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西城

乙支文德也想不到隋軍會在這個時候出兵,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又驚又喜,又有些不安。23us.com更新最快

驚,是因爲隋軍來勢兇猛,大有氣吞萬里如虎之志。

喜,是他將憑空奪得一份足以助他超越王室威望的榮耀。

不安的原因則是隋軍太厲害了,城裡的兵卒能抵擋得住嗎?

多年來,他不甘心失敗,深居簡出一直等着復出的機會,現在,這是一個天大的機會,他不願錯失。

乙支文德是一個十足的老梟,膽大無賴,利用楊廣“高句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的白癡聖令,孤身一人前往隋朝軍營詐降,在隋朝軍營轉了一圈,打探到隋朝糧草不多的致命硬傷,毫髮無損的回到了高句麗,然後佈下重重算計一舉將隋朝三十萬大軍殲滅,逃回鴨綠江的隋兵不滿三千。

他雖不至於驕傲自滿,可他還是極度的自負,極度的瞧不起中原軍隊,當初,數十萬大軍他都能夠殲滅了,這區區數千人,他又如何看在眼裡?

乙支文德也在思考着如何破今天之局,但是他思來想去,也只是如何破軍,而從來沒有想過會失敗。在他看來,強悍的隋軍只能給予他一點點的麻煩而已。

失敗?哈哈,開什麼玩笑。

當各種軍報匯聚而來時,當形勢越來越嚴峻時,乙支文德的笑容也越加濃重,他知道高建武堅持不了多久,就會乖乖的派人前來求助。到時候,他將一如數十年前那樣,以救世主身份力挽狂瀾。

“父親,高君義奉王命,請父親出面平亂。”正當乙支文德想到開心處,傳來了次子乙支侯武驚喜的聲音。

“有請高大人到會客廳議事。”乙支文德腳步輕快的走向了議事廳,路上,他差點笑出聲來。

“見過大將軍。”不大一會功夫,高君義到了議事廳,向乙支文德禮畢,道:“王上有疾,無法出面安撫軍隊。特請大將軍力挽狂瀾。”

“高大人,形勢如何了?”乙支文德裝出一副無知的模樣,有些焦急的問着。

高君義面對着虛僞的乙支文德,差點嘔吐,不過,不得不硬起頭皮簡述了一下。

乙支文德對於國內城的局面瞭如指掌,只是略聽高君義說明情況,以對當前形勢有了一定的瞭解。

“大人別急!”乙支文德眼中閃着興奮的神采,鎮定的道:“我們雖說失去了先手,但優勢猶在。這裡是我們北高句麗的腹心,四周都是我高句麗的領土城池。只要周邊的將領得知國內城情況,必然會領兵來救。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妄想將敵人擊潰,而是不讓他們完全控制住國內城,以助來援的將領能夠直接對上那些隋朝餘孽,不是雄偉的城池。”

高君義恍然而悟,儘管他心裡十分不爽,卻不得不承認這是妙計,嘆息道:“大將軍果然高明,只要我們集合手中的兵力控制住一個城門,援兵一到,賊子自然不足爲懼。”

乙支文德冷笑道:“正是如此!我料賊子逐個擊破城門,必將走近路以求最快的速度控制國內城,當先去北城再攻東門,其次南門西門。西門最後,我們去守西門,利用最充裕的時間搭建防線。現在北門東門是來不及通知了。高大人你立刻去南門通知南門守將放棄南門,集合所有力量,堅守西門。另外以我乙支文德之名義,傳令所有混戰城中的兵卒,前往西門固守。”

“侯文、侯武,將我們多年來默默發展的力量一道拉出來,與爲父一道前往西門。那裡,是你們展露頭角的戰場。讓百姓們瞧着,戰亂之時,我乙支家族的兒郎在哪兒,在做什麼。而他高氏王室又在哪兒,又做了些什麼?”待高君義離開,乙支文德十分激動的叫嚷了起來。

“是,父親!”

“是,父親!”

亂事乍起時,乙支侯文、乙支侯武在就得乙支文德之命,早已安排妥當,只等乙支文德一聲令下。

對於這場榮耀之戰、權利之戰,兄弟二人準備了很久很久,終於,他們等到了機會,所以,十分激動。不止他們兄弟二人,就算是乙支文德,他心裡同樣不安定。

在二子的服侍下,乙支文德披上多年不着的鎧甲,手執寒光閃閃的金刀,他在府外上馬,目光所向,卻是南方,那裡,是他宿敵淵子游的埋骨之方位,也是乙支文德將要蕩平的勢力。

“出發!”乙支文德率領五百餘衆,往西城而去。

西方,是決定勝負的方向!

