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東南王’

東南應奉局設在了蘇州,童貫得勢主持西北軍事後,這差事就交給了朱勔,凡是大奸之人必有大智,這朱勔卻是建築奇才,有很高的設計才能和藝術素養,而且善於網羅名匠,善於採購奇花異木和金玉寶玩,他主持設計的延福宮,佈置的花園深得皇喜歡,也成了他的心腹之人。

朱勔的生活圈子分成兩個,一個在江南老根據地;一個是在開封京城。在京城,朱勔是快樂的代名詞,他是整個開封官場的快樂。他走到哪裡滾滾‘錢流’就淹沒到哪裡,每年他孝敬給官員隊伍的錢,絕對要超過趙佶開出去的工資,肯定比那個剛被解送回國,判了無期徒刑的傢伙花的多。

另外因爲朱勔是皇家的高級花匠,花石綱的總代理,他有權力也有義務在皇的家裡轉轉,看看有什麼需要,當然每次都會有需要的,否則他不就成了白吃飯的了。所以他能隨時出入宮禁,在皇宮的每一個角落閒逛,甚至不需要避開嬪妃。那麼哪怕是皇宮深處的隱密,他都能第一時間瞭解到,大可以將這些秘密出賣給需要的人,也可以作爲自己炫耀的資本,試問除了皇,能有幾個健全的男人可以隨時在皇家裡轉悠啊,這無形中形成了個市場,也擡高了他的身價。

在開封城裡,朱勔表現得很舍財很快樂,並且有些小可愛,但朱勔也很鬱悶,在那裡他就像個空姐,不得不處處陪着小心,更像個子不論自己的心情如何對每個人都要笑。因爲他知道自己的出身不好,他爹朱衝是蘇州本地人,少時家貧受人僱傭。因桀驁犯罪逃亡他鄉,靠乞貸爲生。後來回鄉,說自己曾幸遇神仙,得到資助和仙方。他開設藥鋪,富甲一方,不惜錢財。交結官府,討好權貴,救濟貧民,拉攏人心。後來因爲修建杭州開元寺藏經閣和被貶的蔡京拉了關係,後來藉此投到了童貫門下,‘事業’纔算有了轉機,否則他一輩子也只是個土財主。所以朱勔知道京中這些大佬他惹不起,只能哄着,可他們高興是犧牲自己的尊嚴獲得的。

可朱勔回到江南之後,就是另一張臉了,他在京城裡所有的謙卑可愛都要成百倍地找回來,他那顆受傷的心才能平衡。在那一片廣大的,比長江之北失去燕雲地區的北中國還要大一些的江南之地,他的權力遠比趙佶要直接。

錢,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神仙也能請下凡,有錢纔好辦事。所以朱勔知道必須先抓錢,有錢纔能有一切。他如願當了皇家買辦,俗話說閻王不使喚窮鬼,給皇帝辦差更得拿工資,而且是先拿。朱勔先到國庫裡支銀子,多少數額完全隨心所欲,他辦的是皇差,哪個衙門敢查他的賬?拿到錢後坐船過長江,兩浙湖廣,整個南方的花鳥魚蟲全在籠罩範圍之內。

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都應該蒐集起來,獻給皇帝。這個過程顯示出了朱勔的功夫,首先他能知道誰家有什麼好東西,有,那麼恭喜了,朱勔的手下們會不請自來破門而入,在該東西蓋一塊黃帛。這就是御貢品了。誰也不準動,更不能有絲毫的損傷,至於損傷是否存在,傷到了什麼程度,與該戶主人對朱勔的勒索滿意度的貢獻直接掛鉤。如果貢獻值不足,那麼說有傷就有傷,沒傷……輕輕推倒摔碎了,這回有傷沒?驗過傷,該御品進入保護待運期。要一直由原主人保存,直到各種選定的御品達到一定數量,一起啓運。啓運時是所有原主人的噩夢。不管該御品多大,搬運工從來不走門,都是把牆拆掉,進行立體搬遷。那一天全城轟動,無數的牆被推倒,無數的屋子倒塌,一片混亂之中幾乎從無例外,該御品搬走了,屋子裡其它值錢的東西也都不見了。然後朱家往京城裡運送一批花石綱,就能漫天要價,把石頭換成金子搬回家。

朱家的財富積累到了花不完的程度時,金子銀子什麼的就都是‘糞土’了,這時朱勔的思想開始轉變了,他需要的是快樂,是自己在京城中失去的快樂和尊嚴。畸形的心態成了變態的需要,他要讓江南地面的人,不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要怕他,很有點堤內損失堤外補的意思。

