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

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

長樂宮。

無數宮娥宦者匆匆忙忙的在殿中進進出出,所有人都是滿頭的大汗,很明顯是着急到了極點,宮殿之中的氣壓同樣很低,如此的忙碌卻幾乎聽不到非常響的腳步聲,甚至就連呼吸聲都聽不太清楚,空氣彷彿凝滯。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爲大漢帝國的皇后張嫣,就在今日生產,整座長安城最好的穩婆都在這裡,還有醫家傳人同樣在殿中候命。

昭城中的醫家傳人很多。

雖然這個時代風氣非常開放,但畢竟男女有別。

所以洛氏從邦周時代就培養了一批專門爲婦人看病的女性醫者。

洛氏對待萬物萬事,只看有沒有用,所以對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沒有歧視,相反還非常重視,族中有不少洛氏女學習醫術。

劉盈跪坐在外間的殿中,臉色有些蒼白,微微咳嗽兩聲,喉嚨有些乾澀,說不出話來。

“丞相,皇后她……”

洛新安穩道:“陛下不要過於憂心,皇后吉人自有天相,您是上天之子,一向仁善慈愛,難道上天會不庇佑您嗎?”

“哇!”

隨着一聲嘹亮的啼哭聲響起,剛剛還壓抑至極的大殿,就像是一滴油落到了水中,瞬間沸騰起來,劉盈直接跳了起來,宮娥臉上滿是笑意的從殿中跑出,喜聲道:“陛下,上天庇佑,母子平安。”

兒子!

洛新微微眯眯眼,大漢皇帝的嫡長子,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太子了,劉盈臉上滿是笑容,朗聲道:“好啊,殿中所有人賞百金,爲朕的皇子賀。”

呂雉的聲音從殿外傳來,笑道:“朕再賜百金,從未央宮出,爲朕的嫡長孫賀。”

衆人紛紛行禮,洛新微微眯起眼,皇帝有了嫡長子,諸王該往長安來一趟了,這麼些年都取得了什麼成果該彙報一下了。

皇帝得了嫡長子,在皇室的撒幣行爲下,整座長安城瞬間陷入了歡樂的氛圍之中。

而且呂雉雖然攝政,但劉盈還是有權力的,這些年做了不少事,在長安民衆的心中威望並不低,他得了嫡長子大多數人是真的爲他高興。

一封詔令從長安城向着四方散去,到各個王國、侯國之中。

“代行王事、攝政太后詔:

素王說,天子居於天下的正中,而藩屬在天下的四極拱衛天子,代代不變,世世不易,這樣邦周的天命,諸侯的富貴就能夠永遠的延續下去。

後來果然如此,當諸侯不再拱衛天子,邦周的天命就結束了,諸侯的富貴也就不在了。

這難道不是最值得警惕的事情嗎?

高皇帝分封諸侯王和徹侯,是因爲見到周王朝分封有千年的天命,而秦王朝郡縣卻只有十數年的天命,引以爲戒,於是讓宗親和功臣鎮守各方。

直到現在二十年了,大漢的天命越來越穩固,天下漸漸從疲敝之中恢復過來,這都是諸位公卿大臣所同心協力才做到的。

但是現在朕卻開始憂慮,人總說共患難是容易的,同富貴卻是困難的。

你們都是高皇帝的兄弟和臣子,高皇帝還賜予你們封土和爵位,自然是效忠高皇帝,因爲高皇帝的恩典而效忠皇帝。

但這和邦周時是何等的相像啊,第一代總是那樣的親近,越往後卻越陌生,朕年歲漸長,不知何時就會到碧落黃泉。

那時皇帝還需要諸位的輔佐,但是不熟悉怎麼能信任呢?

朕爲此而感到憂慮啊。

皇帝誕下了嫡長子,這是劉氏宗族的大事,朕以爲諸位劉氏宗族的強藩都應當前來長安恭賀。

至於天下徹侯,君主誕下嫡長子,朕以爲諸君都應當前來恭賀,就像是諸侯朝拜天子一樣。

當然國中若是太過忙碌,那便不用來了,朕是通情達理之人。

若是願意來長安朝貢的王侯,不需要準備太過精美的貢品。

朕和皇帝最想聽到的是,國中恢復了多少人口,有多少耕地,能產出多少糧食,又能收取多少的賦稅。

這些能讓天下百姓衣食豐足的錢糧布帛,難道不是勝過奇珍異寶萬分嗎?”

