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闖宮

十八世紀末,英國公使馬嘎爾尼在短暫的訪問中國後,說過一句話:“中國人沒有宗教,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做官。.)”可謂是確切的指出了當時的社會弊端,但是他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官文化’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的一部分,伴隨着歷史發展千年了。

學識豐富,才學優秀的人,在封建時代比一般人更要容易獲得權力,而擁有了權力,除了能夠實現經世濟民的宏大理想,也意味着財富利益的豐收,這使得歷代的讀書人對從政做官都有着濃厚的興趣。而且除了讀書求取功名,以學優入仕,一些人爲了做官,亦是無所不用其極,對此魯迅曾有過深刻的評價‘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漢重孝廉而有埋兒刻木,宋重理學而有高帽破靴...’總而言之:那魂靈就在做官――行官勢、擺官腔、打官話。

宋朝在我國曆史上是第一個由文人主導的朝代。由於歷代皇帝均刻意提倡文事,選拔孔儒出身的官員,所以官場的文化氣息非常濃郁,很多官員同時也是享譽一方的學者,極富名望的詩人,可這些飽讀詩書的風雅之士爲官,卻沒能消除歷代官場奔競阿諛的痼疾,此類風氣有增無減。

到了宋哲宗元祐以後,官場的奔競習氣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蔡京東山再起,以童貫爲背景;王黼官居相位,以樑師成爲後臺;王安中作詩吹捧樑師成。“師成讀之。大喜”,“薦之於上,不數年,登禁林,入政府”;李邦彥因爲討好宦官而平步青雲,直至拜相...而他們又無一不是官員們爭相投靠的對象。特別是蔡京執政時,很多官員入其門庭,‘凡投靠者以皋、夔、稷、契爲不足’,蔡京則來者不拒,開門受賄。富敵於國,外國珍寶,死猶及門。

更爲滑稽的是,整個宋朝。因爲奔競,官員們還發明瞭不少新的官場專用語。“託身之初,腹心盡布”,這叫作“納忠”;“被用之始,先加約束”,這叫作“受記”;“前出某氏之門,一不滿意,又轉而之他”,這叫作“投換”;“陰與之合,而陽背之。以陷害異己,使之不測”,則叫作“擺蹤”。總之,趙宋一朝,諸如此類的荒唐言行,數不勝數...

宣和三年初一大朝會,聖旨下,以西師有功,加蔡京恩,官其一子;鄭居中爲少傅;餘深爲少保;趙檉加封太傅...一時間朝野震動。燕親王再次成了京中的熱門人物,此次加封說明他聖恩猶在,衆人紛紛猜測他將任何職,而趙檉良好的基礎,再有‘仁孝忠義’之名。在加上在開封府演了一出,讓人更覺其‘善’。所以冷落多時的燕親王府又再次恢復了熱鬧。投靠、求官着絡繹不絕...

初五,趙檉進宮給娘娘請完安,與見喜過大慶殿,穿過橫廊到文德殿,準備與東華門外的近衛會合回家,雖然放了年假,但是中書省和門下省依然有人值班,處理緊急事務。

“幾位,煩請通報一聲,東南急報!”趙檉還沒出門,就聽到有人在央求守門的禁軍,緊走幾步便看見門外四五個風塵僕僕疲憊不堪的軍士,嘴脣乾裂,滲着血絲,眼窩深陷,污塵滿面,身後的馬匹鬃毛乍起,嘴角掛着白沫,尾巴低垂,蹄下盡是血跡,蔫頭耷腦的喘着粗氣,半死不活搖搖欲倒。趙檉一看就知顯然是主人有急事,不惜馬力一路狂奔,將馬跑廢了,即使修養一段,也難以恢復!

