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

潼關的另一邊,新豐。

“他媽的他媽的,涼州人就不該進隴關!那些幷州人,該死,都該死!”李傕瘋了一般提着混鐵矛在村落的屋舍間揮舞着,土牆撞上鐵矛便塌去一片,那些原木土夯的牆壁如何能抵擋這樣的巨力,轉瞬便只剩地上墳起的土坡與殘桓斷壁,口中猶自瘋了般地罵道:“仲穎公不在,董越死,牛輔子也緊跟着就死了……這他娘世道還有涼州人的活路嗎?”

牛輔在殺死董越後沒能活太長時間,攻下潼關後他心裡漸感不安。有一日僅僅是營中擊敗軍士嘯營叛變,牛輔卻以爲是全軍皆反,當即帶着胡赤兒與幾名心腹逃離大軍,盤算着沿小路逃回涼州。怎知曉來自月支的胡兒貪心那些金珠錢財,半路上夥同其餘幾名親信將牛輔殺死,帶着頭顱走去長安尋呂布領賞了。

牛輔因爲巫祝的那一句兌上離下殺死董越,卻怎料最終身旁反叛的卻是始終當作心腹的胡赤兒。

殺死他的胡赤兒也未能得到善終,呂布知曉他殺死牛輔的原因後,毫不猶豫地將胡赤兒斬首。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只是苦了李傕郭汜這些潼關以西的涼州將領。

涼州人在漢朝四百年中始終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民風剽悍長居關塞之外,熟悉戰事而長於戰陣,就是對抗三倍於己的中原軍士也時常能以少勝多。四百年間涼州不知興起了多少次叛亂,在那些或大或小的平叛戰爭中,十次有八次,漢軍都損失慘重。

到後來能夠得勝的平叛將領,大多都是啓用涼州本土將軍。

但涼州人是矛盾的,他們迷信天數,那句‘天運有常,涼州人要信天’不止一次出現在他們口中,可他們卻也同樣不止一次地挑戰皇權;他們迷信武力,卻又胸無大志,即便是再聲勢浩大的反叛,也僅僅是希望‘涼州事,涼人治’,除此之外再無更多的訴求。

四百年來,也僅僅生出這麼一個野望朝廷布武天下的董卓,將涼州人的長於戰陣的優勢藉着宮廷政變的契機發揮到了極致。

但是霸業未半,董卓死了。

董卓有他的隱忍狡猾,也有他的雄才殘忍,可這人死如燈滅,長安城外點起的天燈連燃數日……都救不了偏安一隅的涼人。

“兄長你別他娘砸了,就這麼點土牆,幷州人要是追上來好歹還能禦敵。”郭汜蹲在地上,像個耽誤了農時的愁苦老農般嘆了口氣,臉頰兩旁的高原紅在這種時候更顯頹唐,挑動着眼前的篝火沒好氣地說道:“你再抱怨也沒用,牛輔死前也不幹好事,最後一道軍令讓咱們把幷州人都殺了,他孃的,老子剛把軍中幷州人殺光,牛輔子就死了……張濟啊,你殺了嗎?”

張濟盤腿坐在一旁,聞言頗有幾分愁苦意味地捏了捏眉心,擡頭窘迫地看向郭汜,雖然沒有說話,但其中意味在神色間已表達地一清二楚。

他們三個校尉部,裡頭幾百號幷州兵全在領到牛輔手令時被屠戮一空!

“我能有什麼辦法,董公遇刺的消息一傳開,軍心都亂了,這會牛輔的手令一來,弟兄們都以爲心裡有底。”張濟重重地嘆氣,隨後搖頭道:“好歹咱們還有近十萬涼州軍,就是董公死了也不用怕什麼,只要牛輔能領着弟兄們活下去,區區二百多幷州人,殺就殺了。”

張濟說罷便垂頭,以兩手捂面,他快崩潰,他們都快崩潰了。

“董越死,牛輔死,段煨叛,徐榮叛……這些中郎將是一個都靠不住。現在我等三人只有不到六千兵馬。”張濟捂着臉發出甕聲,言語中透着數不清的哀傷,“董公一死,局勢怎麼就成了這樣?”

“現在說這些都沒用!”

郭汜已經很煩了,見張濟這副模樣不禁更加煩躁。郭汜已經極力地壓抑着自己的情緒了。若是四下無人,他非要哭出來不可!大丈夫死就死了,死之前這麼丟人可不行!

嘖嘖嘴巴,郭汜仰頭灌下一囊清水,捏着乾癟的酒囊喚過親兵,道:“誒,那個,你過來,去村子裡找找,捉只雞來燒了解饞,再給我灌滿酒。”

“都他娘這會兒了,你還顧着解饞?”

李傕將鐵矛戳進一旁的土牆上,怒視郭汜,郭汜卻破罐子破摔道:“就因爲都他娘這會了,再不解饞以後就沒機會了……你要不要?”

