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

眼看李永就要捱打之時,忽然旁邊的燕北開口阻止道:“蘇司馬且慢!”

“嗯~”蘇定方臉色一沉,他出身於軍伍,身上的官職都是一刀一槍打拼出來的,因此對於燕北和李永這兩個公子哥,他從心眼裡看不起,特別是李永還擅離職守,更讓他心生厭惡,要不是看在李愔的面子上,換成另外一個人早就被他砍了。

燕北雖然出身大族,不過他也和不少下層出身的人物打過交道,很明白蘇定方的心理,因此一臉和氣的笑道:“呵呵,蘇司馬,這件事雖然是李典軍的錯,不過卻也不能全怪他,畢竟他才十五歲,而且又從來沒有過軍伍經歷,對軍中情況也不是十分清楚,犯下這種錯誤也有情可原,若一定要怪罪的話,那你就怪殿下好了,是他非要讓年紀輕輕的李永坐上典軍之位的。”

燕北這招斗轉星移玩的真妙,一下子就把錯歸到李愔身上,而且說的也是合情合理,讓蘇定方一時間挑不出錯來,而李愔這時也很知機,立刻一臉悔恨的說道:“燕長史說的不錯,這件事都是本王之錯,不該讓九弟擔任典軍一職,要打就打本王吧!”

蘇定方雖然治軍極嚴,不過也不是不知變通之輩,看到李愔和燕北都爲李永求情,當下沉吟了一會,這纔開口說道:“殿下,既然您也認爲李永不適合典軍一職,那屬下現在就將他革除軍職,以後永不錄用!”

“什麼~,你要把老子踢出軍中?”被摁在地上的李永一聽蘇定方的話,立刻就急眼了,他老爹李孝恭當年在戰場上縱橫無匹,是大唐最有名的將領之一,而李永從小耳濡目染,對於領兵作戰也十分的嚮往,現在好不容易進到軍隊之中,怎麼能這麼灰溜溜的被踢出來?這也太丟他老爹河間王的臉了。

“怎麼,難道你覺得自己能勝任典軍一職?”蘇定方也是臉色一沉,眼中帶着不屑的反問道。

“哼,不就是一個小小的典軍嗎,老子還不希得幹呢,大不了我從小兵做起,日後的官職肯定比你高!”李永向來高傲無比,除了李愔他誰也不服,可是今天卻被蘇定方眼中的不屑刺傷了自尊,想他老爹河間王在軍中是何等威望?可是到了自己這裡,竟然連一個小小的典軍都做不了?

李愔一聽李永的話,眼睛立刻一亮,李孝恭不是讓自己替他管教李永嗎,這可是一個好機會啊,還有什麼地方能比的上軍隊更磨練人?再加上又有蘇定方這個完全不顧忌它人身份的愣頭青在,李永這塊頑石若是到了他手裡,就算打磨不出來寶石,打磨出來一塊磚頭也是好的啊!

想到這裡,李愔也沒等蘇定方回答,立刻搶着說道:“九弟好志氣,男兒就應該投軍殺敵以報國,想當年叔父在你這個年紀,也已經在軍中效力,今天九弟能下些決心,日後的成就肯定不在你父親之下。”

李愔這就是在給李永挖坑啊,讓他不跳也得跳。更加可憐的是,李永這小子根本沒意識到這是個坑,反而被李愔的幾句誇讚激的熱血沸騰,臉上的神色更加堅定,目光炯炯的盯着蘇定方,卻根本沒發現旁邊的燕北正用憐憫的目光盯着他。

蘇定方也沒想到李永這個公子哥竟然這麼倔強,對於河間王李孝恭,他也是十分的敬佩,只不過之前他在李永身上,卻絲毫沒有看到當年李孝恭的影子,不過現在看來,這個李永倒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這個倔脾氣就有讓他有幾分讚賞。

“好,這是你自己說的,到時可別後悔。”既然是李永自己說的,而且李愔也同意,蘇定方自然也沒什麼可反對的,而且他也不太相信李永能熬的過軍中生活,到時若對方受不了自己離開,那可就怪不得他了。

事情既已商定完畢,當下李永就從典軍變成了小兵,並且馬上被蘇定方編到周圍的護衛隊,看着一臉倔強的李永穿着盔甲,毅然而然的加入到護衛之中,李愔和燕北則相視而笑,只要李永進了軍中,混不出個樣子來,就別想再出來了。

騎馬雖然看着很威風,可是騎一會還行,若是騎的時間太長的話,大腿內側就會變得火辣辣的疼,李愔和燕北都不太擅長騎馬,不一會就感覺有些受不了了。

爲了這次得來不易的出仕機會,燕北也是下足了本錢,不但自己來了,而且連家眷也帶來了,感覺騎馬難受時,立刻鑽進了他家眷的馬車中,美名其曰找老婆聯絡感情。李愔爲了面子又死扛了一會,最後實在受了了,乾脆有樣學樣,也鑽進了蕭文心所在的那輛大馬車裡。

這輛馬車是李愔特製的,不但減震系統做的最好,而且內部空間也十分寬大,地面鋪着厚厚的地毯,最裡面是一個牀榻,累了可以躺上在面休息,外面則是一個矮茶几和幾個小凳子,坐上十個人也不會感覺擁擠。

