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左右爲難

整個事情就算是始作俑者也意料不到這一切,李世民能夠在短時間內將能利用的都利用起來,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天

籟小說

李世民皺着眉頭道:“朕原以爲要兩三年纔有今天的形勢,我大唐方有足夠的實力深入草原與突厥一戰。以現在的局勢看來,最遲不過一兩年。我大唐必將可以與突厥拿下突厥,而朕所煩心的便在這裡。當然,這只是其一!”

“外部的變化還好,與我們的關係不大;其二,便是我們內部的事情了,這回轟轟烈烈的吏治,固然是拿下了不少的貪官污吏,也除掉了不少爲非作歹徒的中小世家,並釋放出了數之不盡家奴,這些人,都將成爲大唐的平民百姓,可問題一下又出來了。第一、吏部無人可用,你知道朕是絕對不可能與世家妥協的;第二、年關將近,如何安置這些突然多出來的百姓,如何合理的分配土地,又是一個大問題。以上兩點是朕最爲擔心的地方。”

這次大力整治吏治,很多地方政府是被李世民的欽差大臣給一鍋窩了。故而,很多地方出現了無政府、無官員的狀況,這種事情一兩天還好,時間久了,肯定會出大問題。其次就是百姓安置的問題了,這個要簡單一些,只要在分田地上做得公平公正,百姓自然不會有異議,可關鍵是沒有人去幫助百姓劃分啊!要是一個處理不當,可能會出現羣毆的現象。

改革吏治、懲治貪官污吏是件天大的好事,可由於大唐立國時間不長,根基淺薄、人才儲備不足,這也使得一件大好事可能會演變成亂搖國家根基的壞事。

“這是大治前的必不可少的陣痛,應該是好事吧!”秦風一時間沒能體會李世民的想法。

李世民大搖其頭道:“未必,未必。賢婿可知你家那位雄才偉略的老祖宗爲什麼能一統六國,漢武帝憑什麼能驅逐匈奴,成就不世偉業?”

“自當是他們雄才偉略,有着足夠的雄心魄力。”秦風裝傻充愣的毫不猶豫的答道。

“此其一也!”李世民苦笑着搖了搖頭:“真正關鍵的在於錢……秦國知商鞅變法以後。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連續四代都是華夏史上最爲傑出的帝王,其後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固然是平庸之輩。可是呂不韋的崛起,讓秦國穩重了強國之態。反觀中原六國,醉生夢死勾心鬥角,相互爾虞我詐。秦始皇繼位的時候,秦一國之國力,以可當六國,除了秦國又有哪一個國家能動不動的就拿出六十萬大軍出來?兩次攻趙,李牧兩度擊敗秦兵,殲滅秦兵十數萬,之後,又有趙奢在瘀與之戰殲滅秦軍數萬精銳,而在長寧之戰前期,廉頗放棄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陣地,收縮至丹河以東第二道防線,構築壁壘,這一時期持續了三年,強項險要的秦軍損兵折將,趙括爲帥後之前期表現亦是不俗,即便對手是武安君白起也損失慘重,若非趙括魯莽輕敵、高傲自恃,誰勝誰負尤未可知。可如此一次又一次大規模的損失,尚不能動搖秦之筋骨。秦國當時之強盛,可見一般。”

“至於漢武帝亦是如此,漢朝通過高祖、惠帝、呂后、文帝、景帝四十五年的休養生息、韜光養晦,史書記載是‘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李世民說道這裡的時候,滿心的羨慕,甚至還帶着點點嫉妒:“縱然漢武帝有歷代皇帝留下來的巨大資本,漢武帝連年征戰,也使得海內虛耗,人口減半,打仗最耗國力財力。”

“而我們展得太過順利,比原計劃提前了幾年,而且在整飭吏治之際又出現這種種問題,這一切的一切讓朕與滿堂文武有些措手不及。這前車之轍,後車之鑑。有了漢武帝的教訓,我們又怎麼能重新踏上他們的道路?前朝之亡,也多是亡在三徵高句麗之上。明年出兵是必然的事情,在朕看來,這突厥要不就乾脆不打,如果要打,就一戰而定乾坤,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征討,只會徒傷國力,將整個國家陷下去,只有乾脆利落的勝利才能威懾四方,威懾國內一些蠢蠢欲動的不軌之徒。”

