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羅憲的遺命

“少爺,節哀吧,老爺吉人自有天相,或許會平安無事。”身邊一位年老的管家勸慰道。

羅襲痛苦地搖搖頭,他很清楚,一旦永安事變,羅憲恐怕是九生一死,吳人包藏禍心,這一點,羅憲已經算到了,但他卻無法在吳人顯露出狼子野心前將他們擋在永安城外,而吳人一旦進城,永安的險要盡喪,羅憲再有勇略,卻也是無力迴天的。

羅襲是瞭解父親的,他赤膽忠心,剛直不屈,既不會臨陣脫逃,也不會屈膝變節,永安陷落,羅憲唯一的可能就是同永安一起隕落。

“不——我要回去救父親——”羅襲從地上爬了起來,不顧一切地向永安方向撲了過去。

老管家一把將他拉住,泣道:“少爺,你萬萬不能回去!莫忘了老爺的囑託啊!”

羅襲僵在了那兒,他想起了父親臨前交待的話,摸了摸胸口,父親親筆書寫的血書就藏在他的胸口**之中,這無異成爲了父親的絕筆。

“襲兒,記住!不管有任何困難,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務必將它送到成都去!”羅憲堅定凝重的聲音此刻又在羅襲的耳邊響起,羅襲淚流滿面,跪伏於地,放聲痛哭。

老管家不住地勸慰於他,但他同樣也是淚水縱橫。

羅襲哭了一會兒,漸漸地平靜了下來,如果父親真的已經遇難的話,那麼自己就必須要完成他的遺願,也只有這樣。才能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羅襲痛定思痛,朝着永安方向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毅然決然地跨上了馬背。打馬如飛,向着成都方向急馳而去。

成都周圍方圓三十里的的地區都是虎步營和虎騎營的防區,由於虎步虎騎歸屬安西將軍劉胤統轄,所以這些地方自然成爲了劉胤的轄區。劉胤擔任拱衛京師的重任以來,自然也不敢有半分懈怠,每日親自帶兵巡視,親力親爲。

“大哥。你也太小心了吧,這兒可是成都,距離前線遠的很呢。”張樂對此不以爲然。不過他每日依然跟在劉胤的身邊,從未擅離。

劉胤呵呵一笑,道:“還記得鄧艾一事否?”

“這個……”張樂不禁是爲之語塞,如果不是劉胤在陰平道擋住鄧艾。恐怕鄧艾已經要攻到成都了。

劉胤微笑着道:“樂弟。這行軍打仗不比查案破案,你初轉軍職,還得需好好研讀兵法才行,常備而不懈,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張樂嘟囔了一句,道:“我可沒有你的勁頭,白天操練累個半死,晚上還要挑燈夜讀。每天三更了都還不睡覺。”

劉胤微微一笑,的確。他每天晚上都有挑燈夜讀至少兩三個時辰,現在成爲領軍大將,劉胤這才感覺得自己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他如飢似渴地通讀古今兵法,春秋戰國時代的孫子吳起鬼谷子,到當代諸葛亮曹操的兵書,無一例外地成爲劉胤的案頭簡牘,多的越多,劉胤才覺得自己欠缺的更多。劉胤覺得自己完全是跟時間在賽跑,因爲時局的發展已經不再容許他有充裕的時間去學習和掌握這些兵法奧意。

不過還好,劉胤身邊有鄧艾這樣一位兵法大家,遇到疑難之處,有鄧艾來做一番解釋,劉胤便可以消化那些晦澀難懂的文字了,能有這麼一位資歷高深而且不用花錢的老師,劉胤的兵法水平可以稱得上是一日千里。

不過劉胤深知理論是一回事,實戰又是一回事,歷史上的趙括兵書比誰讀得都好,但打起仗來卻是一敗塗地,當然還有那位被諸葛亮斬首了的馬謖,也是一位死讀兵法的典範。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兵法水平,唯有在實戰中才會有機會。