……

這份詔書激起了極大的反應,這是朝廷第一次從官方層面,要求天下所有的王侯都到長安來,雖然詔書中說了可以不來,但誰要是真的信了,那就真該死了。 諸侯王們對離開自己的地盤都心有疑慮,尤其是面對呂雉這個攝政的皇太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之間是對立的。

但最終還是紛紛動身前往長安,整個天下瞬間忙碌起來,規模龐大的王國使團豪富到了極點,震的長安城的民衆反而以爲自己纔是土包子了。

其中尤其以楚王,吳王最爲豪富,然後是越王和淮南王,都是當年的楚國舊地,在天下的戰爭之中受到的損傷相對來說比較小,只有長沙王稍差。

代王,燕王,遼東王算是比較寒酸的,但士卒很是雄壯,都是北地常年作戰的邊軍,高頭大馬,氣勢凜凜。

最有權勢的自然是趙王,在山東諸王之中,就屬趙王權勢最大,而且能夠節制代王,燕王,遼東王的軍事大權。

這個位置上一定要是皇帝的心腹,這就是洛亦爲什麼不讓劉邦冊封劉如意的緣故,真要那麼做,洛亦不會去保劉如意的。

其中有一個很尷尬的王,那就是膠東王,在劉邦的規劃之中,他本來應該是齊王的。

但正牌齊王后裔就是呂氏,在呂城卸下齊王位之後,依舊是齊公,一個大漢不可能兩個齊的爵位,所以他就只能以膠東王的名義來統治齊地了。

而且齊地最繁華的臨淄也不在他的手中,呂城的兒子們同樣佔據了大片肥沃的土地。

除了諸侯王之外,那些徹侯同樣不容小覷。

雖然大部分的開國功臣都在長安城,但在地方上還是有不少徹侯的。

不僅僅是劉邦分封的,呂雉上位以來,像是洛新受封了東阿侯,還有呂氏的其他宗親故舊。

最爲顯赫的齊地徹侯們,大部分都是呂城的兒子,和呂氏宗親,一家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長安。

感覺起來甚至不比先前的劉氏宗王差,充分彰顯了呂氏現在在大漢朝的地位。

這引起了長安城不小的轟動,很多人都問道:“這是哪幾家貴族,真是顯貴啊,遠遠勝過之前的徹侯了。”

有懂行的人便說道:“當然顯貴,這可是攝政皇太后的同宗。

當先的齊公,當年可是異姓諸侯王,現在雖然沒了王位,但有大漢朝唯二的公爵之一,還有十數位兒子,都是徹侯,權勢之煊赫,是難以想象的。”

這些子弟大多數還是第一次來到長安,對於富麗堂皇的長安有無數的好奇,這些豪富的公子王孫,紛紛在這裡肆意的消費,大手筆的狂擲。

呂城來到長安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帶着兒子們去見洛新和呂雉,他對這次呂雉突如其來的召集天下諸侯同樣有些摸不着頭腦。

大多數的宗王到了長安之後基本上都在互相聯絡,這些人雖然是近親,但真的是很多年都沒有見過了,一番述說下來,竟然覺得呂雉找的理由還真是挺合理的。

劉氏的宗王們紛紛向宮中請求拜見劉盈這位劉氏的大宗之主,這正是呂雉召集衆人前來的理由,自然不可能阻止。

長樂宮中,劉盈望着這些有些陌生的叔伯兄弟們,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但劉氏諸侯王卻顯得很是親近。

他們紛紛將從封國之中帶來的奇珍異物獻給劉盈,然後恭聲道:“陛下,臣將忠誠於您,您的子孫將會永永遠遠的坐在大漢天子的位置上,即便日月崩毀也不能改變。”

