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各方反應

李靖有些欣慰的看着侃侃而談的秦風,但同時卻搖頭露出苦笑,原來他早就接到李世民的聖旨,讓他指點秦風一二,所以就算秦風不主動上門,他也會去尋找秦風的,誰曾想到,秦風在早在出徵之前,就將一切考慮得清清楚楚,對於細節上的安排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李靖之所以沒有告訴秦風,一是因爲李世民之命,二是李靖看出了秦風的潛力,有心栽培他,故而在談話過程中處於只問不答的形勢。

只是他料不到,即便沒有他的指點,秦風像個沙場宿將一樣,依然憑藉自己的本事能力謀劃好了一切。

李靖歎服道:“虛則實之,實者虛之,賢侄好手段。莫說是突厥的頡利可汗。便是我們都以爲你取得初勝。刺激了邊軍,接下來會耐着性子,趁勢將邊軍的素質提上來。想不到賢侄還想着趁勢打上一仗。”

秦風嘿嘿一笑,毫不猶豫的道:“沒有什麼訓練比戰爭更好的練兵方式,以戰養戰,本就是我的最終意圖,能打爲何不打?”

Www• ttka n• ℃o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經賢侄如此一鬧,想要瞞天過海再容易不過了。只要進軍途中廣佈斥候,獵殺對方的斥候,足以立不敗之地。”

順着思路思考,道:“上次賢侄以練兵的方式,深入大漠,實因虎賁軍名聲未顯,頡利有心輕視,使得奇襲軍從容突破各種斥候的打探,最終致使突厥毫無所覺,在有心算無心之下,讓你打了一場大勝仗。但是這一次,由於有了前車之鑑,各部落肯定小心謹慎,在未探清對方實力前,還希小心再小心,以免得陰溝裡翻船。”

李靖與秦風有過短暫的相處,深知他不是小雞肚腸的人,所說說說得十分直接,上一次秦風以少勝多,有多個方面的因素。出其不意,對方缺乏因對經驗,兵卒戰力不強等等。而這一次面對的是有了戒心的突厥族,效果是否理想就不好說了,烏蒙部落實力強悍,一直遊離在頡利核心集團之外,對頡利也是陰違陽奉的,以前中原勢弱,突厥每次南下的時候,烏蒙部落比任何人都積極,也正如此頡利可汗對烏蒙是極度的不滿,於是暗地裡支持皇族出身且忠心耿耿的阿史那沾罕與其作對,頡利可汗有鑑於自身威望的下降,才忍了烏蒙,要是在鼎盛時期,早就將烏蒙給滅了,現在少了阿史那沾罕的肘制,烏蒙做起事情來更是無所顧慮,不但吞下了阿史那沾罕的遺產,還連本帶利的吞併着周圍的小部落,以期打造出戰國七雄之類的大勢力出來。秦風選擇烏蒙部落下手,一來是此部在中原犯下了累累血債,二來也是想要趁其實力還不是太強時候將未來之敵消滅於萌牙之中。

對於李靖的建言,秦風是謹記在心,道:“所以,針對烏蒙的具備行動……目前只在規劃之中,並沒有真正做作戰方案!”

烏蒙在草原上有着“沙漠之狐”的稱號,這個人不但沒有草原人的豪邁大氣,反而還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在他那裡,只要有人給他足夠多的利益,他可以立馬對原來的主人拔刀相向,當他處於弱勢地位的時候,又能像條狗一樣的極盡討好之能事,這種人雖然深爲草原人所不恥,但,獲利者往往是這種人。相對於阿史那沾罕,烏蒙無疑更加難以對付一些,不知羞恥爲何物的人往往是最可怕的人,歷史上的勾踐、劉邦因此而成就了一翻偉業。針對這種人,只能隨機應變,商量什麼戰法目前都是虛的。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對於秦風的話,李靖用《孫子兵法》上的名句作了註釋。

“誰說不是呢!”秦風笑着說道:“敵人不是沒有生命的目標,而是**的生機勃勃的力量,敵人想方設法抵抗我們的意圖,並且迫使我們接受他們的意圖,這種敵我雙方間的相互作用,使戰爭變得更爲艱難與複雜。軍事行動所引發的並非是一種單一或單純的反應,所以,戰爭的發展不是某一方面所能單獨決定,而必然是互動的結果。伯伯,小侄認爲所謂的‘運用之妙’的‘妙’,就是靈活多變,用兵之道,貴在審時度勢,這個勢,包括敵勢、我勢、地勢等因素而採取及時和恰當的處置方法的一種才能。”見李靖聽得入神,秦風頗爲得意的賣弄道:“就拿武藝來說,有的人學會了前人的招式,卻永遠無法登堂入室,只因他們不懂得,招數是死的,發招之人卻是活的。死招數練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數,免不了縛手縛腳,只有任人屠戮。所以學招時要活學,使招時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練熟了幾千萬手絕招,遇上了真正高手,終究還是給人家破得乾乾淨淨。”

