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

PS:馬上就要陪老婆去考試了,而且編輯也催着上架,萬幸老魚沒帶銀行卡,無法進行認證,所以只能明天上架,今天因爲時間比較少,只能更一章四千字,希望大家可以諒解。

“隋國夫人?”李愔有些奇怪的問道,今天母妃將他和李恪叫來,竟然說要帶他們去探望什麼隋國夫人,可是李愔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更不知道對方是什麼來路?

“你這渾小子,隋國夫人也是你叫的嗎?”楊妃氣的伸手點了李愔的腦袋一下,倒是李恪聽到這個名字時一愣,他不像李愔,什麼都不知道,對於隋國夫人這個名字,他早就聽說過,而且也知道對方和母親之間複雜的關係。

不過楊妃接着就又有些自責的道:“唉,這件事也怪我,不管怎麼說,她也是你們的外祖母,而且又吃了那麼多的苦,我這個做女兒的,卻一次也沒有帶你們去看過她。”

“外祖母?”聽到這個稱呼,李愔也是一愣,想想自己母妃的身世,他立刻就想到了一個人,能讓他叫一聲外祖母的,應該就只有那位苦命的蕭皇后了,同時李愔忽然間一下子想通了,爲什麼那位蕭瑀蕭老國公那麼照顧自己了,那位蕭皇后可就是蕭瑀的親姐姐,算起來他就是自己的舅公了,而且聽說他們姐弟之間的感情很好,好像蕭瑀當初因爲給這位姐姐寫信的事,還被他老爹李世民給貶了一次。

“母妃,當年的事……”李恪對楊妃的事知道的比較多,不明白母親今天是怎麼了,爲什麼想去看他那個名義上的外祖母?

“行了,當年的事誰也不許再提了!”楊妃瞪了李恪一眼,然後又對李愔也命令道,“愔兒你也不許再問,雖然隋國夫人不是我的親生母親,不過名義上她還是我的嫡母,也是你們的外祖母,所以到了之後,都給我表現的恭敬些,特別是愔兒你,把你那油嘴滑舌給我收起來,要不然我回來收拾你!”

看到母妃發飆,李恪和李愔立刻住嘴,雖然李愔十分想知道,自己母妃和那位蕭皇后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過現在顯然不是時候。歷史上關於自己這位名義的外祖母記載很多,野史上的傳言更多,不過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對於這位蕭皇后歸唐後的描寫都是極少,沒想到她竟然被自己老爹封爲隋國夫人。

把兩個兒子搞定後,楊妃又讓人準備了一些禮物,現在楊妃可不像以前,手裡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以前就算是李恪孝敬她的禮物,她也轉手就給了李愔,搞的李恪都對她這個母親有怨言了。不過在李愔手頭寬裕之後,立刻對楊妃百般孝敬,隔三差五就進宮送些禮物,而且他出手也大方,對宮裡的宮女內侍動不動就打賞,搞的現在只要李愔進宮,身邊立刻就會圍上一堆的人搶着服侍。

準備好幾樣比較貴重的禮物後,又挑選了一些各色常用禮品,然後楊妃這才帶着李愔兄弟二人,坐着馬車去了隋國夫人府。雖然是前朝皇后,不過李世民對她倒十分寬厚,不但封爲隋國夫人,而且府邸就在皇城邊上,佔了將近有半個坊的面積,幾乎和李愔的樑王府相當了,當然了,這是不是看在楊妃和蕭瑀的子上就不得而知了。

雖然府邸大而華麗,但不知爲什麼,李愔從馬車裡看到這座隋國夫人府時,卻總感覺有一種說不出的蕭瑟,甚至在這炎炎夏日下,這府邸內外都透着一股陰森森的清冷,也幸好這是在植物茂盛的夏季,如果到了秋風捲落葉的秋季,估計這府邸也就和鬼宅差不多了。

馬車到了鬼宅大門,卻發現門口連個看門的下人都沒有,楊妃帶來的一個內侍立刻上前敲門,空曠的敲門聲響了半天,好不容易纔有人將門打開一條縫隙,一個滿頭白髮的老頭將腦袋伸出來,眯着眼睛看了看他們,然後才懶洋洋的問道:“你們找誰啊?”

