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馬家老爺子

距離冀城以北的三十里外的地方,有一座塢堡,外牆皆以石砌而成,四周挖有深壕,遠觀巍然矗立,雄渾厚重。【,

雍涼一帶的邊民苦於羌胡之患,常築有塢堡以御夷患,這些塢堡皆以磚石所砌,堅固異常,小者如庭院,可供一兩戶人家避難,大者如村落,藏個數千人問題不大。

而大一點的塢堡大多數是由當地的士家豪強所建,內儲糧草,豢養私兵部曲,而四周所住之民也多是士家附庸的佃戶,平時在塢堡周圍的田地上耕作,一旦有夷人來犯,便立刻進入塢堡避難,塢堡便是一個有效的避風港。

而隴右地區最大的塢堡,當然非馬家塢堡莫屬,儼然是一座小城規模。羌人作亂,垂涎堡內的糧食,幾次曾圍攻馬家塢堡,均是鎩羽而歸。

隴右的馬家是扶風馬家的一個支脈,大約六世之前移居隴右。說起扶風馬家,可謂是天下威名赫赫,扶風馬家起源於戰國時趙國的趙奢,趙奢稱被封爲馬服君,其後人以馬爲姓,是爲馬姓由來。

漢武帝時,趙奢的後人馬通遷居扶風茂陵成歡裡,從此在扶風紮下根來,併成爲關隴大姓之一,首屈一指的名門望族。扶風馬家人才輩出,其先祖之人,累官二千石,其中最赫赫有名的是伏波將軍馬援和其女明德皇后,自馬援之後,扶風馬家枝繁葉茂,人丁興旺,儼然已成爲關隴最大豪族之一。

在後漢三國時代,扶風馬家更是涌現出無數的文臣名將。有一代大儒鄭玄盧植的老師經學大師馬融、有雄居西涼的一方諸侯馬騰、有被稱之爲天下第一奇巧之人的馬鈞。當然。最聲名顯赫的還是蜀漢驃騎將軍馬超。

劉胤特意地查過了家譜,現在馬家的當家人是馬景馬老太爺,是和馬超平輩的人物,按輩分來說,應該是劉胤的舅公了。當然劉胤也沒有什麼攀親戚的意思,這種八杆子也打不着的親戚,自然疏遠的很,更何況在利益的面前。就算是親兄弟也也是要掂量掂量的。

劉胤此番去馬家塢堡,也並沒有憑着三寸不爛之舌就想說服馬家這位老爺子的意思,劉胤此去,就是欲投石問路,想看看包括馬家在內的隴右士家的真實想法,在當下這個敏感階段,就算是不能爭取他們成爲自己陣營的一員,但至少也必須保證他們不會成爲自己的敵人,一個穩定的隴右,是劉胤急需要的。

此次去馬家。劉胤也只帶了幾十名的親兵護衛,阿堅留在了段谷。所以此行劉胤特意地帶了魏雪舞,同時還帶了主薄陳壽和參軍何攀。

當劉胤一行快馬加鞭地趕往馬家塢堡之時,馬家塢堡之內,卻是賓客雲集,人聲鼎沸。

來訪的賓客是以李、楊、樑三大士家的家主爲首,包括了隴右地區的各中小的士家,濟濟一堂,都前來拜會馬景馬老爺子,用不約而同顯然很假,這些人肯定是約好了,一起前來的,就是想聽聽馬老爺子的意見。

在寬敞的大堂之內,侍女們往來穿梭,將茶點端到几案之上,以供客人們享用。不過賓客們此時看來來都有點心憂如焚的樣子,自然無人有心思四平八穩地坐在那兒喝茶吃點。

“方管家,馬老爺子何時才能出來?”賓客之中有一人沉不住氣,向馬府的大管家詢問道。

方大管家悠然地道:“齊員外稍安勿躁,我家老爺很快就會出來的。”

就在此時,屏風後傳來一陣腳步之聲,衆人視之,出來之人正是白眉皓首的一位老者,馬家老爺子年逾古稀,早就不問世事了,也很少出面,隴右士家中的年輕一輩,很多人都不認識馬老爺子,不過對於李、楊、樑三大士家的家主,還是和馬老爺子有一定的交情。

李家家主、揚家家主、樑家家主一齊拱手施禮,道:“參見馬老爺子。”底下諸士家的代表人物雖然不識得馬家老爺子,但此刻三大家主齊聲而拜,那不是馬老爺子還有何人,也是趕緊地紛紛而拜。

馬老爺子雖然白髮皓首,但卻是紅光滿面,精神矍爍,很隨意地擺擺手,示意衆人免禮,含笑道:“老朽已不問世事多年,諸公今日前來,卻不知是所爲何事?”

李家家主顯然是此行的代表之一,當即拱手道:“方今隴右大局劇變,諸家皆是惴惴不安,今日前來,就是想請馬老爺子給大家拿個主意,該何去何從?”

