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愚蠢透頂

ps:正版讀者十分鐘之後再看,

當劉胤一行返回成都之時,已經是臘盡歲殘的日子了,景耀六年——不,劉禪在八月的時候已經改元爲炎興,現在該叫炎興元年十二月——的日曆行將結束。劉胤看着不遠處成都巍峨高聳的城郭,心中不禁生出無限的感慨。

在大漢的年曆上,炎興元年便是一個終結點,綿延了四百六十五年的大漢王朝在這一年劃上了一個句號,大漢從此絕祀。雖然說後代歷史之中還有一些朝代沿用了漢的國號,比如十六國的時期的趙漢、成漢、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漢、南漢、北漢,但那僅僅是隻是一個國名的延續,以劉邦爲開國皇帝的劉氏血統建立的王朝在經歷了前漢、後漢、季漢三個王朝之後,在公元263年壽終正寢了。

然而歷史的進程在這一刻悄然地發生了變化,蜀漢政權將毫無爭議地邁入炎興二年,從這一點上來講,劉胤已經改變了歷史,從一個無足輕重的穿越者,變成了新的歷史的締造者。炎興二年,將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對於劉胤而言,也將是一個陌生的時代,前世所擁的一切記憶,都將歸零,都將失去任何借鑑的意義,迎接他的,將是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遙望着成都的城郭,鄧艾的心情更是無法平靜,他不止一次地幻想過看到成都城時的情景,但以目前的身份來到成都城下,卻是令鄧艾始料未及的。

曾經是權傾四野的封疆大吏。曾經是叱吒風雲的領軍人物。而如今。他卻不得不隱姓埋名,甘爲別人的家臣幕僚,身份地位的轉換,得意與失意之間,如此之大的落差,讓鄧艾有一種峰尖浪谷的跌宕之感。如果只爲了苟且偷生,鄧艾是絕對不會接受這份屈辱的,他寧可選擇橫劍自刎。也絕不會屈膝變節。司馬懿對他有提攜之恩,如果不是司馬懿慧眼識英才,說話結巴的鄧艾註定一生只能當一個碌碌爲無的小吏,這份知遇之恩讓鄧艾無法叛魏降蜀。

至於留在魏國的家人,鄧艾倒是不大擔心,對於主動投降或戰敗被迫投降蜀國的魏將,魏國朝廷表現例來都是很大度的,夏侯霸降蜀之後,其子也未受到牽連,郭循降蜀之後。家人也安然無恙(其後郭循刺殺了費禕,其子還被封爲了列侯)。

但鄧艾放不下的。就是和鍾會的仇怨,鍾會位高權重,執掌着魏國近半數的兵權,想要報仇,對於此時的鄧艾來說,無異於比登天還難。所以鄧艾只得放下尊嚴,隱姓埋名做劉胤的家臣,他將所有的賭注,都押到了劉胤的身上,雖然這個年輕人資歷尚淺,但鄧艾相信,假以時日,他必有一飛沖天之時。

“大哥,快看,前面迎接咱們的人可真不少!”張樂指着前方,很是興奮地道。

成都的北門外,旗幟飄揚,人頭攢動,很顯然是迎接他們入城的。

今日在北門外迎候的,是太子劉璿率諸王和中兩千石以下的文武官員數百人,北地王劉湛和新興王劉恂俱在其中。如此規格的歡迎儀式自然是出自劉禪的授意,劉禪身爲一國之君,肯定是不能出城相迎的,爲了表示敬意,劉禪特意地安排太子劉璿代表他出面。

劉胤諸人趕緊下馬,與太子諸王及衆大臣見禮。太子劉璿嚴格地按禮數行事,中規中矩,他雖然和劉胤是堂兄弟,但並無深交,只是按應走的禮數與劉胤寒喧了幾句,就連一句多餘的廢話都不曾講過。

倒是新興王劉恂臉色比吞了一隻蒼蠅還難受,本來他是不願意來的,但又不敢抗旨不遵,站在劉璿的身後,看着風光無限的劉胤,心中是忌恨不已。

北地王劉諶卻是截然不同,拉着劉胤的手,噓寒問暖,連聲稱讚,直誇得劉胤都汗顏不止。

成都的百姓是夾道相迎,焚香叩拜,人潮如涌,歡聲雷動,人人都欲一睹劉胤諸人的風采,以至於道路阻塞難以通行。最後不得不動用羽林軍來維持秩序,才使得劉胤一行人順利來到了皇宮午門外。

覲見皇帝自然不能這幾千人亂哄哄地上殿,早有兵曹的官員過來將劉胤和傅僉的部下妥爲安置,真正有資格上殿面聖的,也只有劉胤、傅僉、張樂、趙卓等幾個人。

劉胤已經暗中吩咐阿堅帶鄧艾父子先行回府,畢竟成都人多眼雜,難保不會有認識鄧艾的人,自己則同傅僉等人來到武儀門,等候劉禪的召見。

很快地就有執事太監引劉胤他們上殿。

劉禪居中而坐,比起幾個月前,劉胤發現劉禪居然又胖了一圈,大概是心情比較好的緣故吧,劉禪笑容可鞠,白白嫩嫩的雙下巴特別的可愛——當然,也只有劉胤會把可愛這個形容詞用到當朝天子的身上。

劉禪沒有理由不心情好,陰平阻擊戰,可謂是最輝煌的勝利,劉胤率千餘人一舉擊潰了魏軍的數萬人,這可是劉禪當皇帝以來從未有過的勝績,一次次地北伐無功而返,劉禪一聽到打仗的事就頭疼,從來沒有這麼好的消息讓他精神振奮了。雖然說沒有擒殺鄧艾,但斬首萬級這樣的戰果,也足以轟動整個益州了。而且這場勝利,從根本上扭轉了蜀漢的頹勢,漢中失守的陰霾一掃而空,甚至許多樂觀的人都開始謀算收復漢中繼而北伐中原的偉業了。

