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

“什麼事?”李貞隨口問道,他滿腦子都是怎麼從舅舅那裡要錢的想法,根本沒空思考燕妃話中的意思。

燕妃一見沒好氣的道:“還能是什麼事,自然是你的婚事,也不知道你怎麼想的,那麼多名門貴女不娶,非要和落魄的應國公之女訂婚,不過這件事已經過去了,我也就不再說了,只是你在離開之前,一定把婚事給我辦了!”

李貞聽到這裡也是一愣,顯然是沒適應燕妃跳躍性的思維,不過他也很快反應過來,臉色有些羞紅的道:“成婚自然沒有問題,說起來兒臣與美娘也都不小了,而且按照規矩,兒臣在離開長安前,也需要成婚了。”

兩年前,李貞到了訂婚的年紀,當時不少少名門世家都願意與李貞結親,畢竟別的不說,光是李貞背後的燕氏就是個不小的助力。不過李貞卻選擇了武媚孃的妹妹,也就是和他一起長大的小美娘,兩人可以說是兩小無猜,而且彼此也早已經有了感情,再加上李貞也知道武媚娘並沒有死,不但是六哥李愔的嬬人之一,而且還是他的得力助力,掌管着齊王府的情報系統。所以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從功利方面考慮,李貞都會選擇武美娘。

從燕妃那裡回來後,李貞並沒有回自己的越王府,而是先去了武美娘和楊老夫人居住的府邸,前幾年在李愔和李貞的壓力下,武氏兄弟不但將長安的應國公府交給楊氏母女,而且還將國公府的產業分出一半,全都交給楊氏母女管理。也正是因爲如此,武美娘也早就搬出了越王府,現在李貞想見對方的話,卻需要多走幾步了。

應國公府現在是楊氏做主,不過楊氏是個信道之人,性子比較平淡。所以對國公府的管理並不怎麼過問,結果在美娘十二三歲時,就已經開始代母親管理國公府,慢慢的接過府中的大權,再加上李愔和武媚娘明裡暗裡的幫助,現在應國公府也是十分興旺,名下有着大量的商鋪和工廠,對此李貞也是大力支持。畢竟他也知道,這一切現在都是美孃的,到時美娘嫁給自己,那這些產業就全都是他的了。

年方十六的武美娘聽到李貞來訪時,也是十分高興,放下手中的事就跑了出來,自從訂婚之後,美娘與李貞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在一起了,有時也經商一起參加一些貴族宴會,這也讓兩的感情更加深厚。因此見面也十分隨意。

當正在喝茶的李貞看到氣喘吁吁跑來的武美娘時,也是心疼的不得了。急忙上前扶她道:“跑那麼急幹什麼,我又不會逃了。”

“我……我想早點看到你嗎!”嬌小的美娘有些嬌羞的道。十六歲的美娘與她的兩個姐姐不同,她長的比較嬌小,而且鵝蛋臉、大眼睛,看上去是個十分可愛的女孩子。有人說美麗的女孩不一定可愛,但可愛的女孩卻一定是美麗的,這句話用在美娘身上就十分合適。

聽到美孃的話。李貞也不禁感到有些愧疚,他這段時間一直忙着組建軍隊的事,自然沒時間來看美娘。也難怪今天自己來了之後,她會這麼的高興。

不過李貞很快就恢復過來,拉着美孃的手讓她在自己身邊坐下,然後又將燕妃讓他們兩人儘快完婚的事講了出來,結果美娘聽後也是又羞又喜,看向李貞的目光中也滿是甜蜜。說起來美娘一人挑起半個應國公府,放在後世也算是一個女強人了,但是她卻對李貞用情極深,甚至可以說是百依百順,兩人相處時,處處都透着一股小女人的意味,這也是李貞格外喜歡美孃的原因。

李貞身爲越王,他的婚事可萬萬馬虎不得,至少光是準備就得花上幾個月,所以李貞也沒呆在長安乾等着結婚,而是和李惲一起,去了新佔領的安北都護府,用糧食爲誘餌,再加上之前又有落雲等部落做榜樣,所以很快就招集了一批在戰爭與災荒中走投無路的小部落,加在一起也有近二十萬人。

這些草原人在李惲的安排下,再加上李愔的協助,開始慢慢的向海外轉移。至於李貞,他則趕回了長安,與武美娘舉行了一個盛大的結婚儀式,只不過很可惜的是,李愔根本趕不回來參加,另外武媚娘也無法公開身份,所以也沒能來,這讓臺灣的武媚娘對此十分失落。

成婚的李貞並沒有休息多長時間,而是在第三天就開始投入到緊張的準備之中,他將自己越王府的產業全都變賣一空,籌措出筆的財物,另外武美娘也表現出一個賢妻的本色,十分有魄力的將應國公府的產業也隨之變賣,然後將所有財物都交給丈夫,以示對李貞的支持。