李傕被郭汜的話噎住,閉着眼睛長出口氣,這才擡起手臂對那親兵道:“給我也弄一隻。”

“嗯,這就對了,就算死前不也得吃頓飽飯麼,你呢?”郭汜苦笑出聲,又問向張濟,旋即回頭對親兵道:“三隻,四隻,再給你自己弄一隻,灌好了酒……我跟你們說,這局勢壞到頭的時候,吃頓飽的,興許就有轉機。老子當馬賊那會,那不就讓主公抓住,問我死前想要啥,我說想吃頓好的,好幾天沒吃飽了,後來怎麼着?董公就問我敢不敢殺人,老子他娘死都不怕,害怕殺人?到現在十……十二年,嗯,十二年!”

郭汜跟着董卓,跟了整整十二個年頭。

十二年衝鋒陷陣,十二年酒飽飯足。

“稚然,我一直拿你當兄長。你有字,我就有個賤名阿多。這次……你拿主意吧。”郭汜說着就偏過頭去,他郭阿多隻有賤命一條,因追隨董仲穎而顯名,也因董仲穎死而頹敗,想着這些,郭汜的鼻樑便只覺發酸,幾乎要抑不住眼眶涌出的情感,“是去是留,我不管你們,把部下兵馬給你。董公待郭阿多十二年如一日,我知董公恩義。呂奉先,他號稱幷州驍銳,我要去長安找他,不管是要死要活,我要去長安和他打一場。”

“打個屁!你連燕仲卿手底下的白馬小將都打不過,還要去和呂布打?”李傕這邊剛罵完萌生死志的郭汜,那邊張濟卻跟着說道:“對,稚然,你拿主意吧,我也聽你的。”

也算是矮子裡頭挑大個兒,他們三個涼州校尉,在董卓進洛陽之前都不過只是軍侯曲長,列陣打仗衝鋒殺敵,他們是行家裡手。可要說干係到這種要動腦子的,講局勢?誰都不行,因爲那之前一直是牛輔等人做的事情。

可現在頂頭上司一個接一個死於非命,真到了他們要拿主意的時候,還得看李傕。

“我的意思,我真沒想法,就現在的兵力和幷州人死拼,咱們都得死在中原,何況一朝成了反賊。”李傕搖頭道:“我看倒不如咱們散去兵馬往西跑,好歹還能活着回到家鄉。”

“稚然,你養的那些巫祝呢?讓他們算算。”張濟話音剛落,郭汜便擺手道:“沒了,哪兒他娘還有巫祝,前天讓稚然全都咔咔剁了。”

李傕迷信巫蠱,這在涼州軍裡早就出名了。

“提起這我就來氣!”李傕現在是聽到巫祝這倆字就想殺人,罵罵咧咧道:“你說我養着那些人,好吃好喝供着,不就爲了他們給我指明太一的意思……他們可好,前月給我卜了一卦,居然說什麼老子是執掌朝堂的命數。虧得那會我還給了那些巫祝好些個賞錢,這他賊娘卦還沒算完倆月,董公就死了,咱們弟兄像喪家之犬一樣被幷州狗子追着,執掌朝堂,賊你娘喲個朝堂!”

李傕罵罵咧咧地走出幾步,對一旁侍立的親信道:“你去把討虜校尉尋來,這賈詡鬼點子不少,這事還是要問問他的意思。”

郭汜笑罵,“病急亂投醫,咱仨都沒主意,叫個賈詡來就有用了?”

賈詡雖然也是官居校尉,但在董卓麾下從未有什麼戰績,打仗的時候也時常裝鵪鶉,在郭汜看來他能得了這校尉的官職完全是因爲董卓尊敬士人,當個牌坊拱着……討虜校尉部麾下軍卒員額六百便能說明情況了。

不多時,年過四旬的賈詡低眉順眼地走過來,溫吞吞地拱手問道:“校尉喚在下來,是有何吩咐呀?”

“文和兄不必如此在外,我等同爲涼州兵,氣同連枝,快坐。”李傕招呼賈詡坐下,並未因賈詡言辭上的尊敬而妄自尊大,虛心地問道:“如今董公先逝,中郎將牛輔也遇害,弟兄們沒了主意,我們打算散去兵馬逃回涼州,不知你意下如何?”

“散去兵馬?”賈詡狐疑地望了三人一眼,臉色大變,果斷搖頭道:“不行,兵馬不能散!”

他手下就六百人,這三人還想把兵馬散了!散了怎麼保命!

“爲何不能散?”

“散去兵馬,從新豐到涼州六百里,區區亭長就能將諸位束住,何況牛中郎將的殷鑑不遠,不散兵馬未必死,散去兵馬一定亡!”

賈詡言辭篤定,令李傕三人心中也暗自生疑,疑惑道:“若不散兵馬,又有何活路?”

賈詡看着這幾個楞頭,抹了把臉探手指點道:“與其散去兵馬,不如收攏各部。如今西有樊稠、李蒙、王方等人散佈各地,東有牛中郎、董中郎殘兵戰局潼關,不如整合兵力一起領兵向西,攻打長安,爲董公報仇。如果事成,可以奉國家來匡正天下;如果不成,再逃走也不晚啊。”

“是這個理!”郭汜聽到還有爲董卓復仇的希望,心中當下便對賈詡的評價擡高了一個檔次,望向李傕道:“兄長,我等便就這麼幹!”

“那,既然如此,我們理應拼死作戰。如果攻克長安,則得天下了;攻不下,則搶奪三輔的婦女財物,西歸故鄉,還可以保命。兄弟……姑且一試?”

“就他娘試試!”

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
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