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太子傅(二)

看着眼前乾淨而不算高檔的客棧,站在院子前的李御不由摸了摸下巴,他倒是沒有懷疑所得的情報,這樣的選擇頗爲符合那兩位先生的品位。

“不知公子何人?”送完膳食,走出屋來的李斯看着一身華服的少年,彷彿能感覺到對方身上帶着一股難言的氣度,腦中突然閃過一個人名。

“小子李御,特來褐見荀況先生和鄒衍先生。”見到屋裡走出來的青年,李御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他知道眼前的這位便是名傳千古的秦相李斯。更讓李御心動的是,李斯都在這裡了,那位草創秦律的韓非子還會遠嗎。

“兩位先生正在屋中用膳,容我通稟一聲。”和腦海中的那位少年將軍對上號,李斯點了點頭,便欲轉身向屋中走去。

“且慢,這位先生,既然兩位先生正在用膳,御便再次等候一番。”有事麻煩人家,李御自然要表現得尊敬一點,何況屋中的兩位可是享譽當世的名士。

“如此,將軍請隨斯前往左屋稍候。”見李御如此謙遜,李斯暗暗一嘆,帶着他往自己的屋子走去。對方乃是趙國將軍,趙王丹眼前的紅人,在這個邯鄲城中的權勢比之許多貴族都要大得多,總不能將他撂在外頭受冷。

“多謝先生。”

進得李斯的屋中,李御隨意地看着有些簡陋的房間,發現唯一值錢的東西便是席案上的十餘個竹簡。

“先生正在研讀律法?”看了一下席案上一個打開的竹簡,李御細讀幾句。好奇地問着端來酒樽的李斯。

“正是。”將倒滿酒的酒樽遞到李御手中,李斯合上了席案上的竹簡,那上面記載着他對當今各國律法的見解,還未完善可不好見於人前。

“不知斯先生覺得當今之法如何?”感覺到李斯若有若無的防備,李御笑着問道,和這位名傳千古的秦相打交道,必須投其所好,主動打開話題。

“七國之法,楚國之寬,秦國之嚴。”整理好席案上的竹簡。李斯答了一句。對於李御知道他的身份,李斯沒有絲毫的驚奇,對方身爲邯鄲城的城尉,這點事都查不出,那就真的枉負盛名了。

聽得出李斯話中的敷衍,李御卻是沒有放棄:“先生以爲,何種律法爲上?”

“亂世當用重典,自然秦法爲上。”對於這個,李斯沒有絲毫的猶豫。秦法的嚴竣雖讓山東六國之民畏懼。然則嚴苛的秦法卻讓秦國境內的治安穩居六國之首,可以說是路不拾遺。更是讓秦國百姓養成了遵從律法的習慣,因而秦軍進退有據,戰力雄冠諸國。而楚國寬鬆的律法是讓諸國之民趨之若鶩,楚國的財富無與倫比,卻也讓楚國軍隊的戰力直線下降,原本稱霸天下的楚國逐漸沒落。

“秦法嚴苛,偶有小錯便是刑罰加身,六國之士畏之如虎,先生爲何以秦法爲最?”再問了一句。李御臉上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肯開口就好,他就不信自己這個有着兩千多年曆史爲底蘊的人忽悠不了對方。

“將軍以爲秦軍戰力如何?”沒有回到李御的問話,李斯反倒反問一句。

“冠絕六國。”對秦軍的戰力,深有體會的李御毫不諱言。除非是他們趙國本土趙人組成的軍團,不然任何一支同樣數目的軍隊面對秦軍時皆無勝算。

“秦國國勢如何?”

“山東六國皆難以企及。”

“如此,秦法自然爲上。”

“先生之言,御佩服。敢問先生。秦法是否適合我大趙?”發現自己被問了進去,李御對李斯的思緒很是佩服,不愧是未來的秦相,玩弄權術的牛人。

“天下之事。各有所適。秦法適於秦國,卻不適趙國。”

“請先生賜教。”

“秦法乃商君所創,得秦王渠樑傾力支持,歷經百年,方有秦國如今之勢。緣由其一便是秦法打破秦國老世族之利,得秦國之民傾力擁護,更是得關中之利,六國難以影響。趙國身處四戰之地,若是換用秦法,必然國勢動盪。將軍以爲,趙國如今之局,可經得起動盪?”

說起自己專研的領域,李斯也暫時放下了心中的戒備,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雍城之戰方歇,諸國覬覦趙國高都石涅之心不死,趙國若強行變法,只會招致亡國之禍。趙國若要變法,必要循序而進,得貴族支持,然不打破貴族之利,變法也不稱之爲變法。如申不害之流,不過一時之選而已……”

聽着李斯的長篇大論,李御汗顏不已,他的心裡還真有仿照秦法的念頭,畢竟秦國可是統一六國的人選。經對方這麼一說,李御發現自己有點太天真的,秦國能變法而創下一統六合之機,那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他們趙國卻根本行不通。

