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少年“隋煬帝”

聽到楊妃的話,蕭皇后也是一陣感慨,經歷過國破家亡之痛,以前的那些私人恩怨和這種痛苦相比,其實根本不算什麼。而且經此大難,前隋楊氏的皇族之中,倖存下來的極少,而直系皇族更是少上加少,蕭皇后這一輩中僅存她一人,至於兒女這一輩,就只剩下楊妃和另一位南陽公主了,只是那位命苦的南陽公主現在已經出家做了道姑,了卻凡塵不理俗事,更不用說侍奉蕭皇后了,所以楊妃幾乎已經算的上蕭皇后唯一的子女了。

經過了十幾年的顛沛流離生活,蕭皇后將一切都看的淡了,什麼榮華富貴、權勢濤天,在她心中都只是過眼煙雲罷了,唯一看不開的就只剩下一個親情了,而她身邊缺的恰恰就是這個讓人時常忽略的親情。

丈夫兒子都死了,唯一的女兒又出家了,雖然還有一個嫡親的孫子楊政道,不過祖孫兩人的關係卻並不怎麼融洽,楊政道在歸唐後就另立府邸,並不住在隋國夫人府,所以蕭皇后身邊實在沒有親人了,甚至在生病之時,也只有府中的下人照顧,來探望她的除了親弟弟蕭瑀外,根本不會有其它人,平時更是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每每夜半醒來,想起自己被殺的丈夫和兒子,蕭皇后也都是暗自落淚,有時她甚至會生出輕生之意,畢竟有什麼比老無所依更加悲慘的?雖然長安城中就有一個女兒,可是她當年卻做過對不起楊妃這事,現在想來也是悔恨之極,只是一切都已經晚了。所以無論蕭皇后有多麼的孤苦寂寞,卻也拉不下面子找楊妃。只是讓她沒想到的是,今天楊妃竟然親自登門。看望她這個名義上的嫡母,這讓蕭皇后驚喜交加,甚至連裝扮也顧不上,穿着平常的衣服就快步到大殿,只爲了早點看上楊妃一眼。

看到蕭皇后神情激動,乾瘦的身軀也在身軀顫抖,楊妃怕她站立不穩,急忙將她扶到位子上,然後扭頭向李恪和李愔兄弟兩人吩咐道:“愣在那裡幹什麼,還不快來拜見你們外祖母?”

兩人聞言立刻起身。上前兩步跪倒在地說道:“孫兒李恪、李愔。拜見外祖母!”

看到兩個外孫跪在眼前,正在神傷的蕭皇后眼睛一亮,十分興奮的又站了起來,將兩人一人一手扶了起來,高興的合不攏嘴說道:“快~快快請起!”

蕭皇后高興的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正準備仔細端詳一下兩個外孫,看到李恪時倒還沒什麼,可當她看清李愔的長相時,臉上的笑容卻一下子僵在那裡,眼神透出一種震驚之色,張開的嘴巴也忘了合攏,呆立在那裡一動不動。

楊妃看到這種情形,心中也是嘆息一聲,對於蕭皇后的反應。她早就預料到了。李恪和李愔也發現了蕭皇后的反常,兩人對視一眼,都搞不清楚眼前的狀況,特別是李愔,難道是自己臉上長出花來了,要不然這位第一次見面的外婆爲什麼緊盯着自己不放?

蕭皇后眼神先是震驚。然後是迷茫,最後轉爲一種狂喜,緊接着激動的熱淚盈眶,上前一步緊緊抓住李愔的手臂,如老鵑啼血般嘶聲叫道:“陛~陛下!”

這下可把李愔嚇的不輕,心想這老太太是不是得老年癡呆了?怎麼忽然間就把自己叫陛下?這種稱呼怎麼能亂叫?搞不好傳到有心人耳朵裡,說不定真的會搞出人命的?