秦風聽得恍然大悟,終貞觀一朝,唐軍都信奉“閃電戰”,在滅突厥、破吐谷渾、平高昌、定回紇、焉耆、龜茲等國都是一戰而定,可謂是將“閃電戰”的精髓揮得淋漓盡致,不帶半點的猶豫。貞觀時期的大唐在國力與側重點上和二戰時的德意志極其相似,那就是軍事實力空前強盛、經濟卻是致命的弱點,在征討四言之際,所用戰術一樣是“閃電戰”,在對外戰爭中,貞觀王朝唯一沒有獲得成功的只有高句麗,那一戰唐軍先收復遼東,先後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遷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七萬。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四萬餘級。而唐軍,戰士陣亡不過兩千,但因氣候問題受阻安市城下,戰馬損失了七八成,不得不選擇撤軍。

依照道理來計,這戰算不得敗,是進攻方在取得一定優勢的情況下,選擇了撤軍而已。但李世民卻將此役視爲一大失敗,顯然是因爲沒有一舉拿下高句麗,與他的戰略目標不符,視爲失敗。

而二戰時的德意志亦是如此,前期橫掃歐羅巴洲無敵手,最終卻被蘇俄用遼闊的戰略縱深、惡劣的天氣給生生擊垮。這細細一思索,現兩者間還真有着極大的相似之處,只不過大唐的敵人只有一個,故而只是一時的失敗罷了,而德意志的敵人是大半個地球,所以慘遭分割兩半的下場。

秦風漸漸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道:“我想岳父您所擔心的無非是兩點:第一、生怕戰爭相持不下,繼而給予國內一些人以謀反的理由與藉口,並能夠成功的鼓動起無官員地域的百姓;第二、擔心我們整治內部的時候,突厥的某一方勢力轟然倒塌,使我大唐錯過一戰定突厥的機會,繼而給子孫後代留下無窮的遺禍。您現在糾結的是出兵與不出兵對吧。”

李世民眼中露出了讚許之色,不愧是自己看中的人,這其中的得失是他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侯君集、于志寧、蘇世長、姚思廉、薛收、褚亮等一衆能臣幹吏商議出來的結果,秦風能在自己的提醒下第一時間領悟,確實不簡單。

李世民頷道:“不錯,現在我們已經不擔心突厥鬧不起來,而是擔心突厥衰敗的太快,從草原傳來的消息可以看出,頡利與突利夷男幾乎已經打紅了眼睛,即便是冰天雪地的大冷天,雙方大戰沒有,小戰卻是不斷:搶牛羊、搶草皮、搶水源、搶地盤,只要能爭能搶的他們都會爭搶個勝負出來。因爲他們的內亂,鐵勒、回紇等十多個部落已經取消了對突厥的進貢。草原上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突厥的落敗,所有人都看在眼裡。意圖渾水摸魚的決不在少數。突厥元氣大傷,我們若是不取,突厥必備草原上的其他部落蠶食。如此我們不易於滅了一隻虎而養活了十數頭餓狼,並且是爲一隻大猛虎準備好鍛鍊自己的強大敵人。時下,如果我們出兵,定能以極小的代價,獲得無窮大的好處。可戰場瞬間萬變,國內形勢又如此糜爛,故而朕又有些忐忑,一時半會之間無法下定決心。”

“突厥不是還有回紇等部嗎?要不讓他們自己殺得半死不活了,再網打盡算了。”秦風試探着說道。

“你這辦法是穩健之策,朕也知道是最符合我大唐國情之策。但是,與朕之想法不符!如果這般,就沒有辦法達到朕想要的結果了。”

李世民一揮手,大聲道:“爲了減少我大唐的傷亡,減輕我大唐的壓力,我可以允許薛延陀、回紇這些部落分一杯羹,但是突厥必需由我們來滅,突厥這塊肥美的肉,我們大唐吃定了。”

李世民說道最後口氣中帶着堅定、霸道,以及不容置疑。

秦風神色一凝,頷沉聲道:“岳父說的不錯,我們大唐明裡暗裡的算計,不可謂不費心力裡,就是爲了吃這塊肉。若費盡心思,肉讓別人叼了去,那豈不是要貽笑天下?小婿也認爲穩健之策只能解決眼前,無法兼顧長遠。”

李世民雙眼一亮,道:“說說你的看法。”

“重啓絲綢之路是我大唐既定之國策,而絲綢之路漫長,途中經過無數國家、部落,這些北方、西方異族崇尚的是強橫的實力,而不是智謀,如果沒有一場酣暢淋漓的拿得出手的大勝仗、大硬仗,又如何震懾得住貪婪的北方、西方異族呢?突厥橫掃大漠近百年,在北方、西方可謂是兇名遠揚、無人敢惹,要是我大唐以快刀斬亂麻、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殲滅,西域各國自然是羣相悚懼,以後,誰敢在絲綢之路捊我大唐之虎鬚?”

“英雄所見略同!”

