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有幫工的習慣,哪家做紅白喜事,親戚們都會過來幫忙,倒是朋友們只是送個禮、來吃頓飯之類的;而且主家只要負責吃飯問題,連住宿都是親戚們自己回家、或是到附近的人家借住。
平常人家若是做紅白喜事,那可都是熱熱鬧鬧的象過年一樣,可四叔做幢三層的小洋房,場面卻多少有些冷清。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李家的太公、太婆是從修水逃難過來的,三個婆婆又是從修水娶回來的,親戚隔得遠也就走動得少,哪怕是太公那邊的族人都很少來往了,就更別提婆婆那邊的了。雖然幾個嬸嬸都是本地人,十幾二十年的婚喪嫁娶,各家都有些本地親戚,但要跟數百年在這繁衍生息的正宗本地人來說,還是親戚少了點。
親戚少幫忙的人就少,那就七妯娌的孃家人都來幫忙,再加上大老遠從修水趕回來的傳猛伯他們一齊動手。做一幢三層的磚房子,有四個泥瓦匠、兩個木匠、還有兩個鋼筋師傅兼泥瓦匠,再加上十幾個幫忙挑磚、攪拌沙漿的,人手不但不少而且還有富餘。
李家明的舅舅會殺豬,村裡的人過年都找他殺豬,殺豬的事自然就落在他頭上。可舅舅將豬開膛破肚後,沒有象平常那樣取豬下水,讓幫着打下手的人去清洗,而是掏出煙、上茅房,示意旁邊經過的李家明跟着。
兩甥舅進了茅房,舅舅在李家明耳邊小聲道:“讓你二嬸叫開承強表舅,再去把你四叔和耶耶(爸)叫過來。”
承強表舅是大嬸的弟弟,也是負責張羅的大伯,特意安排給舅舅打下手的。靈醒的李家明心裡一咯噔,小聲應了句,連忙若無其事地出了茅房,徑直往二伯家的廚房裡走。
二嬸正和幾個嬸嬸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李家明過去扯了扯她的袖子,嘿嘿笑道:“二嬸,跟你說個事。”
“什麼事?”
正在忙碌的嬸嬸們都看了過來,李家明邀功似的,笑眯眯道:“好事,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二嬸還以爲是滿妹做什麼卷子又考了滿分,笑罵道:“沒看我正忙嗎?有事就說,沒事就滾!”
旁邊切菜的蓮英嬸跟二嬸吵過架,卻對平時有禮貌的李家明非常喜愛,特別是他將毛砣的成績從不及格教到了七十分,更是喜歡這個懂事的小堂侄。見李家明如此孩子氣,蓮英嬸玩笑道:“你就看一下唄,要是他教得滿妹好,你就獎他後腦勺一巴掌。”
“行了行了,怕你了!”
二嬸的手在圍裙上擦了幾把,跟着李家明出了廚房,他見避開了大嬸,臉上繼續笑眯眯地小聲道:“二嬸,你莫作聲。我舅舅讓我來跟你說,讓你支開承強表舅,可能是大伯家的豬有問題。嗯,你就跟承強表叔說,讓他幫你到我家拿籠窗(屜)蒸東西。”
“什麼?”
二嬸的臉色立即陰了下來,李家明連忙小聲道:“二嬸,這是醜事,不能聲張的!這麼多親戚在又是做喜事,要是我舅舅搞錯了,那就更不得了!”
