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塵埃落定

李承乾一家既然來到登州,李愔自然要留他們多住幾天,畢竟李承乾前段時間因爲心中鬱結,再加上暈船等症狀,導致身體不太好,另外李象等幾個孩子也很喜歡這裡,所以李愔就讓他們暫時在登州住上一段時間,順便讓李承乾休養一下身體。

不過這幾天他們也沒呆在王府裡悶着,李愔和文心分別帶着李承乾一家將登州遊覽了一遍,不過以李承乾的身份,他對自然美景之類的倒不是很感興趣,反而是對市井人情,以及登州各個行業的發展極爲上心,甚至還興致勃勃的去參觀了一下蒸汽機的製造工廠,親眼目睹了一下這種只吃石炭就能跑的機器是如何製造的。

以前李承乾也只是聽說登州繁華,不過他自小長於長安,對登州的繁華並不怎麼在意,畢竟在他看來,無論再怎麼繁華,卻也無法與長安、洛陽這樣的大城相比。不過在親眼目睹了登州的各行各業,以及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羣時,他才忽然發現,原來登州之地的繁華並不比長安和洛陽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之長安和洛陽還要強上許多。

登州的繁華正是李愔到來之後,在短短几年之內發展起來的,以前的登州雖然是處有名的港口,但是在當時大唐的海岸線上,像登州這樣的港口還有許多,可是現在能與登州相提並論的,估計也只有南方的廣州了。想到這些,李承乾對李愔這位弟弟真的是心服口服,難怪父皇如此寵信六弟,光是人家的這份本事,就不是其它兄弟可比的。

李承乾一家在登州遊玩,負責押送他們的官員自然也不敢催。他們可以不怕李承乾,但是卻不敢得罪李愔,畢竟誰都知道,這位齊王殿下不但深受陛下寵愛,而且與朝中文武百官還都有着極深的關係,若是得罪他的話,那絕對沒好果子吃,況且人家兄弟相聚,多住幾天也是人之常情。對這種情況誰還沒個眼色?

正是在這種默許下,李承乾一家在登州一下子住了近半個月,直到天氣越來越涼時,這才乘船離開了登州,不過這次乘的船卻全都是齊王府的大船。其中李承乾一家更是坐上李愔的齊王號,另外船隊裡還運輸着一批貨物,這些貨物正是已經組裝火車的各個部件,它們將會被送到上海進行組裝,然後在上海城中建設一個原始的火車交通網絡,雖然還做不到覆蓋全城,但覆蓋幾條主要幹道卻還是可以的。

對於這批貨物的運輸。李愔還耍了個心眼,他故意誇大了這些火車部件的重要性,並且鄭重其事的希望李承乾能幫着照看。李承乾雖然從被廢的打擊中解開了心結,但是卻急需別人的肯定。所以對於李愔的‘請求’,自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李承乾一家離開登州之時,李愔和文心、醜醜等一家人到碼頭送行,不過這幾天醜醜和幾個堂兄堂姐玩的很開心。現在卻要分別,雖然以他們的年紀。可能並不懂得分別意味着什麼,但是小孩子的感覺總是最敏銳的,他們可能是感覺到了什麼,結果醜醜和李象等幾個小孩子是放聲大哭,這讓李愔等人光是忙着哄孩子了,倒是沖淡了離別時的那種傷感氣氛。

當船尾的李承乾看着碼頭上不停揮手的李愔時,眼淚再一次流了出來,只不過這並不是傷感的淚,而是對李愔的感激之淚。雖然他只是在登州呆了半個月時間,而且李愔好像也沒特意爲他做什麼事,但是李承乾卻知道,自己在登州這幾天,李愔卻給了他一樣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活下去的勇氣,以及支撐這份勇氣的親情,而這也正是他現在最需要的東西。

“六弟,大哥一定會好好活着,我要看着你能走到哪一步?”當再也看不到碼頭上的身影時,李承乾擦了擦眼淚,然後長吸了口氣低語道。

當李承乾的船隊從登州南下上海時,長安城中卻已經爲立儲之事鬧的滿城風雨,李泰上次對李世民說的那句‘殺子傳弟’,已經開始在一些小圈子中流傳開來,只是對於李泰的這句蠢話,卻讓無數反對李泰登位的人笑破了肚皮,而在深思之後,他們已經可以肯定,李泰已經因爲他的愚蠢,白白葬送掉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這個發現讓朝堂上的大部分都感到十分興奮,少數支持李泰的人則全都是搖頭嘆息,機靈點的已經開始與魏王劃清界線,哪怕是沒辦法劃清的,也開始對立儲之事保持緘默,不再積極爲李泰爭取,這樣至少在新太子上位後,不至於爲難他們。