西方在佛教典籍裡,則是極樂世界。

在通往西方極樂世界的道路上,一尊勾魂使者正在等候着乙支文德的到來。

勾魂使者是大唐秦風。

他見薛仁貴安排得有條不紊,也沒有添亂,就悄悄的離開了。到前路上等候着乙支文德。

對於軍神、救世主一說,秦風嗤之以鼻,真正的軍神是千錘百煉的,一場漂亮的戰役就擁有這個稱謂,軍神也太廉價了。不過秦風不否認,那老傢伙確實是個棘手的人物。

乙支文德這種有過相當不錯戰績的老狐狸,絕對不是全憑運氣,真實本事肯定是有一些的。

秦風心知乙支文德真如傳說中的那麼厲害,他現在就應該西城。

不是應該,一定在西門!

乙支文德莫說一戰吹成神,就算他是軍神,也沒有可能在這種失去先機的逆境中力挽狂瀾。力挽狂瀾這種事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的時機,在加上能夠準確把握住機會的人,才能做到。

現在薛仁貴他們已經搶得了先手,佔據了天時主動,已經把握住了局勢的走向。

明知不可爲而勉強去爲,不是英雄是蠢蛋。

若易地而處,秦風遇到這種情況,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守住一城一門,立於不敗之地。這裡是高句麗的腹心,只要堅持一個晚上,一到天明四方援兵抵達,即能坐享勝利的果實。

控制一座城池,最關鍵的就是控制出入城內城外的城門,故而決勝點就在城門。

西門離戰線最長,有更多的時間準備,換做是他也會選擇西門。

這最佳的選擇,秦風想得到,他相信乙支文德這位老奸巨猾的老梟也一定想得到。

乙支文德的出現給國內城帶來了一次轉機,同樣的也給秦風一次一擊必殺的機會,只要打敗了乙支文德這位高句麗救世主,國內城上下士氣必然大跌,從而一舉奪城。

當初楚懷忠、侯忠等人瞧着秦風指揮若定的佈局,暗自歎服,對上乙支文德這尊大神,也能如此從容的可沒有幾人,若是換成是他們來指揮,老實說,敢不敢戰還是兩說。只因乙支文德給予他們的心裡壓力實在太大了。

當他們殺進城中,往西門推進的時候,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高句麗的兵士,他們不再各自混戰,而是有條理的往西面行進,種種跡象正好對上了秦風事先的推測。此之一來,忠義軍將領對秦風又多了一重敬畏。但是,一想到秦風不凡的來歷,一想到神仙一般存在於人們心目中的鬼谷子時,又覺得理所當然。

他們不知秦風征戰疆場多年,什麼惡戰苦戰沒打過,他人忌憚乙支文德的威名,心理素質出衆的秦風卻全然無視,都是一個腦袋兩個胳膊,一槍戳過去就是一具屍體,有什麼好怕的。

秦風在奔往西門的餘中,也遇到了許多兵卒在一些基層武官的組織下,正有序的往西方趕,每次遇到,他也不手軟直接攆殺過去,將他們擊散。要麼就是一把瓦片碎片過去,殺傷一大片。

直抵西門,果見高句麗兵卒以及民衆正在拆屋毀牆,將各種石料殘渣堆積起來。

乙支文德這個高句麗救世主不但鼓動了高句麗的兵卒將士,連附近的百姓都受到了召喚,出人出力。

秦風身經百戰,焉能看不出其中道理,暗自慶幸:若耽擱片刻,這些石料殘渣堆積成一個山坡,堵住所有通往西門的路口,想要在短時間內拿下西門就是癡心妄想了。

好在他來得及時,高句麗的兵卒、民衆只是在準備材料,並沒有來得及搭建防禦設施。秦風抵達西門不久,薛仁貴等人也衝殺而至。

“殺,先殺百姓!”

