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從長計議

龐統一怔,隨即明白了劉修的意思,哈哈一笑,解釋道:“主公是否以爲統爲儒士,就應該手無縛雞之力呢?”

劉修尷尬一笑,沒有說話。

龐統繼續道:“統自幼熟讀百家諸子,同時也學習武術,這並不奇怪,但凡儒士皆要學習六藝,而其中射箭便在其中,只不過每個人所學習的側重diǎn不同而已……。”

通過龐統的一番解釋,劉修終於明白了,在這個時代,儒士並不是後世的文人一樣,手無縛雞之力,只會吟詩作對,手握筆桿,口誅筆伐,實際的戰鬥力爲零的那種。

在漢朝,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世族百姓一般都會學習武術,自從漢武大帝採納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開始,儒教便成爲了整個漢朝的主流思想,而孔子被稱爲聖人,在後世的國人心中存在對其本質上的誤解,認爲孔子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傳道授業的老師,包括劉修也是這樣認爲的,不過現在劉修明白了這是嚴重錯誤的認識,其實孔子是個文武全才的人,他不但教人詩書禮樂,更提倡大家學習武術,強身健體,在《禮記》中有記載“孔子射於矍相之圃(山東曲阜孔廟西側),蓋觀者如堵牆”的話,意思是孔子射箭,圍觀的人很多,說明孔子是一個善於射箭的人。

孔子教人以六藝,所謂六藝是指五禮、六樂、五射、五御、六書、九數,而這裡是射與御便是武術,故而在漢朝的儒士一般都是能文能武,只不過這些人的精力更多是學文非武,故而武力值跟專業的武將相比就差的遠了。

所謂儒將便是這種能文能武的將才,在整個中華歷史的長中能夠稱得上儒將的人少之又少。

通過龐統的講述,劉修知道了龐統的箭術其實只能算中規中矩吧,雖然精準,但是力道不大,如果是像黃忠這樣的箭射高手,一箭足以刺穿敵人的身體,真正能夠做到百步穿楊的境界。

不過怎麼說龐統這個業餘射手,在關鍵的是後救了自己一命,劉修當真是感激對方,想到這裡劉修突然想到了一個疑問。

“士元,當時你在守衛北門,爲何會突然來到南門呢?”劉修問道。

龐統笑道:“都怪統愚魯,沒有及時預料到樂進會採用聲東擊西的計謀,主公應當還記得曹兵在北門增兵的時候我派去給您送信的士兵吧。”

“當然記得,若非如此,我還矇在鼓裡呢,也不會想到樂進可能會攻擊南門。”

“也正是該卒在送完信之後回報說主公在聽到消息之後奔向了南門,我起初還疑惑,不過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主公是斷定曹軍並非將北門作爲主攻方向,而是在南門,這是一招聲東擊西的計策,我怕主公有所閃失,便當機立斷,從東門調集了兩百士卒前來支援南門,。”

“一到南門我便恰好看到主公力竭的情況,情急之下,從士卒手中奪過弓箭,朝着樂進射了一箭,事情的經過便是如此。”

“哈哈,射得好,射得好啊。”劉修聽完之後,哈哈大笑,有種死裡逃生的快感。

“呵呵,主公能夠根據對方大纛旗判斷出對方的計謀,英明之至,統十分佩服。”龐統拱手道,眼中對劉修露出讚賞的神色。

“如今曹軍退去,相信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我們還需要從長計議啊。”劉修道。

龐統看向曹營方向說道:“主公說的沒錯,我們萬不可大意。”

第二次,樂進採取聲東擊西的計策,差diǎn就賺取了涅陽,這一戰雙方都是傷亡很重,經過掃戰場之後的統計,荊州兵死傷五百餘人,其中戰死二百餘人,曹軍死傷過千,不過真正死亡的人數不足四百人,多半都是受傷,失去戰鬥力而死傷人數最多的地方是南門,北門和東門作爲佯攻,戰鬥並沒有想象的慘烈。

曹營中,樂進坐在大帳中,眉頭緊鎖,他的鎧甲已經取下,肩膀上纏繞這厚厚的繃帶,對於今天的攻城,樂進越想月是惱火,越想越是氣氛,同時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眼看局勢大好,卻突然峰迴路轉,都怪自己太大意了。

好在那一箭對方的力道並不大,準確度有diǎn偏差,箭頭只沒入肩膀一寸,處裡一下傷口並無大礙,還能夠跨馬再戰。

大家都小瞧劉修了,此人並非庸人,而且還有能人相助,這一仗想要贏,樂進已經毫無把握了,他只能期望夏侯惇能夠儘快趕來,與自己一道拿下劉修,不然到時候主公問罪起來,恐怕自己要替夏侯惇背鍋了。

“該死的,夏侯惇怎麼還沒有來,他膽敢違抗主公的命令不成。”樂進忍不住道。

嘴上如此說,樂進十分清楚,夏侯惇十有**已經去往新野的路上了,自己要獨自一人面對劉修。

果然沒多久,一個斥候前來稟報。

“啓稟將軍,夏侯將軍已經前往育陽,征討劉備去了,夏侯將軍讓我轉告將軍,希望將軍能夠早日凱旋,活捉劉修,到時候必在主公面前給將軍請功。”斥候小兵跪倒在大帳的中央,說道。

