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

大唐貞觀二十一年,前隋蕭皇后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蕭皇后的前半生享盡了世間的繁華,楊廣雖然有些好大喜功,而且皇宮的妃嬪也不少,但是對於蕭皇后一向敬愛有加,夫妻二人的感情很好。但是自從江都之亂後,蕭皇后就受盡了顛沛流離之苦,甚至流亡於突厥,直到貞觀四年纔再次回到長安。

只不過在長安的蕭皇后雖然受到李世民的禮遇,但是身爲前朝皇后,她在長安的生活也並不如意,平時除了弟弟蕭瑀外,也根本沒人敢去探望她??。直到後來楊妃與她冰釋前嫌,李愔和李恪兄弟經常去她那裡,這才使得隋國夫人府有了些生氣。

只不過後來楊暕的出現,雖然讓蕭皇后感到十分的欣慰,但是緊接着又經歷了一次喪子之痛,這讓年老的她悲痛欲絕,後來李愔將蕭皇后和採兒留在臺灣散心,不過即便是有他和採兒這些晚輩陪着,蕭皇后還是無法從楊暕去世的悲痛中走出來。不過幸好她是個長壽之人,再加上又有采兒這個親孫女長伴左右,所以這才使得蕭皇后硬挺到現在。

想到當初自己與蕭皇后第一次見面,並且對方將他誤認爲是楊廣的事,李愔感覺就像是昨天的事一樣。當天蕭皇后送給自己做爲見面禮的四衛戒,現在還戴在李愔的手上,只是戒指依舊,送戒指的人卻已經不在了。

“六哥節哀,隋國夫人年過八十而逝,已經是少有的高壽了!”喬拉城的港口外。李貞和李惲攜家人爲李愔送行,其中李惲第一個開口安慰道。

“嗯。我知道,天竺這邊的事情就要靠你們自己去做了。需要什麼配合的話,就派人去佛城找劉仁軌。”李愔也開口道,只是現在的他神色黯然,雙眼中也滿是血絲,自從昨天接到蕭皇后去世的消息後,他整晚都沒有合上眼。

看到李愔神色如此憔悴,李貞和李惲等人都有些擔心,本來還想再說什麼,不過只見李愔卻是揮了揮手。然後轉身上了船,等到了船上後,才與衆人揮手告別。

李愔的船隊離開喬拉城後,並沒有回錫蘭島,而是直接派人向劉仁軌叮囑了一下,讓他儘量配合李貞和李惲的行動,然後船隊就一路向東,穿過馬六甲海峽到達獅城後,李愔立刻將座船換成了蒸汽船。到達臺灣時又停了一下,將文心等幾人一起接到船上,然後以最大的速度向揚州的方向趕去。

天竺距離長安實在太遠了,哪怕是李愔日趕夜趕。最少也需要兩個多月才能到達長安,所以蕭皇后的喪事自然不能等着李愔趕回去。再加上蕭皇后的身份特殊,採兒又是李治的太子妃。所以最後李世民親自下旨,命李治和蕭瑀兩人籌辦蕭皇后的葬禮。並且還以皇后之禮,將蕭皇后葬於揚州的煬帝之陵。而李愔趕回來的時候。蕭皇后的送葬隊伍已經快到揚州了。

相比李愔事先毫不知情,李恪倒是早在幾個月前接到蕭皇后病重的消息,所以早早的就趕到了長安,這次葬禮他也是出了不少的力,等到李愔趕到揚州的時候,也剛好是蕭皇后的遺體送到揚州的日子。

看到蕭皇后的棺槨,李愔自然是放聲大哭,李治和蕭瑀雖然出言勸說,但卻根本沒用,而楊妃和南陽公主、採兒等人看到李愔悲痛的樣子,也禁不住再次悲從中來,當場也嚶嚶的哭了起來。

不過無論李愔再怎麼悲痛,蕭皇后下葬的日子卻已經定了下來,不能因爲他而耽誤了下葬的日子,所以在下葬之後,李愔只得身穿重孝的爲蕭皇后守陵,以此來表達自己對蕭皇后愧疚,誰勸也沒用。畢竟在他看來,自己身爲外孫,在老人家去世的時候,卻沒能守在身邊,這讓李愔十分的自責,現在只能用這種辦法彌補一下。

不過在蕭皇后下葬九天之後,採兒和李治找到李愔,只是採兒一見到李愔,立刻是泣不成聲,最後還是在李治和李愔共同的安慰下才停止了哭泣,然後採兒這纔開口道:“表哥,祖母去世的時候叮囑我,讓你千萬不要因爲她的喪事而耽誤了正事,現在祖母都下葬九天了,你的孝心祖母也肯定感受到了,所以還是回去吧,臺灣那裡還有許多的政務需要你處理!”

“是啊六哥,祖母她老人家病重時,我也在場,是她一定要求把這個消息瞞着你,因爲她知道你在臺灣的事務繁多,不能因爲她的事而讓你再分心,由此可見祖母她對你的關心,現在她老人家雖然不在了,但是你也不要因爲太過傷痛,而耽誤了正事啊!”旁邊的李治也開口勸道。

不過李愔聽後卻是搖了搖頭道:“外祖母視我爲親孫,但她老人家卻連我最後一面都見不到,這是我的不孝,所以你們就不要再勸我了!”

