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最後一戰(下)

當高句麗人付出不小的傷亡闖過飛雷炮和箭雨後,雙方相距已經不足十丈,不過高句麗的士卒卻並沒有放鬆,臉上反而更加的凝重,接着他們清晰的聽到,唐軍中的將官再次下令點火,然後一顆顆香瓜大小的烏黑手雷被扔過來,然後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爆炸聲已經連成一片,無數帶着尖嘯聲的碎片在場地上飛舞,就算是再厚的盔甲,也很難擋住這些碎片。

兩軍還沒有真正的開始接觸,高句麗人已經傷亡近萬,當然了,大部分都是被火藥武器炸傷,真正炸死的人其實還是少數,不過這近萬的傷亡,已經把高句麗人的攻擊隊形打的散亂不堪,而且衝鋒的勢頭也不復剛纔的兇猛。

善於抓住時機的唐軍將士,齊聲怒吼‘殺!殺!殺!’,然後如一羣猛虎一般,衝進了高句麗人的軍陣之中,一時間血浪翻滾殺聲震天,人命這種場合下,都已經變成了草芥,一茬茬被死神收割,然後又有新的補上去。

李愔在後方和李世民壓陣,第一撥衝上去的只有五萬唐軍,剩下的兩萬做爲預備軍,隨時應付出現的各種可能。唐軍的攻勢犀利之極,雖然面對多出自己一倍的高句麗軍隊,與對方剛一接觸,立刻就像壓路機一般,橫推着將戰線一直向高句麗人那邊移動,特別是李道宗、張儉、程名振等猛將帶領的部隊,簡直像是幾把尖刀一般,迅速的對敵人進行了分割,然後一段段的吃掉。

開戰纔不過兩個時辰,先上場的十萬高句麗大軍已經有了幾分敗像,後面的淵蓋蘇文也被唐軍的犀利嚇了一跳,急忙命人從五萬預備隊中挑出三萬。分成兩隊左右救援。

李世民看到對方終於動用了預備隊。自然也做出應對,身邊的三萬人馬分出兩萬,一左一右。分別抵擋住對方的援軍,然後又命牛進達率領三千玄甲軍,以最快的速度衝擊主戰場。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一舉沖垮對方,奠定勝局。

玄甲軍一直是軍中的王牌,只要他們一出,那麼也就到了決定戰場勝負的時刻了,而牛進達有幸暫時率領這支傳奇騎兵,自然倍感榮幸,抱拳接令後,虎吼一聲。以自己做爲箭頭,帶着這支全身重鎧的騎兵就衝了上去。

李愔也對這支傳奇軍隊十分好奇,平時他只知道。玄甲軍在軍中的待遇和裝備都是最好的。而且他們的盔甲也與一般的唐軍不同,不但士卒全身上下都覆蓋着黑色的鎧甲。連馬匹也被鎧甲包的極爲嚴實。只是之前的戰爭,大都是攻城戰,騎兵自然用不上,因此一直沒見過玄甲軍出手,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李愔自然把眼睛瞪的大大的。

只見玄甲軍在牛進達的帶領下,很快將馬速提升到極限,雖然只有三千人,但衝鋒之時,卻讓人有種烏雲壓境的窒息感,人未到,殺氣卻已經逼的前面的高句麗士卒膽氣盡喪。等到兩軍剛一接觸,就見玄甲軍如同一柄燒紅的鋼刀切入牛油,眨眼間就已經從中間撕開一個口子,並且如同鑿子一般,將大股的高句麗軍隊分割開來,馬蹄過處,屍骨遍佈。

玄甲軍在高句麗軍隊中縱橫捭闔,每切開一條口子,就有唐軍趁機涌入,將一股股的高句麗士卒包抄消滅,如此一來,更讓高句麗的大軍難以招架,而淵蓋蘇文派來的三萬援軍卻被兩萬唐軍纏住,根本騰不出手救援,眼看着大局已定,高句麗的敗亡就在眼前。

淵蓋蘇文看到這種情況,知道已經到了生死一線的時刻了,身邊預留的兩萬精銳也終於開始動用,在他和三弟淵淨武的親自帶領下,兩萬人一起從左側殺出,目標直指阻攔左側援軍的一萬唐軍。

李愔看到這種情況,心中也嚇了一跳,左側那一萬人是由王文度帶領的唐軍,雖然也是精銳,但面對三萬高句麗精銳的圍攻,很可能會抵擋不住。而左側一敗,淵氏就有迴旋的餘地,可能趁勢殺入主戰場,正面與唐軍決一死戰,不過這種做法風險太大,對方更可能趁着大部分唐軍被纏住的時機,揮軍殺向他們這裡,畢竟只要抓住了李世民,那這場戰爭還用打嗎?

不過李世民看到這種情況,卻是冷冷一笑道:“淵氏小兒,真當朕老了不成,來人,朕要親率大軍,與淵氏小兒一決雌雄!”

一聽李世民要親自上陣,把周圍的將領都嚇的不輕,不過現在李績在主戰場上指揮,牛進達、李道宗等份量重的主將又都不在,他們想勸又不敢勸,於是都一起看向李愔。

“父皇千斤之軀,萬萬不可冒險,我大唐名將如雲,隨便一人便可破敵,何須父皇動手?”李愔也知道現在只有自己說話夠份量,急忙在馬上拱手勸道。

看到李愔領頭,周圍的大小將官立刻有了主心骨,紛紛勸誡皇帝陛下萬萬不可輕動,否則會動搖大唐江山社稷云云,李世民剛纔也是一時氣話,他身負天下,自然不敢輕易冒險,現在李愔和衆將一勸,於是也就順勢點了點頭,轉而說道:“好吧,朕分出五千精兵,有哪位將軍願領軍一戰?”

