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騷亂

印巴雙方會坐下來談判嗎?

或者說,印度當局肯坐下來談判嗎?

雖然只是一份譴責決議,但是安理會只給了印巴雙方48小時,雙方必須在此期間內就談判給出明確的說法。

簡單一點,就是有沒有坐下來談判的誠意。

不是口頭上的承諾,而是採取實質行動,即立即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不再單方面的破壞戰場現狀。

至於其他的,由談判決定。

顯然,巴基斯坦沒有任何問題。

在安理會通過決議之後,巴基斯坦就宣佈,立即停止所有軍事行動,並且表示願意在現有基礎上跟印度進行停戰談判。

關鍵,仍然是印度。

停止軍事行動?

說白了,在這個時候停止軍事行動,並且跟巴基斯坦談判,等於承認了印度在戰場上已經遭受慘敗。

此外,談判能得到什麼?

雖然巴基斯坦當局一再宣稱,只是對印度進行自衛反擊,並沒有任何要攻佔印度領土的企圖,但是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巴基斯坦的態度依然強硬,因爲巴基斯坦從來就沒有承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

說白了,巴基斯坦可以從阿姆利則撤軍,但是不會從印控克什米爾撤軍。

幾十年來,巴基斯坦一直認定克什米爾是一個整體,而印巴的停火線,本身並不具備法律效力。

也就是說,印度通過談判,最多就是讓巴基斯坦從本土撤軍。

克什米爾?

顯然,印度必須接受丟掉克什米爾的既成事實。

其實,巴基斯坦已經展開行動。

什麼行動?

驅逐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人,準確的說是信印度教的當地人。

從巴軍佔領斯利那加算起,已有大約300萬克什米爾居民涌入印度的北方邦,而且幾乎全是印度教的信徒。

印控克什米爾總共才1000多萬人!

在這些人當中,大部分是***,印度教的信徒還不到400萬。

也就是說,巴基斯坦已經驅逐了絕大部分印度教的信徒。

其實,這也是印度一直拒絕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的主要理由。

爲啥?

驅逐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居民,本身就違反了國際法,造成了人道主義災難,肯定無法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

只是,誰能證明這是巴基斯坦當局所爲?

沒錯,數百萬當地人離開家園,肯定與巴軍有關,畢竟在巴軍佔領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之後,才迫使這些人逃亡。

問題是,巴基斯坦並沒有下達任何驅逐命令。

用巴基斯坦官方的話來說,這是當地人自行做出的選擇,而且巴基斯坦軍隊一直在努力維持當地秩序。

對於民衆自發做出的選擇,巴軍沒有權力去幹預與阻止。

至於人道主義災難,肯定有,但是沒有印度說的那麼嚴重。

Wωω. ⓣⓣⓚⓐⓝ. ¢O

按照巴基斯坦官方公佈的資料,在佔領區內,巴軍不但負責維持秩序,還在向所有人分發食物等生活用品,並且儘量保證道路暢通無阻,沒有限制民衆的人身自由,也沒有針對民族與信仰做出限制。

此外,巴軍還向遷徙的民衆提供了必要的幫助。

換句話說,如果發生了人道主義災難,也是印度的問題,即印度並沒有安頓好涌入北方邦的難民。

難道只有克什米爾纔有難民?

要知道,在伯坦果德與阿姆利則都有難民,而且都是已百萬計。

相對而言,從克什米爾涌出去的難民根本就不算多。

在伯坦果德,巴軍在撤離之前一直在儘量爲難民提供幫助,無條件的救助了很多在戰爭中受傷的平民。

在阿姆利則,巴軍更是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

別的不說,巴基斯坦甚至用自己的戰略儲備來進行人道主義救援,幫助難民渡過最爲艱難的時期。

當然,在印度看來,這些都只是說辭。

爲啥?

巴基斯坦所做的這一切,其實都是爲了保證對克什米爾的控制權,讓佔領克什米爾變成既成事實。

只是,印度該怎麼辦?

可惜,印度根本沒有應對之策。

奪回克什米爾?

顯然,在軍事上根本行不通。

談判?

只要印度肯坐下來談判,那麼首先就得接受既成事實,即在現有的局面上跟巴基斯坦進行談判。

可見,印度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也就只是讓巴基斯坦從阿姆利則撤軍。

48小時不算多,印度當局該何去何從?

當天,新德里、孟買等地就爆發了大規模示威遊行。

不是針對巴基斯坦,而是針對印度當局。

印度當局並沒有兌現之前的承諾,更沒有盡到維護國家領土安全與主權的責任,因此已經喪失了執政資格。

到了次日,也就是開戰的第99天,新德里的示威遊行演變成了騷亂。

雖然印度當局早就做了準備,但是負責維持秩序,準確說是鎮壓騷亂的警察部隊也受到了影響。

當晚,暴亂已經遍及整個新德里。

入夜後不久,印度總理簽署了一道命令,讓部署在郊外的4個旅入城,協助治安部隊平定騷亂。

可惜,平亂行動迅速演變爲武裝衝突。

到天亮的時候,整個新德里都變成了火海。

根據後來的統計,在這場遍及印度首都的暴動中,至少有數萬人喪生,而且大部分都是手無寸鐵的平民。

當天下午,在安理會的通牒到期前,印度總理宣佈接受安理會調停。

隨後,印度總理簽署命令,讓前線部隊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到此,第四次印巴戰爭的大規模交戰階段宣告結束。

當然,事情還沒有完。

就在印度總理宣佈接受停戰談判之後的幾個小時之內,在北方戰線上,至少有5萬名印軍官兵向巴軍投降。

爲啥?