“你們是哪個衙門的?”領班的守門軍官問道。

“江浙轉運司屬下信使!”送信的軍士說道。

“王相有令,江浙來使一律不得進入,各位請回吧!”守門的軍官聽罷冷冷地說道。

“幾位大哥,東南真是出了大事,還請通融!”江浙信使一邊央求,一邊往守門的軍官手中塞銀子。

“真對不住,往日放也就放了,可如今上邊有嚴令,東南來人絕不準進京,看幾位辛苦的份上趕緊出京吧,否則被兵馬司的人抓住,還得吃官司。”守門軍官看看銀子嘆口氣又送回道。

“出了什麼事,吵吵嚷嚷的?”趙檉走了過來皺皺眉問道,這些錢串子們連銀子都不敢要了,可見對東南方面的消息,王黼是一力封鎖,下了嚴令的。

“燕親王,是幾個信使在呱噪,小人這就趕他們走!”守門的軍官見是王爺趕緊施禮道。

“燕王爺,救救東南百姓吧!”那信使聽到燕親王彷彿見了救星一般,突然齊齊跪倒說道。

“你們認識本王?”趙檉看看幾人問道。

“燕王爺前兩年宣撫江南,小人在杭州曾遠遠望見過!”信使回稟道。

“東南發生了什麼事情,大過年的還進京傳書?”趙檉點點頭,明知故問道。

“啓稟王爺,東南大亂,草民造反,年前二十九,亂民攻入杭州,殺死兩浙路制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知州趙霆棄城而走,如今亂民不但捕捉杭州官吏,還掘了蔡太師家的祖墳,暴露其骸骨!”信使急忙說道,“如今蘇州石生,湖州歸安縣陸行兒,婺州蘭溪縣靈山峒朱言、吳邦,永康縣方巖山陳十四,處州縉雲縣霍成富、陳箍桶等,紛紛作亂。台州仙居縣呂師囊,越州剡縣裘日新、衢州鄭魔王等也紛紛響應。湖、常、秀等州農民,也結集徒衆,攻打州縣,作亂百姓項背相望,不下百萬,東南六州五十二縣盡皆失陷。”

“啊?!這等大事爲何才報?”趙檉大驚失色道。

“王爺,東南信使一日三報,請調援兵,可卻音信皆無,杭州失守,我家大人遣小的們連夜進京,可到此卻不讓我們進去...”信使連連施禮道。

“東南發生如此大事,朝中竟然絲毫沒有風聞,定是盡數被你等擋住,爾等不知死嗎?”趙檉聞聽勃然大怒,指着守門的軍士吼道。

“王爺息怒,沒有上邊的命令,小人有幾個腦袋敢阻擋進京信使,還請王爺放過小人!”看到趙檉發火,守門的也嚇的不輕,跪地道。

“將信札給本王,爾等在此等候,本王就去找他們說說!”趙檉搶過江浙信使的信囊道,轉身就要進宮,卻被守門的攔住了,他們也知道事關重大,這等事情要是讓皇上知道,連王相都不一定兜得住,所以一邊他們極力攔阻,一邊報知中書,讓人來處理。

“滾開,本王此刻沒空和你們計較,回來再找你們算賬!”趙檉猛地推開身前的軍士怒道。無詔闖宮那可是大事,見喜深知其中利害,連忙去拉王爺,可卻被王爺推了個大跟頭,摔了個四腳朝天,但也顧不得了,爬起來就追,守門的軍士也跟了上去,拖胳膊拽腿想拖延時間。

宮城並不大,大慶殿之南,是中央政府辦公機關,二者之間有門樓相隔。大慶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視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會、郊廟典禮完成時的受賀及接見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舉行。大慶殿西側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聽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間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後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

趙檉此刻像個煞神一般,誰敢擋路上去就打,這下宮中的上下又見識了燕親王的厲害,他不知道從哪撿了塊板磚,左劈右砸,急了還往腦袋上拍,很快將擋路的幾名守門的軍士砸的倒地不起。他想着今日在後宮沒見着他爹,定是在垂拱殿,便一路闖了過去,但是得了警信的鎮殿武士也匆匆趕到,他們人多勢衆,手中武器精良,且訓練有素,可不好對付了,趙檉飛起一板磚,先將領頭的都頭給砸了個滿面紅光,順手將他手裡的鐵骨朵搶到手裡,‘殺’入人羣。

“本王有急事要見聖上,誰敢阻擋,莫怪本王手下無情!”那些武士當然認得燕親王,下手難免有所顧忌,可趙檉卻得了便宜,一錘在手更是如虎添翼,轉眼就撂翻了幾個武士。

“燕親王住手,你可知闖宮乃是大罪嗎?顧念你不懂規矩,早點回府過年吧!”各司各房值守的官員接到報告,也趕緊出來‘護駕’,尚書省當值的偏好是少宰王黼,看到趙檉撒野,引着一隊軍士趕到,擋在他身前喊道。

