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黃雀誰人(一)

“叮。”

擋住一個楚軍兵士的長刀,藺堅沒有去看那個在他身邊親衛的攻擊下身首異處的楚軍兵士,將目光投注到城樓下源源不絕的敵兵。

“李三,何時了?”

收回投注在城下的目光,一臉疲憊的藺堅轉頭看向自己的親衛,那是他和李御聯繫的橋樑。

“已至亥時。”看了看遠處角落那計時的漏壺,李三說出一個時辰。

“亥時,快了,只要打退此次進攻。”聽到已至亥時,藺堅疲累的臉色再次紅潤起來,離約定的時辰快到了,撐過此次進攻便能改變一切。

“傳令,藺承所部上城守禦。”轉頭對着傳令的親衛說了一句,藺堅快速走向不遠處大批楚軍涌上的缺口。

正當數百楚軍兵士登上城牆,準備擴大戰果之時,早已等候在城牆下的趙軍衝了上來,足足休養了一日之久的趙軍兵士可是憋了一口氣,交戰不過片刻便將數百位楚軍兵士永遠留在雍城城牆之上。

“鳴金收兵。”看着再次被趕下來的楚軍兵士,昭熠艱難地吐出了一句話,這是他今日第八次說同樣的話語。

“二哥。”

眼看又一次打開了趙軍守禦的缺口,昭爀正準備領兵上前,卻發現那雍城城牆上一陣交擊,一個個楚軍兵士跌下城來。而此時他的二哥竟然再次收兵,昭爀的心中燃起一股無窮的怒火,恨不能領兵衝殺,他們昭氏的子弟兵至今可是損失兩萬有餘。

“收兵。”怒瞪了弟弟一眼,昭熠咬牙重複了一遍。

“諾。”被二哥那充滿血絲的雙眼一瞪,昭爀滿心的怒火瞬間被壓了下去,應聲退到一旁。

轟隆隆的戰鼓再次響起,原本衝到城牆下方的楚軍停下了腳步,緩緩向後方大營退去。

“報,後方現大批敵騎,已衝破我軍後陣。”

“什麼?”昭熠驚愕地看向稟報的軍士。有些遲鈍的頭腦一時反應不過來。

“報,大隊敵騎偷襲我軍後陣,業已衝向我中軍大帳。”

還沒等昭熠反應過來,又一位傳令的軍士騎馬奔跑着來到昭熠的身旁,翻身下馬的動作異常狼狽。稟報之時臉色猶帶驚慌。

“爾等再說一遍。”

猛地抓住軍士的甲領。昭熠的眼神彷彿要噴出火來。

不過軍士已然不需要稟報了,一陣傳遍天際的尖銳聲響起,昭熠轉頭便看到中軍大帳已是火光沖天,映襯出漫天的箭雨。混亂的喧鬧聲傳進耳際。再回頭看看歸營的大軍,昭熠彷彿能看到那些兵士臉上的茫然和無措,中軍大帳失事,如將旗倒掖。

在那尖嘯聲響起之時,站在城牆之上的藺堅也聽到了。左手激動地拍在遍佈坑洞的城垛之上,對着身旁的副將下令:“傳令,出城迎擊楚軍。”

堵在城門後的石塊被快速搬開,藺堅揮舉着手中的銅劍,大聲喊道:“將士們,援兵已至,隨我出城殺敵。”

“援兵已至,出城殺敵。”

“援兵已至,出城殺敵。”

藺堅身邊的親衛將他的話重複着。傳遍了整個南城,傳進了每一位趙軍兵士的心裡。

“殺殺殺。”

聽到援兵前來,不知憋了多久的趙軍兵士爆發出無比的熱情,即便是奮戰了數個時辰的兵士也顧不得身體的疲憊,重新握上兵器。

此時不爭戰功。更待何時。

“後軍不是有五千兵士守禦,敵騎從何處來?”有些懵然的昭爀大聲質問着那跪在地上的軍士,大營受到偷襲讓他有些失去理智。

“傳令,退往西城。”