李愔進到馬車之前,裡面已經有五個人了,其中了除了蕭文心外,文兒、畫兒、綠珠以及王惜君都在裡面。對於王惜君也要跟自己去登州這件事,李愔也有些意外。因爲長安這邊的產業太多,比如酒廠、煤礦等事,都要有人來打理,再加上一些其它的考慮,於是李愔決定把王子豪留在長安,可王惜君卻說自己早已經是李愔的侍女,因此也要跟來,甚至王子豪也十分支持,李愔無奈,只能把她也帶來了。

李愔進到馬車裡,卻看到文兒、畫兒和綠珠正在玩鬥地主,而蕭文心和王惜君則一人手捧一卷書,分坐在裡面的牀榻兩邊,其中蕭文心看的是還沒有完本的紅樓夢,而王惜君看的則是剛剛印刷成冊的三國。

三國這本書因爲被李世民看重,自己看完之後覺得不過癮,還讓人印刷成冊,在過年時做爲禮物送給文武百官,結果元宵節還沒開始時,在大唐上層就已經形成一羣十分高端的三國迷,過年拜訪之時,三句話內必談三國。

而有了這些人的帶領,再加上一些無良商人的瘋狂盜版,在李愔離開長安時,只要是識字之人,幾乎人手一本三國,就算有人不喜歡讀小說,可是衝着這本書是從李六郎那裡流傳出來的,還是讓不少人慷慨解囊買上一本,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讓長安城的書商大發了一筆,可惜李愔這個‘作者’,卻是連一個銅板也沒拿到。

“咦,夫君你終於來了,我還等着你給我講紅樓呢?”看到李愔進來,蕭文心忽然表現出異常的熱情,拉着李愔坐到身邊。而坐在另外一邊的惜君卻不屑的瞟了一眼,什麼話也沒有說,繼續看自己的三國,只是她沒有發現,自己已經盯着同一頁好長時間了。

李愔對文心的熱情也有點不知所措,不過反正他也是來休息的,而且閒着無事,於是喝了口茶後,開始接着三國,而文心聽着聽着,慢慢的半依在李愔懷裡,滿臉都是幸福的神色。文兒她們玩的興起,再加上早就習慣了李愔和文心的親密,因此並不以爲意。

旁邊的王惜君雖然一直盯着書,其實眼睛的餘光一直注意着李愔這邊,看到人家夫妻親密的樣子時,王惜君心中禁不住泛起一股醋意。從她一進馬車開始,敏感的蕭文心就對自己表現出一種本能的排斥,只是做爲女主人,蕭文心對她這個特殊的侍女開始倒親熱的聊了幾句,可是很快兩人就陷入了尷尬的沉默中,最後只能拿出隨身帶的書籍看了起來。

“我去騎馬!”王惜君忽然感覺胸口很悶,乾脆扔下書站起來道,說完也不管其它人的反應,自己徑直下了馬車,騎上馬來回馳騁了幾遍,這才感覺好受了一些。

長安離登州有兩千多裡,而李愔他們不但人多,帶的東西也更多,若是隻走陸路的話,實在是有些麻煩,特別是大唐的交通狀況還沒有得到徹底的改善,其中長安到洛陽倒不錯,水泥大道幾乎已經修的差不多了,車隊行駛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前進的速度很快,然後又從洛陽到了鄭州,再向東陸路可就不好走了。

不過幸好還有一條黃河,初唐時因爲上游的植被還沒有遭到大規模的破壞,因此李愔看到的黃河水也只是略顯渾濁,流量也比後世大的多,而且過完年後,氣溫急速回升,等李愔他們趕到鄭州時,黃河上已經解凍並且完全可以行船了。

鄭州刺史早就爲李愔準備好了船隻,而李愔也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樓船,這種樓船果然如名字一般,立在水中像坐高樓一般,比如李愔坐的這輛,就是一艘三層高的樓船,可以載兩千人,除去水手之外,幾乎可以把李愔帶來的所有人都裝上,只不過李愔看着卻有點擔心,這般用眼睛也能看出重心在水面之上,如此船隻萬一遇上風浪翻船的話,那可就糟糕了。

除了最大的樓船之外,當地州府還準備了不少的貨船,李愔他們花了兩天時間,才把帶的東西都搬上船,然後順流而下,到了青州地界下船,然後經過萊州之後,終於到達了登州地界。

(未完待續)

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107章 角力第14章 魚吃人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124章 大唐日報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428章 飛來器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418章 搬遷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72章 獻壽禮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124章 大唐日報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737章 樑皇山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652章 希臘火第563章 下南洋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138章 不知盧兄有何感想?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29章 吐蕃大使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14章 魚吃人第111章 工商論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71章 推廣酒精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
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107章 角力第14章 魚吃人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124章 大唐日報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328章 倭國水軍的情況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428章 飛來器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418章 搬遷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72章 獻壽禮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124章 大唐日報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737章 樑皇山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652章 希臘火第563章 下南洋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138章 不知盧兄有何感想?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29章 吐蕃大使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14章 魚吃人第111章 工商論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71章 推廣酒精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