李靖雙眼大亮,他是兵道之宗匠,自然聽從了秦風這一系列言語中所蘊含的兵法妙理,秦風說的這些話當真說到了他心坎裡去,連稱:“武藝活學活使,兵法亦然。”

秦風道:“歷朝歷代有無數蠢才,以爲將前人傳下來的武藝、兵法學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兵之大家。最終的結果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而已。”

李靖也從未想過兵法這最淺顯直白的解釋,細細想了一番,讚道:“不錯,還真不曾有人用這麼精闢簡煉的話來相容武藝與兵法。”

秦風笑道:“總而言之,就一句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靖眼裡精光四射,盯着秦風,目光在秦風身上溜來溜去。

這是蓋世英雄岳飛的名句,流傳千年的兵家格言。縱然是起兵家之祖孫武於地下,也會豎大拇指,李靖是當代軍神,於這話能不肅然起敬?

“你比我想象中還要厲害,叔寶,生了一個好兒子啊!生子當如秦雲霄。”對於秦風,李靖不吝褒獎。

“賢侄高才,既然你明白這一點,虎賁軍戰鬥力又非同凡響,老夫放心了!”

“泛泛空談而已!”秦風有些臉紅。

李靖以爲年輕人臉嫩,笑着說道:“賢侄智勇兼備,對於戰機把握的尤爲準確,怎是空談?若沒有這些思考,怎麼能指揮軍隊打出一場場漂亮的戰役?老夫覺得任何深謀遠慮的戰術,都會出現許許多多的阻礙,將阻礙一個個克服,串連一起,將會打出漂亮的一仗。”

李靖想了一會,學着秦風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話說道:“戰術就如做饅頭,將水、面、麴櫱合在一起,經過加工就成了饅頭,少一樣都不行。缺少什麼就想辦法解決,買回來。所以身爲大將,不可在饅頭未成的情況下,賭運氣強行出擊。但是如果水、面、麴櫱都存在的時候,便不可因爲過於擔憂而優柔寡斷,遺失戰機。賢侄現在什麼都不缺,已經具備了大勝的條件,只要審時度勢,再獲得大勝不是問題。烏蒙部落人口共計十一萬之衆,青壯人口有四萬餘人!烏蒙這個很謹慎,這是他的優點,同時也是他的缺陷,若是正面對決,賢侄可以從烏蒙之性情入手!”

“多謝伯伯相告,小侄就此別過!”秦風雙手抱拳,深深鞠躬,對於這位人品、才智無雙的前輩,秦風十分敬仰與感激!

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決定成敗!烏蒙的謹慎讓他得以壯大,但是這種性格的人多疑,註定其在做出重大決定時顯得優柔寡斷,會錯過轉瞬即逝的戰機,而這也是秦風此行的最大收穫了。

“好,老夫預祝賢侄再創輝煌,打出我大唐之氣勢與威風!”

“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辭別了李靖,秦風騎上了天罰,往既定的匯合點奔去。到達指定位置後,一聲令下,全軍以鋪天蓋地之勢涌向大草原深處!在這之前,唐傲的斥候營早已經行動,他們清除突厥的崗哨與斥候,爲大軍的隱秘性、突然性提供必要的作用。

以秦風爲首的虎賁軍離開後,慶州所屬的四萬將士,號稱五萬,一日後將會在此集結,進行長途奔襲跨越地域的實兵對抗對抗演練,爲了配合虎賁軍的行動,李靖將出動精兵二萬,與慶州合兵一處,進行戰術欺騙,與實兵演練,之後,以蘇定方爲首的慶州第二部分沿着虎賁軍之路深入大草原,和秦風匯合後,一同殺向烏蒙部落,爲最終的勝利而努力。

突厥人在朔方經營多年,他們在這裡並不缺少密探與漢奸,大唐軍隊雲集於此,這些人就以各種渠道把消息放了出去,有了前車之鑑的突厥人大爲緊張,一些自知之明的小部落早早就溜走了,遊牧民族的財產就那樣,說走就走,所以沒有什麼損失。

頡利可汗得到消息後,坐立不安,上一次,他小看了虎賁軍,結果換來了阿史那沾罕的覆滅,這次,吃一塹長一智的頡利不敢輕視傲物了。

和頡利相比,突利、夷男則是彈冠相慶了。

(未完待續。)--(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無錯誤、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衆號xuanhuan11(按住三秒複製)安裝手機閱讀器!