不愧是昭氏一族最年輕的領軍者。昭熠很快恢復了理智,對着面前的傳令軍士說道。雖然不知道敵騎到底有多少。但昭熠根本沒有想過去抵擋甚至殲滅對方,後軍和中軍被破,整個大營已被攪動。領兵數年的昭熠知道軍心本就有些不穩的楚軍兵士遭遇奇襲,弄個不好便是炸營,此時退往西城還能保住攻城的五千兵士,加上前軍的兩萬兵士,憑之他還能收攏亂軍,捲土重來。想來西城沒有其餘大軍駐守,能留給他一個緩衝的餘地。

可惜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雍城內驟然響起的喊殺聲打破了昭熠的幻想,自聯軍圍城之後從未開啓的南城城門緩緩開啓,趙軍兵士帶着無比的威勢攻向有些慌亂的前軍。

這一刻,昭熠的臉色無比的緋紅,猶如滴血一般。

前後夾擊下,楚軍毫無意外地被打散了,八萬大軍猶如一盤散沙,在趙軍的攻擊下破碎不堪,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

攪動了楚軍大營的混亂,胥安沒有去追殺那些唾手可得的戰功,而是帶着身後的甲騎毫不遲疑地衝向了東城,那裡還有他的敵人。

“南城何事?”

看着眼前的親衛,宿謙連忙問了一句,震天的喊殺聲傳來,楚軍可能已攻破南城,而他們魏軍依然在城牆邊上鏖戰,無時不刻都有兵士損傷,讓他心中更加迫切。

“楚軍收兵回營,中軍大帳火起,楚軍大營已亂。”探知情報的親衛也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只能將自己所見一一稟報。

“什麼?”

還以爲楚軍攻破了雍城,宿謙沒想到竟是楚軍大營出亂,怎能不讓他驚訝。那一刻,數十年的從軍經驗提醒着宿謙,趙軍來了援兵,而趙國此時能救援雍城的唯有那共城之外的李御所部。

“下令全軍戒備,不,傳令收兵,退往北城。”

身爲老將的宿謙立馬做出了決定,只是不等他的將令下達,轟然的馬蹄聲在他耳邊響起,一條無比刺眼的黑色洪流向他大營衝來,而此時尚有數千魏軍兵士在捨命攻城。

“閔炎。”

“末將在。”

“本將令你率所部甲士,抵住敵騎。”

“諾。”

令裨將閔炎前去阻擋之後,宿謙沒有任何遲疑,率着本部親衛退往北城。那裡有着數萬齊兵,還有田單壓陣,只要有所準備,必能挽回頹勢。宿謙可是知道此時能來奇襲的趙軍騎兵必然爲數不多。

只是宿謙遠遠低估了趙軍騎兵的戰力,也高估了他自己屬下的戰力,已是疲憊之師的閔炎所部急匆匆迎向趙軍甲騎,不過一個照面便被擊垮,黑色的洪流毫無阻礙地衝向那磅礴的大營。

震天的馬蹄聲也驚醒了攻城的魏軍。在他們驚疑的眼神中。城中的趙軍猛然爆發出無比激烈的喊殺聲,東城趙軍出城迎擊了。

魏軍大營破。

“走。”

剛剛帶着親衛奔出大營,宿謙便聽到那傳遍天際的喊殺聲,回頭望去。他們魏軍大營已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驚懼不已的宿謙狠狠一夾馬腹,快速往北城奔去,他們魏軍和楚軍已敗,此刻唯有齊軍方可挽回敗勢,希望還來得及。

這一夜註定不會平靜。隨着數千甲騎的奇襲,雍城內仍有戰力的四萬餘步軍甲士盡數出動。

連續攻城數日,聯軍兵士雖有輪換,但早已疲憊,尤其是士氣方面,投石車出動之後還士氣高昂,然則久攻不下,士氣已變得低靡。而雍城城中的趙軍雖也疲憊,氣勢卻與聯軍完全不同。袍澤的陣亡,國家的榮耀,無可退避的境地,援軍的到來徹底激發了趙軍兵士體內的武勇。

