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

聽到家人再次問到自己爲何提前回來的事,崔二卻忽然站起來,給大嫂倒了杯酒道:“嫂子,本來按照當初的約定,我是要幹滿三年纔可以回來的,不過前段時間大哥在軍中立了功,所以他就拿軍功將我換了回來,雖然兄弟之間不言謝,不過我卻要敬大哥一杯,這次就由大嫂你代喝吧!”

聽到原來是崔大用軍功將崔二換回來,崔母等人這才鬆了口氣,而崔大媳婦也是十分自豪,端起酒杯代丈夫喝了這杯酒,然後立刻說道:“二弟能回來就好,你大哥在軍中身不由已,自然是希望你能回家照顧,所以也談不上什麼謝不謝的,只是不知道你大哥在軍中怎麼樣了?”

崔大媳婦說到最後一句時,臉上也露出了擔憂之色,畢竟崔大與崔二不同,當初崔二隻是外出做工,一般沒什麼危險,不過崔大卻是要上陣拼命的,上次齊王殿下攻打百濟時,崔大就被調上了戰場,一直也沒有他的消息,現在總算知道他還活着,而且還立了功,不過這軍功可不是那麼好立的,也不知道他受傷了沒有?

看到大嫂擔憂的神色,崔二卻是笑道:“大嫂你不必擔心,這次我從登州坐船回來,途中經過泗沘,在那裡見到了大哥,原來上次他們佔領百濟後,又被調到百濟各地鎮壓叛亂,大哥就是在那時立了功,倒沒受什麼傷,不過後來又被調到泗沘,現在正在接受訓練,聽說暫時不會再上戰場了,而且大哥現在已經是隊長了,手下管着一百人,可威風了!”

“真的!”崔大媳婦聽到丈夫不但立功。而且還升官了,立刻是驚喜莫名,同時暗道自己總算沒有嫁錯人,雖然現在吃了些苦,但若是崔大真的能混出個官身,那自己也能做上官太太了。

崔母聽到兒子做了軍官,也是連連向佛祖禱告,多謝佛祖的保佑之恩。三個孩子雖然還不明白做官的意義,但這卻不妨礙他們也跟着大人高興。

一家人爲崔大成爲軍官的事高興了好一陣子後。崔母又問起崔二這一年來的經歷,而崔二說起自己外出的經歷,卻也是十分興奮,連說自己的運氣好,雖然苦了點。但卻是大開眼界,若不是家中還有母親和孩子,他還真不想回來。只不過他最後一句實話卻惹來老母的妻子的不滿。

原來崔二在被招工之後,立刻從他來的那個港口乘船出海,然後一路南下,先是去了登州,在那邊做了一個月的苦力後。又乘船南下走了好長時間,然後到了一座名叫臺灣的海島,不過說是海島,但是這座島的面積極大。聽人說與他們當年的新羅國相比,也小不了多少。

崔二被送到臺灣後,又在一座名叫基隆的港口城市裡做工,這次主要是幫着建城。一開始活比較累,不過因爲崔二當初開店時。就能聽懂漢語,在登州時就已經會說一些,所以頗受工頭的賞識,讓他幫着管理其它新羅工人,後來因爲工頭嫌工地上的飯菜難吃,而剛好崔二開過飯館,做飯是他的強項,所以就又被派去管理伙食,等到他接到通知回來時,工頭對他還十分不捨,甚至提出給他加工錢,想讓他自願留下來,可惜崔二是個顧家的人,所以還是拒絕工頭的好意,乘船又回來了。

當然了,崔二講的肯定與上面的經歷的有些差異,比如剛到登州時幹活累的半死,卻還要在工頭的催促下去幹活,否則就沒有飯吃,再比如到達臺灣時,因爲水土不服生了場大病,差點死在那裡。這些事情崔二都只是一筆帶過,並沒有細說,畢竟事情都過去了,說出來也是讓老孃和妻子傷心,還不如不說。

對吃過的苦可以略過,不過崔二對這一路上的各種見聞是大講特講,比如在登州見到的捕鯨船,一頭數丈長的巨鯨都逃不過這種船的捕殺,另外還有登州的火車,不用牛馬,只吃一種黑色的石頭就可以在路上跑。

上面都是些大方面,另外崔二還講了許多在大唐見到的趣聞,比如那裡的人天天吃白麪大米,甚至吃不完拿去喂狗,另外他們難得吃到的罐頭也是人家飯桌上的常客,大街上的人大部分都是衣着光鮮,而且還有人騎着兩個輪子的車四處跑等等。

崔二的這些見聞讓全家人聽的是津津有味,幾個孩子更是聽如癡如醉,甚至連飯都多吃了幾碗,等到晚上睡覺時,還非纏着崔二講故事,而不肯去睡。

等到好不容易把三個孩子都哄睡後,崔二又和妻子、嫂子商量了一下重新開店的事,畢竟他回來也要生活,而且金城不但恢復了往日的繁華,甚至還猶有過之,所以開店之後肯定有客人,至於開店要用到的錢,這個也不是問題,崔二做工是用糧食抵工錢,倒沒有什麼錢,不過在泗沘見到大哥崔大時,對方把積攢下來的糧餉全都給了他,加在一起有十好幾貫,足夠他們開店了。