李恪也被嚇的不輕,求助的看向楊妃那裡。只見楊妃卻是嘆了口氣,一隻手將扶住蕭皇后的手臂,另一隻手卻輕拍對方的後背,語氣輕柔的說道:“母親,父皇已經去世多年了,站在你眼前的是我的愔兒,也是您的外孫,只不過他與父皇長的極爲相似罷了。”

蕭皇后也是一個心志極爲堅韌的女子,剛纔猛然看到李愔的長相,竟然與自己丈夫少年時一模一樣,心情激盪之下,這才一時情迷,將李愔錯認爲是丈夫楊廣,所以才叫出陛下一詞,不過隨後理智就佔了上風,畢竟人死不能復生,而且丈夫死時已經五十多歲了,怎麼會忽然變成少年時的模樣站在自己面前?而這時楊妃的解釋更將蕭皇后拉回現實。

不過就算知道眼前之人並不是自己的丈夫,可是蕭皇后仍然兩眼呆呆的看着李愔,昏花的眼睛中淚水流個不停:十多年了,自己的丈夫已經去世十多年了,這些年她只有在夢中才能與丈夫相見,可是現在眼前的李愔,無論是相貌還是氣質,竟然與當年的楊廣一模一樣,甚至連她這個最親近之人也會認錯。

當年大隋還在的時候,楊廣就是蕭皇后的天,兩人是少年夫妻,一路走過多少的風風雨雨,可是無論發生多大的事情,只要有丈夫在,蕭皇后就無比心安,因爲她知道,丈夫是這天下的皇帝,世界的主宰,沒有什麼事能難的倒他。

可是忽然有一天,她的天卻崩塌了,自己做爲亡國之後,開始了四處漂泊孤苦無依的生活,甚至爲了保全楊氏的最後一點骨血,不得不委身於賊,受盡了人世間的屈辱,有時她也會異想天開的幻想,如果丈夫還在那該多好,要是他還活着,肯定不會讓自己受這麼多的苦,自己也不用像個無根的浮萍一般,任人欺辱卻只能默默忍受。

想起當年丈夫在時的風光與溫馨,又想到現在老境的淒涼,蕭皇后就算再堅強,也禁不住心神失守,失聲痛哭起來。楊妃看着眼前老淚橫流的嫡母,哪裡還有當年母儀天下的風範,現在她只是一個可憐的老人,一個失去了丈夫、兒子、孫子的可憐老婦人。看着蕭皇后的模樣,楊妃心中也是一陣酸楚,伸手將她抱在懷裡,母女之間的心結也終於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李愔現在則在震驚中,他直到今天才知道。原來自己的長相竟然和他那個二百五的外公十分相似,怪不得李世民以前那麼不喜歡自己。雖然也有以前李愔太過頑劣的原因,另外自己的長相肯定也佔了一大部分。

李恪也正在仔細打量着李愔,同時心中也在想:自己那個攪的天下大亂的外公,就長六郎這種模樣?不過說起來兩人還真有些像,六郎也不是個省心的主,才能那是沒的說,在幾個兄弟之間絕對數一數二,只是做起事來欠考慮,不管不顧悶着腦袋硬上,如果真讓他做上大唐的皇位。有很大可能重現當年隋末大亂的情景。

蕭皇后抱着楊妃痛哭不停。似乎將這些年受的委屈都要發泄出來,周圍的僕婦都很識趣的退了下去,殿中只剩下楊妃他們四人。

過了好一會兒,蕭皇后才停止了痛哭,轉過身揹着李愔他們擦了擦眼睛。這才轉過身來,聲音有些嘶啞的說道:“恪兒、愔兒,剛纔外祖母失態了,倒是讓你們見笑了。”

