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固若金湯

後晉石敬瑭爲了取得契丹的支持,遣使奉燕雲十六州圖籍,正式割十六州地給契丹。遼王朝佔據幽州後,耶律德光詔升幽州爲南京,將其改名爲“南京析津府”,又稱燕京,作爲契丹的陪都之一。未對舊城進行大規模擴增,基本保持原貌。整個城池周長三十六裡,城牆高三丈,寬一丈五尺,城牆下基礎寬達八丈,敵樓、戰櫓具全。外城有八門,門外有護城壕,壕上架有木製吊橋,以爲防守之備。

契丹以幽州爲南京,城內置皇宮,設有子城,又稱皇城、內城,契丹主巡幸南京時即居於此城內。位置偏於西南隅,與大城共用西門、南門。子城之中主要是宮殿區和皇家園林區,宮殿區的位置偏於子城東部,並向南突出到子城的城牆以外。宮殿區東側爲南果園區,西側爲瑤池宮苑區。宮苑規模較大,瑤池中有小島瑤嶼,上有瑤池殿,池旁建有皇親宅邸。

由於子城位置偏於西南,城中只有兩條貫通全城的幹道。一條是東西向幹道,名檀州街,聯通了清晉門和安東門;一條是南北向幹道,聯通了拱辰門和開陽門。皇城的南門和西門與遼南京的南西門、西南門同爲一門。自皇城中,經丹鳳門或顯西門可直通郊外。因這幾座城門設而不開,故又稱暗門。城內劃分了二十六個“坊”,各坊有圍牆、坊門,門上有坊名,以此管理城內居民。

宋金聯合伐遼,燕京城成爲爭奪的焦點。宋遼、宋金在此發動了幾次大戰,最終金國佔據了燕京城。便成了宋金交戰的前線,幾次南下的前哨基地。金在此設留守,以大將宗輔鎮守。在趙檉將攻宋的金軍擊退後,燕京城的地位更爲重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又修葺城牆增加防禦措施,成爲北方的一座堅城…

完顏宗輔從涿州逃回後,便展開了全面戰備,接到兀朮已經領兵回援的消息後,立刻又有了底氣。首先召集城中貴族。大豪講明瞭當前宋軍北伐,戰事又起,要求城中官員百姓都要誓死保衛燕京城,人在燕京城在,發佈公告徵召青壯幫助守城,同時開始採取措施囤積糧草,軍資,整備兵器。

“副帥,我們退回燕京城的能戰之兵只有三萬人。近日各部徵調各族青壯、族兵充軍,擴充到六萬人,可青壯多爲契丹、漢人雜兵和從編入猛安謀克之中的渤海和奚人,他們缺乏訓練。未經戰陣,城池這麼大難免顧此失彼。”完顏希尹和宗輔視察城防,他臉上佈滿了愁雲。對前途並不看好,悠悠地說道。而他見宗輔沒有吱聲,接着又說。“宋軍自平州和河北兩路進攻,據說兩軍就有十萬之衆,又有犀利的火器,我們這麼點人如何守得住!”

“我知道守不住,但事在人爲,我們一定要盡力而爲,戰鬥到最後爲國盡忠罷了。”宗輔停下腳步,手扶城垛遙望城外,左右前後地觀察了一會兒回答道,“宋軍火器犀利,炮火兇猛,岐溝關的城牆不比燕京城差多少,可卻禁不住轟擊,我們武庫中也存有火器,還有投石機,可以用來對付他們,在城外也要多設障礙,不讓敵軍接近城門。”

“也只有這樣了,我們能依仗的也只有這座城池了,每面的城門都要封死一座,同時準備好搶修城牆的材料,多備滾木礌石,組織弓箭手防止宋軍攀爬城牆,還要做好長期固守的準備!”完顏希尹點頭說道,他對援兵能否及時趕到心存疑慮,趙二是不會坐視兀朮的援兵進城的,也許這又是其圍城打援的詭計,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想盡一切辦法守住城池了…

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華夏民族的文明同樣是建立在殺伐之上,此間產生了完整的攻守法則,到了宋代城池攻防更是達到了一個高峰,令秦漢隋唐軍事家們的思索無出其右。