現在的人有權了有錢了,做的第一件事差不多都是改進居住條件,有錢的從農村搬到城裡買房子,有權的從城裡搬到鄉下蓋別墅,錢少的要翻蓋下舊房,有點餘糧的最差也要把門樓修修,因爲這是臉面,是招牌。朱勔家住在胥門內孫老橋,範圍不大,他運送‘花石綱‘有功,除了升官之外,就是還有個小小的要求,希望皇賞賜一小塊土地蓋房。

忽一日,蘇州知府接到皇帝的詔,其意是在朱勔所居之處的周圍,要官府全部買下,賜給朱勔。千年之後的今天,一個省裡、市裡、甚至鄉里的‘重點工程’都能鬧得雞犬不寧,何況那時候的‘一把手工程’。旨意是下了,但是沒有說多大,這就有了發揮的空間,於是孫老橋東西四至的土地,東至司前街,西至吉慶街,南至侍其巷,北至干將河都成了拆遷範圍,其處共有數百家,限居民在五日內全部搬走,有些老居民認爲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家業,不肯搬。衙門就派出衙役,舉鞭在手,威脅逼迫,百姓則嚎啕大哭。

朱勔得到這塊土地後,立即興建府第花園,稱‘同樂園‘。大家都知道如果某處農田中突然起了座幾十裡外都能看到的高樓,而當地政府幾次來人卻未能阻止,那麼這家人的地位在人民的心中一下就升了――後臺硬、根子深,出門絕對能橫着走,別說舉報還得巴巴的去幫着搬磚和泥。現在何況皇下旨徵地,當地政府幫着拆遷,這人就是神了,那些老百姓就別提啦,就是‘省部級’也得老老實實的了。

朱勔家的花園一建好,更是威震江南,不止是面積廣大,主體建築就有神霄殿、御容殿、御賜閣、迷香樓、雙節堂、九曲橋、八寶亭、善庵等,有的門口還是皇帝御賜的匾額,聽聽光帶‘御’字的就佔了倆兒。園中更是異石林立,名貴樹木、奇花異草無數,凡是皇家御花園內有的,他家花園內一點也不少,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家別忘了,賣燒餅的能沒有燒餅吃嗎?園內魚池就有十八處,小橋亭臺更不用說了。種植的牡丹有千餘株,佔地一里之長,且皆爲名種,每種花都寫有名號,花開時節,各種花色爭奇鬥豔,耀人眼目,煞是好看。園內道路彎彎曲曲,半天都走不過來,不熟的人甚至迷路,趕黃老邪桃花島的桃花陣了。

園內最高大最豪華的建築是座道觀――神霄殿,供奉青華帝君,即東極青華大帝。爲什麼要建神霄殿呢?諸位不要忘了趙佶自稱是神霄帝君下凡,乃是教主道君皇帝,現在朝中大臣見皇帝崇奉道教,紛紛投其所好,朝不穿朝服,而穿道袍。於是每到朝會時,大慶殿前人人黃冠羽扇,滿廷都是假道士。朱勔造神霄殿,同時懸掛徽宗皇帝的畫像,既是緊跟國際流行趨勢同京城接軌,也是拍皇帝馬屁,更是藉此製造聲勢,爲虎作倀。

地方大了,就得找人看,朱勔立刻招募了數千兵士來保護他的家園,而且都是有餉銀有編制的,近一將之兵。想想皇宮中保護皇的皇城使,加洗馬桶,掃廁所、擡轎子的最多的時候才三千多人。這讓趙檉看見更得氣死,自己堂堂親王,哭天抹淚的纔要了五百名額的編制,還得自己掏錢養着,多一個都得以各種名義藏着蓋着怕別人舉報。看看人家,毫無顧忌,要不他怎麼非鬧騰着願意到地方去,地方纔大有可爲

朱勔還有一招嚇唬人,對這招大家也不陌生,我們現在常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的辦公室中,樓道里,家中會有其與各級領導,知名人士的合影,藉此擡高自己的地位,一旦債主門,動輒指着照片說,我與***都是鐵哥們,你們敢動我,整死你可惜的是那時候沒有照相機,但這難不住朱勔,他另有高招,比如某天他突然在袍子的肩膀部位繡了一隻金色的手,別人問這是啥。朱勔很虔誠地說,剛剛這裡被陛下的御手撫摸過…又一次他的胳膊突然纏了一塊黃羅絹,這條胳膊表現僵直,一動不動,哪怕是與人打招呼行禮,也舉不起來,好像是得了腦血栓後遺症,一旦有人問起,便回答,這條胳膊剛剛被皇拉過,不敢擅動。以後大家只要一見他身哪多塊黃布,便知道朱大人又被皇摸了

