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漸揭真相,所謂慈母

檀香靜浮,一室安寧。

皁冠緇衣,盤膝灰蒲,杵擊木魚聲響,指轉念珠輪迴。

這是淨平尼師清修的禪房,偶爾也做待客講禪之所,極少讓人涉足。

旖景齋戒三日,無緣得進。

而這時,她與三皇子已經在門外站了少傾,且見淨平閉目持珠,似乎無所察覺,而三皇子也無擅入之意,就這麼候於檻外。

空谷蒼靄隨着時移,已漸輕薄,彌散處,遠山翠意漸漸分明。

晨光依舊柔和。

旖景微一斜眸,見三皇子安靜的側面,脣角這時抿得鋒利,隻眼睛裡的戾氣終於沉靜了。

兩人之間,距離稍遠。

終於,清亮的木魚聲消。

淨平這才起身,迎至門前,合什一禮。

旖景還是覺察,尼師擡起眼瞼時,目光似乎有些複雜隱晦的意味,似乎欣慰,又似乎有些愧意,依然清和,但並非看向她。

入內,各自跽坐灰蒲。

“殿下可曾事了?”淨平緩緩一問,將手裡的持珠,靜置於面前几案。

“所謂真相,便是出自尼師親口。”三皇子卻並沒有理會淨平的詢問,自顧而言。

旖景見淨平微有一怔,波瀾不驚的兩潭目光總算輕有漣漪,驚疑之餘,似乎有幾分失措。

“五妹妹可知,尼師曾爲太后女官,後調歸皇后,因着尼師歷來穩重,皇后爲顯她太子妃之大度賢良,便將最得太后信重之人,調至母妃身旁侍候,當年我出生不久,多得尼師照管,後母妃薨逝,我雖被皇后親自撫養,但五歲之前,卻多得尼師照顧。”三皇子嗓音微沉,不似往常總帶飛揚戲謔。

這一番舊事,旖景只知一半,卻不知淨平竟照顧三皇子數載,但這時,當然只是頷首,表示知情。

“尼師,你知我自幼記憶出衆,非比常人。”三皇子忽言。

旖景微微一訝,想這妖孽歷來以貌美傳名,下來纔是詩才琴藝出衆,遊手好閒更是無人不知,就沒聽說過他記憶出衆。

“殿下的確有此異賦。”提說前事,淨平似乎滿帶悵惘,完全不似旖景印象中那個世外之人,且聽她繼續言說:“殿下未滿週歲,當聽宛妃吟誦詩詞,便能重複一二。”

旖景:!!!

這也太早慧了吧?

“可宛妃薨逝之後,殿下便再沒開過尊口,直到三歲之時,才喊了一聲母后,當時,皇后欣喜不已。”

“她且以爲我因爲母喪,受了刺激,從此失語。”三皇子輕輕一笑:“什麼欣喜不已,當年我雖還小,卻記得她不只一次看着我說‘就此啞了,倒也還省了我一番事兒’,當時,尼師在一旁可是親耳聽聞吧。”

旖景大訝!

果然是妖孽,三歲時的記憶竟然仍在。

再看淨平,已經滿面尷尬。

三皇子眼角一斜,見旖景滿面驚奇的模樣,心裡忽而一喜,將佈滿胸腔的陰晦衝散了幾分,柔長的眉梢往高一挑:“本不耐煩說話,可我看不得皇后因我不語慶幸的神色,忍不住喚了聲母后,見她大驚失色的模樣,倒與五妹妹這時有幾分相似。”

旖景:……

好吧,她有幾分理解三皇子對皇后的惡感從何而生了。

倘若是她,經歷了“慈母”人前諸多關愛,人後卻說“乖兒,啞了纔好”的陰暗童年,只怕非但不能與之“母子情深”,還會藉着年幼無知,往她身上多尿幾泡泄憤。呃,這不是大家閨秀該有的想法,打住打住。

關健是自己三歲時能懂什麼,三皇子竟能不動聲色地施以諷刺報復,委實不愧“妖孽”二字。

可以想像當年皇后剛剛一句“啞了纔好”,便聞一聲“母后”時的悲憤心情。

“在我五歲之時,尼師自請出家,當再謀面,已是八年之後。”三皇子繼續說道,漸至正題:“當時,父皇已經登位,賜我再外開府,而宮中漸有謠言滋生,稱母妃並非病逝,而是被皇后謀害,爲此,父皇大發雷霆,查根究底,將劉才人賜死……我卻以爲,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委實皇后虛僞我自幼便知,又豈信她與母妃‘情同姐妹’?”