女真人是馬上得天下,他們同時也是個擅於學習的民族,在與遼宋的戰爭中也學會了城池攻守,而此時燕京城中還有女真第一才子完顏希尹及衆多‘漢奸’‘遼狗’爲他們出謀劃策。很快燕京城城防計劃便出爐了,商定好的次日金軍便從城內外強徵了十萬民工開始施工,同時還派軍從城外‘收集’了二十萬石糧食和百萬擔木柴。

數日後,燕京城便被打造成爲層次分明,攻守兼備的堅城。陣地從城外三十里便鋪展開來,由外向內劃分爲荒蕪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三十里範圍內是荒蕪圈,實行堅壁清野,能撤進城的全部運走,如果必要,還會將帶不走的付之一炬,並向水井投毒。離城十里處,就進入了警戒圈。延警戒圈邊緣,每隔一定間隔,在制高點上設偵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線。偵察哨之後,每隔三裡設一聯絡哨,保持偵察哨與城池間的聯絡,白晝舉旗,夜間舉火。此外,各要道和關卡,還要設置機動小隊,負責偵察和反間諜。這道三位一體的警戒圈,會在敵軍進至城郊,即將圍城時撤回。

城上遠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邊緣,在此範圍內的城外地物一律剷平,以掃清射角和視線。在距牆根十丈外是護城壕,壕內有水就在水面下半尺交錯埋插長短不一的竹刺。城門外的護城壕上會架設轉關橋,這種橋只有一根樑,樑的兩端伸出支於壕沿的橫木,當敵人行至橋上時,拉動機關使橫木縮回,橋面便會翻轉,令敵墜入壕內。

在護城壕後又附加了道‘馮垣’,這是一道夯築的矮牆,後面部署士兵,待敵軍進入護城河或壕溝範圍,配合城上守軍以武器殺傷或柴草薰燒之。再向內,是寬丈把寬的拒馬帶,主要用於阻礙敵軍雲梯接近。在守軍出入的地段,拒馬會淺埋成易於移動的狀態,並在城頂加以標誌。最後,在距牆一丈以內是數列高出地面一尺的交錯尖木樁,兼有阻礙敵人攀城和刺死墜落之敵的功能。

接下去就是城牆,這是攻入城池的最後屏障。燕京城牆頂的寬度足夠守軍在上面自如的機動和戰鬥。延牆兩側有厚三尺、高五尺的女牆,其中外側女牆較高,開有外寬內窄的射擊孔。城角除了建有永久性的角樓外,還延牆添置大量臨時樓臺。每隔五十步,建一座突出外側城牆三尺的觀察樓。

除馬面外,每隔百步建一座突出外側城牆一丈用以消滅城下死角和夾擊城下敵軍的木樓。同樣,每隔百步,還豎有一堵丈把高尖木樁連成的橫牆,平時開小門供穿行,敵軍登城後封閉作爲路障。最後每隔三百步米,再建一座突出內側女牆一丈的木樓,以備攻擊入城之敵。

燕京城牆根厚達十數丈,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而坍塌。金兵便每隔約二百步米由城內向外挖掘,接近外牆半尺即停止,便形成了一道暗門,以留作突擊殺出之用。暗門內側還備有帶風箱的窯竈、柴草和障礙車,以備敵軍發現,從中殺入時,加以煙燻和堵塞通道。城樓之下,城門洞內外側都設城門,門洞中部還有轆轤升降的懸門。三道門都設有活動射孔。爲了防禦火攻,除了在門樓中預備水罐水盆及長柄麻袋外,城門用鐵皮包裹或以交錯排列的圓頭木樁在門外側釘上厚泥。

與城外的步步設防相比,城內卻是一幅暢通景象。城門兩側和城角的寬大登城道,連接着延牆鋪設的環城路。環城路與各要道相連,構成城內四通八達的網路。不過城內也並非長驅直入之地,在環城路之後還修築了一道夯土矮牆,牆前挖有一道深、寬各一丈的壕溝,溝內塞滿柴草,一旦敵軍入城,即可引燃柴草形成火牆,並據牆與城牆友軍夾擊之於環城路上。

