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格爾部領兵的大小首領們被打得鬼哭狼嚎:
“火炮,漢人竟然把架在城牆上的火炮都取下來了?”
“那玩意兒動輒好幾千斤甚至上萬斤重,如何能搬到戰場上?”
“射程和殺傷力也不是以前可比的!一炮炸死了好幾十人!”
準格爾部首領吐出了一口老血:“阿奇木這個狗東西,害我不淺”
他還把最寵愛的女兒嫁給了這個狗東西。
結果呢?
明知馳援是一條死路,竟敢拉着他這個呼德阿布(岳丈)陪葬?
他們部落的巴特爾(勇士)再勇猛,也不過是血肉之軀,哪裡受得住這樣的炮製?
想調頭跑路的。
只可惜,玉面羅剎根本不給他們如此識時務的機會,不消滅最後一個站着的巴特爾都不肯停火.
就在龜茲城用火力相繼引來了準格爾部、數百里外的阿克蘇、烏什等城池的馳援之際,古將軍帶着三百門二將軍炮和八千神機營,摸去了漠西韃靼準格爾部的老巢。
韃靼既然已經用實際行動參戰了,關西軍就無需再掖着藏着。
去之前,直搗黃龍的計劃已經模擬了數次。
目標明確,火器充沛、出其不意等一干加持下,古將軍等人只用了一天一夜,就把準格爾部落留守的巴特爾全部消滅.
半個月後。
西征軍第一份戰報送至商都。
“鎮國大將軍呈兵部鈞鑒:
四月十八,我軍於龜茲城下與胡虜會戰。
是役,陣斬敵弓騎兵三萬有餘,盡殲龜茲以及周邊數城胡軍主力。漠西準格爾部酋率精騎五萬來援,亦爲我軍所破,酋首授首,所部精壯盡歿。
龜茲城內胡人數萬並準格爾殘部俱已乞降
此役,繳獲戰馬三萬匹、牛羊無數、甲冑火器過萬,另得準格爾部首領金印一方。
現龜茲、阿克蘇、烏什與漠西韃靼已定,糧秣可支半年
[附]此戰我軍傷亡:陣亡將士一百八十三人,傷者三百有餘。”
戰報第一時間送到了兵部,兵部大佬熊真擊掌大笑:
“好!此仗打得精彩!傷亡者該厚恤!”
對比胡人失去前哨數城與殲滅漠西韃靼準格爾部精壯,西征軍的這點傷亡,在他眼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衆武將得了消息後:嗚嗚嗚,又是豔羨關西軍的一天!
不知關西那些將領的身家在收拾完西域後,要翻上幾番?
酸唧唧!
再想想自家入學了關西第一軍事學堂的子侄,免不得又爲他們高興一番。
文官們的反應則不然。
新的地盤這麼快就打下來了。
且這個地盤還在絲綢之路的咽喉上,今後必定會繁華。
他們迫切希望,可以將自己的勢力安插在龜茲以及周圍五城。
反正西域之大,鎮國大將軍一人管不下。
胡人百姓乞降,皆是我雍泰朝子民。
怎能讓天朝的百姓,頭頂上沒有給他們做主的父母官呢?
這是商都收到西征軍第一份戰報後,發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文武百官們不知道的是,小金不僅送了戰報,還帶來了一份甘明蘭親手繪製的龜茲城已探明的礦產分佈圖。
幹武帝看着這些分佈圖,激動得自拍大腿。
不怪天威日盛的帝王忍不住喜形於色,實在是這份礦藏圖標識得太詳盡了。
他看了又看,忍不住和大鬍子一番感慨:
“石炭礦,比哈密新城更大的石炭礦,可採礦數百年的石炭礦在龜茲!龜茲的露天鐵礦儲存量,每年開採百萬斤能持續開採兩百年以上,還有銅礦和石油!大鬍子,你說龜茲城是不是個聚寶盆?”
“陛下,豈止是聚寶盆啊!可惜胡人佔據龜茲城千年都沒有能耐探明這些礦藏,可見都是沒福氣的,身在寶山不知其貴!”
“那是因爲大將軍手裡有個叫百里晟的礦師,並還有一隻尤擅鑽土打洞的神獸,這些礦脈不是藏在戈壁之下就是在雪山南麓的山裡,換一般的將軍即使拿下龜茲城,也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收集到這些礦藏的詳盡情況。”
大鬍子對鎮國大將軍自然是欽佩至極的,交口稱讚:
“甘將軍能征善戰,每到一地都能點石成金、變廢爲寶,這些迭加在一塊兒的能耐,在整個雍泰朝亦或是整個天下都是獨一無二的!最難得的是,她並沒有私藏這些能耐.”
兩人都很清楚,這些動輒能開採上百年的礦藏對雍泰朝來說是何等重要。
文官們都是想瞎了心,爲了守住這些礦藏,幹武帝怎能允許一些勢力把手伸到這片新得的故土上?
關西軍十五萬不夠用?
那就擴軍!
以鎮國大將軍的能耐,管理三十萬大軍都不在話下。
軍政分治,他不是沒想過。
但西域這種異族混居的地方,沒有衛所爲後盾,什麼政策能推得動?
再說了,關西十衛這些年軍管效果就很好。
不僅能自知自足,給朝廷上繳的稅收,比關內十五個布政司加起來都多。
要是被文官勢力過一道手,還不知未來這些地方的稅收要打多少折!
幹武帝表示,他不傻。
他和大鬍子不知道的是,甘明蘭這個能耐人在爲國盡忠的同時,也沒忘往關西軍的口袋裡劃拉。
戰馬、甲冑和牛羊歸公。
從胡人和韃靼精銳身上搜到的戰利品,都歸各人所有。
古將軍等人從準格爾部落得到的財物,已經派人往關西運了回去。
具體數額,甘明蘭還沒來得及過問。
除了上述這些,年前一直在尋找燒製玻璃的原材料石英砂,終於在龜茲城以北一百里外大漠戈壁灘上找到了。
大片、露天,且純度頗高石英砂岩礦,簡直就是爲玻璃作坊量身打造的。
甘明蘭已經下了軍令,把巖礦附近這個名叫阿艾的小鎮設成了軍管區,並飛雕傳書給關西的後勤創業中心,要求把玻璃作坊和相關的威尼斯玻璃匠人們遷到阿艾鎮來。
有了這等就地取材的條件,玻璃作坊很有希望在今年燒製出玻璃器皿來。
玻璃,纔是關西未來最賺錢的金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