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

雖然帶着燕北邀請公孫瓚的使命來到青州卻被公孫瓚任命爲刺史顯得有些詭異,但劉備還是很滿意的。

燕北得到了想要的,公孫瓚的確在劉備的勸說下接受邀請,將兵萬衆前往旋門關;公孫瓚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在青州留下劉備與自己部下一支三千之數的人馬,保證其後方沿線。

而劉備呢,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青州刺史、青州刺史……關東之地的刺史,如今與州牧還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大了去啦,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麾下的太守紛紛自治,而刺史又不像州牧擁有官職上對地方的統率權力,實際上,他也就僅僅能將兵在平原郡,藉着平原沒有國相的機會緩慢像州郡中推行自己的影響力。

劉備在秋天的上任之初第一件事,便是拜會北海相孔融。

事實上也不是拜會,被公孫瓚擊散的青州軍中有一賊將名爲管亥,聚兵攻打北海國,劉備本就想要藉機立威,便率軍馳援孔融,依靠公孫瓚留下的三千兵馬擊破了管亥的賊兵,直將其趕到東萊沿海,這才得以拜見孔融。

孔融獲救,自然對劉備感恩戴德,連帶着對劉備是由公孫瓚私自任命的刺史都並不在意,反而與其傾心而交。

孔融這個人,要說倒黴的程度,並不亞於劉備。他本在大將軍何進時期入朝廷,作爲御史中丞的屬官,就是韓馥先前所在的那個官職,不過他的頂頭上司名叫趙舍。孔融與趙舍不和,便辭官託病回鄉。回家待了沒多久,董卓進京,將他徵辟爲司空掾屬、北軍中候,沒多久又做了虎賁中郎將……就是袁術被提拔爲後將軍之後的接任者。

到董卓要廢帝的時候,孔融總是與董卓爭辯,常有匡正之言。孔融這個人才學當世,爲人傲氣,十歲之時就懟過朝中太中大夫陳煒,傳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何況後來他已經有了廣傳天下的名聲呢。一來二去,便得罪了董卓,被董卓暗示三公府將他調到鬧黃巾最厲害的北海國做國相。

圍困北海的管亥是個厲害的角色,即便劉備與黃巾多次交手,這個面相粗豪的青州大漢也能排進棘手的前幾名,那威風凜凜的武藝雖然比之關張二將尚有些許差距,但並不是劉備單人獨騎能對付的了的,不過他可不是單單一人來解北海之圍。對上青州黃巾那些打仗還拖家帶口的老卒,公孫瓚留下的兵馬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得到孔融的支持,劉備在青州的這個冬季招兵買馬的事宜便容易得多。

如今天下的局勢還沒有分崩離析地那麼幹脆,與各地諸侯長吏擁有密切關係能得到很大的利益……劉備,就是與各地諸侯關係密切的那種人。他是公孫瓚的親信與同門師弟;他是孔融的解圍恩人;他是燕北帳下故吏;他是韓馥的同盟袍澤。

青州近畿的各個勢力,與他的距離都不遠。

大體上來講,劉備與燕北的心性有些許相似之處,比方說他們同樣發自內心地瞧不上這天下的許多庸庸碌碌卻久負盛名之輩。只不過劉備沒有那麼傲氣,或者說他將心底的傲氣藏的很深,就像很久之前尚未稱名於世的燕北……他們同樣把心放在九天之上,頭顱卻低眉垂眼地望於九地之下。

劉備並不介意爲那些他所看不上的人驅馳,這是他與燕北不同的地方。劉備更願意與旁人合作,讓大家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一切。

至於這個‘一切’之中誰得到的多,誰得到的少,劉備並不在乎。

只要他得到自己應得的那一份。

成爲青州刺史是他的機會,儘管這個刺史的權力還很小,但他能夠通過自己的僭越之舉來得到更多。而他的契機,便是燕北此次籌劃組建的新討董聯軍。

劉備並不滿足於作爲押糧官在陣後無法得到任何參戰立下功勳的機會,更不會因爲小小青州刺史便忘記仍舊留在燕北帳下的關羽、張飛兩個兄弟。他在青州,沒打算像公孫瓚思慮的那樣安定局勢……他要招兵買馬,他要重整旗鼓,他要讓這支兵馬在來年開赴旋門關……讓旋門關上豎起象徵着他的劉字大旗。

作爲一個諸侯,投入天下間最兇險的戰鬥,以博取晉身之資!

……

遼東襄平,燕氏宅邸,大宅的樓閣中火盆烤的正旺,燻人的暖意令人身形舒暢,但樓閣之下隨牽招同行的披甲佩刀武士林立,卻無法讓燕東感到絲毫慵懶之意。

“兄長,要讓我取樂浪太守張岐而代之?”