是啊,二嬸這才忍住火氣,擠出個笑臉走向殺豬的地方,李家明也轉身就往工地上跑。等他和父親、四叔到了殺豬的曬穀坪裡時,打下手的承強表舅已經被二嬸支開了,只剩下毛砣他們一幫看熱鬧的半大伢子。
“母舅(鄉下人叫親戚,一般跟小孩叫),辛苦你了。”
已經開始分割豬肉的舅舅擡起頭來,指指裝着豬下水的木桶,笑眯眯道:“傳田,你們來得正好,承強讓你二嫂叫走了,你跟傳林去幫我洗豬肚腸。”
“哦“
被侄子從工地上叫過來的李傳田隱隱覺得有什麼事,連忙答應了聲,跟李家明父親扛着一大桶豬下水走了。兩人來到河邊,特意到偏僻的河灘上清洗豬下水,看着從豬肚裡洗出來幾十斤還沒消化的豬潲(食),兩兄弟臉上都發黑。
農村裡賣豬,都會事先餵飽豬潲水,收豬的人也會拖延時間,看着豬將糞便排乾淨才過秤,這是大家默認的約定俗成。可是,做紅白喜事,賣豬的不會提前餵食,以方便買豬的親戚或是鄰居、熟人清洗豬下水,這也是一種大家都有默契的約定俗成。
誰家沒個紅白喜事?今天方便別人,也就是日後方便自己。
幾十斤豬潲按肉價賣,還賣給了同父同母的兄弟?
李家明父親是個沉穩人,怕弟弟回去當場跟大哥、大嫂鬧,讓親戚們看笑話,小聲道:“老四,回去後莫作聲,有什麼事等做完屋、親戚們走了再說!”
“我曉得,只怪自己不長記性。吃虧也就這最後一次,以後大哥的事,我再幫忙就是狗x的!”
李傳田也知道家醜不可外揚,悶聲悶聲回了兩句,繼續翻洗着豬肚、腸。李家明父親嘆了口氣也繼續手上的活,難怪大哥安排他妻舅給自己妻舅打下手。
等兩兄弟扛着洗好的豬下水回到家,早有預感的李家明從父親、四叔臉上看出異樣,也暗歎了口氣。大伯可真會算計,安排他妻舅來打下手,他的妻舅、大嬸的親弟弟,即使知道他姐姐、姐夫搞鬼,他會聲張?要不是自己突然變得出色,四叔又答應幫父親先還債,或許舅舅也不會聲張,這事還真讓他神不知鬼不覺地混過去了。
…………
人手多,特別是師傅多,李傳田的房子建得很快,十來天就完工了,只等着來年房子乾透後再來裝修。送走了幫忙的親戚、兩個鋼筋師傅,七家人照例在二伯家吃飯。大伯、傳猛伯他們七個男人加上大嬸、紅英嬸兩個長嫂一桌,二嬸則帶着其他妯娌、一幫孩子一桌。
飯桌上的氣氛很怪異,滿妹、小妹她們吃得香甜無比,李家明、毛砣他們也有說有笑,另一桌的幾個大人卻沉默着吃飯。
嬌憨的滿妹,太捨不得這十來天的大魚大肉了,吃得小肚子再也撐不下了時,可能想到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幸福時刻了,向沉默着的四嬸央求道:“四嬸,你明年再做幢磚屋好不?”
旁邊的大姐瞪了滿妹一眼,板着臉大聲罵開了:“死沒良心的白眼狼,四叔、四嬸做幢屋容易不?讓你吃了這麼多天的白食,還死皮賴臉的要,討人嫌不?”
‘啪‘的一聲,二伯陰着臉將筷子重重地拍在桌上,嚇了剛想反脣相譏的大嬸一跳,剛纔還熱鬧的堂屋瞬間寂靜下來。
“大妹,吃完了嗎?吃完了,給我滾回房去!”
“耶耶(爸)“,大姐剛想頂嘴,已經吃好了正準備下桌的李家明手急眼快,用手抓起塊油豆腐塞進大姐嘴裡,陪笑道:“二伯,大姐跟我們都吃好了。大姐,走啊!”