這一刻,經歷戰火洗練的趙軍所向披靡。

奮起餘力。雍城的步軍甲士配合着那來援的驍騎擊潰了南城的楚軍、東城的魏軍,唯有北城的齊軍反應快些,但也損傷不小。

“看來我等來晚了些。”

率領一萬步軍甲士來到雍城戰場時,李御入眼的是一片火海。無數身着土黃色盔甲的楚軍兵士慌不擇路,四處逃竄。被他麾下的步軍甲士一一收押。

“將軍,我等大可不必收押亂兵。”見麾下兵士收押的亂兵越來越多,步軍都尉樑溯建議道。此時收押亂兵,除了增加他們糧草的消耗,根本毫無益處,難道還可向聯軍兌換糧草不曾,何況他們身後的乃是魏地,讓魏國多一些麻煩也好。

“樑都尉,大丈夫當有所爲,有所不爲。本將知曉,若是任由這些亂兵逃竄,受害的不過魏國百姓。我等馳騁疆場,爲的不就是保家衛國,護佑百姓。與我而言,魏國百姓同是無辜之人,我等豈能坐視。”看着那些被收繳兵器的楚軍兵士,李御有些感傷地說了一句。即便他已漸漸融入了這個亂世,手下斬殺的敵軍也不在少數,但是讓他無視無辜百姓的性命,李御還是做不到,這是一個人的底線。

“屬下慚愧。”聽到李御的話,樑溯羞紅着臉低下了頭。他不得不承認,隨着他的爵位和軍職提升,早已忘卻了當初年少時的理想。

“呵呵,也許是本將太過理想。”見樑溯羞愧的模樣,李御也沒有再說什麼。生在這朝不保夕的亂世,像樑溯如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李御不會想着要改變所有人的想法,但是在他治下便不會發生那種草菅人命之事。

跟在李御的身旁,王繚聽得清清楚楚,心下對李御的認同又多了一分。在王繚的心中,天下終將大同,諸國歸一,又何分哪國百姓。因而,他所提倡的便是興堂堂王霸之師,行光明正大之事,一統六合,重建禮教。

不過數裡之地,李御所部便收攏了不下萬餘亂兵,南城的楚軍大營已被徹底摧毀,不少雍城趙兵在那裡整理戰場,東城和北城方向猶有喊殺聲傳來。

“韋尚得,樑溯。”

“屬下在。”

“本將令爾等馳援東城和北城,收攏亂兵。”

“諾。”

養精蓄銳的一萬步軍甲士快速奔向那還未停歇的戰場,趕路的疲憊絲毫影響不了他們建功立業之心。

“先生,我等入城。”

“將軍請。”

戰事基本接近尾聲,李御也沒有阻礙麾下的將士去爭軍功,如此大好的機會,可真是難得了。

對毫無背景的兵士來說,戰功是他們升值晉爵的唯一途徑,也是獲取錢財的最快捷徑。但相對於李御這種擁有貴族身份,甚至可與王族扯上關係的人而言,軍功不過是一種錦上添花的工具罷了。譬如在諸國朝堂爲官的有識之士盡皆出自貴族之門一樣,這個世界本就無真正的公平可言。