按照道理,襄平的燕氏宅中即使燕北不在,牽招也無法領兵進入,但此次他們是持了沮太守的手令而來,那些宅邸守衛自然無法多說什麼。

爲了談話絕對保密,牽招領二十親隨武士進入燕氏宅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燕東的驚異在牽招意料之中,他點頭說道:“將軍的手令,樂浪太守張岐蓄意謀反,欲引劉公自立,命在下於其返回樂浪郡的路上擒獲收押……儘早騎手傳回消息,張岐已於前日自薊縣啓程返回,他向劉公勸說的屬吏被劉公下令處死在州府。他的太守儀仗半個月之內便會途經遼西郡,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

“今日前來,一是告知將軍的目的,二來也是想向三郎詢問。”牽招的臉上帶着凝重,上一次他做出最大的事情還是在宮廷政變後搶出老師樂隠的屍首,他對燕東問道:“三郎在樂浪郡的佈置,若有僞造印信,繼任太守可有把握?”

燕東是在今日才從牽招口中明白兄長的打算,轉眼之間便要他接任樂浪太守,說實話,兄長的這個計劃對他而言有些倉促了。早年間他的確在樂浪郡做過很多佈置,甚至直到今日在樂浪郡中各地仍舊有超過五百餘人被他安插在郡中各地,有縣中長吏、有郡中僕役、也有商賈走卒、農人歌姬,甚至在樂浪郡的一年他還交好了些許三韓外族……單單爲了這些佈置,每年除了踏在樂浪郡的些許產業田宅之外還要倒貼百金不止。

但是,那些佈置並非是爲了奪取郡中權力,而僅僅是爲疏通情報而做。

“這很難,子經,我的手裡沒有兵,眼下兄長不在郡中,東面高句麗又有兵馬調度……我以爲這並非是僞作樂浪太守的最好時機。”燕東比起他的兄長少了些果斷多了些慎重,他起身踱步,片刻後纔對牽招說道:“沮公與的意思,是要你協助我來做成兄長託付的這件大事嗎?”

“是,除了在下,還有番漢縣的兩千駐軍與兩曲的汶縣水卒合計三千兵馬。”牽招對燕東道:“有這三千兵馬,應當是足矣安定樂浪郡局勢了吧?”

燕東看了牽招一眼,他把樂浪郡想地太簡單了,但燕東不同,他在樂浪郡待了接近兩年的光景,雖不說對郡中瞭如指掌,但對大體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他對牽招說道:“佔領郡治王險城並不困難,我在城中有許多門客,即便到時守軍不讓兵馬入城也鎖不死城門,但若想全面將郡中納入手中,便尤爲困難……樂浪那個地方,是不能打仗的。”

樂浪有東、北兩個郡都尉,各手握兩千兵馬。分別守備高句麗與三韓,北部都尉沒什麼關係,是個漢人與張岐也談不上親密,到時詔書一到,估計不會造反。但東部都尉就不好說了,那是個從高句麗叛過去的武將,對張岐忠心耿耿,到時萬一起兵造反,無論是獨自爲戰還是勾結高句麗,恐怕都不是件好事。

燕東將這些情況對牽招一說,牽招也沉默了。他很清楚,儘管舉燕東爲樂浪太守是燕北的意思,但在沮授看來,此時此刻做這件事是有更深考慮的。

不僅僅是爲了擴大燕北所控制的地域,更是爲了在地利上能夠以樂浪郡與遼東郡一西一南地牽制高句麗,使其不敢輕易向遼東或是樂浪進軍。

這種情況下,牽招的兵馬與樂浪郡都尉內耗顯然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三郎可有方法能讓我與那都尉在營寨外見上一面?”牽招沉默半晌纔對下定決心,對燕東說道:“事不宜遲,你先至番漢縣做些佈置,我領水卒前往遼西,將張岐收押……在此之後,既然那個東部都尉多半會造反,那就殺死他吧,只要殺死他,奪取樂浪郡應當就沒有太多阻礙了吧?”

“殺死他?”燕東看着一身大氅的牽招,收拾措辭道:“我聽說那個高句麗叛將十分勇猛,你……”

做出決定,反而牽招在心態上輕鬆了許多,笑着點頭對燕東道:“人的勇武總有個限度,不親眼見到又怎會知曉他有多厲害?兵馬自番漢開赴王險城,我先進入城中,你找人邀請東部都尉入城設宴飲酒,至於藉口隨意想一個即可,宴席當中我會設法殺死他,同時作爲內應爲你打開王險城的城門,隨後用僞造的詔書去招降他的兵馬!”8)

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
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