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王后之情(一)

“李卿,寡人慾賜……”

對於李御如此簡單的要求,趙王丹覺得實在是太少了點,若是傳出去,還會讓天下人以爲趙國吝嗇呢。

“王上,臣有一個過分之請,還望王上莫怪。”毫不客氣地打斷了趙王丹的話,李御提出了又一個要求。

“李卿請講。”被李御打斷話語,趙王丹沒有任何的惱怒,這樣才顯得他們君臣之間並無太大的距離,這是趙王丹從未體驗過的感覺,彌足珍貴。

“王上也知,虎賁、驍騎二營消耗甚大,臣府中財物拮据,還望王上賞賜點財物,莫讓臣府中斷糧。”放棄了君侯之位,李御自然開始要錢要糧,上一次拒絕換來了不下兩萬金的財物,不知這次能有多少。

“哈哈哈,寡人差點忘了,李卿業已成婚,府中必然多了開支。如此,寡人便將李卿的食邑再添八百戶,特准不用上繳國稅,另賜金兩萬,良田千畝,錦繡千純。”聽李御哭窮,趙王丹這纔想起李御府中增加的開銷,他也曾聽聞李御對虎賁、驍騎二營的貼補,趙穆爲此在他耳邊鼓動了好幾次,趙王丹並沒有在意。唯有如此,騎兵營纔有如斯戰力。

“謝王上。”暗自算了一下,李御發現這一次收入不下三萬金,尤其是那食邑不用上繳國稅,簡直讓他食邑的收入提高了一倍。要知道如今各個貴族大臣的食邑都是要上繳一半給國稅,君侯的封地也要上繳三成。趙王這麼一減免,李御現在的一千六百戶食邑能年入萬金,而且以後只會有增無減。

“李卿......”

在趙王丹想繼續說出來的時候,李御再次說了一句:“王上,臣還有一事稟告。韓國諸大臣欲立公子安爲王儲,公子闖前來臣府中,望我趙國助其一力,臣不敢擅專,還望王上決斷?”

“公子闖?這有何難,公子闖有功於我大趙。寡人慾拜其爲高平君,以報其恩。”聽李御一說,生於王室的趙王丹瞬間便想通了其中的利害,沉思片刻便直接定下了對策。

一個親近趙國的公子闖對於趙國而言,無疑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對象。

韓國雖小,四周皆是強國,難以成爲真正的大國強國,然則韓國畢竟也是山東六大國之一,擁兵三十萬。地處險要,不容小覷。

自三家分晉。羣雄爭霸以來,韓國一直作爲遊走在諸國中間的牆頭草,哪邊勢大便偏向哪邊。因其地理乃諸國正中,每一次的連橫合縱都少不了韓國的身影,合縱大軍要從韓國借道,以攻強秦,而秦國大軍也要借道韓國,以縱橫山東之地。

可以說,韓國乃是諸國用兵的必經之地。然而卻從未有強國打着消滅韓國的心思。一者,諸國各自平衡,誰也不敢率先打破;二者,韓國雖弱,然擁兵三十萬,任何一個強國啃下他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三者,若是有強國攻下韓國。那麼會直面四鄰,面對諸國大軍的進攻。

因而,韓國便成爲了諸國默契下的存在,滅亡不了卻也發展不起來。申不害變法雖讓韓國崛起一時,然限於諸國大勢和韓國本身的國力,不過是曇花一現。

對秦趙魏楚諸國而言,韓國雖不是威脅,確也是舉足輕重的力量。一旦韓國投向哪邊,那麼哪邊便會佔有巨大的優勢,每一次的連橫合縱,韓國往往站在勝利的一邊。

“王上英明。”

聽到趙王丹封公子闖爲君,李御愣了一下,繼而拍了怕趙王丹的馬屁。對於趙王丹的決斷,李御也不禁有些佩服,不愧是執掌趙國多年的君王,若不是長平之戰的失敗,趙國必然會在這位君王的手中煥發出新的光芒。

外臣封君,君王雖有賞賜,但是象徵意義更多與實際意義,和本國將臣封君完全不同。外臣之君,不領軍,不理封地,無親衛,不事朝政,君王僅僅付出了一個君位的虛銜和一點封地的收入便能將對方拉入親近己國的一方,甚至讓其爲自己的國家效力,絕對是一個合算的買賣。

