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兕子威武

立政殿內,長孫皇后面帶嚴肅的坐在正位,旁邊有楊妃相陪,而在下首的位置,則坐着鬚髮雪白的衛國李靖,相比幾年前,李靖真的是老了,臉上的皺紋層疊,眼神中也沒有了當年的銳利。

李靖旁邊則是河間王李孝恭,相比李靖的老態,還未年滿六十的李孝恭卻顯得精神飽滿,花白的鬚髮也掩蓋不住他身上的彪悍之氣,只是他和李靖一樣,臉上都帶着幾分憂慮之色??。

“衛公,房相和宋國公的病情如何了?”這時長孫皇后開口問道,臉上也閃過一絲無奈之色,偏偏在這個用人的時候,兩個重要的大臣卻全都一病不起。

“啓稟皇后,房相從今年夏天開始就身體不好,雖然經過孫太醫等人的診治,但卻依然時好時壞,現在更是病的下不來牀,至於宋國公,自從他處理完隋國夫人的喪事後,回到長安也是一病不起,現在根本不能理事。”李靖剛想掙扎着站起來回話,卻被旁邊的李孝恭拉住,然後由李孝恭代他回話。

而長孫皇后也有些謙意的對李靖和李孝恭道:“本宮現在是方寸大亂,竟然忘了衛國的身體也不好。”說到這裡長孫皇后長嘆了口氣,接着又道,“現在陛下一心想要延壽,甚至連早年根本不信的丹藥,現在也開始服用,偏偏前幾年魏徵去世,房相和宋國公也病倒了,現在整個朝堂上下,能向陛下的進諫的人,也只剩下我們幾個了。”

聽到長孫皇后的話。旁邊的楊妃也是神情一黯,他們在回長安的路上時。就聽說了李世民服食丹藥的事,只是到了長安才知道。這件事已經鬧的十分嚴重,不少大臣爭相勸諫,卻李世民卻根本聽不進去,甚至連一向自信的長孫皇后,現在也不敢輕易勸諫,這是因爲她很清楚,若是在她第一次勸諫時沒有達到效果,那麼以後的勸諫也不會有什麼大用,所以她只能暗中想辦法。準備一次就能勸說李世民改變想法。

“皇后,長孫大人位列凌煙閣第一功臣,而且他與陛下的私交也是極好,若是他能勸說一下陛下的話,說不定能讓陛下改變想法。”這時李孝恭再次站起來說道。

李孝恭的話一出口,長孫皇后和旁邊的楊妃都是嘆了口氣,心想李孝恭畢竟是個武將出身,雖然深諳明哲保身之道,但對政治上事卻還顯得有些遲鈍。因此這時長孫皇后提醒他道:“河間王。長孫大人身爲太子的舅父,而且一向支持太子,他實在不宜在這件事上發表什麼意見!”

其實長孫皇后的話沒有說完,不但長孫無忌不能參與這件事。甚至連李治也同樣要避嫌,畢竟李世民煉丹是爲了延壽了,當然了。丹藥是不是真的能延壽先誰也不知道,但是身爲太子的李治若是勸說李世民不要服食丹藥。那麼在有心人看來,恐怕會傳出一些對太子不利的流言。所以與李治關係親密的人,除了長孫皇后外,其它人都得避嫌。

李孝恭也不笨,聽到長孫皇后的話,立刻就明白過來。而這時長孫皇后接着開口問道:“不過現在陛下沉迷於丹藥,而且已經服用了一些,雖然我對丹藥之說了解不多,但是卻也知道,自古從來沒有一個長生的帝王,那些丹藥雖然可以激發一時的精神,但是對身體必然有一些傷害,所以爲今之計,是如何讓陛下停止服用丹藥?”

“皇后所說不錯,太子與長孫大人不能參與進來,只憑我們幾人,說服陛下改變想法的可能性很小,幸好這件事齊王殿下已經來信,想必大家也都接到他的信,而且他在信中說已經有了說服陛下的主意,所以老臣也認爲,咱們現在先想辦法讓陛下停止用藥,然後再等着齊王殿下的消息。”這時李靖用蒼老的聲音說道,雖然他年紀大了,但是腦子卻還很清楚,分析的也十分有條理。

聽到李靖話中幾次提到李愔,長孫皇后略一皺眉,不過緊接着就舒展開來。而這時楊妃似有所覺,當下開口道:“其實想要讓陛下暫停用藥,倒也不算太難,只是這卻需要一個人出馬,這個人……”

“兕子!”楊妃的話還沒有說完,旁邊的長孫皇后就猜到了是誰,當下也是眼睛一亮的道,若說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自然是李愔,但是相比起來,李世民卻更喜歡女兒,這點李愔倒是和他老爹一模一樣,所以做爲李世民最喜歡的女兒,兕子若是出言勸說的話,倒是比其它人要強的多,只可惜女兒畢竟是女兒,在這種大事可以干擾一下,但卻不能像李愔起的作用那麼大。