而李貞和李惲的事也已經在長安城中傳播開了,他們對於武美娘此舉,也全都感到有些震驚,畢竟誰也沒想到,這位應國公的三小姐,竟然有些決斷?另外那些報紙也對此事紛紛報道,幾乎全都是一面倒的正面評價,甚至不少人都認爲武美娘可以做爲賢妻的典範。結果一時間武美孃的聲望大增,甚至還有不少男子搖頭嘆息,爲找不到像武美娘這樣的好妻子而自傷自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貞的母族燕氏也開始四處籌措物資,大張旗鼓的支持李貞的行動,相比李貞和李惲的財力,燕氏纔是真正的有錢人,別看李貞和李惲砸鍋賣鐵的把所有產業都賣了,但是籌措的物資卻還不到所有物資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物資幾乎全都是燕氏提供的,這也讓所有人都見識了一下,什麼才叫做真正的有錢人?

不過相比較而言,真正對李貞和李惲幫助最大的,卻並不是燕氏,而是遠在臺灣的李愔。

從一開始的時候,李愔就幫李貞和李惲兩人指明瞭開拓的方向,而且還爲他們蒐集天竺各方面的情報,讓他們在長安之時,就已經對自己要去的地方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

另外李貞和李惲招納的草原人,也全都由李愔幫着向海外運輸,而且在剛開始的時候,這些草原人肯定不能一下子全都運到天竺去,肯定要有一個暫時的駐地,而這個駐地也是由李愔提供的,就位於林邑國內,那裡是糧食產區,養活二十萬草原人根本不成問題。

當李貞和李惲將物資全都籌措完畢後,他們帶着前段時間招攬的心腹之人,再加上兩個王府的兩千護衛,帶着家眷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長安,然後在鄭州上船,沿着黃河一路東去,走上了當初李愔走過的那條道路。

不過李貞和李惲並沒有急着趕路,甚至從到達登州之後,他們就開始走走停停,這主要是李貞和李惲要帶着手下的人蔘觀六哥李愔治下的屬地,比如他們在登州坐上火車,將整個登州城轉了個遍,讓所有人都領略到了登州的繁華。

另外他們還去了泗沘,參觀了只允許漢人居住的南韓州,另外也去了倭國,參觀了一下火槍與火炮初次進入實戰的戰場,而當到達已經繁榮無比的上海時,更給所有人都帶來無比的震撼,畢竟誰也無法想像,這座城市在幾年前,還只是一片荒蕪的沙灘。

對於上海的變化,李貞和李惲受到的震動最大,因爲他們親眼見到過這裡的荒涼,所以在見到眼前的繁華時,都讓他們有了一種如在夢中的錯覺,直到見到李恪時,他們才從震驚中清醒過來。

李恪也知道了李貞和李惲此行的目的,而且也知道這兩個弟弟的志向,對此他不但十分支持,甚至隱隱間還有些佩服,畢竟當初他就沒有如此魄力,竟然可以放棄大唐的一切,與李愔走上相同的道路。

不過李恪感覺現在還不算晚,自己的年紀也不大,等到上海這邊走上正軌之後,藉着這座新城產生的巨大的利益,也許自己能與三個弟弟一樣,同樣走上向外擴張之路。

另外李貞和李惲在上海也見到了他們的大哥李承乾,雖然他們聽說大哥在上海甘心做了個小官,但是卻一直不敢相信,直到見到李承乾身穿綠色官袍的樣子,才讓他們徹底的相信這竟然是真的。

不過李承乾雖然不再是太子,但畢竟還是他們的大哥,所以四兄弟聚在一起,也十分的熱鬧,晚上聚在李承乾的府上,同樣也是喝的大醉。

李貞和李惲在上海住了三天,等到部下們將上海蔘觀完畢後,李貞這纔對所有屬下道,他們將在海外建立起一個巨大的王國,而他們的王都,也將是是一座比上海城還要繁華的城市。雖然這只是一個宏偉的藍圖,但卻真實的激起所有人的士氣。

離開上海之後,李貞和李惲的船隊再次南下,這次的目的地直指臺灣的基隆,而在那裡,李愔已經在等着這兩個弟弟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美娘和母親楊氏也隨李貞一起來了,只不過她們現在都還不知道,武媚娘早就在基隆望眼欲穿的等着她們了。

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107章 角力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302章 逃民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498章 錫蘭島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384章 奴港第335章 落花崖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563章 下南洋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99章 長安局勢第62章 敷面膜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73章 煙花絢爛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553章 同意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18章 搬遷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71章 推廣酒精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360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96章 回登州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642章 李愔一家(下)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68章 虎頭軍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18章 師徒相見第36章 巧遇牛人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58章 殺豬吃肉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
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107章 角力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302章 逃民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498章 錫蘭島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384章 奴港第335章 落花崖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563章 下南洋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99章 長安局勢第62章 敷面膜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73章 煙花絢爛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553章 同意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18章 搬遷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71章 推廣酒精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360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96章 回登州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642章 李愔一家(下)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68章 虎頭軍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18章 師徒相見第36章 巧遇牛人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58章 殺豬吃肉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