在外臣有大功於自己國家之時,君王賞賜下君侯之位,以表示泱泱大國的氣度和對恩人的敬重。另外,君侯之位也可以作爲拉攏降將的一種手段。

趙國如今有三位外臣封君,靈丘君黃歇,部城君魏無忌,武陽君鄭安平,前兩者基本上不會用到趙王賜封的君位,世人熟知的仍然是他們本國的君位。而鄭安平那是秦國降將,趙王爲安撫隨他一同降趙的數萬秦兵,方纔封其爲君,然則並無實職,地位頗爲尷尬,現在秦國降軍皆已被李牧收編,武陽君更是成爲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閒人。往上推,近的還有一位武城君田文,那便是同列戰國四君子的孟嘗君。

總之,外臣封君,不過是一個名號而已,在趙王的眼中,可能還不如一位上卿來得重要。內臣封君,可能影響甚大,要經過朝中大臣的認同,而外臣封君,君王基本可一言而決,反正也沒有多少大臣會在意那掛着君位的外臣。

“李卿,隨寡人走走。”知道李御不想接受他的賞賜,趙王丹也沒有繼續堅持,畢竟李御還年輕,不是真正的王族嫡脈,太早封君反而不美,大不了以後多賞賜一些財物就是。

“是。”

難得走出大殿,趙王丹興致一來,便和李御兩人在雪中漫步,連手持華蓋的內侍都被趕到了一旁,包括那位宦者令。

“李卿,王后是否找人與你相談,言寡人有改立王儲之心。”雖說趙王丹沉迷於美色之中,然則他並不糊塗,對於朝堂內外的事情知之甚詳。遷都上百年,趙國君王的耳目早已滲透到邯鄲城的每一個角落。

“那些皆是謠言,臣未曾信之。”聽到趙王丹如此直白的問話,李御心驚了一下,很快便鎮定下來,平淡地回了一句。做爲趙國最高的掌控者,趙王丹知曉一些事情很正常,李御也沒必要隱瞞,他身上畢竟還有一個太子師的職務,爲自己的學生奔走乃是人之常情。這可不是後世的那些唐宋元明清,在這個不知道何時便會遭遇不測的亂世,君王對於王儲擁有自己的班底乃是默認的,還會對王儲的班底加以大力支持,以保證國祚的延續。

“呵呵,還是李卿知我心意。啓兒自小聰慧,乃是我趙國不二之選,寡人豈會隨意改立。李卿與王后好好說說,有些事,寡人不便言明。”對於自己的王后,趙王丹說不愧疚是不可能的,畢竟他們也曾是那麼恩愛。

在即位之初,意氣風發的趙王丹和溫柔不失主見的王后韓晶一見傾心,成婚之後更是舉案齊眉,琴瑟和諧,爲國人所豔羨。趙王丹更是在王后韓晶的支持和策劃下,從太后和平原君的手中奪回了軍政大權,一展雄心。

可惜,長平之敗徹底打破了這一切。無比失落的趙王丹日日以酒消愁,對於昔日無條件支持自己的王后韓晶不假辭色,漸漸疏離。在趙穆趁虛而入之後,趙王丹更是對王后晶沒有了任何興趣,平日大典之時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的。