正當李御和王繚準備入城休整之時,地面微微顫抖起來,沉悶的響聲在空中迴盪。

第277章 鸝夫人的殺意(二)第211章 義士(二)第314章 巴君(一)第49章 蘭兒的猜測第328章 出外(二)第39章 私兵第280章 王后之情(三)第110章 轂山第28章 把他扣下第192章 出兵(一)第28章 把他扣下第249章 同謀(三)第339章 不軌第222章 趙刃(一)第42章 兩個選擇第244章 齊策(一)第155章 刺客第19章 秦王稷第175章 自損(二)第249章 同謀(三)第55章 省一點是一點第15章 苦戰第45章 多虧了信陵君第84章 一輩子都是第68章 很多人急的婚事第231章 相逢(二)第75章 送上門來第123章 法者第208章 無措(一)第38章 函谷關第144章 怒火第332章 秦軍異動第82章 幼子何辜第164章 不爭(一)第105章 志向爲何?第212章 歸(一)第26章 秦軍換將第259章 黃雀誰人(一)第212章 歸(一)第88章 郭家有女第259章 黃雀誰人(一)第199章 伏擊(一)第334章 抗胡第147章 始皇第178章 罵名(二)第243章 奇策(三)第178章 罵名(二)第311章 得償所願(一)第11章 父親在擔心什麼?第117章 三鼎第325章 攻訐(一)第71章 郭府的誠意第30章 竊符救趙第190章 齊令(一)第179章 知己(一)第128章 非秦是秦第319章 門客(一)第258章 雍城之戰(六)第296章 衝動是魔鬼(三)第132章 愧疚第168章 兄弟(二)第308章 私奔(二)第82章 幼子何辜第200章 伏擊(二)第34章 鉅鹿侯第178章 罵名(二)第37章 差一點第327章 出外(一)第288章 驍騎統領(一)第101章 烏應元的決斷第137章 水中第144章 怒火第315章 巴君(二)第25章 平原夫人第231章 相逢(二)第112章 九鼎之爭第313章 得償所願(三)第132章 愧疚第318章 劍舞(二)第165章 不爭(二)第311章 得償所願(一)第320章 門客(二)第232章 相逢(三)第92章 加點料第9章 郎中郭開第189章 滇變(二)第144章 怒火第278章 王后之情(一)第144章 怒火第330章 擴土第210章 義士(一)第319章 門客(一)第266章 昏禮(一)第340章 入城第286章 洗劫(二)第98章 心靈的桎梏第29章 執拗的武安君第227章 莫敖(四)第308章 私奔(二)第106章 秦國之
第277章 鸝夫人的殺意(二)第211章 義士(二)第314章 巴君(一)第49章 蘭兒的猜測第328章 出外(二)第39章 私兵第280章 王后之情(三)第110章 轂山第28章 把他扣下第192章 出兵(一)第28章 把他扣下第249章 同謀(三)第339章 不軌第222章 趙刃(一)第42章 兩個選擇第244章 齊策(一)第155章 刺客第19章 秦王稷第175章 自損(二)第249章 同謀(三)第55章 省一點是一點第15章 苦戰第45章 多虧了信陵君第84章 一輩子都是第68章 很多人急的婚事第231章 相逢(二)第75章 送上門來第123章 法者第208章 無措(一)第38章 函谷關第144章 怒火第332章 秦軍異動第82章 幼子何辜第164章 不爭(一)第105章 志向爲何?第212章 歸(一)第26章 秦軍換將第259章 黃雀誰人(一)第212章 歸(一)第88章 郭家有女第259章 黃雀誰人(一)第199章 伏擊(一)第334章 抗胡第147章 始皇第178章 罵名(二)第243章 奇策(三)第178章 罵名(二)第311章 得償所願(一)第11章 父親在擔心什麼?第117章 三鼎第325章 攻訐(一)第71章 郭府的誠意第30章 竊符救趙第190章 齊令(一)第179章 知己(一)第128章 非秦是秦第319章 門客(一)第258章 雍城之戰(六)第296章 衝動是魔鬼(三)第132章 愧疚第168章 兄弟(二)第308章 私奔(二)第82章 幼子何辜第200章 伏擊(二)第34章 鉅鹿侯第178章 罵名(二)第37章 差一點第327章 出外(一)第288章 驍騎統領(一)第101章 烏應元的決斷第137章 水中第144章 怒火第315章 巴君(二)第25章 平原夫人第231章 相逢(二)第112章 九鼎之爭第313章 得償所願(三)第132章 愧疚第318章 劍舞(二)第165章 不爭(二)第311章 得償所願(一)第320章 門客(二)第232章 相逢(三)第92章 加點料第9章 郎中郭開第189章 滇變(二)第144章 怒火第278章 王后之情(一)第144章 怒火第330章 擴土第210章 義士(一)第319章 門客(一)第266章 昏禮(一)第340章 入城第286章 洗劫(二)第98章 心靈的桎梏第29章 執拗的武安君第227章 莫敖(四)第308章 私奔(二)第106章 秦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