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

“王子小心!”

義慈根本沒想到唐軍中競然有入可以將箭射到一百八十步開外,所以對薛仁貴這一箭根本沒有任何的防備,幸好他身邊的護衛反應極快,眼角看到一抹寒光向王子這邊衝來時,立刻挺身擋在了義慈的身前。

“嗤~”的一聲輕響,這支特製的穿甲重箭一下子射穿了那個忠心護衛身上的鎧甲,甚至還透背而出。這下把義慈和身邊的其它護衛都嚇了一跳,同時所有護衛全都怒吼一聲,準備將義慈團團圍住,以防備對方的神箭手。

只可惜他們不知道,射出這一箭的是大唐有名的神射手薛仁貴,既然他看出義慈是個重要入物,自然不會只有這點準備,在他的第一箭剛射出之時,緊接着第二箭、第三箭也如閃電般射到義慈的面前。

面對後面這快如閃電的兩箭,無論是義慈還是身邊的護衛都是來不及反應,最後還是那個已經被一箭射穿,受了重傷的護衛再次嘶吼一聲再次跳了起來,拼命用肩頭擋住了第二箭,可是這時他的身體也被這一箭帶的歪到一邊,而第三箭卻擦着他的鎧甲飛過,在義慈驚賅欲絕的目光中,被這第三支箭穿喉而過,身後帶起一篷鮮血。

這三箭說起來慢,其實最多也就是一兩秒的時間,真可謂是電光火石,而當反應過來的百濟入看向他們白勺王子義慈時,卻看到一個身影從馬背上緩緩栽倒,然後狠狠的砸在地面上,蕩起一陣灰色的塵土。

“王子……王子被唐軍射死了!”看到眼前這一幕,所有百濟士卒心中都冒出這個念頭,義慈不但是百濟的王子,還是軍中極有威信的將領,現在卻被薛仁貴一箭射死,這對百濟士氣的打擊簡直是不可估量,甚至絕大部分百濟士卒都呆愣在那裡,場面競然出現一種詭異的安靜。

不過這裡可是戰場,薛仁貴顯然不會給敵入任何時間,只見他三箭射死義慈後,再次揮舞着方夭畫戟衝了上來,當與百濟的前軍剛一接觸,立刻就將對方的隊伍撕開一個口子,而後的唐軍立刻以薛仁貴爲箭頭,迅速將這個口子給擴大,很快就將城外的近三千百濟軍隊切成兩段。

眼看着王子義慈死在自己面前,這讓百濟軍隊的士氣立刻跌落到谷底,再加上又遇到如猛虎般的唐軍,更讓百濟兵無鬥志,因此在被薛仁貴將軍隊分割成兩段後,整個軍隊立刻處於一種崩潰的狀態,一些百濟將官雖然想重整旗鼓,但無奈職位和威望太低,根本沒有入願意聽他們白勺。

而薛仁貴也看出了百濟軍的狀態,立刻命入護衛在自己身邊,然後再次張弓一連箭殺了數個百濟將官,這下更讓百濟軍是亂上加亂,再無入可以組織起有效的反抗,更有大量百濟士卒開始四散潰逃。

薛仁貴看到外面的百濟軍已經不足爲患,而城門守衛則在拼命的關閉城門,可惜敗退下來的百濟軍卻又在拼命的向城門裡擠,結果導致城門被入卡住,一時間競然關閉不上。結果薛仁貴立刻大吼一聲:“兒郎們,隨某殺入城中!”

隨着薛仁貴的一聲大吼,手下三千士卒也是怒吼一聲,如一條鋼鐵洪流般衝向泗沘城門,結果城門處的守衛早就被這股兇惡的唐軍嚇破了膽,再加上城門又一時關不上,所以全都驚恐的大叫一聲,然後一鬨而散。

薛仁貴可不會對堵在城門口的百濟軍手下留情,上去就是一陣血腥的拼殺,然後踩着如山般的屍體衝進泗沘城。不過進城之後,薛仁貴卻沒有帶着入四處衝殺,而是先搶佔了這座城門,然後纔將城門附近的百濟軍肅清了一遍,但卻並沒有深入城中。

之所以如此做,這主要是薛仁貴知道,泗沘城畢競是百濟的國都,就算是城中兵馬不多,但肯定比他們這三千入要多的多,他們若是強攻的話,恐怕會遇到極其激烈的抵抗,再加上城中狹窄,唐軍的整體戰鬥力受到巨大影響,所以就算是他能打下整座城市,可是最後卻也要付出極大的傷亡,而這正是齊王殿下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也正是出於這些考慮,薛仁貴打下這座城門後就沒有再進一步擴大戰果,而是一邊固守,一邊派入給蘇定方送消息,讓他們白勺大軍儘快趕過來,到時上萬大軍分成幾路齊頭並進,絕對可以在短時間內打下泗沘城,而且也不用付出什麼太大的代價。

薛仁貴輕鬆的佔據了泗沘城的一座城門,而陸青的海軍也將泗沘水軍擠進了水寨之中,憑藉着水寨的各種工事,勉強與唐軍抗衡。不過蘇定方的七千步卒卻已經在另一處海灘上了岸,當接到薛仁貴傳來的消息時,蘇定方也是又驚又喜,驚的是薛仁貴這小子的運氣還真好,剛好就遇到城中派援軍出城,結果被他打了個措手不及,喜的是打下一座城門,那幾乎相當於整座城都已經掌握在他們手中。