“大哥,此番吳兵來援,形勢可是一片大好。”趙卓在右邊道。

幾天前,鄧良剛剛派人傳回了吳主孫休已答允出兵救援的消息,據稱吳將陸抗將率三萬吳軍從永安入境,直赴閬中。消息傳來,朝廷上下,一片歡欣鼓舞。

雖然還有些微弱的聲音質疑陸抗會不會走當年劉備入川的老路,請神容易送神難,但這些聲音很快就淹沒在了蜀人的喜悅之中。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吳人可是蜀漢的同盟,是值得信賴的盟友,更何況脣亡齒寒,益州失守對吳國而言,沒有半分的好處。至於陸抗是不是想學劉備,所有的人都付之一笑,現在的形勢與當年劉備入川與大不相同,陸抗除非是腦袋進水了,纔會來偷襲益州。

但劉胤卻不這樣認爲,乘火打劫落井下石歷來是吳人的傳統,當年關羽在樊城大捷水淹七軍,驚得連曹操都有遷都的打算,東吳在這個時候幹了什麼好事?理應說孫劉既爲聯盟,關羽在樊城大勝,孫權應當立刻是配合進軍,直指曹操所佔據的徐淮,狠狠地給曹操一記右勾拳,曹操必定是顧此失彼,如果劉備在這個時候能乘勢進軍關隴,曹操的根基就會動搖,歷史上三國鼎立的局面也許就不會再存在了。

當然,這只是假設,就算是真正三路出兵,想要滅掉曹操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不過如此一來,曹操肯定要頭疼了,就算曹操實力再強橫,應付三線作戰,定然也是困難重重。

但這個時候孫權卻幹了一件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乘着關羽北伐荊州空虛的機會,從背後狠狠地捅了一刀,不但奪取了荊州,而且還殺害了關羽父子,讓維持了十幾年的孫劉聯盟頃刻間土崩瓦解。

估計曹操聽到這個消息,笑得都直不了腰了。夷陵之戰雖然是東吳取勝,但真正的贏家,無疑卻是曹魏,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曹魏輕而易舉地就獲得了天下大勢的領先地位,其後幾十年任憑蜀吳如何蹦噠,都無法撼動曹魏的地位,三國歸晉,與其說是大勢所趨,倒不如說是敗在蜀吳自己的手中。

雖然說孫劉在荊州問題上始終有矛盾,但也並非不可調和,更何況劉備一方已經做出了退讓,將湘水以東的荊州三個郡劃歸了孫權,但孫權的私心作崇,一心想要鯨吞掉整個的荊州,根本就沒有看到孫劉聯盟的重要性,見小利而忘大義,東吳奪得了荊州,但卻失去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當背信棄義成爲一種傳統之後,吳人幾乎沒有什麼廉恥心,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利益纔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就如同是一隻貪婪的野獸,只要逮住任何機會,就會不顧一切地衝上去。現在的益州,在他們的眼中,就是一隻待宰的羔羊,如果不從中分一杯羹的話,連他們自己都覺得寢食難安。

至於這種行爲的後果,至今仍爲得到荊州而沾沾自喜的東吳人根本就不會去考慮,或者說他們早已選擇性地忽視了,並不是每個政治家都是雄才大略具有大局觀的,他們估且只能稱之爲政客,投機鑽營,唯利是圖,只要有那怕是一成的機會,他們也敢投下十成的賭注來搏這一把。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劉胤輕輕地長嘆了一聲。