猜測歸猜測,不過真真切切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樂進還是忍不住大怒:“滾,給我滾出去。”

怒氣攻心,牽引道傷口,頓時疼的樂進呲牙咧嘴。

斥候小兵看到樂進發火,嚇的連連說是,屁滾尿流的就要滾出營帳。

“等等。”就在這個時候樂進突然想到了什麼,立刻叫住了瑟瑟發抖的斥候小兵。

小兵立刻又爬了回去,戰戰兢兢道:“將軍有和吩咐?”

“我寫封信,你立刻連夜加急趕往許都,將信交到主公手裡。”樂進道。

“諾。”

片刻之後,樂進將一個用火漆封住的小匣子交給了斥候小兵,這封信中樂進詳細的陳述了從進入南陽之後包括夏侯惇的所作所爲,以及劉修的一些信息。

樂進可不傻,他可不想無緣無故的替夏侯惇背黑鍋。

夜幕將要降臨,樂進站在營帳外,遠遠的望向涅陽城,涅陽城彷彿一頭雄獅一樣趴在地上,樂進忍不住了個冷戰。

第94章 背水一戰第3章 天下英雄第7章 收服甘寧第88章 峰迴路轉第52章 韓玄發怒第42章 劉修用計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75章 龐統歸附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24章 水賊援軍第224章 進墳墓了第157章 劉備顧慮第86章 聲東擊西第98章 伏擊斥候第255章 一統江南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43章 火燒糧草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210章 生擒關羽第189章 秦晉之好第127章 賣主求榮第172章 荊南四郡第92章 孔明來訪第243章 四方聯合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153章 誓破江陵第5章 奸雄英雄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201章 屠殺蠻人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176章 飼養信鴿第106章 控制宛城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143章 劉修使臣第149章 樂進賭約第189章 秦晉之好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237章 孫權下落第26章 意外之喜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84章 孔明策略第97章 瞎說實話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38章 慘烈一天第199章 復仇怒火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51章 高儀獻策第128章 劉聰投降第67章 授格鬥術第172章 荊南四郡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65章 諸葛孔明第210章 生擒關羽第7章 收服甘寧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168章 曹操撤軍第44章 賊子休走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211章 洞庭水戰第228章 指東打西第98章 伏擊斥候第131章 劉備敗退第65章 諸葛孔明第107章 合兵一處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224章 進墳墓了第26章 意外之喜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3章 天下英雄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28章 黃蓋程普第201章 屠殺蠻人第127章 賣主求榮第235章 孫權逃走第105章 圍三缺一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60章 蔡瑁刁難第51章 高儀獻策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73章 龐統士元第33章 病子黃敘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10章 劉表悲傷第74章 鳳雛三策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101章 兵臨宛城第7章 收服甘寧第88章 峰迴路轉第73章 龐統士元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212章 洞庭大捷第47章 黃蓋撤軍第255章 一統江南第47章 黃蓋撤軍第28章 黃蓋程普
第94章 背水一戰第3章 天下英雄第7章 收服甘寧第88章 峰迴路轉第52章 韓玄發怒第42章 劉修用計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75章 龐統歸附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24章 水賊援軍第224章 進墳墓了第157章 劉備顧慮第86章 聲東擊西第98章 伏擊斥候第255章 一統江南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43章 火燒糧草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210章 生擒關羽第189章 秦晉之好第127章 賣主求榮第172章 荊南四郡第92章 孔明來訪第243章 四方聯合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153章 誓破江陵第5章 奸雄英雄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201章 屠殺蠻人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176章 飼養信鴿第106章 控制宛城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143章 劉修使臣第149章 樂進賭約第189章 秦晉之好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237章 孫權下落第26章 意外之喜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84章 孔明策略第97章 瞎說實話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38章 慘烈一天第199章 復仇怒火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51章 高儀獻策第128章 劉聰投降第67章 授格鬥術第172章 荊南四郡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65章 諸葛孔明第210章 生擒關羽第7章 收服甘寧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168章 曹操撤軍第44章 賊子休走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211章 洞庭水戰第228章 指東打西第98章 伏擊斥候第131章 劉備敗退第65章 諸葛孔明第107章 合兵一處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224章 進墳墓了第26章 意外之喜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3章 天下英雄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28章 黃蓋程普第201章 屠殺蠻人第127章 賣主求榮第235章 孫權逃走第105章 圍三缺一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60章 蔡瑁刁難第51章 高儀獻策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73章 龐統士元第33章 病子黃敘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10章 劉表悲傷第74章 鳳雛三策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101章 兵臨宛城第7章 收服甘寧第88章 峰迴路轉第73章 龐統士元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212章 洞庭大捷第47章 黃蓋撤軍第255章 一統江南第47章 黃蓋撤軍第28章 黃蓋程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