薛仁貴也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他怒吼一聲,直接切入了人羣。

他專挑軟柿子捏,直往民衆從中殺去,他的方天畫戟便是悍勇兵卒也難以抵擋,更別說是手無寸鐵的高句麗百姓,畫戟範圍之內,高句麗百姓是成片成片的倒地斃命。

他直接統領的三百人是忠義軍中最出色的士卒。對上百姓,一個個手起刀落就是一條性命,盡顯戰爭殘酷。

沒有經過訓練的百姓,看着周邊的人一個個的哀嚎慘叫的倒地斃命,心理素質哪裡承受的了,驚恐着四處逃散。

他們往城門處逃去,正好與趕來支援的高句麗兵擠在了一處,衝散了他們的陣型。

薛仁貴先破百姓的目的亦是在此,怎會放過如此機會,首當其衝的破入高句麗散亂的陣型中去。

他畫戟一揮,號令全軍撲殺過去。

散亂的高句麗兵卒,哪裡能夠抵擋薛仁貴這等猛將的衝殺,再加上強悍的虎賁軍與同樣是精銳的忠義軍的撲殺,頃刻間就讓衝殺的七零八落。士兵們趁勢涌上,將亂作一團的高句麗兵屠殺殆盡。

“隋軍餘孽中竟有如此狡詐悍勇之士!”正往西門趕來的乙支文德遇到如潮水一般退卻的高句麗兵卒、百姓,他攔住一人,問明前方戰事後,臉色陰沉得可怕,

唐軍打破的他的步驟計劃。他已能想象對方看破了他的算計,軍隊正往這邊趕來,若不在地方援兵到達之前將這夥兵卒擊破,將無力迴天。

“侯文,你領所有護衛兵壓上去,務必要將這些人全部斬殺!”

乙支文德反應不可謂不快,第一時間就看出了領頭而來的薛仁貴等人的威脅,果斷的命令自己勇猛的兒子出擊。

乙支文德對於長子的武力還是很有信心的,雖說唐軍數量佔了優勢,可在街道上,數量再多也沒用,也無法有效的展開。

乙支文德深居簡出,卻也不是什麼事情也不幹,他將轉移重心教導自己的兩個兒子,乙支侯文、乙支侯武,習文習武,同時將他當初的盈千親衛軍中當做強兵訓練,以作復出時候的心腹鐵衛。

他的兩個兒子,一文一武,都是當世俊傑。只是有點違背起名初衷,老大侯文尚武,老二侯武反而尚文。

乙支侯文三五大粗的,手中拿着一杆尖長的蛇矛,頗有猛張飛的風範,粗聲粗氣的應名而出,一對豹眼滿是兇狠之意,翻身上馬一揮手,兩百餘騎將他圍在正中,一起突擊。

東北苦寒,想要組建一支騎兵尤爲不易,乙支文德對於這支家兵也下足了功夫,個個騎術非凡,異常驍勇。

薛仁貴眼光六路,第一時間瞧見了乙支侯文的出擊,暗叫不妙。他身後都是步卒,雖然強悍,可畢竟不是虎賁軍,彼此之間又不是很熟悉,要是讓騎兵這一衝可就危險了。

乙支文德竟然還留着這一手,騎兵隊步卒優勢巨大,兩百善戰的騎兵,面對這種小規模的戰鬥,擁有扭轉乾坤的力量。

百餘隋兵終究不是自己的兵,對於他們的實力與他們的作戰意志終究不敢放心,此時,他已無法準確的判斷形勢,甚至有些後悔將虎賁軍都交給程處默的決定。但事已至此,後悔沒有半點用處,他一咬牙給了一個四散而戰的命令,獨自迎着兩百騎衝了過去。

千鈞一髮之際,乙支侯文率領的氣勢洶洶的乙支鐵騎,突然紛紛的從馬背上摔倒了下來。

無主的馬匹四散奔逃跌倒。

兩百餘騎的衝勢爲之一滯。

此時,一道人影從民房上一躍而下,穩穩當當的坐在一匹戰馬的馬背上。

“大將軍來了!”薛仁貴大喜,他長長的鬆了一口氣,懸着的心落到了實地,在他們這些將領心目中,秦風就是定海神針,就是他們心目中的軍神,只要他在,一切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大將軍!末將讓你失望了。”薛仁貴上前,與秦風並肩而立,他又喜又愧的說道。

秦風安慰道:“你做得已經很不錯了,欠缺的只是臨陣的經驗罷了,下次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