長平之敗後,趙王丹未曾與王后晶有一日同房,如今更是日日居於天麗殿,與王后晶會面之數寥寥可數,也難怪趙王丹心懷愧疚。

第78章 一個小媳婦第172章 定價(一)第223章 趙刃(二)第274章 公子闖的心(一)第307章 私奔(一)第191章 齊令(二)第275章 公子闖的心(二)第287章 洗劫(三)第33章 那位即將名傳天下的大商賈第313章 得償所願(三)第157章 無忌第178章 罵名(二)第128章 非秦是秦第293章 下毒(二)第3章 獻策第113章 渡河第296章 衝動是魔鬼(三)第219章 烏江(三)第245章 齊策(二)第8章 趙王丹第285章 洗劫(一)第27章 聯軍始動第208章 無措(一)第273章 荀環(二)第79章 便宜叔父第239章 心有多大(二)第16章 黑甲精騎第201章 滇國太子(一)第309章 以勢壓人(一)第121章 落鼎第287章 洗劫(三)第222章 趙刃(一)第181章 知己(三)第8章 趙王丹第168章 兄弟(二)第63章 趙對齊第107章 九鼎何物第211章 義士(二)第67章 三把利器第322章 別離(二)第162章 爭執(二)第303章 瘋狂的投注(一)第281章 嫁妝(一)第103章 秦軍動,風雲變第40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333章 烽火狼煙第84章 一輩子都是第277章 鸝夫人的殺意(二)第165章 不爭(二)第190章 齊令(一)第104章 援周第298章 跑馬大賽(二)第12章 李牧的擔憂第273章 荀環(二)第146章 竊香第128章 非秦是秦第19章 秦王稷第202章 滇國太子(二)第52章 公子盤拜師第114章 其人之道第110章 轂山第172章 定價(一)第111章 自得的王齕第187章 鉅子(四)第168章 兄弟(二)第48章 窮啊第173章 定價(二)第297章 跑馬大賽(一)第298章 跑馬大賽(二)第31章 恨不能與武安君一戰第172章 定價(一)第122章 將軍不想承認?第62章 較技之議第205章 留(三)第39章 私兵第75章 送上門來第323章 平原君逝(一)第197章 來投(一)第307章 私奔(一)第326章 攻訐(二)第189章 滇變(二)第246章 齊策(三)第112章 九鼎之爭第211章 義士(二)第100章 三兄弟第104章 援周第94章 虞慶掛印第27章 聯軍始動第273章 荀環(二)第178章 罵名(二)第236章 無非(一)第33章 那位即將名傳天下的大商賈第37章 差一點第109章 出兵第170章 討價(二)第224章 莫敖(一)第54章 平原君的薄禮第76章 以後你便是我李御的人第293章 下毒(二)第292章 下毒(一)
第78章 一個小媳婦第172章 定價(一)第223章 趙刃(二)第274章 公子闖的心(一)第307章 私奔(一)第191章 齊令(二)第275章 公子闖的心(二)第287章 洗劫(三)第33章 那位即將名傳天下的大商賈第313章 得償所願(三)第157章 無忌第178章 罵名(二)第128章 非秦是秦第293章 下毒(二)第3章 獻策第113章 渡河第296章 衝動是魔鬼(三)第219章 烏江(三)第245章 齊策(二)第8章 趙王丹第285章 洗劫(一)第27章 聯軍始動第208章 無措(一)第273章 荀環(二)第79章 便宜叔父第239章 心有多大(二)第16章 黑甲精騎第201章 滇國太子(一)第309章 以勢壓人(一)第121章 落鼎第287章 洗劫(三)第222章 趙刃(一)第181章 知己(三)第8章 趙王丹第168章 兄弟(二)第63章 趙對齊第107章 九鼎何物第211章 義士(二)第67章 三把利器第322章 別離(二)第162章 爭執(二)第303章 瘋狂的投注(一)第281章 嫁妝(一)第103章 秦軍動,風雲變第40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333章 烽火狼煙第84章 一輩子都是第277章 鸝夫人的殺意(二)第165章 不爭(二)第190章 齊令(一)第104章 援周第298章 跑馬大賽(二)第12章 李牧的擔憂第273章 荀環(二)第146章 竊香第128章 非秦是秦第19章 秦王稷第202章 滇國太子(二)第52章 公子盤拜師第114章 其人之道第110章 轂山第172章 定價(一)第111章 自得的王齕第187章 鉅子(四)第168章 兄弟(二)第48章 窮啊第173章 定價(二)第297章 跑馬大賽(一)第298章 跑馬大賽(二)第31章 恨不能與武安君一戰第172章 定價(一)第122章 將軍不想承認?第62章 較技之議第205章 留(三)第39章 私兵第75章 送上門來第323章 平原君逝(一)第197章 來投(一)第307章 私奔(一)第326章 攻訐(二)第189章 滇變(二)第246章 齊策(三)第112章 九鼎之爭第211章 義士(二)第100章 三兄弟第104章 援周第94章 虞慶掛印第27章 聯軍始動第273章 荀環(二)第178章 罵名(二)第236章 無非(一)第33章 那位即將名傳天下的大商賈第37章 差一點第109章 出兵第170章 討價(二)第224章 莫敖(一)第54章 平原君的薄禮第76章 以後你便是我李御的人第293章 下毒(二)第292章 下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