嫡長子繼位所帶來的無可爭議的正統性,絕不是藩王小宗入繼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至少劉邦分封的諸王的確是劉盈能夠安穩坐在皇位上的保障之一。

從無數的讚美之中,劉盈終於對眼前這些人有了些許的親近,消除了陌生的隔閡。

劉盈第一次感受到了東阿侯所說的皇帝的力量,終於明白了東阿侯所說的,維護皇帝安坐在皇位上的力量,宗親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一環。

未央宮中,洛新和呂雉兩人正在弈棋,呂雉眼神有些晦澀,輕聲問道:“公子,您說這些劉氏諸侯王會乖乖的聽話嗎?”

洛新落下一枚棋子,淡淡道:“娥姁,不是他們聽不聽話的問題,而是必須聽話,否則就是戰爭。

王國豪富卻承擔的責任少,朝廷窮困卻處處都要耗費,這不是世間該有的道理。

我們給予了功臣集團無數的特權,難道是爲了讓他們作威作福嗎?

是爲了支撐一場必勝的戰爭,天下的勇將都在我們這裡,這就是我們的底氣。

一千年前,素王在鎬京城三次召集諸侯,每一次都是爲了影響天下的大事,這一次同樣如此。”

呂雉聞言神情一鬆,緩緩點點頭,“是時候了,該將王侯都聚集到未央宮了。”

一聲令下,風起雲涌,天下最顯貴的一批人進了未央宮。

第922章 武曌,原來是你第884章 科舉這件大事(可惡啊,真的燃盡了第457章 朕不允!第160章 洛邑之戰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第105章 毀滅之前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951章 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第939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997章 緣由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問天命第855章 洛蘇向北第277章 帝崩第197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498章 殷商第442章 風暴第483章 請你喝茶你不喝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313章 宮中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257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117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第851章 洛蘇看見了竇建德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876章 玄奘講法,世民多哀!第126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657章 死!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767章 洛氏現代番外:瓦蓮京娜的洛國留學第793章 正義的司馬懿!第70章 孔子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308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883章 洛蘇第二次講道,開明政治!(8400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這裡嗎?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358章 豪強第919章 開分封的前奏第18章 攝政會議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964章 武器走私第154章 白起第869章 洛蘇進洛陽,李世民見洛蘇!第159章 洛載不服第679章 英侯國,風雲下,公子在等你!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169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63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114章 墨翟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224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955章 大唐唯一的敵人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190章 天日垂虹第359章 突破!造紙術!第323章 念想第785章 天下震動!第959章 李洛合一的最後一步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第1010章 黨鞭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141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564章 劉秀!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442章 風暴第187章 仗節死義第274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946章 至高的權力第982章 敢戰士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919章 開分封的前奏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94章 妖氛第1003章 生路第199章 項羽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
第922章 武曌,原來是你第884章 科舉這件大事(可惡啊,真的燃盡了第457章 朕不允!第160章 洛邑之戰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第105章 毀滅之前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951章 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第939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997章 緣由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問天命第855章 洛蘇向北第277章 帝崩第197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498章 殷商第442章 風暴第483章 請你喝茶你不喝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313章 宮中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257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117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第851章 洛蘇看見了竇建德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876章 玄奘講法,世民多哀!第126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657章 死!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767章 洛氏現代番外:瓦蓮京娜的洛國留學第793章 正義的司馬懿!第70章 孔子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308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883章 洛蘇第二次講道,開明政治!(8400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這裡嗎?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358章 豪強第919章 開分封的前奏第18章 攝政會議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964章 武器走私第154章 白起第869章 洛蘇進洛陽,李世民見洛蘇!第159章 洛載不服第679章 英侯國,風雲下,公子在等你!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169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63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114章 墨翟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224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955章 大唐唯一的敵人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190章 天日垂虹第359章 突破!造紙術!第323章 念想第785章 天下震動!第959章 李洛合一的最後一步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第1010章 黨鞭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141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564章 劉秀!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442章 風暴第187章 仗節死義第274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946章 至高的權力第982章 敢戰士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919章 開分封的前奏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94章 妖氛第1003章 生路第199章 項羽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