“母親,他們兩個都是您的晚輩,哪裡敢對您不敬?”楊妃看蕭皇后終於恢復了平靜,也有些高興的說道。

“母親說的是,外祖母與外祖父感情深厚,見到孫兒的樣子。一時情迷想起早逝的外祖父,所以纔會如此失態,不過這也正說明外祖母你們夫妻情深,孫兒羨慕還來不及,又哪裡會取笑?”李愔故意做出一臉羨慕的表情,一本正經的說道。

以他的年紀。說出如此老氣橫秋的話,本來就顯得有些滑稽,畢竟在別人看來,他小小年紀的,哪裡會懂得什麼夫妻情深?不過李愔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畢竟蕭皇后這麼一哭,殿中的氣氛就顯得有些尷尬了,所以纔想活躍一下氣氛,大家一笑就什麼尷尬也沒有了。

楊妃和李恪聽到李愔的話後,果然忍不住笑出聲來,不過蕭皇后卻是一愣,眼睛再次迷茫起來,口中喃喃自語道:“像~真像~簡直和當年的他一模一樣!”、

不過蕭皇后說完立刻醒悟過來,不過她都這麼大年紀了,也不用顧及什麼,大方的對李愔露出一個慈愛的微笑,招呼楊妃和李恪坐下後,卻將李愔拉在身邊,十分關心的問東問西,甚至連李愔每天吃幾碗飯這種事也沒有漏掉。

只是讓李愔有些奇怪的是,自己這位外婆好像對他一無所知,連自己和蕭文心訂婚的事竟然都不知道,按說蕭瑀是她的親弟弟,而且兩人感情又好,時不時的也會來看他,怎麼會連這種事也不知道?

而蕭皇后聽到李愔和蕭文心的婚事後,先是絮絮叨叨說了蕭瑀幾句,不過隨後就表現十分高興,並且說改天要讓蕭瑀將蕭文心帶來,她要替李愔把把關,要是通不過的話,那就再給他換一個,反正蕭瑀的孫女不少,肯定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聽的李愔是心中大汗,沒想到未婚妻也能包退包換。

蕭皇后只顧着關心李愔了,卻將另一個外孫李恪晾到一邊。不過李恪沒什麼不滿,對於這種情況他也能理解了,同時他也終於知道爲什麼母妃那麼疼受李愔了,估計也是因爲自己這個弟弟和外祖父長的很像的原因。

楊妃和李愔他們陪蕭皇后聊着天,中午時還在她這裡吃了頓飯,一家人其樂融融,總算是讓這森冷的大殿裡多了些生氣,直到天快黑時,蕭皇后才依依不捨的放他們回去,並且叮囑他們,以後沒事一定要多來看看她,當然了,這句話最主要是對李愔說的。

就在楊妃帶着李愔、李恪正準備起身離開時,忽然蕭皇后一拍腦門,想起了一件事,急忙叫住他們,然後對身邊侍立的老太監吳良安吩咐道:“良安,你去我將我牀頭的那個檀木箱拿來,今天我高興的都犯糊塗了,愔兒和恪兒初次來我府上,怎麼能沒有見面禮?”

吳良安聽到蕭皇后的吩咐時一愣,神色有些緊張的說道:“娘娘,那些東西……”(未完待續)

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17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下)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358章 安置胡人的海島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58章 殺豬吃肉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610章 三姐妹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726章 你願意娶我嗎?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133章 採訪(下)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99章 長安局勢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141章 土地券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128章 打壓之始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418章 搬遷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294章 吞蕃城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366章 風議郎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114章 王傅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23章 長安態勢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351章 試槍(下)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234章 謝縣令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章 登州別駕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546章 流鼻血
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17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下)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358章 安置胡人的海島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58章 殺豬吃肉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610章 三姐妹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726章 你願意娶我嗎?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133章 採訪(下)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99章 長安局勢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141章 土地券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128章 打壓之始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418章 搬遷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294章 吞蕃城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366章 風議郎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114章 王傅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23章 長安態勢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351章 試槍(下)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234章 謝縣令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章 登州別駕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546章 流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