崔二的開店的提議得到全家人的贊同,第二天就開始忙碌起來,不過周圍的街坊鄰居也來向他打聽事情,特別是那幾家和自己同去的男人家裡,更是想知道自己男人的消息,而崔二則幫他們帶了封信回來。

藉着街坊們都在,崔二順便就把重新開店的消息散佈了出去,而這些街坊在聽到崔大已經升爲軍官時,也都是十分驚訝,不少人更是主動來幫忙,所以崔二的小店很快就重新開了起來。

當崔二的飯館重新走上正軌後,生意比以前更加興隆,最後崔二乾脆又顧了兩個十二三歲的小夥計,幫着一起招呼客人。本來他也想招兩個大一點的,可惜前段時間的招工實在太狠了,十四歲以上的男人大都被招走了,留下的也都幹着比較搶手的活,他根本挖不動,剩下十二三的也有不少在工廠裡打工,他能找這兩個小廝,那還是因爲和對方沾親帶故,好不容易纔從工廠裡挖出來的。

今天一大早,崔二飯館裡已經坐滿了人,而店裡也早就準備好了稀飯和饅頭,早上出去做工的人懶的早起做飯,就會到他店裡喝上碗稀飯,饅頭叫上兩個,吃一個,另外一個放在懷裡,準備半晌餓了再吃。

崔二坐在櫃檯後面一邊算帳,一邊聽店裡的客人談話,這些早上起來做工的都是本地人,說起話來也沒什麼顧及,比如離他不遠有人道:“齊王把百濟的那幫兔崽子全都遷到咱們新羅,這顯然是拿咱們的地盤做好人,畢竟與百濟那種窮地方相比,咱們這裡的土地可是肥沃的多。”

北韓與中韓州大部分都是原來的新羅領土,這裡的百姓也是原來新羅的百姓,雖然被李愔劃分成兩個州,但是新羅的國號還在,新羅女王金勝曼也還在位,所以這些新羅百姓平時也只以新羅人自居,根本不承認什麼北韓中韓。

說話的人聲音大了點,周圍幾桌的人也聽到了,其中一個脾氣火暴的傢伙拍着桌子道:“百濟人算個什麼東西,他們要是敢來咱們新羅,老子非把他們的頭給擰下來!”

這個人的話一出口,周圍的人根本沒有分辨他說的是真心話還是吹牛,反正全都是一片叫好,甚至還有人稱其好漢,而說話之人也是洋洋得意,好像真的殺了遷來的百濟人一般。

不過這時也有見多識廣的人開口道:“各位有所不知,咱們這裡雖然比百濟那窮地方好多了,但是正所謂故土難離,而且漢人又開了不少工廠,百濟那裡的人還不至於非得遷移才能活下去,我看這一切都還只是上頭有人在作怪!”

這個人的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在座的人都知道,所謂上頭的人,其實就是指齊王府,除了實際統治新羅和百濟的齊王府外,再也沒有人能夠將南韓州的人全都遷到他們這邊。

“嘿嘿,齊王是女王的夫婿,看在女王的面子上,有些話咱們不能明說,但有些話卻又不得不說,百濟的兔崽子和咱們新羅都讓人給耍了,我看他們根本不想好好治理咱們這塊地方,而是把咱們當成牛馬一樣圈養起來,男人外出爲他們出力作工,女人也要到他們開辦的工廠裡做工,甚至連孩子也不例外,這一代代的傳下去,和那些奴隸又有什麼兩樣?”一個別有用心的人開口說道,說完還衝着周圍的人冷笑幾聲,讓聽的人更是心頭髮冷。

“這位兄弟說的好,咱們金城可比泗沘繁華多了,可是齊王卻常駐在泗沘,而且分成三個州之後,南韓州那裡顯然與咱們這裡不一樣,軍隊和最好的官員大都在那裡,而且我還聽說,南韓州的刺史是齊王最看重的人,反觀咱們這裡,兩個州雖然也派了不少官員,但是刺史卻還沒有定下來,軍隊更是極少,現在又把南韓的人遷到這裡,只允許漢人進入南韓州,這顯然是把咱們這裡當成一塊可有可無的地方了。”又一個金城百姓開口道,而聽到的人則都是紛紛叫好,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贊同。

不過就在崔二店裡討論的正熱鬧之時,忽然店外的街道上傳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只有大唐的軍隊纔會發出這麼整齊的腳步聲。而街道上的行人也紛紛向兩邊躲,路中間空出一條長長的通道來,一輛華貴的馬車在一支唐軍的拱衛下,慢慢的駛進了金城。(未完待續)

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687章 搶人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12章 有女一帆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46章 大唐備戰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429章 藍寶石?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204章 慶功宴第10章 三字經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13章 新式捕撈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141章 土地券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66章 蕭家來人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745章 遷都?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655章 莊園狩獵第96章 回登州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
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687章 搶人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12章 有女一帆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46章 大唐備戰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429章 藍寶石?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204章 慶功宴第10章 三字經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13章 新式捕撈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141章 土地券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66章 蕭家來人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745章 遷都?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655章 莊園狩獵第96章 回登州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