是無官不商,人人蔘與經濟建設的時代,禁軍往往又駐防在大城市,他們哪裡還能坐得住,有心思去跟刀槍棍棒較勁,也跟着衝進了商海。穿着這身皮,還可以有許多便利,衙役稅吏們誰敢找他們麻煩,歷朝歷代沒聽說過跟‘丘八’打官司能贏的。

軍官弄個大酒樓,士兵開個雜貨鋪;軍官敢搶佔農田開農場,士兵就敢在路邊上種個小菜園;士兵經營靠自己和家屬,當官的就直接派兵去幹活。很快‘軍企’遍及全國,軍人的身影出現在各個行業,看到穿着軍裝修房蓋屋的,別認爲是在搞‘軍地共建’,那一定是軍營包工隊,妓院裡有軍官出入,也不一定是逛窯找小姐的,很可能他就是老闆···

天長地久,軍官們都懶得費勁搞經營了,士兵們不是都去做買賣了嗎,你們掙了錢我不眼紅,也可以不讓你來點卯出操,軍餉你就別要了。這樣一來,一些當兵的不高興了,你扣我軍餉,我還當什麼兵啊,扭頭不告而別,開始軍官們沒算過賬來,還派人去追去抓,後來一想,你們跑吧,都跑了纔好的呢,老在花名冊上還給你掛着名,軍餉我都給你們簽字代領嘍。

結果此風愈刮愈烈,當官的膽越來越大,童貫出兵領了軍餉物資直接搬家裡去了,國防部長高俅把軍營都給賣了,大搞房地產開發,那些沒本事又不敢跑的士兵他們也給找了出路,家裡有什麼活兒,小到看門掃地倒馬桶,大到修園,蓋豪宅直接派給他們去幹,要錢沒有,吃飯不管飽!

“唉,這就是我堂堂大宋的軍隊啊!”趙檉看完黃經臣給他蒐集來的軍隊絕密級的情報長嘆一聲,搖頭苦笑,他原想這史書上把他們埋汰的夠嗆了,沒想到現實更加殘酷,直接把他改造舊軍隊的念頭打消了。

趙檉事先設想着繞過‘宗室不能領兵’的規定,通過收買代理人控制改造一支軍隊,現在他知道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他擔心自己就是把百萬家財都搭進去,恐怕也填不飽這些人的肚,到頭自己白忙乎一場。

“能不能建立一支新型武裝呢,採用現代的訓練方法,使用現代的火器作戰,那樣只要一支精兵就可以改變戰爭的格局,畢竟這是有先例的,‘八國聯軍’憑着火槍大炮,只用了區區兩千人就一路殺到了北京,佔領了一個國家的首都···”當趙檉發現門被堵死了,他不得不想辦法從窗戶跳出去啦。

第470章 迫近第64章 護秋之戰第159章 溜吧第268章 混亂第313章 破局第197章 炮戰第187章 必有一戰第110章 各有算計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274章 高手第147章 新生活第107章 心思第352章 頭破血流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370章 崩潰第80章 逢雲化龍第1章 奇怪的少年第87章 異類第141章 歸京路(七)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177章 靜中有動第270章 完勝第241章 此消彼長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55章 捱打第12章 搗亂第179章 騷擾第490章 以水爲兵第77章 接受第205章 靜待第55章 根據地第65章 敲打第472章 晚了第346章 北庭第265章 另有謀算第108章 亂世英雄第68章 散財第282章 遭遇戰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358章 拖字訣第127章 變數迭出第181章 登陸第191章 爭執不下第268章 調整部署第233章 善闡城第496章 峰迴路轉第241章 此消彼長第43章 風暴眼第17章 威脅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300章 一點兩面第116章 血肉磨坊第240章 排兵佈陣第60章 根本問題第419章 解讀第197章 炮戰第178章 人心各異第72章 以錢爲天第311章 故布迷局第344章 分兵拒敵第83章 大買賣第181章 登陸第250章 共識第54章 各打算盤第56章 吞併第32章 身世第471章 困獸猶鬥第84章 兵敗撫夷第408章 應對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328章 嘴仗第315章 形勢所迫第118章 馴服第71章 營造繁榮第93章 總管機宜文字第56章 吞併第57章 是誰?第446章 整軍備戰第105章 紛亂第219章 步步爲營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85章 不能不打第210章 和氣生‘財’第62章 怎麼辦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419章 解讀第26章 便宜得這樣佔第371章 抉擇第13章 目的第106章 步騎會戰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226章 悵然若失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262章 單挑第9章 解套第39章 詭異第59章 公主第258章 風中之竹第224章 運輸線
第470章 迫近第64章 護秋之戰第159章 溜吧第268章 混亂第313章 破局第197章 炮戰第187章 必有一戰第110章 各有算計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274章 高手第147章 新生活第107章 心思第352章 頭破血流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370章 崩潰第80章 逢雲化龍第1章 奇怪的少年第87章 異類第141章 歸京路(七)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177章 靜中有動第270章 完勝第241章 此消彼長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55章 捱打第12章 搗亂第179章 騷擾第490章 以水爲兵第77章 接受第205章 靜待第55章 根據地第65章 敲打第472章 晚了第346章 北庭第265章 另有謀算第108章 亂世英雄第68章 散財第282章 遭遇戰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358章 拖字訣第127章 變數迭出第181章 登陸第191章 爭執不下第268章 調整部署第233章 善闡城第496章 峰迴路轉第241章 此消彼長第43章 風暴眼第17章 威脅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300章 一點兩面第116章 血肉磨坊第240章 排兵佈陣第60章 根本問題第419章 解讀第197章 炮戰第178章 人心各異第72章 以錢爲天第311章 故布迷局第344章 分兵拒敵第83章 大買賣第181章 登陸第250章 共識第54章 各打算盤第56章 吞併第32章 身世第471章 困獸猶鬥第84章 兵敗撫夷第408章 應對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328章 嘴仗第315章 形勢所迫第118章 馴服第71章 營造繁榮第93章 總管機宜文字第56章 吞併第57章 是誰?第446章 整軍備戰第105章 紛亂第219章 步步爲營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85章 不能不打第210章 和氣生‘財’第62章 怎麼辦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419章 解讀第26章 便宜得這樣佔第371章 抉擇第13章 目的第106章 步騎會戰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226章 悵然若失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262章 單挑第9章 解套第39章 詭異第59章 公主第258章 風中之竹第224章 運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