就在此時,東面一騎快馬飛馳而來,直衝向蜀軍設立的關卡,馬速極快,勒都勒不住,直接就將守關卡的士兵給撞到了。

“他孃的,什麼鳥人,敢來這兒撒野,活得不耐煩了吧。”張樂是勃然大怒,便欲上前教訓一下這個狂妄之徒。

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254章 密議第1327章 獻城而降第1327章 獻城而降第970章 襄陽激戰第1195章 分崩離析第334章 馬家老爺子第284章 青松的情報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406章 斜谷疑兵第1178章 陸抗的決擇第584章 你的人頭值一億第451章 始料未及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397章 圍城打援第277章 平尚書事第1295章 大遷徙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1101章 遁入空門第1105章 文宣,這次你可得幫我第311章 臨洮第1077章 楊駿投誠第497章 又一個奉旨前來的第21章 夜宿山洞第570章 審問裴秀第169章 鍾會第683章 撤離第661章 出師不利第736章 日搶三關(一)第1084章 遷都之事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507章 初至洛陽第1098章 神醫妙手第926章 解圍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549章 世子駕到第1312章 西陵之戰(上)第1325章 強龍難壓地頭蛇?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566章 三將戰劉淵第1195章 分崩離析第631章 巷戰(三)第280章 三國混戰第790章 兵分三路第658章 再戰武關(上)第1044章 鳩酒一杯第468章 木蘭塞第143章 元戎弩的威力第701章 軍團重組第1114章 老對手第341章 弓騎逞威第355章 沒那個膽量第154章 賣官鬻爵第817章 三光戰術第725章 反擊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40章 執金吾第1049章 偷渡第333章 隴右四大士家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291章 無當營第709章 渭水之戰(下)第243章 憂患重重第645章 又見圍點打援的妙手第552章 底線第541章 甘露寺第757章 糾結第738章 日搶三關(三)第645章 又見圍點打援的妙手第1183章 洛陽之戰(下)第1275章 逃往天涯盡頭第416章 不一樣選擇一樣的結局第564章 劉淵第402章 五丈原之戰(三)第1082章 北地王駕到第817章 三光戰術第1090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690章 投名狀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1175章 渡河強襲第1259章 暫且饒你一命第331章 募兵第713章 半夜襲營第979章 堅守平陽(中)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1181章 洛陽之戰(上)第629章 巷戰(一)第1107章 劉恂第1204章 三王殞落(七)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999章 弓騎兵的妙用第785章 一個不留第61章 放了她第1000章 求援第211章 沒瘋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730章 進軍富平第421章 三天
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254章 密議第1327章 獻城而降第1327章 獻城而降第970章 襄陽激戰第1195章 分崩離析第334章 馬家老爺子第284章 青松的情報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406章 斜谷疑兵第1178章 陸抗的決擇第584章 你的人頭值一億第451章 始料未及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397章 圍城打援第277章 平尚書事第1295章 大遷徙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1101章 遁入空門第1105章 文宣,這次你可得幫我第311章 臨洮第1077章 楊駿投誠第497章 又一個奉旨前來的第21章 夜宿山洞第570章 審問裴秀第169章 鍾會第683章 撤離第661章 出師不利第736章 日搶三關(一)第1084章 遷都之事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507章 初至洛陽第1098章 神醫妙手第926章 解圍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549章 世子駕到第1312章 西陵之戰(上)第1325章 強龍難壓地頭蛇?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566章 三將戰劉淵第1195章 分崩離析第631章 巷戰(三)第280章 三國混戰第790章 兵分三路第658章 再戰武關(上)第1044章 鳩酒一杯第468章 木蘭塞第143章 元戎弩的威力第701章 軍團重組第1114章 老對手第341章 弓騎逞威第355章 沒那個膽量第154章 賣官鬻爵第817章 三光戰術第725章 反擊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40章 執金吾第1049章 偷渡第333章 隴右四大士家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291章 無當營第709章 渭水之戰(下)第243章 憂患重重第645章 又見圍點打援的妙手第552章 底線第541章 甘露寺第757章 糾結第738章 日搶三關(三)第645章 又見圍點打援的妙手第1183章 洛陽之戰(下)第1275章 逃往天涯盡頭第416章 不一樣選擇一樣的結局第564章 劉淵第402章 五丈原之戰(三)第1082章 北地王駕到第817章 三光戰術第1090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690章 投名狀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1175章 渡河強襲第1259章 暫且饒你一命第331章 募兵第713章 半夜襲營第979章 堅守平陽(中)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1181章 洛陽之戰(上)第629章 巷戰(一)第1107章 劉恂第1204章 三王殞落(七)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999章 弓騎兵的妙用第785章 一個不留第61章 放了她第1000章 求援第211章 沒瘋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730章 進軍富平第421章 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