淨平長長一嘆:“殿下十三歲時,奉太后旨意,請佛像入宮,便問貧尼當年之事……原本是先帝下了緘口令,貧尼不該違令,但想到一來宛妃的確含冤,殿下畢竟是她親子,二來,殿下已對皇后生疑,若是不以實情告之,只怕心中戾意會漸積漸重,將來衝動妄爲下……”

旖景大是疑惑,聽淨平之言,當年宛妃之死的確別有隱情?

“母妃並非病逝,當年她身子雖然孱弱,可經精心調養,已在漸漸康復。”三皇子微微垂眸,掩示眼睛裡的晦沉:“當年,北原先失朔州,後又失了歸化十郡,被逐出大隆國境,可昭康氏野心不滅,竟欲侵吞西樑,以此威脅大隆西南邊關,西樑卻與大隆和親,結秦晉之盟,共同抵禦北原。”

話到於此,三皇子膝上指掌,微一緊握:“不想母妃宮女當中,竟有北原佃作,爲瓦解大隆與西樑之盟,竟將母妃勒殺!”

旖景再度被這秘事震驚,竟一時不察其中蹊蹺。

卻又聽淨平哽咽說道:“那宮女是當年採選時入宮,有官籍可考,本是良家子,有誰能料到……因她伶俐,頗得宛妃娘娘喜愛,往常都是她貼身侍候,那時娘娘身子仍是羸弱,只好將照管殿下之責交由奴婢……”

淨平情緒甚是激動,便連自稱都改了。

“當日,殿下午睡時突然醒了,也沒哭鬧,奴婢便想抱着殿下去娘娘跟前兒,豈知……竟親眼目睹娘娘被佃作勒斃!”

三皇子微微閉目:“當時父皇遠在福建,先帝聞訊趕來時,兇手已經服毒,後,追根究底,才察明兇手是朔州人士,官籍倒沒造假,但其父卻是北原兵士,因着高祖時收復朔州,遂隱姓埋名,一直在以大隆百姓的身份潛伏朔州……爲了兩國邦交,先帝下旨緘口,於是我的母妃,便成了病逝。”

音落,滿室寂然。

半響,旖景纔有些乾澀地質疑:“難道這事,聖上竟也不知?”

三皇子睜開眼瞼,眸底情緒仍是晦暗不明:“當然知情,可父皇歸京時,母妃死骨已冷,早已下葬。”

“如此,爲何當年聖上還會因殿下剋母之說,而數年冷落?”旖景總算找到了大惑不解之處,卻一時不察另一個更爲重要的關鍵。

三皇子輕輕一笑:“這便要問尼師了,當年,應是您向太后諫言,勸說聖上對我佯裝冷落的吧。”

旖景驚訝側面,卻見淨平神情一僵。

“尼師,我曾告訴你我記性很好。”三皇子擡眸,眼中森冷:“兩歲那年,你曾在我身邊嘆息,自言自語,那些話我一字不曾忘卻。”

淨平瞪目結舌。

“你說,你會竭力保我平安,不受皇后忌憚,你說,只有如此,才能略微安心。”

旖景:兩歲!!!好,殿下當真威武。

當旖景再看淨平時,卻發現她竟然淚流滿面,而一番解釋下來,更是哽咽難止:“殿下也知,皇后並不如面上那般賢良,您畢竟不是她親生,身份又是這般貴重……奴婢是擔心,皇后會視您爲太子威脅……若聖上對您太多疼愛……所以,才向太后進言。”

“故而,旁人都以爲是陳貴妃的話起了作用,而皇后卻以爲父皇當一見我,便思及母妃,難免悲痛,才幹脆冷漠以待,皇后妒忌不已,於是非得勸說父皇莫懷芥蒂,見她如此賢良,父皇撐了幾年,才順水推舟。”三皇子一笑搖頭:“尼師,你爲何自請出家?不是要竭力保我平安麼?”

