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龜茲城炮火連天,戰正酣時,城池外綿延數十里的烽火臺被相繼點燃。
關西軍卻對這一切,視而不見。
胡人不知道的是,對方早就知道這些唐時遺留下來的烽火臺還保存完好。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不怕援軍來,就怕援軍不來。
主動找上門的,可比找上門去打殺省事得多。
可不是省事麼!
附近幾個小城池,騎得動馬的男人全都來了。
但他們的兵器裝備比不得龜茲城的弓騎兵,大多都只有狩獵用的弓。
對上熱兵器,就是妥妥的送人頭!
從打響第一炮到開始打掃戰場,只用了一上午。
令被俘的阿奇木伯克心驚膽寒的是,這些殺神在滅了兩萬弓騎兵和三萬多牧民壯勞力後,竟然沒有急着西去。
他們似乎在等人。
等什麼呢?
是在等雍泰朝廷派大官來接管嗎?
又或是.
突然,阿奇木伯克大叫一聲:
“不好,這些關西軍在等準格爾部的馳援!怪不得,怪不得他們無視烽火臺的狼煙.”
他們是想做那個守在樹樁跟前,等着兔子來撞頭的獵人啊!
可惜,等他想明白已經晚了。
數百里外的準格爾部落,有哨兵看到了龜茲城發出的狼煙求助。
部落首領已經在發兵趕來龜茲城的路上.
關西軍大帳內。
漠西韃靼準格爾部落的具體情報,正被斥候首領一一道來:
“現任準格爾部的首領今年三十七歲,二十五歲之前在烏思藏爲僧,二十五歲那年,原準格爾部首領(他的同母異父兄長)被政敵殺害,漠西韃靼勢力四分五裂,陷入混戰中。
其在數千僧兵的支持下擊敗所有政敵,做了準噶爾部落的現任首領。
這位又用了十年時間,才統一了漠西韃靼數十個部落,烏思藏的僧人也把他叫做爲喇嘛汗,對其很是尊崇。
可能是我們先後打敗了漠北和漠南韃靼,準格爾部這些年從羅剎人手裡買了不少滑膛槍來裝備他們的騎兵,這位喇嘛汗麾下現有騎兵約八萬,槍支過萬”衆將領:
“嘖嘖,比起千里之外的莎車,準格爾部更適合做我們關西的勁敵。”
“他們會來嗎?在明知昂們滅了漠南和漠北韃靼後,別說他們現在有八萬騎兵,就是有十八萬,都不是昂們的對手!”
“還有烏思藏的寺廟!僧人的戰鬥力也不可小覷!要預防韃靼和藏人兩面夾擊!”
“嘖,被朝廷那幫文臣知道後,還不得罵咱捅了馬蜂窩?熊尚書又得爲咱扛鍋咯!”
“老古你這話說得,咱又沒有主動挑起與準格爾部落的戰爭,他們要來給龜茲城的胡人撐腰,就是與我們爲敵!”
這些年,關西與漠西韃靼的摩擦可不少。
只不過他們派出來打秋風的隊伍,每次都是有來無回,數次試探皆以失敗告終。
更有甚者,每次試探後,草原深處一些部落的馬羣和羊羣,就會莫名其妙的消失。
總之,漠西韃靼數十個部落,從未有人在關西軍手裡討到過便宜。
也不知,這次敢不敢來馳援龜茲城。
能在龜茲城搞出這麼大動靜來的,用指甲蓋想都知道,是關西軍無疑!
甘大將軍對下屬將領的期待,霸氣總結:
“來,漠西韃靼和烏思藏都來纔好!本將軍招待他們的彈藥管夠!”
自己有兵器研發與製造能力,就是不一樣。
大將軍炮和二將軍炮打起來,就和不要銀子似的。
儘管準格爾部落騎兵們的坐騎配置,以“輕量化+多馬輪換”爲核心,充分發揮了其遊牧騎兵的機動優勢,又輔以駱駝、火器等特殊手段。
但,他們遇到的是雍泰朝威力最強的火器,持久戰壓制。
射程在二十里之內,馬哪有炮彈的速度快?
炮彈、散彈、燃燒彈輪番上陣。
親自領隊前來一探究竟的準格爾部落首領,還沒靠近龜茲城就被衝殺得七葷八素,懷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