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

北天竺大亂,原本屬於戒日王朝的各個小國沒有了壓制,再加上阿羅那順篡位,更使得各個王國都有了出兵的理由,因此一時間北天竺是戰火連天。

面對這種情況,若是李貞和李惲實力足夠的話,早就趁亂殺進北天竺了,可惜他們連南天竺還沒有搞定,中間還隔着一箇中天竺,手根本就伸不過來,最後還是李愔提醒他們,讓李貞和李惲將新婆羅門教先傳過來,打好精神基礎後,日後再進入北天竺就容易多了。

不過想要在北天竺傳教,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畢竟他們的新婆羅門教觸動了婆羅門與剎帝利貴族的利益,所以新婆羅門教在當地的傳教,自然受到北天竺婆羅門與剎帝利貴族的抵制。

在一開始的時候,北天竺婆羅門的抵制手段還算比較柔和,只是將李貞和李惲派到那裡的新婆羅門傳教士趕出自己的屬地,但是隨着新婆羅門教義的傳播,這種結合和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甚至是中原道士的新婆羅門教,顯示出無與論比的生命力,很快在北天竺就生根發芽,並發展出大量的信徒。

面對這種情況,北天竺的婆羅門貴族開始使用一些激烈的手段,比如禁止屬地中的百姓信奉新婆羅門,並且在見到新婆羅門的傳教士時,還會將他們抓起來燒死。這種做法使得新婆羅門教的傳播受到極大的影響。

面對這種情況,李貞和李惲自然也不會忍氣吞聲,所以在不久之後,一支錫蘭島上的艦隊護送着一支三千人草原騎兵,以及五千人土人士卒北上到達北天竺,由李貞親自帶隊。然後在一條名爲胡格利河的河口登陸,並迅速將河口處的一座名叫卡利的小城佔據。

卡利城位於胡格利河的東岸,位置與後世的加爾各答離的不遠,不過現在加爾各答的位置上,還只是幾座小村莊,並且在李貞指揮隊伍行軍時,順手將幾個小村子全都毀了。

小小的一個卡利城,自然無法滿足李貞的征服慾望,所以他剛把卡利城打下來後。目光就落在了卡利城西北方向,一座名叫貝城的城市,這座貝城要比卡利城大的多,常住居民達到了五萬以上,並且還是統治這一片區域。名字叫做貝卡王國的首都。

貝卡王國是原來戒日王朝最東邊的一個王國,王國的實力中等偏上,而且國內婆羅門勢力極大,對新婆羅門教的排擠也最爲嚴重,據統計,已經有六個新婆羅門傳教士在貝卡王國被燒死,另外還有幾千名新婆羅門教的教徒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也正是知道這種情況。所以李貞在攻打貝城時,絲毫沒有留情,從船上的卸下來的火槍轟鳴,很快就將貝城的夯土城牆給打開一個大缺口。然後土人士卒一擁而上,很快就清理出一條道路,最後由騎兵衝入,很快就瓦解了貝城內部的抵抗。

不過接下來李貞的手段就十分的血腥了。他將貝卡王國的所有婆羅門與剎帝利貴族使者驅趕到王宮前面的廣場,然後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就像當初他們燒死新婆羅門傳教士那樣。另外還有一些參與迫害新婆羅門教徒的一些平民和官吏,後來也沒能逃脫被燒死的命運。

而且這才僅僅是個開始,貝卡王國被李貞佔據後,周圍其它幾個貝卡王國的盟友很快做出反應,他們集結起一支五萬人的大軍,其中有象兵一萬,剩下的大都是騎兵與步兵。不過這支聯合軍隊剛剛進入到貝卡王國境內,就被李貞用計引到一處絕地,然後以火炮和火箭射擊對方的象兵軍陣。

雖然被火炮直接射死的大象並不多,但是這些天竺象兵卻是第一次遇到這種聲如霹靂的武器,一個全都受到驚嚇,長嘶着在軍陣中亂跑,連象奴都控制不住,結果最後根本不用李貞的軍隊出手,光是被大象踐踏致死致傷的士卒就達到了一萬餘人,剩下的三萬餘人也是士氣全無,當場向李貞投降。

不過接下來李貞卻做了一件讓他名揚北天竺的事,那就是他讓這三萬餘沒有受傷的降卒連夜挖坑,並且誆騙他們是爲了掩埋戰死的士卒,不過在挖好坑後,李貞卻一口氣將這些帶傷或沒帶傷的士卒全都趕到坑裡,直接全部坑殺。

雖然期間遭到這些降卒的反抗,但是手無寸鐵的他們怎麼可能與全副武裝的士卒相比,因此在天竺大地上,一座埋葬了五萬人的超大萬人坑出現了,除了戰死的近萬士卒外,其它連帶傷員的四萬餘人全都被活埋在這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貞在活埋這些士卒時,並沒有保密,反而還公開向整個北天竺宣揚出去,並且還宣稱自己身爲毀滅之神在人間的化身,清除這些對神不敬的凡人正是他的使命,而且這些人還只是第一批,日後凡是不誠心信仰新婆羅門教的人,將全都是他清洗的對象,神的光輝將永遠照耀大地!