看到李愔如此堅持,李治本來還想再說什麼,不過採兒卻向李治使了個眼色。這讓李治立刻會意,轉身離開了這裡,讓採兒單獨勸說李愔。

看到李治離開,採兒這才輕聲對李愔說道:“表哥,你應該知道祖母對你的期望,甚至在她眼中,你就是祖父生命的延續,所以她比誰都希望看到,你能建立一個與大唐相媲美的大帝國,所以你現在的樣子若是讓祖母知道,只會讓她感到失望!”

採兒說到最後,語氣也變得有些嚴厲。而李愔聽後則是默然不語。他自然知道蕭皇后對自己的期望,前隋雖然亡了,但是他的身上卻有一半的楊氏血統,再加上他的外貌又與楊廣極爲酷似,所以從一開始,蕭皇后就很支持李愔向外發展,而且還將李愔的勢力看做是前隋皇族的延續,雖然這種想法有些一廂情願,但是對於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家而言,也未嘗不是種安慰。

也正是蕭皇后有這種想法,所以才讓人隱瞞了她去世的消息。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初楊暕去世時,也同樣對李愔隱瞞了消息,因爲當時正是李愔入侵新羅的關鍵時期,而這次李愔更是遠在天竺,雖然蕭皇后不知道天竺的事對李愔是否重要,但是她卻不想因爲自己去世的事而打亂李愔的計劃。

想到這裡,李愔終於長出了口氣,擡起頭對採兒道:“採兒,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外祖母的心思我也很清楚,今天是第九天,守完之後,明天我就會離開這裡。”

看到李愔終於被自己說通,採兒也終於鬆了口氣。第二天李愔果然離開了蕭皇后和楊廣的墓地,來到揚州城與楊妃她們團聚。這段時間楊妃雖然擔心李愔,不過能夠見到李啓和李冕兩個孫子,卻也讓她心懷大暢,整日裡就是帶着兩個孫兒,甚至連李愔這個兒子都忘記去想了。

李愔和李恪也是數年未見楊妃,再加上又有醜醜和李啓這些第三代,自然更顯得其樂融融,而這也將蕭皇后去世的悲傷沖淡了許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治和採兒在去年已經大婚了,現在採兒正式成爲大唐的太子妃,那位胡雨依小姐則以良娣的身份入宮。

揚州雖好,但是楊妃和採兒他們卻不能久呆,畢竟在處理完蕭皇后的葬禮後,他們還是要回長安的,只是就在他們還沒有動身的時候,長安忽然又傳來一個消息,申國公高士廉病死,李世民痛哭流涕。

雖然李愔對高士廉沒有太大的印象,只記得對方是個十分嚴肅的老頭,不過他卻知道,高士廉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六位,在房玄齡之下。而且就在貞觀十七年,排名第四的魏徵也去世了。另外還有像李靖、房玄齡、蕭瑀這些老臣,這幾年的身體也愈加的衰老,這也說明,大唐那些幫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臣子慢慢都老了,而這對大唐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同時對於一些年輕的臣子而言,又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這次楊妃她們沒有再去臺灣,而是去上海呆了一段時間,而且楊妃還特意召見了一下李承乾,因爲在來之前,長孫皇后讓她幫忙帶幾句話給他,結果李承乾在見過楊妃後出來時,臉上好像有哭過的痕跡。

另外李愔還特地帶了文心和兒子李冕,去拜訪了一下蕭瑀,畢竟文心名義上還是蕭瑀的孫女,而且蕭瑀這幾年的身體本來就不太好,又受到蕭皇后去世的打擊,整個人瘦的厲害,說話時也有些喘氣,只是在見到李冕時,眼睛中才有了一絲神采。

看到蕭瑀的身體如此不好,文心幾次勸說他放下朝中的事,最好能搬到臺灣休養一段時間,不過蕭瑀卻是個死硬的性子,根本就沒有在意文心的話,所以最後李愔和文心也只能叮囑他多保重身體。

而唯一讓文心感到高興的是,她的母親終於決定要來臺灣了,現在正在準備之中,估計最遲明年就會動身。只是李愔聽到這個消息時,又想到文心那位名義上的父親蕭錯,若是自己沒有記錯的話,他好像一直苦戀着文心的母親,只是兩人只能做名義上的夫妻,不知道他對文心母親離開的事會如何想?(未完待續……)

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241章 二堂叔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642章 李愔一家(下)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51章 一塊大石落了地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429章 藍寶石?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50章 軍用食品第124章 大唐日報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745章 遷都?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症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14章 魚吃人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46章 大唐備戰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614章 動物園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348章 蒸汽船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345章 種植園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42章 捕鯨船第506章 陷阱第47章 淵氏之謀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
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241章 二堂叔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642章 李愔一家(下)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51章 一塊大石落了地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429章 藍寶石?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50章 軍用食品第124章 大唐日報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745章 遷都?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症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14章 魚吃人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46章 大唐備戰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614章 動物園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348章 蒸汽船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345章 種植園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42章 捕鯨船第506章 陷阱第47章 淵氏之謀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