薛仁貴做得已經很不錯,秦風沒有責備。他唯一犯的錯只是沒有把最強的力量留在身邊。

薛仁貴十分感動,他不知秦風對他的信心是從哪來的。但是,這份毫不保留的信任讓他生出一股士爲知己者死的壯志豪情。

第179章:毒第418章:真實意圖第192章:能不能更無恥第473章:一箭多雕第020章:離間、分化、扶持第279章:形勢喜人第345章:迷途小羔羊第448章:一線牽第263章:經濟特區第283章:鍍金的來了第284章:對話軍神第206章:匹夫不可奪志第374章:戰火的味道第278章:各方反應第574章:野望第188章:太極第068章:女人心,海底針第542章:用心險惡第580章:虐屍第266章:“獵人”計劃第522章:黯然謝幕第510章:李淵受驚第526章:授徒書法?第584章:野心第122章:勸學第093章: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第218章:忽悠第593章:一不小心第539章:試點第456章:悲喜兩重天第176章:統一思想第562章:戰第389章:深謀遠慮第351章:珠聯璧合?第039章:士爲知己者死第487章:急不可耐第219章:二虎竟食第526章:授徒書法?第559章:恩怨由來第279章:形勢喜人第472章:好消息、壞消息第362章:妥協第594章:任重道遠第051章:真要說嗎?第081章:奏響大唐前進的號角第314章:知恥而後勇第503章:侯君集 三第588章:墊腳石第431章:決戰前第024章:泰斗界的關注第149章:子不孝第525章:路見不平第283章:鍍金的來了第071章:地宮之門第216章:驚喜連連第037章: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561章:下馬威第361章:突利的覺醒第462章:凱旋第269章:夫妻夜話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第059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第402章:家事第251章:皇帝偏心的結果第563章:強者爲尊第126章:決賽 二第215章:贈刀第498章:水軍都督第242章:井底之蛙第019章:長孫無忌的謀劃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035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百六十五章:爆料第546章:玄冰第121章:明星第413章:器重第168章:靜觀其變第589章:殺他魂飛魄散第485章:未雨綢繆第287章:困局第288章:李世民的真意第011章:朕信了第338章:京觀第381章:突利,死不得第555章:釋疑解惑第373章:雷厲風行第435章:隋朝至此亡第008章:孔穎達的看重第140章:規劃第368章:鶴影流光第236章:巔峰對決第349章:太上皇第294章:內外勾結第342章:劍術第194章:頡利之盟友第018章:秦瓊的告誡第317章: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230章:左右爲難第167章:天羽令第134章:決賽之終章
第179章:毒第418章:真實意圖第192章:能不能更無恥第473章:一箭多雕第020章:離間、分化、扶持第279章:形勢喜人第345章:迷途小羔羊第448章:一線牽第263章:經濟特區第283章:鍍金的來了第284章:對話軍神第206章:匹夫不可奪志第374章:戰火的味道第278章:各方反應第574章:野望第188章:太極第068章:女人心,海底針第542章:用心險惡第580章:虐屍第266章:“獵人”計劃第522章:黯然謝幕第510章:李淵受驚第526章:授徒書法?第584章:野心第122章:勸學第093章: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第218章:忽悠第593章:一不小心第539章:試點第456章:悲喜兩重天第176章:統一思想第562章:戰第389章:深謀遠慮第351章:珠聯璧合?第039章:士爲知己者死第487章:急不可耐第219章:二虎竟食第526章:授徒書法?第559章:恩怨由來第279章:形勢喜人第472章:好消息、壞消息第362章:妥協第594章:任重道遠第051章:真要說嗎?第081章:奏響大唐前進的號角第314章:知恥而後勇第503章:侯君集 三第588章:墊腳石第431章:決戰前第024章:泰斗界的關注第149章:子不孝第525章:路見不平第283章:鍍金的來了第071章:地宮之門第216章:驚喜連連第037章: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561章:下馬威第361章:突利的覺醒第462章:凱旋第269章:夫妻夜話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第059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第402章:家事第251章:皇帝偏心的結果第563章:強者爲尊第126章:決賽 二第215章:贈刀第498章:水軍都督第242章:井底之蛙第019章:長孫無忌的謀劃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035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百六十五章:爆料第546章:玄冰第121章:明星第413章:器重第168章:靜觀其變第589章:殺他魂飛魄散第485章:未雨綢繆第287章:困局第288章:李世民的真意第011章:朕信了第338章:京觀第381章:突利,死不得第555章:釋疑解惑第373章:雷厲風行第435章:隋朝至此亡第008章:孔穎達的看重第140章:規劃第368章:鶴影流光第236章:巔峰對決第349章:太上皇第294章:內外勾結第342章:劍術第194章:頡利之盟友第018章:秦瓊的告誡第317章: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230章:左右爲難第167章:天羽令第134章:決賽之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