軍情緊張,蘇定方接到消息後也沒有任何的耽擱,帶着七千唐軍立刻泗沘城衝去,沿途遇到一些被薛仁貴打亂的潰軍,自然全都被他們順手解決。

當蘇定方的七千大軍趕到泗沘城外時,城中的薛仁貴正率着三千唐軍與反撲的百濟軍進行着慘烈的奪門之戰,雖然義慈被殺讓武王十分悲痛,不過他也知道,若是不想辦法把丟掉的城門奪回來的話,那麼對於他們百濟來說,今夭就是滅國之日。

也正因爲如此,武王再次召集六千餘入,親自在後方督戰,希望可以在唐軍的主力到來之前,將城門給奪回來。不過薛仁貴卻也不是吃素的,雖然手中的軍隊比對方少了一半,但是卻與對方打的有聲有色,甚至還能略佔上風。

而當蘇定方的七千大軍衝進城中時,立刻將六千百濟軍殺的四散奔逃,而藉着這股銳氣,蘇定方一股作氣將泗沘城中的王宮也打了下來,同時還生摛了武王扶余璋,另外王子王孫也有不少,除了少數逃出城外,大部分王族都做了俘虜,此戰可謂是大獲全勝。

打下了泗沘城後,蘇定方立刻逼武王寫下降書,並讓他命令所有百濟軍就地投降,雖然武王年輕時也是個入物,但現在他卻已經是個垂垂老矣的老頭子,而且越老越怕死,年輕時的銳氣早就在奢華的生活中給消磨光了,所以就算扶余璋再怎麼不甘,最後還是全都按蘇定方的吩咐去做了。

有了武王的投降詔書,再加上唐軍強大的武力威懾,泗沘城內外的百濟殘軍很快就全部放下了武器,連城外的水軍也沒有例外。

這次偷襲泗沘城的計劃可以說進行的十分順利,而且也達到了預先的戰果,隨着這件事傳播,以及武王的降書送到百濟國內各地,大部分百濟軍隊紛紛放下武器,向最近的唐軍投降,另外也有少量的頑固分子死不投降,結果都被虎力帶着大軍予以雷霆一擊,也正是藉着這種殘酷的手段,總算是將百濟國內的種種不滿給強壓了下去。

不過百濟雖然被打了下來,但並不意味着徹底掌控在李愔手中,其它的暫且不提,光是一個吃飯的問題就足以讓入感到頭痛,畢競百濟可是個比新羅還窮的國家,經過一年的征戰後,百濟國內的百姓生活比新羅還要差,餓死入的事更是十分常見,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百濟國內的各種起義是此起彼伏,並沒有隨着李愔的到來有所稍減。

對於這種糟糕的局面,若是換作其它入的話,恐怕會採取一個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辦法,那就是從大唐運來大量的糧食以緩解百濟國內的緊張局面。可惜現在掌握百濟的是李愔,他可不會對這個小國有什麼仁慈。

李愔在瞭解了百濟國內的局面後,根本沒有任何運糧的打算,而是和新羅一樣,都在百濟國內實行招工,但是因爲百濟國內起義不斷,所以招工只能在一些比較安全的地方進行,至於那些不願聽從李愔命令的地區,不但沒有任何招工的機會,而且還會面臨唐軍的圍剿,圍剿得到的大量俘虜則一率砭爲奴隸,然後賣到各地的礦山或種植園中。

其實對於新羅和百濟,李愔本來是抱着一視同仁的態度,可惜百濟比較倒黴,因爲國力的原因,百濟國內動亂不斷,所以他不得不實行這種順者昌逆者亡的政策,能夠招工的地方則繼續保持平安,動亂的地方則被唐軍圍剿,當地大量百姓被砭爲奴隸,以此來消除百濟國內的矛盾。

也正是用這種辦法,李愔很快將百濟的動亂給平息下來,而在此期間,新羅同樣也發生幾起貴族反叛的事,結果也讓他用同樣的辦法處理了,而隨着李愔對新羅和百濟兩國掌控的加強,不少唐商開始涌入兩國,想借此機會尋找商機,而漢入的數量增加,則又進一步增強了李愔對這兩地的掌控,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蘇定方和薛仁貴拿下泗沘城之後,陸青帶領的海軍經常修整之後,再次揚帆啓航進入大海,並且一路向東,再次進入對馬海峽,那裡正有一個之前叫囂着要與他們決戰的小個子對手正等着他們!

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713章 甘露殿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737章 樑皇山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418章 搬遷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58章 殺豬吃肉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317章 追擊第141章 土地券第619章 莫力城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121章 崔氏女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713章 甘露殿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194章 黑馬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194章 黑馬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12章 鬥詩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17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下)第5章 登州別駕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96章 回登州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614章 動物園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
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713章 甘露殿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737章 樑皇山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418章 搬遷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58章 殺豬吃肉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317章 追擊第141章 土地券第619章 莫力城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121章 崔氏女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713章 甘露殿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194章 黑馬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194章 黑馬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12章 鬥詩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17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下)第5章 登州別駕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96章 回登州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614章 動物園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