這些印軍官兵,特別是高級軍官,都擔心在戰後遭到清洗。

要知道,在印度歷史上,因爲戰敗而遭到清洗的事例實在是太多了。

如果後方的局勢失控,那些發動戰爭的政客很有可能把責任推卸給在前線浴血奮戰的軍人,並且發起針對高級軍官的清洗運動,以此來轉移民衆的憤怒,穩定國內局勢,並且保住自己的政權。

只是,現在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

第641章 軍事政變第十八章 命運多舛第264章 風起雲涌第五十八章 悲憤交加第322章 理智看待第362章 第一滴血第424章 強行搶奪第748章 來源第736章 差距第159章 奮發圖強第六十六章 效忠(加更)第704章 格殺第588章 轉移視線第756章 遺留基地第266章 技術趨勢第618章 停火到期第369章 主力跟上第413章 玄機第368章 伏擊戰第178章 大敵當前第136章 得罪雷東的下場第430章 打破僵局第523章 耐心第164章 殺回去第657章 疑雲重重第四十三章 事出有因第八十二章 形同虛設第652章 槍械之王第七十章 半夜槍聲第288章 意見與建議第135章 突圍第177章 走自己的路第694章 逃跑第293章 金主第七十九章 狂暴鐵錘第661章 火速到達第658章 猜測第753章 軍團第486章 另闢蹊徑第625章 突破第五十三章 求死第528章 奢侈品第335章 不可改變第585章 捨近求遠第五十一章 默契第692章 初顯身手第338章 功虧一簣第654章 不太平第485章 失控第三章 困獸之鬥第六十六章 效忠(加更)第521章 停戰第268章 微妙之處第463章 下血本第647章 困境第352章 總攻第九章 諷刺的死法第726章 馬不停蹄第561章 還擊第586章 慘敗收場第475章 風塵僕僕第491章 借刀殺人第117章 自殺式襲擊第692章 初顯身手第九十七章 矛頭所指第515章 壓制火力第760章 絕望第三十九章 勾魂攝魄第532章 橫刀奪愛第534章 市場定位第723章 控制第202章 神秘人物第482章 夜戰第209章 埋頭彈第351章 近距離混戰第128章 誰怕誰第745章 恐慌第265章 趟槍第275章 糟糕的第一印象第300章 拖延第308章 面對面交談第410章 投降第136章 得罪雷東的下場第252章 脫身第686章 出發第581章 重拳出擊第280章 王室的威嚴第333章 兵力集結第七十二章 誇誇其談第659章 先頭部隊出發第698章 變味的賭城第189章 夜幕落下第481章 強攻第141章 犟驢(加更)第一百零七章 不怕死第228章 技術專家第582章 無理指責第346章 拖延第571章 致命缺陷第285章 互惠互利
第641章 軍事政變第十八章 命運多舛第264章 風起雲涌第五十八章 悲憤交加第322章 理智看待第362章 第一滴血第424章 強行搶奪第748章 來源第736章 差距第159章 奮發圖強第六十六章 效忠(加更)第704章 格殺第588章 轉移視線第756章 遺留基地第266章 技術趨勢第618章 停火到期第369章 主力跟上第413章 玄機第368章 伏擊戰第178章 大敵當前第136章 得罪雷東的下場第430章 打破僵局第523章 耐心第164章 殺回去第657章 疑雲重重第四十三章 事出有因第八十二章 形同虛設第652章 槍械之王第七十章 半夜槍聲第288章 意見與建議第135章 突圍第177章 走自己的路第694章 逃跑第293章 金主第七十九章 狂暴鐵錘第661章 火速到達第658章 猜測第753章 軍團第486章 另闢蹊徑第625章 突破第五十三章 求死第528章 奢侈品第335章 不可改變第585章 捨近求遠第五十一章 默契第692章 初顯身手第338章 功虧一簣第654章 不太平第485章 失控第三章 困獸之鬥第六十六章 效忠(加更)第521章 停戰第268章 微妙之處第463章 下血本第647章 困境第352章 總攻第九章 諷刺的死法第726章 馬不停蹄第561章 還擊第586章 慘敗收場第475章 風塵僕僕第491章 借刀殺人第117章 自殺式襲擊第692章 初顯身手第九十七章 矛頭所指第515章 壓制火力第760章 絕望第三十九章 勾魂攝魄第532章 橫刀奪愛第534章 市場定位第723章 控制第202章 神秘人物第482章 夜戰第209章 埋頭彈第351章 近距離混戰第128章 誰怕誰第745章 恐慌第265章 趟槍第275章 糟糕的第一印象第300章 拖延第308章 面對面交談第410章 投降第136章 得罪雷東的下場第252章 脫身第686章 出發第581章 重拳出擊第280章 王室的威嚴第333章 兵力集結第七十二章 誇誇其談第659章 先頭部隊出發第698章 變味的賭城第189章 夜幕落下第481章 強攻第141章 犟驢(加更)第一百零七章 不怕死第228章 技術專家第582章 無理指責第346章 拖延第571章 致命缺陷第285章 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