有權、有錢、有皇哥們兒的信任、再有兵,那就是草頭王,朱勔攜皇之威,在蔡京,童貫之流的庇護下在各處安置親信、干預地方事務,與皇族聯姻,幾年下來便稱霸東南,震懾羣僚,他家儼然是另一箇中央。他命令州縣官吏,每逢初一、十五要到神霄殿,向神霄帝君、徽宗皇帝畫像叩頭,然後再向他請示彙報,官吏哪敢怠慢,到時即來,每當此時,朱勔還是相當鬱悶的,因爲他不得不把趙佶的畫像掛起來,算是替皇帝檢

第55章 捱打第89章 河東之地第9章 意料之外第171章 難平第32章 身世第51章 辦差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452章 尋釁第97章 夜宿荒野第165章 反應第221章 拉攏分化第193章 鴻雁南歸第494章 無計可施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213章 反伏擊第521章 殲敵於野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222章 另一場革命第1章 堂議第25章 把戲第16章 齊家第474章 反常第3章 誰比誰傻第83章 吃飽穿暖第66章 好壞參半第5章 虛驚一場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215章 自作孽第445章 兀朮的憂慮第21章 貴公子第481章 反敗之計第460章 取長春第139章 利益爲重第492章 爲今之計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196章 前奏第460章 取長春第455章 挑逗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83章 大買賣第34章 御狀第112章 這是命第51章 心眼第139章 比武第164章 你裝吧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39章 歸京路(五)第133章 原來如此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48章 代價第93章 翼騎兵第23章 冠禮第31章 人才第73章 頂牛第1章 鬱悶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27章 忠奸第245章 城破第28章 各懷心事第514章 大局已定第78章 堅城難依第49章 叵測第111章 傳國璽第112章 遮羞布第66章 好壞參半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425章 甕中捉鱉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31章 巧合還是天意第261章 前哨戰第430章 代理人戰爭第165章 反應第362章 皇帝的‘報復’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十三章第180章 間離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28章 鬥將第138章 歸京路(四)第267章 不得已第114章 勸降第141章 擴軍之議第95章 變通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287章 飛地第142章 望京門(一)第2章 忠心第334章 瞎猜第190章 換招第359章 面子工程第171章 難平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117章 行動第107章 謀劃第236章 屁事太多第130章 忙碌第120章 酒樓論兵
第55章 捱打第89章 河東之地第9章 意料之外第171章 難平第32章 身世第51章 辦差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452章 尋釁第97章 夜宿荒野第165章 反應第221章 拉攏分化第193章 鴻雁南歸第494章 無計可施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213章 反伏擊第521章 殲敵於野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222章 另一場革命第1章 堂議第25章 把戲第16章 齊家第474章 反常第3章 誰比誰傻第83章 吃飽穿暖第66章 好壞參半第5章 虛驚一場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215章 自作孽第445章 兀朮的憂慮第21章 貴公子第481章 反敗之計第460章 取長春第139章 利益爲重第492章 爲今之計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196章 前奏第460章 取長春第455章 挑逗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83章 大買賣第34章 御狀第112章 這是命第51章 心眼第139章 比武第164章 你裝吧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39章 歸京路(五)第133章 原來如此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48章 代價第93章 翼騎兵第23章 冠禮第31章 人才第73章 頂牛第1章 鬱悶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27章 忠奸第245章 城破第28章 各懷心事第514章 大局已定第78章 堅城難依第49章 叵測第111章 傳國璽第112章 遮羞布第66章 好壞參半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425章 甕中捉鱉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31章 巧合還是天意第261章 前哨戰第430章 代理人戰爭第165章 反應第362章 皇帝的‘報復’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十三章第180章 間離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28章 鬥將第138章 歸京路(四)第267章 不得已第114章 勸降第141章 擴軍之議第95章 變通第468章 弄假成真第287章 飛地第142章 望京門(一)第2章 忠心第334章 瞎猜第190章 換招第359章 面子工程第171章 難平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117章 行動第107章 謀劃第236章 屁事太多第130章 忙碌第120章 酒樓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