旖景這時已經覺得腦子僵化了,只盯着三皇子,完全無能釐清疑惑。

而淨平,整個人都僵化了。

三皇子冷笑:“當年我已五歲,漸懂人事,皇后再也不放心由你照管我,可無緣無故更換侍奉女官必引太后與聖上生疑,故而,才逼你自請出家的吧?”

“奴婢不知殿下此言何意。”淨平已經是滿面蒼白,再不復清和淡然的神情。

“我說過,我記性很好。”

第三回耳聞這話,旖景只覺得一股寒意從脊樑升起,胳膊上爬滿顫慄。

三皇子目如冷電,脣角含笑:“這麼多年,我不問你,不代表我忘記了,只是覺得沒有意義而已。”

而接下來那一句話,震驚得旖景直接從蒲團上一躍而起——

“皇后,當着我的面令人勒殺母妃,她當日一言一辭,我尚且刻骨銘心!”

那時,三皇子未至兩歲……

“兩個兇手,便是皇后身邊陪嫁親信,如今皆已病死。”三皇子不顧淨平大變的臉色,沉聲、淺笑:“她當日怎麼說的?區區蠻夷女子,也敢狐媚惑君,不過一個賤妾,竟能與正妃平起平坐,何稱體統禮法?她還說了什麼……讓母妃別怨她心狠,她能容忍後宮三千,卻不能容忍母妃威脅她的正妃之位,要怪,也只能怪父皇太過寵愛,只能怪母妃西樑王室的所謂公主身份,她說她對母妃最後的憐憫,就是讓她死前再看一眼親生骨肉,‘多乖巧的孩子,可惜了,以後得稱我爲母親’,她抱着我說‘顥西,你母死於我手,可惜,你這一世,都將認我爲母’。”

旖景聽到這裡,已經退後數步,以掌掩脣。

“母妃最後一句話,稚子無辜,求太子妃善待。”三皇子冷冷吐出一句:“尼師,那個所謂佃作,是你親手一杯毒酒鴆殺,想來她的家人,也早被皇后斬草除根,屍骨無存,而你,原是太后信重之人,你之所言,太后無不盡信,而那宮女之父,應當的確是北原兵士,因不捨妻女,才未隨北原王室撤離,皇后爲尋這一個替死鬼,當真楚心積慮。”

淨平滿面灰敗的神色,已經足以證實三皇子所言,確鑿無疑。

宛妃當年,深獲儲君寵愛,假若僅是普通出身,或者不致引皇后鋌而走險,大廢周折,藉着儲君遠赴福建之機,行此歹毒狠辣之事,顯然,皇后對宛妃不僅僅是忌恨,更擔心的是將來儲君繼位,會立宛妃爲後!

所以,她決定先下手爲強。

可是當着一個孩子的面,親手勒殺其生母……

而偏偏尚在襁褓的幼子,卻有天賦異稟,記憶驚人。

旖景難以想像十餘年間,三皇子是懷着什麼樣的心情與皇后“母慈子孝”,又是懷着什麼樣的心情,一遍遍地回憶那一日的殺戮。

才能記憶猶新。

這時,淨平匍匐於地的哭求與解釋,顯得尤其蒼白無力。

“殿下,皇后當年手握奴婢父兄之罪證,要脅奴婢鴆殺無辜,嫁禍於人,奴婢委實沒有選擇……奴婢自知罪孽深重,若殿下有意,奴婢願向聖上坦承。”

“尼師的苦衷,我一直清楚,所以,才容你苟活多年。”三皇子依然端坐,腰肩筆直:“事過境遷,僅憑尼師之言,又如何能使皇后入罪,尼師但凡有悔過之心,今日所聞,守口如瓶也就罷了。”

說完,方纔彈了彈玄披,落落而起,轉身之時,眼中冷厲已黯,對旖景說道:“五妹妹,事實便是如此,你可還有疑?”