李世民雙掌重生一擊,讚賞道:“這也是朕之目的。”(未完待續。)

第519章:爲愛癡狂第596章:奔赴另一戰場第478章:傳承第446章:搏命第212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506章:柳暗花明第116章:敲詐第455章:一晌貪歡第007章:戲耍孔穎達第400章:請將不如激將第262章:斥候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383章:前仆後繼第152章: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397章:易如反掌第012章:略同第299章:黃金組合第353章:李淵的坦蕩第348章:節哀順變第167章:天羽令第224章:洞房花燭第152章:百害而無一利第022章:賭約第186章:替李世民背黑鍋第122章:勸學第458章:滅其形第554章:目的地第一百零九章:收拾第430章:地獄之旅第154章:秦瓊教子第157章:毒第486章:你小子懂朕第043章:與程妖精對練第332章:解毒第528章:險勝第580章:虐屍第272章:陌刀初戰第482章:大開眼界的使節團第560章:暴風雨前第525章:路見不平第212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504章:安排後路第247章:邪惡第224章:洞房花燭第331章:壯哉、悲哉、惜哉第118章:規劃第188章:太極第291章:白狼傳說第411章:大勢已去第212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448章:一線牽第570章:新羅絕境第563章:強者爲尊第391章:野望第409章:屠殺盛宴第一百零四章:狼性迴歸第542章:用心險惡第256章:杜如晦的感激第153章:忘八無恥第555章:釋疑解惑第596章:奔赴另一戰場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第016章:修羅七絕菇第186章:替李世民背黑鍋第065章:作繭自縛第526章:授徒書法?第007章:戲耍孔穎達第254章:秦風的演說!第220章:陽謀第093章: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第444章:各有謀算第545章:離別在即第233章:殺遍李家無敵手第167章:天羽令第120章:箭道第502章:侯君集 二第138章:逆天封賞第115章:是非第055章:秦陵地宮第014章:芳心默許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412章:軍神之慮第316章:老而不死是爲賊第368章:鶴影流光第550章:天下第080章:志同道合第469章:如此父母第073章:不負此行第017章:女追男隔重紗第235章:準軍備戰第530:闖禁宮第121章:明星第577章:戰神之勇第245章:雙姝學武第086章:生死決擇第364章:抗倭第一人第189章:受損嚴重第455章:一晌貪歡第091章:義成公主的堅持第354章:傳承
第519章:爲愛癡狂第596章:奔赴另一戰場第478章:傳承第446章:搏命第212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506章:柳暗花明第116章:敲詐第455章:一晌貪歡第007章:戲耍孔穎達第400章:請將不如激將第262章:斥候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383章:前仆後繼第152章: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397章:易如反掌第012章:略同第299章:黃金組合第353章:李淵的坦蕩第348章:節哀順變第167章:天羽令第224章:洞房花燭第152章:百害而無一利第022章:賭約第186章:替李世民背黑鍋第122章:勸學第458章:滅其形第554章:目的地第一百零九章:收拾第430章:地獄之旅第154章:秦瓊教子第157章:毒第486章:你小子懂朕第043章:與程妖精對練第332章:解毒第528章:險勝第580章:虐屍第272章:陌刀初戰第482章:大開眼界的使節團第560章:暴風雨前第525章:路見不平第212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504章:安排後路第247章:邪惡第224章:洞房花燭第331章:壯哉、悲哉、惜哉第118章:規劃第188章:太極第291章:白狼傳說第411章:大勢已去第212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448章:一線牽第570章:新羅絕境第563章:強者爲尊第391章:野望第409章:屠殺盛宴第一百零四章:狼性迴歸第542章:用心險惡第256章:杜如晦的感激第153章:忘八無恥第555章:釋疑解惑第596章:奔赴另一戰場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第016章:修羅七絕菇第186章:替李世民背黑鍋第065章:作繭自縛第526章:授徒書法?第007章:戲耍孔穎達第254章:秦風的演說!第220章:陽謀第093章: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第444章:各有謀算第545章:離別在即第233章:殺遍李家無敵手第167章:天羽令第120章:箭道第502章:侯君集 二第138章:逆天封賞第115章:是非第055章:秦陵地宮第014章:芳心默許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412章:軍神之慮第316章:老而不死是爲賊第368章:鶴影流光第550章:天下第080章:志同道合第469章:如此父母第073章:不負此行第017章:女追男隔重紗第235章:準軍備戰第530:闖禁宮第121章:明星第577章:戰神之勇第245章:雙姝學武第086章:生死決擇第364章:抗倭第一人第189章:受損嚴重第455章:一晌貪歡第091章:義成公主的堅持第354章: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