對劉胤的封賞劉禪此次也是毫不吝嗇,除了賞賜給大量的金銀綢緞之外,劉禪封他爲執金吾,統領整個中尉府,加封他爲安西將軍,統率三營,除傅僉的一營之外,虎步營和虎騎營此時也正式地歸入劉胤的麾下。

傅僉雖有陽安關之失,但援助陰平有功,依然擔任關中都督,由左中郎將晉升爲鎮軍將軍。

張樂、趙卓追隨劉胤禦敵有功,特封爲奮武中郎將和建威中郎將。

劉胤軍中有司職者也皆有封賞。

第530章 心事第421章 三天第650章 不得其門而入第886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1317章 收復西陵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870章 功過相抵第254章 密議第480章 雲收雨住第476章 什麼時候喝你的喜酒第1088章 遷都洛陽第700章 五胡始亂起第142章 第一波進攻第1353章 天字第一號牢房第316章 赤梟第89章 張樂的智慧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240章 涪城之戰(六)第1270章 一律格殺勿論第1360章 尾聲第45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629章 巷戰(一)第947章 處決第1189章 喬裝第609章 收復大小榆谷(上)第567章 落荒而走第337章 街亭第1200章 三王殞落(三)第1198章 三王殞落(一)第1316章 水淹廖家窪第113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1056章 虛虛實實第1037章 圖窮匕現第1090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156章 兵犯虎牢關第68章 拜見第17章 猥瑣的胖子第281章 吳主駕崩第1055章 關東三督第1195章 分崩離析第1035章 三道詔書(四)第1005章 插翅難飛第252章 斬黃皓(下)第122章 各懷鬼胎第934章 八面埋伏(上)第224章 攻陷第877章 誰來摘桃第410章 漢中的消息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1331章 進軍荊南第317章 牽弘的決擇第371章 庸才還是蠢才第271章 被打臉?第1258章 大敗而歸第271章 被打臉?第250章 議定遷都第278章 屯田第1076章 朕不做亡國之君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435章 分兵第1135章 各懷心思第1345章 遷都之議第880章 文鴦的心思第729章 鎩羽而歸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249章 劉禪的發小第464章 佯攻上庸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142章 第一波進攻第1104章 傅府拜師第648章 陸抗之謀第599章 另闢蹊徑第1123章 難如意第756章 起用文鴦第1267章 兵渡馬訾水第880章 文鴦的心思第815章 自食其果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296章 跨越雪峰(一)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369章 關鍵是水第476章 什麼時候喝你的喜酒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1240章 被迫回師第914章 命殞易水河第1007章 重回冀州第911章 自作自受第378章 街亭之戰(七)第618章 步騎夜戰(下)第436章 子午道第427章 城牆倒了第738章 日搶三關(三)第402章 五丈原之戰(三)第229章 證據第144章 徵西將軍鄧艾第1088章 遷都洛陽第450章 收復劍閣第810章 石豹的嗜好第206章 突出重圍(上)第797章 攻破涅縣
第530章 心事第421章 三天第650章 不得其門而入第886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1317章 收復西陵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870章 功過相抵第254章 密議第480章 雲收雨住第476章 什麼時候喝你的喜酒第1088章 遷都洛陽第700章 五胡始亂起第142章 第一波進攻第1353章 天字第一號牢房第316章 赤梟第89章 張樂的智慧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240章 涪城之戰(六)第1270章 一律格殺勿論第1360章 尾聲第45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629章 巷戰(一)第947章 處決第1189章 喬裝第609章 收復大小榆谷(上)第567章 落荒而走第337章 街亭第1200章 三王殞落(三)第1198章 三王殞落(一)第1316章 水淹廖家窪第113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1056章 虛虛實實第1037章 圖窮匕現第1090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156章 兵犯虎牢關第68章 拜見第17章 猥瑣的胖子第281章 吳主駕崩第1055章 關東三督第1195章 分崩離析第1035章 三道詔書(四)第1005章 插翅難飛第252章 斬黃皓(下)第122章 各懷鬼胎第934章 八面埋伏(上)第224章 攻陷第877章 誰來摘桃第410章 漢中的消息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1331章 進軍荊南第317章 牽弘的決擇第371章 庸才還是蠢才第271章 被打臉?第1258章 大敗而歸第271章 被打臉?第250章 議定遷都第278章 屯田第1076章 朕不做亡國之君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435章 分兵第1135章 各懷心思第1345章 遷都之議第880章 文鴦的心思第729章 鎩羽而歸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249章 劉禪的發小第464章 佯攻上庸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142章 第一波進攻第1104章 傅府拜師第648章 陸抗之謀第599章 另闢蹊徑第1123章 難如意第756章 起用文鴦第1267章 兵渡馬訾水第880章 文鴦的心思第815章 自食其果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296章 跨越雪峰(一)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369章 關鍵是水第476章 什麼時候喝你的喜酒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1240章 被迫回師第914章 命殞易水河第1007章 重回冀州第911章 自作自受第378章 街亭之戰(七)第618章 步騎夜戰(下)第436章 子午道第427章 城牆倒了第738章 日搶三關(三)第402章 五丈原之戰(三)第229章 證據第144章 徵西將軍鄧艾第1088章 遷都洛陽第450章 收復劍閣第810章 石豹的嗜好第206章 突出重圍(上)第797章 攻破涅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