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

『點擊章節報錯』

曹操到底是沒有強攻虎牢關,雖然仍舊有兵馬圍在關下,但始終沒有發兵攻打關卡。這倒不是他被燕北說什麼他去平定西域子類的話說動,只是因爲強攻虎牢關出力不討好,曹操選擇打河內。

誰都不是婦人之仁之輩,該敘的舊已經在一杯酒裡敘完,該打的仗,也還是要打。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誰知道下次再開戰是誰打誰?

曹操說這世道深感人心難測,所有能相信的便只有自己。他要從河內郡打開一條通往關內的路,並且扼住燕北與幽冀二州的一切關聯。俗話說打蛇打七寸,河內郡,就是燕氏的七寸。

河內可不是渤海那麼大的地方,燕北發兵之前早就再三叮囑郡中兵馬嚴防死守,各部兵馬齊聚河內,曹操要想從河內打通關內的路,可不是那麼容易。

“不要管他,這場仗讓張燕主持,張頜與卑衍從攻,若能立功……我升他們偏將!”燕北已經回到洛陽,在虎牢關前後不過耗費晝夜而已,趕到洛陽第一件事便是操持對李傕的回信,“傳信讓段煨伺機而動吧,我試試能不能將李傕郭汜叫到洛陽。”

有皇帝在手,燕北不可能直接對李傕郭汜發兵攻打,他爲奉迎皇帝做了許多準備,可不希望皇帝死在亂軍中。但目下有董承、段煨希望能將皇帝從大營中接出來,事情便好做多了。

“奉孝,派遣使者前往李傕營中,邀請他與郭汜至洛陽西面的白馬寺故地,議東遷與糧草事宜。”燕北說着,便皺起眉頭緩緩說道:“派使者之前,讓孫綜入郭汜營,勸說他殺死李傕,燕某會資他軍糧,助其入洛陽拱衛陛下。”

燕北對郭汜的忌憚遠不如李傕,郭汜在西州兵中的聲勢顯然不如李傕,何況眼下二將自相挑戰,放着這樣的機會不用豈不失智?

“諾。”郭嘉拱手,他知道燕北進關中就沒打算讓李傕活下來,不過也心知這是一道險棋。郭汜與李傕有仇不錯,可料想起來,郭阿多難道就與你燕仲卿沒有仇恨了嗎?萬一郭汜沒被孫綜說動,白馬寺豈不危險?遂拱手道:“將軍,策郭汜刺李傕可行,但亦要多加防備。”

燕北何嘗不知,李傕郭汜非但是西州諸侯,他們過去的身份更是董卓部下以勇武稱名的校尉將領,別說帶兵,就是不帶兵在白馬寺裡見面,二人若想殺自己,並非難事。

“這燕某知曉,讓管校尉在河東郡接應王師,楊將軍率部於白馬寺做好防範。若李郭響應,燕某當帶管典太史三校尉前去與李郭會面,便是郭汜不從,亦可從中脫出……燕某之意不再殺傕,只是調虎離山罷了。”

讓郭汜殺李傕,屬於有棗沒棗來一棒子,主要是讓李郭二人將注意力放在白馬寺,暫時忽略函谷關的皇帝,給段煨、董承創造可乘之機。若單說使郭汜殺李傕,這不是上策;但定下此計只有三個可能,要麼李郭來了,郭汜要殺李傕;要麼李郭來了,二人要藉機殺燕北;唯一不來的可能便是他們兩個怕了,直接領兵打過來或是不敢來洛陽。

這種可能極小。

以李傕郭汜的性格,前兩個可能居多。

“燕某不懼風險,欲平天下,必先奉迎皇帝,教天下重整禮儀,方可尊奉王事討不臣。至於以身犯險,李郭二賊比之袁紹公孫當如何?”燕北說着灑然笑了,爲了避免郭嘉等幕府臣僚的擔憂,不屑道:“彼時我等俱爲校尉,董公死後亂臣賊子竊據王命霸佔長安,率獸食人。燕某於北掃公孫承劉公,助文節以驅袁氏……他們比之燕某,相差遠矣!”

衆幕臣聞言皆笑,燕北着實少有這般倨傲自誇的模樣,只是深知其性格的幕僚見其這般,更知曉其心頭對李郭之忌憚。

燕北是在給自己打氣。

不過說罷,燕北顯然不願再在這個話題上多談,轉而對一衆幕臣拱手道:“便是以身犯險,也只能如此引誘李郭至洛,若郭阿多從燕某刺李傕最好,便是不從,燕某便依靠典、管、太史三君,共斬李郭於白馬!諸君之要務,便要議定奉迎陛下的諸般事宜。州郡中可有對朝廷儀制有所瞭解的官吏?”

整個燕氏在幽州冀州近乎野蠻生長,無論是如今的新儀制還是鄉里之地原始的法度,都與朝廷格格不入。這並非是燕北擔憂當地方諸侯與皇權結合帶來的碰撞會給他造成麻煩,而是說到底,就是燕北自己對他們自己治理地方的法度……都並不信賴!

他們能將幽冀治理爲現今比近畿州郡稍強,並非是他們在制度上有什麼長處,而完全是州中英才強於各州。沮授、荀悅便不必說了,一人提出屯田、一人主張修武,而他們做的卻是與主張恰恰相反的事,荀悅行借遼東屯田之機壯大幽州耕策、沮授支持修武主張總領冀州軍務。

單單那各地太守,諸如徐邈、司馬朗、郭昕、鮮于銀、鮮于輔、牽招、應劭等人,哪個不是一時之傑?若在天下爲亂之時,他們這些官吏遠能比現今做的更好!可現在呢?他們只能付出更多的精力,來達成過去平和之時庸人太守近乎相同的政績,然後便使幽州冀州成爲天下強藩。

旁的諸侯,還不如他們呢!

“若說官吏儀制,將軍何不詢問冀州牧韓使君?”陳羣拱着手,通常有郭嘉在時他是不願多說什麼的。他的性格與郭嘉不合,卻又都在同一幕府做事,所幸陳羣仍舊將不少精力放在編書上,否則恐怕會找出郭嘉不少毛病,而現在對他來說正是糾正燕北部下草莽習氣的最佳時間,遂拱手道:“現趙郡太守應劭,世勳世祿,又精通朝廷律法,將軍何不傳信於他,讓他編撰儀制……承董卓之亂,就連朝廷的典籍亦多有遺落。普天之下,恐怕只有將軍能復儀制了。”

“那便就依長文的建議,傳信冀州別駕荀仲豫、趙郡太守應仲瑗、幽州書院邴根矩、國子尼,共蒐集典籍,重編漢儀,將幽州藏書、書院,遷至鄴城……三興漢室的太學,就要在諸君手中建起了!”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麗犬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
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麗犬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