下面的李靖和李孝恭聽到楊妃要請晉陽公主出馬,兩人都是鬆了口氣,別看晉陽公主的年紀不大,但卻十分的明白事理,平時李世民怒斥臣下時,晉陽公主就會出言幫臣下們辯解,而且往往能讓李世民息怒,可以說頗有長孫皇后的風範,所以在朝中文武百官中,晉陽公主都十分的受好評。

當天晚上,長孫皇后和楊妃就將兕子叫到立政殿中,然後將李世民服食丹藥,並且遭到羣臣反對的事講了一遍,特別是她們還點明,李愔對這件事也是十分反對。兕子一向和李愔最親厚,再加上這件事又關係到老爹的身體健康,因此兕子聽後,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下來。

第二天一早,兕子就去兩儀殿陪着李世民,對此李世民也很高興,以爲女兒想多陪陪自己,不過當到了他服用丹藥的時候,兕子卻將送藥的道士怒斥了一頓,嚇的這些道士是面無人色,李世民不但吃不成丹藥,而且還被心愛的女兒逼着答應,從今天開始,再也不服食這種害人的東西了。

不過李世民雖然答應了兕子,但其實誰都知道,他只是做爲一個溺愛女兒的父親在哄騙兕子,事後肯定是該怎麼吃還怎麼吃,只要不被兕子發現就成了。

不過兕子背後有長孫皇后和楊妃指點,自然也不是沒有後招,第三天兕子在宮遊玩,偏偏一不小心就走到了道士煉丹的地方,而且這些道士竟然還‘衝撞’了她,結果被兕子帶着侍衛,將所有參與煉丹的人都打成重傷,特別是那個名叫那羅邇娑婆的天竺和尚,更是被重點照顧。

本來按照長孫皇后和楊妃的意思,直接將這些煉丹的人全都打死了事,雖然事後李世民可能會重新找另外一批人,但卻可以拖延更長的時間,只是兕子畢竟心軟,所以只把煉丹之人的四肢打傷,只要在短時間內不能恢復煉丹就行了。

對於女兒的這番作爲,李世民心中自然也都明白,不過疼愛女兒是一回事,他心中的那份奢望卻還是無法打消,所以事後他就將那些道士遷出了皇宮,一邊安排他們養傷,一邊另尋了一個地方供他們煉丹,只是以那些人的傷勢,估計最少半個月都不能下牀。

當然了,兕子雖然沒有因爲這件事受到懲罰,但卻也可一不可二,否則就顯得有些無理取鬧了,這點長孫皇后也知道,所以接下來兕子雖然還想幫忙,但卻全都被長孫皇后制止了。畢竟她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要看李愔的辦法是否有效了。

大唐貞觀二十一年的年底,一支齊王府派出的人員從臺灣乘着蒸汽船北上,然後進入黃河到達鄭州,再由陸路經洛陽,一路馬不停蹄的向長安趕來,而當這支隊伍由明德門進入長安時,暗中一直在等着他們的那些文武大臣全都鬆了口氣,雖然這次李愔沒有親自來,但是他卻已經在信中給李靖幾人打了包票,只要他派出的人一到長安,立刻就能說服李世民改變主意。

這支人馬帶隊的人正是齊王府主管商業發展的王子豪,當年李愔離開長安時,王子豪就留在長安與各個府邸世家打交道,所以人面上他比任何人都熟,而且他的份量也夠重,聯繫李靖、李孝恭等人也比較方便。

這次因爲時間關係,王子豪的隊伍十分的簡潔,除了幾十名王府護衛外,剩下的就是一口大箱子,箱子裡裝着查獲的阿芙蓉。而除了這些外,另外隊伍中還有兩個特別的犯人,這兩人就是道士火元子和波斯胡商阿珊路。

相比在臺灣時,火元子和阿珊路明顯瘦了許多,臉上的焦慮之色隨着長安的臨近,也越發的嚴重,不過讓人奇怪的是,他們的精神卻極爲不錯,至少在進長安時,他們兩人竟然沒有絲毫的疲憊之色,這點甚至連那些身強體壯的王府護衛也比不上他們。

而且他們剛一到臺灣,王子豪就被長孫皇后召進宮裡,同時李靖和李孝恭也比他先一步進宮,畢竟他們早就等着這一天呢。只是他們心中也有些忐忑,不知道李愔的辦法到底有沒有效?

不過當王子豪帶着火元子和阿珊路從皇宮裡出來後,長孫皇后和李靖等人卻都是面帶驚懼之色,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世上竟然還有如此可怕之物!(未完待續……)

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72章 表兄張儉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36章 文心發火第302章 逃民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431章 狗頭金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200章 八百斤!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306章 儋羅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141章 土地券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201章 慘勝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201章 慘勝第34章 殺鯨懾敵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514章 末羅遊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514章 末羅遊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335章 落花崖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99章 長安局勢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
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72章 表兄張儉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36章 文心發火第302章 逃民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431章 狗頭金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第200章 八百斤!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306章 儋羅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141章 土地券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201章 慘勝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201章 慘勝第34章 殺鯨懾敵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514章 末羅遊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514章 末羅遊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335章 落花崖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99章 長安局勢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