而李泰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直到經過一些忠心之人的指點他才明白,原來自己是大錯特錯,可惜這時候後悔已經晚了,雖然他拼命的想要補救,甚至還進宮見了長孫皇后,希望可以挽回一點父親對自己的看法,可惜大錯已成,誰也不能再改變他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的事實。

兩儀殿內,李世民坐在殿上,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等十幾個文武重臣列在兩邊,其中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臣站在御書案前,正在滔滔不絕的向李世民進諫道:“陛下,國不可一日無君,也不可一日無儲君,現在太子被廢,當從皇子之中選出德才兼備之人,繼承太子之位,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這個進諫的老臣正是文心的祖父蕭瑀,現在正催促李世民立下新太子。不過旁邊的長孫無忌在聽到蕭瑀口中的‘德才兼備’四個字時,臉上卻閃過一絲不悅。蕭瑀的心思他十分清楚,無非就是想讓李世民下旨,將李愔召回來擔任太子,畢竟在剩下的皇子之中,能稱的上德才兼備的,也只有李愔了,這點連李恪都比他弟弟差一些。

不過李世民在聽到蕭瑀的話後,卻是微微一笑道:“宋國公言之有理,這幾日朕也一直在考慮立太子的事,不過幾個皇子卻都十分優秀,所以才一時拿不定主意,不過今天卻總算下定決心,將太子的人選給定了下來!”

李世民的話一出口,立刻讓下面的十幾人精神一震,目光‘唰’的一聲全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不過唯有長孫無忌卻是面帶微笑,好像早就知道結果一般。

“咳~,陛下,不知新任太子是哪位皇子?”房玄齡這時總算站出來問道。他雖然對李愔十分滿意,但李愔卻不願回長安,所以房玄齡無奈之得選擇了中立,對立儲相關的事從來都不表達看法,直到現在大事已定,這纔出來問了一句,同時其它大臣的耳朵也全都豎了起來。

而李世民則微笑着說道:“晉王雖然年幼,但素來聰慧,而且性情寬厚,與諸皇子相處時,從來不與人爭執,再加上又是皇后嫡出,所以朕決定,立晉王爲太子!”

李世民的話一落定,站在房玄齡身後的長孫無忌長出了口氣,臉上也露出幾分笑容,雖然他早就知道了這個結果,但是直到李世民在文武大臣面前宣佈之後,這件事纔算是真正定下來,再想改也不可能了,也只有到了這時候,他纔算是真正放心。

而蕭瑀聽到太子竟然是晉王時,臉上的神色也是一黯,默默的退回了文臣之列,而在場的十幾人中,有至少一半的人都在心中暗歎了口氣,他們都是看好李愔的人,可惜李愔自己不願意回來,他們也沒任何辦法。

李世民早就觀察着下面衆臣的神色,現在看到有一半的人都露出不愉之色,他心中同樣也是嘆息一聲,若是有可能的話,他當然也想讓李愔回來,可是李愔志不在此,再加上李愔在外面發展的勢頭正勁,他這個做父親的,也不好再把兒子拖回來做太子吧?

蕭瑀這些人需要安撫一下,但李世民心中所想的話卻不能明說,不過他事先早有準備。只見李世民雙手虛按,讓衆大臣安靜下來後,這纔開口道:“其實朕之所以立晉王爲太子,除了剛纔說的原因外,我還特意徵求了一下六郎的意見,結果他對立晉王爲太子也十分支持,這不,朕剛剛收到他的回信,就將這件事給定下來了!”

李世民說着,從書案上拿起已經開了封的書信,信封上字跡醜陋,正是李愔的親筆信。看到封信,蕭瑀等人的臉上卻都露出一絲苦笑,原來立晉王爲太子的事,遠在登州的李愔也有參與,這下他們真的沒話可說了。

長孫無忌看到蕭瑀等人的表情變化,嘴角上的那絲微笑更加明顯,立晉王爲太子的事李愔也支持,這下蕭瑀他們就再也沒話說了吧?

不過長孫無忌忽然又想到,當初自己與李愔面談時,對方事先給自己敲的警鐘,那句‘我允許你做諸葛孔明,但是千萬不要想做司馬懿’的話猶在耳邊,這讓他心中格外的不舒服。

李世民卻是又看了看李愔的信,這封信上的內容並不僅僅是支持立李治爲太子,信中還向他提出幾個建議,要對李治這個大唐未來的接班人進行一番‘改造’,只不過這改造的內容卻是殘酷了點。(未完待續)

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550章 好姐妹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306章 儋羅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441章 連環殺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742章 駕崩第12章 鬥詩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288章 風癱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23章 長安態勢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546章 流鼻血第737章 樑皇山第124章 大唐日報
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550章 好姐妹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219章 齊王府的貨物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306章 儋羅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441章 連環殺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711章 李世民病重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742章 駕崩第12章 鬥詩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288章 風癱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23章 長安態勢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546章 流鼻血第737章 樑皇山第124章 大唐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