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傷,我之遺憾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無疑,絕不饒恕第兩百五十六章 當衆明辯,不懼羣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辭,徹底否定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七百六十六章 輸給時間?其實註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惡人,禍之根源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紋之意,灰渡之忠第兩百六十六章 各自出子,正式開局第八十四章 兩個舊友,一段血仇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準備歸楚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四百零五章 百變皇子,何爲真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間,細數疑惑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別重逢,但享靜好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擇,皇后將廢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第四百八十二章 幫派內亂,鄰國政鬥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頭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三百六十一章 揮鞭相助,美人英姿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論,忠義難全第十五章 一段遺恨,隱埋禍根第四十五章 爲尋外援,夜探妓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觀者清,精明國相第三十六章 煙花坊裡,疏梅樓外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訪,實屬誤解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無情,不棄當棄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見舊詞,卻署新主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廈將傾,厚聘富嫁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潛西樑,一對兄妹第四百六十九章 犧牲小我,顧全大家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轉”,未知禍福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五百五十四章 歸人在途,又遇故舊第三百七十三章 扭曲人生,詭異心態第三百六十章 儲位爵位,各方利益第兩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險揭真相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穫,混亂局勢第七十六章 美色誘惑,郎心浮躁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八十四章 兩個舊友,一段血仇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卻明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四十章 妖魅無效,心懷不甘第兩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險揭真相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六百二十章 馬革裹屍,還你自由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六十九章 閨秀風範,但爲良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亂,王妃歸來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剛平,煩惱又至第五百一十三章 各有謀劃,歪打正着第三百九十六章 “風流韻事”,江氏出醜第兩百一十九章 羊脂魚佩,或有內情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傷,我之遺憾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試探,將要團圓第一百五十六章 當衆丟臉,難捺惡意第六百四十八章 聞言察據,剷除禍根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義二字,更重江山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楔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四十九章 溫言安慰,巧救臘梅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爭取後路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七百七十三章 針對防範,何愁不勝第六百八十章 “頑劣”六郎,新婦投繯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
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傷,我之遺憾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無疑,絕不饒恕第兩百五十六章 當衆明辯,不懼羣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辭,徹底否定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七百六十六章 輸給時間?其實註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惡人,禍之根源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紋之意,灰渡之忠第兩百六十六章 各自出子,正式開局第八十四章 兩個舊友,一段血仇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準備歸楚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四百零五章 百變皇子,何爲真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間,細數疑惑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別重逢,但享靜好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擇,皇后將廢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第四百八十二章 幫派內亂,鄰國政鬥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頭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三百六十一章 揮鞭相助,美人英姿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論,忠義難全第十五章 一段遺恨,隱埋禍根第四十五章 爲尋外援,夜探妓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觀者清,精明國相第三十六章 煙花坊裡,疏梅樓外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訪,實屬誤解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無情,不棄當棄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見舊詞,卻署新主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廈將傾,厚聘富嫁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潛西樑,一對兄妹第四百六十九章 犧牲小我,顧全大家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轉”,未知禍福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五百五十四章 歸人在途,又遇故舊第三百七十三章 扭曲人生,詭異心態第三百六十章 儲位爵位,各方利益第兩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險揭真相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穫,混亂局勢第七十六章 美色誘惑,郎心浮躁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八十四章 兩個舊友,一段血仇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卻明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四十章 妖魅無效,心懷不甘第兩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險揭真相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六百二十章 馬革裹屍,還你自由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六十九章 閨秀風範,但爲良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亂,王妃歸來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剛平,煩惱又至第五百一十三章 各有謀劃,歪打正着第三百九十六章 “風流韻事”,江氏出醜第兩百一十九章 羊脂魚佩,或有內情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傷,我之遺憾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試探,將要團圓第一百五十六章 當衆丟臉,難捺惡意第六百四十八章 聞言察據,剷除禍根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義二字,更重江山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楔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四十九章 溫言安慰,巧救臘梅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爭取後路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七百七十三章 針對防範,何愁不勝第六百八十章 “頑劣”六郎,新婦投繯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