這老頭聲音雖然十分蒼老,不過卻帶着一種難言的尖銳,而且看他下巴上光溜溜的,也就不難猜出,對方應該是個老太監。

“吳良安,沒想到你都這麼老了?”還沒等敲門的內侍回答,馬車上一直盯着門口的楊妃忽然開口說道,低沉的語氣中帶着一種物是人非之感。

聽到楊妃的聲音,這個老太監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轉頭看向馬車,距離雖然不遠,不過他老眼昏花的厲害,根本看不清車上人的長相。

楊妃嘆了口氣,起身準備下車,李愔立刻第一個跳下來,將母親攙扶下來。等楊妃走到近前,老太監終於看清了來人的相貌,眼神中先是閃過一絲迷茫,接着臉色立刻轉爲狂喜,將門推開緊跑兩步,上前跪倒在地激動的說道:“老奴吳良安,參見九公主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說着接連叩了幾個響頭,再擡起頭時,臉上已經是淚涕橫流。

陡然間聽到‘九公主’這一稱呼,楊妃的神情也是一愣,自己已經好多年沒有聽到這個熟悉的稱呼了,當年在她在衆姐妹中排行第九,所以宮中之人都以九公主相稱。只是自從國破家亡之後,她便進宮做了李世民的后妃,這個稱呼就再也沒有聽人提起過,之後隨着時間的流逝,九公主這個名字,漸漸的連她自己都淡忘了。

“起來吧!”看着眼前的這個故人,又想到以前的一些往事,楊妃也禁不住眼圈發紅,伸手將他扶了起來道,“我聽說隋國夫人身體不適,不知現在怎麼樣了?”

這個名叫吳良安的老太監站起來擦了擦眼淚,聽到楊妃的問話立刻回道:“啓稟殿下,皇后前些天因爲天氣太熱,所以有些茶飯不思,身體就差了一些,已經請了御醫開了些調養的藥,現在身體已經無礙了。”雖然大隋已經滅亡多年了,不過吳良安對楊妃和蕭皇后還是用當年的稱呼,不過他都那麼大年紀了,而且又是個宦官,也不怕因爲這麼點小事就有人找他的麻煩。

吳良安說到這裡忽然停了一下,然後狠狠的搧了自己一巴掌道:“殿下恕罪,老奴是老糊塗了,竟然讓您在門外站了這麼久,殿下您快請進,老奴這就去給皇后報信,她要是聽到您來了,一定會高興壞的!”說着就十分熱情的將楊妃迎進來,安排人將他們引到大殿待客,而他自己則以與年紀不相符的速度,飛奔到後院給隋國夫人報喜,真讓人擔心他那把老骨頭會不會在半路上自動解體。

李愔趁着這個機會,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座陰氣較重的隋國夫人府,卻發現府中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進了正門就是一條寬闊的大道,直通進待客的大殿正廳,不過與李愔府上不同的是,正廳前面並不是一個平坦的廣場,而是除了他們行走的這條大道外,都被種上了花花草草,只是看樣子也不經常打理,有些花草都長到路上來了。

他們隨着引路的僕人進了大殿,剛一進殿門,就聞到一股淡淡的陳腐之氣,雖然殿裡面十分乾淨,看樣子應該經常有人打掃,不過可能主人家久不使用,所以才讓殿中缺少一份生氣,進到這裡就像是進到一所多年無人居住的老宅一般,讓人從心底向外冒涼氣。

楊妃環顧了一下殿中情形,默默無言的坐了下來,臉上卻帶着一絲傷感,李恪和李愔也知道母親心情不好,不敢去打擾她,分別在楊妃的下首老老實實的坐了下來。

等了不一會的功夫,就聽後殿後一陣快而雜亂的腳步聲傳來,不過就在走到大廳角門的時候,腳步聲卻忽然停了下來,過了好一會兒,纔有一支蒼老的手將角門上的珠簾挑開,然後一個滿頭白髮的身影緩緩的從裡面走了出來。

李愔擡頭看了一下,發現進來的是一位蒼老的婦人,雖然身上穿着一件十分普通的襦裙,清瘦的身軀也微微有些佝僂,不過站在那裡卻有一種威嚴的氣勢,讓人不敢正視。只是現在這位威嚴的老婦人臉上帶着幾分病容,額頭眼角也佈滿了細細的紋路,看上去有些憔悴。不用問,這位老婦人一定就是那位前朝蕭皇后,現在的隋國夫人了。

這位蕭皇后一進來,立刻就看到坐在椅子上的楊妃,兩眼露出激動的神色,面色也多了幾分不自然的潮紅,顫抖着聲音開口道:“九……九娘!你終於……終於來看爲娘了!”