第435章:隋朝至此亡第030章:書法宗師、詩壇聖手第539章:試點第077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89章:深謀遠慮第461章:新的一頁第395章:毒計第542章:用心險惡第488章:皇帝教子第035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30章:地獄之旅第245章:雙姝學武第220章:陽謀第079章:武人的心思第159章:扁鵲神針第344章:武道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588章:墊腳石第333章:重量級軍師第323章:夷男謀算第374章:戰火的味道第321章:頡利的選擇第356章:大唐英雄紀念碑第441章:絕殺第026章:孔穎達的固執第319章:不忘初心第514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202章:秦府親事第158章:盅毒傳說第205章:再論科舉第529章:雄信之死第021章:植入特種作戰理念第446章:搏命第062章:那一戰的風情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522章:黯然謝幕第258章:異域醜女第072章:殺機重重第378章:少爺,吃飯還是洗澡第119章:學箭第505章:花名冊第484章:不屈之志第671章:提點第462章:凱旋第211章:風雪困頓第172章:意外造訪第394章:營嘯第203章:告訴你一個秘密第445章:威懾第172章:意外造訪第438章:差距第352章:陪李淵聊家常第123章:火前徵兆第080章:志同道合第338章:京觀第123章:火前徵兆第042章:秦瓊教子第511章:天羅地網第233章:殺遍李家無敵手第320章:生死兩難第306章:輝煌第271章:戰前第413章:器重第176章:統一思想第209章:可憐的皇帝第390章:趙德言的安慰第181章:倭鬼出現第270章:以戰養戰第084章:鄭麗琬的心思第188章:太極第253章: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589章:殺他魂飛魄散第391章:野望第545章:離別在即第一百零四章:狼性迴歸第591章:騙鬼的大勝第133章:決賽之歸屬第084章:鄭麗琬的心思第369章:黑暗交易第351章:珠聯璧合?第435章:隋朝至此亡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134章:決賽之終章第350章:異想天開第194章:頡利之盟友第493章:紈絝子弟第585章:高建武蛋疼第165章:買房第117章:習性第231章:李世民的器重第008章:孔穎達的看重第440章:玉羅剎第123章:火前徵兆第172章:意外造訪第585章:高建武蛋疼第一百一十一章:總結第055章:秦陵地宮第024章:泰斗界的關注第338章:京觀第一百零四章:狼性迴歸
第435章:隋朝至此亡第030章:書法宗師、詩壇聖手第539章:試點第077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89章:深謀遠慮第461章:新的一頁第395章:毒計第542章:用心險惡第488章:皇帝教子第035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30章:地獄之旅第245章:雙姝學武第220章:陽謀第079章:武人的心思第159章:扁鵲神針第344章:武道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588章:墊腳石第333章:重量級軍師第323章:夷男謀算第374章:戰火的味道第321章:頡利的選擇第356章:大唐英雄紀念碑第441章:絕殺第026章:孔穎達的固執第319章:不忘初心第514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202章:秦府親事第158章:盅毒傳說第205章:再論科舉第529章:雄信之死第021章:植入特種作戰理念第446章:搏命第062章:那一戰的風情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522章:黯然謝幕第258章:異域醜女第072章:殺機重重第378章:少爺,吃飯還是洗澡第119章:學箭第505章:花名冊第484章:不屈之志第671章:提點第462章:凱旋第211章:風雪困頓第172章:意外造訪第394章:營嘯第203章:告訴你一個秘密第445章:威懾第172章:意外造訪第438章:差距第352章:陪李淵聊家常第123章:火前徵兆第080章:志同道合第338章:京觀第123章:火前徵兆第042章:秦瓊教子第511章:天羅地網第233章:殺遍李家無敵手第320章:生死兩難第306章:輝煌第271章:戰前第413章:器重第176章:統一思想第209章:可憐的皇帝第390章:趙德言的安慰第181章:倭鬼出現第270章:以戰養戰第084章:鄭麗琬的心思第188章:太極第253章: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589章:殺他魂飛魄散第391章:野望第545章:離別在即第一百零四章:狼性迴歸第591章:騙鬼的大勝第133章:決賽之歸屬第084章:鄭麗琬的心思第369章:黑暗交易第351章:珠聯璧合?第435章:隋朝至此亡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134章:決賽之終章第350章:異想天開第194章:頡利之盟友第493章:紈絝子弟第585章:高建武蛋疼第165章:買房第117章:習性第231章:李世民的器重第008章:孔穎達的看重第440章:玉羅剎第123章:火前徵兆第172章:意外造訪第585章:高建武蛋疼第一百一十一章:總結第055章:秦陵地宮第024章:泰斗界的關注第338章:京觀第一百零四章:狼性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