馬老爺淡然地一笑道:“承蒙諸位看得起老朽,只是老朽年事已高,不理庶務多時,恐怕還真的沒什麼好主意給大家出。”

楊家家主道:“馬老爺子過謙了,誰人不知這隴右地面上,馬老爺子您名德重望,德隆望尊,此非常時期,還請馬老爺子不要推託,救諸家於水火纔是。”

蜀漢軍隊強勢入據隴右,原來隸屬於曹魏的各級官府是紛紛投降,整個隴右的形勢變化之快,遠遠地出乎各大士家的意料,頃刻的光景,整個隴右天就全變了。蜀漢鎮北大將軍劉胤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招募軍隊,顯然對隴右各大勢力的影響是深刻深遠的,此刻的隴右士家,已經站到了十字街口。

是繼續支持曹魏,還是轉而支持蜀漢,任何人心中都沒有底,顯然這一步如何走出至關重要,每個家族的興衰有時候很可能因爲一個念頭而改變。

生存還是毀滅?也許只是一念之差的事。

當他們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自然不約而同地想到這位吃的鹽比別人吃得飯還多,走過的橋比別人走過的路還多的馬家老爺子,希望他可以給大家指出一條明路來。

馬老子爺呵呵一笑道:“以靜制動,方爲上計。”

樑家家主疑惑地道:“方今蜀將劉胤在隴右廣募軍隊,擴軍備戰,如果我們繼續沉默不言的話,諸多的勢力就會被其蠶食之,此乃危急存亡之際也。”

馬老子從容地道:“不管姓劉還是姓曹,隴右這塊大地的主人,是絕不會變更的。”

這時,下人來報:“啓稟老爺,蜀國鎮北將軍劉胤求見。”(。)

第1154章 雍王第1254章 遼水之戰(上)第600章 回到關中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372章 街亭之戰(一)第792章 進入上黨第511章 未見青松第757章 糾結第1324章 先滅援兵第127章 鴻門宴第863章 呼延顥戰死第384章 街亭之戰(十三)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1234章 鮮卑亂(中)第85章 遊擊的十六字訣第1231章 一勞永逸第315章 半路遇襲第647章 機會難得第379章 街亭之戰(八)第244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444章 再戰陽安關第1098章 神醫妙手第1061章 懵了第950章 誰更卑鄙第752章 緊追不捨第1242章 全軍盡沒(下)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394章 應對第66章 當殿亮劍第1262章 白崖山伏擊戰(上)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319章 入主隴西第19章 墜崖第552章 底線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358章 陪他玩玩第991章 落荒而走第1249章 草原殖民第815章 自食其果第611章 食古不化第232章 姜維的決斷第1279章 徵倭準備第1121章 牽連甚廣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829章 再戰寒山要塞(中)第820章 迂迴第532章 議儲第799章 囚牢戰法第821章 疲於奔命第140章 夜襲第541章 甘露寺第827章 轉機第1289章 和談破裂第1281章 搶灘登陸(續)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501章 潛入密室第186章 永安之變(上)第399章 山形依舊枕寒流第1014章 司馬家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第1256章 遼水之戰(下)第530章 心事第398章 圍攻陳倉第1103章 數典忘祖第716章 自疑者第338章 借刀殺人第396章 聲東擊西第441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332章 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第1341章 棄守巴丘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726章 再祭法寶偏廂車第911章 自作自受第498章 再議遷都第806章 戰火燒遍整個上黨第1359章 他若有事,你們陪葬第523章 在商言商第513章 咱不差錢第740章 日搶三關(五)第606章 些許遺憾第160章 全軍覆滅第670章 兩百援兵第991章 落荒而走第1252章 扶余來使第1328章 郭馬叛亂第1032章 三道詔書第1267章 兵渡馬訾水第817章 三光戰術第159章 逆轉第654章 遠遁烏孫第30章 初守景陽宮第1214章 初戰告捷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236章 涪城之戰(二)第15章 百步穿竹第917章 抗旨第190章 驚人消息
第1154章 雍王第1254章 遼水之戰(上)第600章 回到關中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372章 街亭之戰(一)第792章 進入上黨第511章 未見青松第757章 糾結第1324章 先滅援兵第127章 鴻門宴第863章 呼延顥戰死第384章 街亭之戰(十三)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1234章 鮮卑亂(中)第85章 遊擊的十六字訣第1231章 一勞永逸第315章 半路遇襲第647章 機會難得第379章 街亭之戰(八)第244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444章 再戰陽安關第1098章 神醫妙手第1061章 懵了第950章 誰更卑鄙第752章 緊追不捨第1242章 全軍盡沒(下)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394章 應對第66章 當殿亮劍第1262章 白崖山伏擊戰(上)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319章 入主隴西第19章 墜崖第552章 底線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358章 陪他玩玩第991章 落荒而走第1249章 草原殖民第815章 自食其果第611章 食古不化第232章 姜維的決斷第1279章 徵倭準備第1121章 牽連甚廣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829章 再戰寒山要塞(中)第820章 迂迴第532章 議儲第799章 囚牢戰法第821章 疲於奔命第140章 夜襲第541章 甘露寺第827章 轉機第1289章 和談破裂第1281章 搶灘登陸(續)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501章 潛入密室第186章 永安之變(上)第399章 山形依舊枕寒流第1014章 司馬家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第1256章 遼水之戰(下)第530章 心事第398章 圍攻陳倉第1103章 數典忘祖第716章 自疑者第338章 借刀殺人第396章 聲東擊西第441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332章 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第1341章 棄守巴丘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726章 再祭法寶偏廂車第911章 自作自受第498章 再議遷都第806章 戰火燒遍整個上黨第1359章 他若有事,你們陪葬第523章 在商言商第513章 咱不差錢第740章 日搶三關(五)第606章 些許遺憾第160章 全軍覆滅第670章 兩百援兵第991章 落荒而走第1252章 扶余來使第1328章 郭馬叛亂第1032章 三道詔書第1267章 兵渡馬訾水第817章 三光戰術第159章 逆轉第654章 遠遁烏孫第30章 初守景陽宮第1214章 初戰告捷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236章 涪城之戰(二)第15章 百步穿竹第917章 抗旨第190章 驚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