雖然只是短短兩句話,不過卻讓這位老夫人熱淚盈眶,只見她伸出手來上前緊走幾步,似乎是想撫摸楊妃的臉,不過因爲太過激動,再加上病體初愈,還沒等她走到楊妃面前,身子忽然前傾,眼看就要跌倒,隨她一起來的僕婦都嚇的尖叫一聲,想衝上來卻根本來不及。幸好楊妃反應極快,急忙上前幾步,一把扶住老人,這才避免了一場慘劇的發生。

看到自己這位名義上的母親如此激動的模樣,楊妃在心中嘆了口氣,將她扶起來輕聲道:“母親,是女兒不孝,時至今日纔來看望母親。”

“不,是母親不好,當年對你們母女多有苛刻,本來我以爲九娘你這輩子都不會原諒爲娘,只是沒想到九娘你氣量寬宏,竟然還能看望一下我這個不祥之人,我~我……”說到最後,蕭皇后竟然是泣不成聲,神情和語氣中都帶着無盡的悔恨之意。

楊妃的母親是楊廣的后妃之一,因爲容貌絕美性格溫柔,所以十分受寵愛,不過這卻引起蕭皇后的不滿,因此時不時的就會找藉口責難楊妃母女,楊妃的母親爲此心情鬱結,再加上她身體一向不好,最後一場大病之下,竟然就此香消玉殞,爲此楊廣還痛哭了一場,而楊妃當時已經記事,她認爲母親的病逝和蕭皇后的的故意責難有着直接的關係,所以一直對她十分敵視,而蕭皇后也不是很喜歡這個和她母親很像的九公主,對她也十分疏遠,有什麼好事情都是最後纔想到她,而楊廣的兒女衆多,也很少想到自己還有這麼一個女兒。所以在當年遊江都時,幾乎所有皇子公主都去了,唯獨少了楊妃一個,不過誰知世事難料,楊妃卻是因此躲過一劫,還成爲李世民的妃子,而蕭皇后卻是顛沛流離,嚐盡了國破家亡之苦。

雖然蕭皇后算是間接救了楊妃一命,不過楊妃對她卻沒有任何感激,畢竟生母的病逝,蕭皇后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再加上少年時期與蕭皇后的矛盾和敵視,所以在楊妃眼中,蕭皇后仍然是一個不可原諒之人。在貞觀四年時,蕭皇后歸唐,可是楊妃這個名義上的女兒卻從來沒來看這她,甚至對於蕭瑀也向來沒有好臉色,在知道李愔在與蕭文心訂婚時,她之所以那麼堅決的反對,除了蕭文心的庶女身份外,另外也是不想自己的兒子和他們蕭家有任何的瓜葛。

“唉~,母親,當年的事情都過去了,經歷過這麼多的事情後,你我還有什麼看不開的?”楊妃嘆了口氣,一臉淒涼的說道。

在經歷過國破家亡這種慘劇後,楊妃心中對蕭皇后的恨意已經淡漠了許多,只是心中最深處的那一絲恨意,卻怎麼也無法消除。蕭瑀讓李愔轉述給楊妃的那句話,卻讓楊妃對於蕭皇后淒涼的晚境產生了一絲同情。之後在知道李愔因吐蕃奴隸而被人誣告謀反的事後,楊妃在心驚之餘也忽然發現,李恪和李愔兩兄弟在朝堂之上,竟然沒有一個可靠的幫手。

發現這一情況後,做爲一個對政治非常敏感的母親,楊妃立刻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拉攏蕭家,讓蕭瑀成爲自己兒子在朝堂上的耳目和助力,所以她才忽然轉變了對蕭文心的態度,而且放下與蕭皇后之間的恩怨,親自上門拜訪。她做的這一切,可以說都是爲了李恪和李愔這兩個兒子。

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619章 莫力城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687章 搶人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121章 崔氏女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241章 二堂叔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429章 藍寶石?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367章 崑崙奴破陣營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546章 流鼻血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553章 同意第54章 李永逃了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563章 下南洋第70章 要動身了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第614章 動物園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70章 要動身了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11章 飲宴聽琴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142章 搶銀行?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367章 崑崙奴破陣營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第51章 一塊大石落了地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50章 王惜君以身飼‘虎’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506章 陷阱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600章 爪哇局勢
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619章 莫力城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687章 搶人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121章 崔氏女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241章 二堂叔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429章 藍寶石?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367章 崑崙奴破陣營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546章 流鼻血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553章 同意第54章 李永逃了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563章 下南洋第70章 要動身了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第614章 動物園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70章 要動身了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11章 飲宴聽琴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142章 搶銀行?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367章 崑崙奴破陣營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第51章 一塊大石落了地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50章 王惜君以身飼‘虎’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506章 陷阱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600章 爪哇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