燕京城在防禦戰術方面,除了守中有攻的防禦和靈活周密的部署外,爲了抵禦宋軍火炮神威,完顏希尹還想出了一個以砲對炮的新戰法。所謂以砲對炮就是以射程三百步的拋石車打擊宋軍的指揮部和火炮陣地;以射程二百步的拋石車打擊宋軍訓練有素的工程作業部隊陣地;最後以射程百步的拋石車攻擊宋軍前沿攻城器械陣地。同時,爲了防止遭到反擊,以及減輕運送石彈的困難,拋石車不設置在城頭,而是隱藏在城牆內側,由城頭上的觀察哨指揮射擊。

宗輔看着攻守兼備的城池和佈置在城下密密麻麻的探出長臂的拋石車終於露出了笑臉,心中有了底兒,覺得應該讓完顏希尹寫下‘固若金湯’四個大字懸在城門之上氣氣那個趙二纔算過癮。可惜的是趙二沒有給他機會,因爲他遠遠的看到城外的聯絡哨上立起了各色的五面大旗,這是宋軍已經接近城郊的信號。而此時有人來報,城北也發現了宋軍大隊人馬趕來…(未完待續……)

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94章 小題大作第344章 分兵拒敵第77章 崛起第2章 較勁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243章 攻似雷霆(二)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39章 選才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418章 左右輿論第262章 單挑第277章 火攻第14章 抄後路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116章 痛苦第61章 討論第112章 以打代練第530章 各有算計第238章 猛人再現第87章 挖出來第103章 巡邊(一)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167章 幕後之人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204章 買賣經第76章 手足無措第152章 精兵簡政第323章 技高一籌第525章 羣星隕落二百四十八章 不得已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76章 手足無措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28章 震動第363章 挑戰第26章 送來的第131章 又一年第504章 生死一戰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230章 都是錢鬧的第275章 落幕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44章 親王第58章 這倒黴地方第458章 密立儲君第119章 鹽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40章 過年(一)第39章 搗亂第79章 粥第76章 手足無措第31章 財源滾滾第185章 追夢第260章 居心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24章 決心第103章 巡邊(一)第215章 自作孽第398章 新西京第22章 看誰心眼多第408章 應對第9章 解套第304章 截擊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53章 ‘東南王’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3章 官道第26章 掃興第165章 下一個目標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47章 ‘盜’也有道第86章 不簡單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35章 讓賢第44章 雲變第36章 主事第179章 羣狼嘯月第444章 順服第148章 挑兵第129章 廢堡第91章 因勢利導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47章 出首第107章 謀劃第52章 邪惡第131章 又一年第79章 粥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19章 厚道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76章 出人意料
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94章 小題大作第344章 分兵拒敵第77章 崛起第2章 較勁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243章 攻似雷霆(二)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39章 選才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418章 左右輿論第262章 單挑第277章 火攻第14章 抄後路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116章 痛苦第61章 討論第112章 以打代練第530章 各有算計第238章 猛人再現第87章 挖出來第103章 巡邊(一)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167章 幕後之人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204章 買賣經第76章 手足無措第152章 精兵簡政第323章 技高一籌第525章 羣星隕落二百四十八章 不得已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76章 手足無措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28章 震動第363章 挑戰第26章 送來的第131章 又一年第504章 生死一戰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230章 都是錢鬧的第275章 落幕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44章 親王第58章 這倒黴地方第458章 密立儲君第119章 鹽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40章 過年(一)第39章 搗亂第79章 粥第76章 手足無措第31章 財源滾滾第185章 追夢第260章 居心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24章 決心第103章 巡邊(一)第215章 自作孽第398章 新西京第22章 看誰心眼多第408章 應對第9章 解套第304章 截擊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53章 ‘東南王’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3章 官道第26章 掃興第165章 下一個目標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47章 ‘盜’也有道第86章 不簡單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35章 讓賢第44章 雲變第36章 主事第179章 羣狼嘯月第444章 順服第148章 挑兵第129章 廢堡第91章 因勢利導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47章 出首第107章 謀劃第52章 邪惡第131章 又一年第79章 粥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19章 厚道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76章 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