“哼,過年?本王沒有王相那麼好的興致,方十三此刻正在杭州城中過年,明年只怕就要到這汴京城中過年啦!”趙檉點指王黼冷哼一聲道。

“燕親王不要聽那些街頭傳言,東南只是幾個魔教妖孽作亂,乃是小患,待年後天兵一出,便可掃平,這等小事還是不要驚擾聖上了吧!”王黼吃了一驚,自己已經派人到進京路上的各處驛館攔截東南信使,凡是有關東南民變的奏章都被壓在中書,這孩子是怎麼知道這事的,他要是鬧到聖上面前,自己也得吃不了兜着走,現在先安撫住這‘小魔頭’再說吧...

第13章 目的第177章 艱難的旅程第119章 餘波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139章 利益爲重第67章 姻緣第459章 取巧填壕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24章 決心第155章 各有所第104章 對策第103章 網中魚第70章 奢望和平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140章 都一樣第180章 初嘗苦果第483章 萬炮如雷(一)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93章 總管機宜文字第201章 出逃第177章 各懷鬼胎二百四十八章 不得已第272章 入城第176章 翁立西和第525章 羣星隕落第333章 不惜代價第235章 有計劃有預謀第536章 作死第67章 ‘斂財’第92章 軍號第239章 佈置第29章 陣斬敵將第372章 二打一第15章 殺神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40章 討人嫌(一)第67章 ‘斂財’第186章 不宣而戰第30章 陌刀神威第112章 遮羞布第3章 倒黴透了第143章 護送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199章 突擊第96章 大變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281章 水陸齊進第377章 好買賣第125章 摸索第379章 定計第27章 同心第217章 資源危機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259章 都着急第230章 事變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451章 改變第24章 ‘私’縱第445章 兀朮的憂慮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252章 陰謀第18章 謠傳第15章 殺神第332章 迴旋第105章 各自盤算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506章 各有目的第152章 煩憂第235章 震動第203章 話中有話第169章 錢緊啊第98章 親軍第110章 打不打?第296章 困局第57章 是誰?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113章 二戰大和堡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411章 亂象已生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29章 陣斬敵將第497章 無辜‘躺槍’第97章 挺進中原第142章 圍追堵截第260章 預警第329章 弄巧成拙第303章 連馬破敵第259章 兵分兩路第42章 揭秘第34章 收心第33章 變數第249章 險些中招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386章 炮火顯威第85章 獵騎兵第241章 一諾千斤第130章 離奇
第13章 目的第177章 艱難的旅程第119章 餘波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139章 利益爲重第67章 姻緣第459章 取巧填壕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24章 決心第155章 各有所第104章 對策第103章 網中魚第70章 奢望和平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140章 都一樣第180章 初嘗苦果第483章 萬炮如雷(一)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93章 總管機宜文字第201章 出逃第177章 各懷鬼胎二百四十八章 不得已第272章 入城第176章 翁立西和第525章 羣星隕落第333章 不惜代價第235章 有計劃有預謀第536章 作死第67章 ‘斂財’第92章 軍號第239章 佈置第29章 陣斬敵將第372章 二打一第15章 殺神第507章 混沌之中第40章 討人嫌(一)第67章 ‘斂財’第186章 不宣而戰第30章 陌刀神威第112章 遮羞布第3章 倒黴透了第143章 護送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199章 突擊第96章 大變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281章 水陸齊進第377章 好買賣第125章 摸索第379章 定計第27章 同心第217章 資源危機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208章 攻守有策第259章 都着急第230章 事變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451章 改變第24章 ‘私’縱第445章 兀朮的憂慮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252章 陰謀第18章 謠傳第15章 殺神第332章 迴旋第105章 各自盤算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506章 各有目的第152章 煩憂第235章 震動第203章 話中有話第169章 錢緊啊第98章 親軍第110章 打不打?第296章 困局第57章 是誰?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113章 二戰大和堡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411章 亂象已生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29章 陣斬敵將第497章 無辜‘躺槍’第97章 挺進中原第142章 圍追堵截第260章 預警第329章 弄巧成拙第303章 連馬破敵第259章 兵分兩路第42章 揭秘第34章 收心第33章 變數第249章 險些中招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386章 炮火顯威第85章 獵騎兵第241章 一諾千斤第130章 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