李世民話音剛落,一下子跳出來七八個將領,叫囂着自己願領兵大破淵氏,這些將領都比較年輕,之所以沒放他們上戰場,其實就是嫌他們年輕氣盛經驗不足,怕上場意氣用事而壞了大局,所以放到後面磨一磨他們的脾氣。不過他們心裡卻是極不情願,現在一看有機會上戰場立功,自然是爭先恐後,甚至互相吵了起來。

李愔正在旁邊看的有趣,忽然身邊有人甕聲說道:“殿下,我們兄弟也想上戰場!”

一聽這個聲音,李愔就知道是虎力,扭頭看了看,發現這個巨漢騎着一頭十分壯碩的健馬上,一臉嗜血的盯着自己,而周龍在他旁邊雖然什麼話也沒說,但眼睛中卻滿是狂熱。這兩個戰爭狂之所以來遼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過一過戰爭的癮,保護李愔只是順便,反正在他們心裡肯定是這麼想的。不過他們身爲李愔的親衛,平時根本沒有機會上戰場,只能眼睜睜看着別人在戰場上縱橫馳騁,而剛纔看到玄甲軍在戰場上的風采時,更是心癢難耐。

“對方可是高句麗的最後精銳,那可不是說着玩的,你們確定要去?”李愔有些無奈的問道,當初自己答應他們,會給他們上戰場的機會,可是現在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再不兌現當初諾言的話,那自己可就要失信於人了。

“殿下,我們剩下的這七百虎頭軍,都已經到了年齡的極限了,若是錯過了今天這場大戰,恐怕以後就算是有機會,我們也沒有拿起刀槍的力氣了,請殿下成全我等,就算是死,我們也想死在戰場上!”還沒等虎力和周龍回答,一直護衛在李愔左右的一個老虎頭軍忽然躬身說道,滿是滄桑的虎目中閃過一絲決然之色。

“請殿下成全!”其它臨近的虎頭軍也是躬身求道。他們虎頭軍本來就是爲了戰場而生,可是國滅之後,他們不得不放下軍人的驕傲與尊嚴,做起了爲世人所不齒的海盜,現在終於有機會重現當年虎頭軍的風采,自然都是壯烈滿懷。

“你們……”李愔看着這幫耳鬢都有些斑白的老兵,也十分理解這些人的心情,在他們看來,當年虎頭軍的榮譽比自己的命都重要,而今天他們就是想在戰場上,重拾當年的榮耀。

“好吧,我去幫你們說!”李愔實在無法拒絕,最後只得嘆息一聲,語氣沉重的說道。這些人雖然當年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但一來多年未上戰場,年紀也大了,二來敵衆我寡,恐怕此次大戰後,還不知有多少人要長眠在這裡?

李世民對這些請戰的年輕將領也不太放心,正在躊躇之時,忽然看到李愔帶着兩個將官走過來,向自己行了一禮道:“啓稟父皇,兒臣有兩人向父皇推薦,必定可破左側的淵氏精銳!”

“哦?就是你身後這兩人?”李世民上下打量了一下虎力和周龍,發現這兩人果然都是氣度驚人,在面對自己這個大唐皇帝時,也沒有任何的異色。再加上虎力那強壯無比的體格,以及周龍身上的那股彪悍之氣,讓人一見就能感覺到對方的不凡。

“啓稟父皇,這兩人是兒臣府上的典軍,分別叫虎力和周龍,在登州時,曾經幫助兒臣大破高句麗來襲的六萬大軍,不但個人勇武非常,而且也都是大將之才,有他們領兵的話,絕對萬無一失!”李愔大聲稟報道。

若是別人舉薦的也就罷了,李愔可是自己最寵愛的兒子,而且才能也是公認的,因此李世民倒不懷疑他的話。而且以他多年來的識人之能,也能看出兩人都是非常之人,因此聽後點了點頭道:“好,那朕命你們兩人領兵五千,可有信心破敵?”

聽到李世民的問話,虎力和周龍立刻上前一步答道:“陛下放心,末將若不能將對方主將擒來,甘願受軍法處置!”

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111章 工商論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737章 樑皇山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687章 搶人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111章 工商論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550章 好姐妹第546章 流鼻血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326章 遭遇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102章 獻策之人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180章 傻丫頭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23章 長安態勢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46章 大唐備戰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745章 遷都?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345章 種植園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34章 殺鯨懾敵第13章 新式捕撈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652章 希臘火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620章 大堡礁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384章 奴港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418章 搬遷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111章 工商論
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111章 工商論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737章 樑皇山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687章 搶人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111章 工商論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550章 好姐妹第546章 流鼻血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326章 遭遇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102章 獻策之人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180章 傻丫頭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23章 長安態勢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46章 大唐備戰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745章 遷都?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345章 種植園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34章 殺鯨懾敵第13章 新式捕撈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652章 希臘火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620章 大堡礁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384章 奴港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418章 搬遷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111章 工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