‘咳咳‘,被嚥到了的大姐咳了兩聲剛想發火,但看到二伯陰沉得能擰出水的臉,識趣地放下碗筷,將小臉嚇得雪白的滿妹、小妹從長凳上抱下來。二嬸、茶菊嬸和四嬸她們見狀,也放下碗筷下桌,連平時皮慣了的毛砣、細狗伢都縮着脖子放碗筷下桌,只有大嬸還一付‘長嫂如母‘的樣子,坐在大伯旁邊紋絲不動,當然還有二房裡的長嫂紅英嬸。
一幫人出了堂屋,徑直去茶菊嬸家,連平時傻大膽的毛砣、細狗伢都老老實實地跟在大人後面,大姐卻想站在曬穀坪裡聽動靜。
‘哎喲‘,大姐的耳朵被冷着臉的二嬸狠擰了一把,呼了一聲痛後老實了,跟在她後面去傳祖叔家。
“這麼大的人了,一點也不懂事,還不如家明一個細伢子!”
二嬸的小聲斥責,讓大姐委屈道:“明伢那叫懂事?他那叫滑頭!”
‘嘿嘿嘿‘,走在最前面、牽着兩個妹妹的李家明,只好露出已經成了招牌的傻笑。他這一笑,大姐更覺得委屈了,快走幾步扭着他的耳朵,罵道:“笑笑笑,你還笑?”
耳朵上的劇痛,讓李家明立即閉嘴,可滿妹、小妹原本緊握着他的手的小手握得更緊了,讓他心裡很溫暖,連忙將兩個妹妹的小手都握緊了一點,安慰道:“莫怕,大姐跟哥哥鬧着玩呢。”
月光如水,照在滿妹、小妹有些害怕的小臉上,讓剛纔還潑辣地指桑罵槐的大姐心裡一軟,連忙鬆開擰着李家明耳朵的手,蹲下身子將她倆抱起來,柔聲道:“滿妹、文妹莫怕,大姐跟哥哥開玩笑的。明伢,再笑一個!”
“嘿嘿嘿“,李家明又嘿嘿笑了兩聲,小聲道:“我們講故事好不好,想聽什麼故事?”
兩小傢伙都緊摟着大姐的脖子一言不發,臉上還有害怕之色,不禁讓李家明心中發酸,一邊走着一邊講《阿凡提》。
“從前啊有個愚蠢的皇帝,夢見自己被百姓嘲笑,醒後爲證明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出了三道難題……”
跟在後面的二嬸、四嬸她們沒心思聽,抱着滿妹、小妹的大姐也沒心思聽,只有兩個小不點慢慢地被故事吸引了,茶菊嬸牽着的金妹、蓮香嬸牽着的桂妹也聽入神了。等回到家,四個小傢伙正好聽完一個故事,就乖乖地跟着他或是她們的母親去刷牙、洗臉、睡覺。
李家明也刷完牙、洗完腳,到了滿妹、小妹住的房間裡,金妹居然也在這裡睡了。不管大姐的異樣眼神,李家明捏了六個小棉花團塞進三個小傢伙耳朵裡,坐在牀邊等着即將而來的兄弟反目。
哎,快要參加競賽了,前段時間被王老師的題海戰術搞得太累人了。要是早想起這事來,那天早上說什麼也讓舅舅拖個把兩個小時再去秤豬。小心無大錯啊,城府那麼深的大伯,如何提防都不爲過啊。
萬幸的是三哥、四哥都在學校,看不到這醜惡的一幕,否則讓內心驕傲的他們情何以堪?
沒多久,滿妹、小妹她們開始眼睛打架時,二伯家傳來了激烈的爭吵聲。大姐想起身出去,李家明一把扯住她,沉聲道:“大姐,他們是親兄弟、堂兄弟,莫說是吵架就是打架,也不關我們小輩的事!你沒那個資格去,沒看到二嬸、四嬸都在茶菊嬸那嗎?”
“你”
不管悻悻的大姐,臉色平靜的李家明坐在牀邊,守着三個已經開始入睡的小不點,將越來越大的熱鬧當成浮雲,將那些爭吵、對罵、勸解聲當成了唱給三個妹妹聽的催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