李貞這種殘酷的舉動的確十分符合他毀滅之神的身份,再加上五萬人全部被殺,而且李貞的損失卻是極小,這種強烈的對比簡直就像是神蹟一般。因此這件事很快就通過新婆羅門傳教士之口傳遍了整個天竺,一時間使得新婆羅門聲勢大振,不但底層的吠舍和道陀羅爭相信奉新婆羅門,連一些弱小的婆羅門和剎帝利貴族也開始與新婆羅門接觸。

李貞坑殺降卒的事雖然爲新婆羅門的傳教掃清了障礙,而且也將他和李惲的名氣徹底宣揚開來,但是在事後卻遭到李惲的埋怨,認爲李貞不該做出如此草率的決定。畢竟在李惲看來,坑殺降卒這種事實在顯得有些殘暴,雖然可以得到一時的聲望,但卻不利於日後的長久統治。另外他們現在正需要強壯的勞力,這些降卒無論是極好的人選,可惜卻被李貞一下子全殺了,簡直和敗家子無異。

也正是李惲的這種不滿,才導致事後他和李貞還吵了一架,而李惲更是將這件事寫到信上送給李愔,讓他幫着評一下理,可是李愔在看完李惲的信後,獨自一人想了很久,最後還是長嘆一聲,心中卻有些後悔了。

其實李貞坑殺降卒這件事,除了達到威懾天竺的目的,另外還有一層不得已的原因,大家可以想一想,當時李貞手中的兵力還不到一萬,勉強把貝卡王國給佔據,但是在打敗聯軍手,手中卻多了四萬的俘虜,這些俘虜不但要吃要喝,而且還需要分派人手看押,一不小心還有可能出現造反的情況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全部殺掉無疑是個最快也最直接的解決辦法。而且在殺掉之後,也能威懾天竺各國,同時將新婆羅門和自己的名氣打出去,爲日後統一天竺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此一舉數得之下,李貞做出坑殺降卒的事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了,無論怎麼給李貞找理由,這件事卻也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李貞本性嗜殺這件事。當初李愔剛一到天竺,李惲就向自己抱怨過,李貞就有過屠戮敵國軍隊的記錄,而且連投降的軍隊也不放過,能做出這種事的人,可想而知他的性格肯定有着殘酷的一面。而且在當時的喬拉王國,李貞的毀滅之神的名號已經是極爲響亮,甚至敵對的勢力還將他稱爲嗜血魔將。

李愔身爲李貞的兄長,而且李貞一向都喜歡兒他親近,所以他自然也不希望看到弟弟被人稱做魔頭。也正是如此,李愔在暗中找過李貞,勸解他在下令殺人時,多思考一下,若是對方的死無關大局,那就不坊饒過對方一命。

不過李貞在聽完李愔的話後,卻說出一段讓李愔苦笑不已的話。因爲李貞告訴他,幾年前他和李愔、李恪和李惲四人第一次去臺灣,卻因爲李貞的一時疏忽,導致基隆被圍攻,事後李愔並沒有怪李貞,反而向他灌輸了一些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告訴他這個世界很簡單,誰的拳頭大就必須聽誰的,而且在對待敵人時,也一定要冷酷無情,將麻煩統統扼殺在搖籃之中。

李愔當初說的這些話只是有感而發,而且大部分也是說給他自己聽的,畢竟他當時也是第一次真正的擁有自己的領地,對於如何處理敵對關係也沒有什麼經驗,所以就拿這些話來給自己打氣,可是沒想到李貞竟然全都記在腦子裡,而且還將它當做自己的行事準則。

可以說李貞對敵人的冷酷,正是受到李愔的影響,這下讓他也沒臉再勸李貞,幸好李貞只是對待敵人殘酷,對待自己治下的臣民還是不錯的,所以這也讓李愔放心不少。

可是沒想到這麼快李貞就又做出這麼一件天大的事,現在坑殺五萬雖然和歷史上的白起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是要知道李貞現在纔剛剛二十出頭,隨着年歲的增長,天知道他日後是否能做出坑殺四十萬的壯舉,只是希望李貞日後不要也被人稱爲‘人屠’纔好!

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15章 “神棍”西來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367章 崑崙奴破陣營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294章 吞蕃城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431章 狗頭金第72章 表兄張儉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14章 賺錢大計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10章 經典船型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36章 文心發火第68章 虎頭軍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46章 大唐備戰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550章 好姐妹第262章 聯姻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10章 三字經第12章 有女一帆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51章 一塊大石落了地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50章 軍用食品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335章 落花崖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563章 下南洋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384章 奴港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317章 追擊
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15章 “神棍”西來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702章 李恪立國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367章 崑崙奴破陣營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294章 吞蕃城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431章 狗頭金第72章 表兄張儉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14章 賺錢大計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10章 經典船型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36章 文心發火第68章 虎頭軍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46章 大唐備戰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550章 好姐妹第262章 聯姻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10章 三字經第12章 有女一帆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51章 一塊大石落了地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50章 軍用食品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335章 落花崖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563章 下南洋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384章 奴港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317章 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