一旦變法觸及到各大貴族的權益,李御用腳趾想想都知道,不管他有多大的權勢,也會瞬間被推翻。有哪個貴族會支持別人來限制甚至瓜分他們本身的利益,除非是聖人,而當今之世可沒有一個聖人。後世被尊稱爲聖人的孔夫子此時也不過被儒家推崇罷了,甚至儒家之中對孔夫子的異議並不在少數。

“斯方纔莽撞,望將軍見諒。”歇了一口氣後,李斯纔想起此地不是與人爭辯的稷下學宮,對方也不是同研律法的士者,而是在趙國朝堂上有着莫大影響的將軍。

“先生之言,御聞之如甘霖,豈敢有異。”李御笑着回了一禮,他對李斯的一些說法很是認同,只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畢竟李斯對律法的見識還未達到執掌秦國之時的高度,加之也不是秦國律法的修改者。很多東西都沒有完善。

“兩位先生想必已用完晚膳,斯這便爲將軍通稟。”看了看時辰,李斯徑直走出了屋子。此時的他對趙國並沒有真正的屬意,和李御的交談也不可能深入,他心中最理想的還是遠在關中的秦國。

跟在李斯的後面,李御走出屋子,見李斯走進主屋片刻便走了出來:“將軍,兩位先生有請。”

“有勞先生。”

踏進主屋,李御便見到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位白髮老者對案而坐,席案上擺放着一副弈棋。那位白髮老者正舉着一個白棋遲遲難以下手。

如此情形,李御不用猜都知道誰人何屬,那白髮老者必然是儒家名士荀況,而那位黑鬚黑髮的中年男子便是五德終始說的創始者、陰陽家名士鄒衍。如果情報沒錯的話,這鄒衍的年紀比荀況還大三歲,看上去卻如同中年男子一般,果然是養生有道,李御都是有些羨慕,心裡盤算着怎麼套點秘訣出來。

“老夫敗了。”一番遲疑之後。白髮老者放下了手中的棋子,投子認負。

“舉棋不定。敗亦常事,將軍以爲然否?”端起酒樽喝了一口,鄒衍轉頭看着李御笑問一句。

“小子不通棋藝,不敢妄言。”在兩位年齡加起來將近一百二的老人家面前,李御保持着十足的謙遜。

“不知將軍此來,所爲何事?”接過李斯遞上的絹布擦了擦手,荀況端起酒樽喝了口美酒,淡問一聲。

“御此次前來,一者想見見兩位名傳天下、令世人仰慕的先生。二者冒昧懇求荀先生出任我趙國太子傅。”面對兩位大家,李御也不矯情,直白地說出了自己的來意。已然有了對太子啓起了陷害之心,李御便爲太子啓加一點碼,有名享天下的荀況做太子傅,那些謠言不攻自破。

做爲太子師,李御其實不算是真正的老師。太子師和太子傅便像後世的代課教師和正式教師的區別,地位上不可同日而語。太子傅乃是全職教導太子品德學問的官員,必爲上卿之爵,地位超然。這也是李御身爲一個武人。擔任太子師而不被諸大臣強烈反對的緣由。

“哦,將軍認爲,老夫會同意爾之建議?”捋了一下長鬚,荀況饒有興趣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將軍。

“御豈敢有此奢望,然御知曉,先生乃是趙人,自然樂見趙國強大。”沒有什麼長篇大論,李御的理由很簡單,這年頭的士者可是對故國都有着一個心結,沒看到傳唱後世的那位張良念念不忘韓國。

“老夫年事已高,恐要負將軍厚意。”聽到李御的理由,荀況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搖搖頭嘆了一聲。

“荀氏一族受奸臣迫害,以致人脈凋零,而今唯剩一女娃,也不怪先生有此之念。然……”

李御正要說下去,卻被激動的荀況猛然間打斷:“我荀氏一族還有後人,望將軍告知,那女娃何人?”

“那女娃如今生活安康,並無外人知曉。至於女娃之名,聽聞名叫荀環,其父名爲荀良。”早就預料到荀況的心情,李御淡笑着說了一句,這也是他此行的最大底牌。

先王趙何之時,荀氏一族受宦者令繆賢陷害,舉族受戮,唯有在外遊學的荀況逃過一劫。而後繆賢事發,趙王何卻沒有殺之,皆因爲繆賢乃是時任上卿的藺相如的舉薦者,不過繆賢也被趙王何放逐鄉野,老死不得歸邯鄲。

如此之仇,荀況自然對故國極爲仇視,只是身爲儒家名士,有着自己準則的荀況卻不以私仇污衊趙國,世人皆不知內情。即便荀況數十年不踏故國之地,世人也以爲其是追求學術,包括他的弟子,皆未深究。

來此之前,李御便發動城衛府的能量查詢荀氏後人,當年的荀氏一案可是大案,城衛府自然有記錄在案。而李御的運氣貌似不錯,不過半日之間,城衛府便找到了當年荀氏一案的辦案者,還從僅存的幾位老者當中找到了一絲線索,其結果讓李御感到驚愕不已。

第267章 昏禮(二)第72章 立碑大典第123章 法者第99章 烏氏第324章 平原君逝(二)第288章 驍騎統領(一)第319章 門客(一)第90章 劍之鼻祖第254章 雍城之戰(二)第71章 郭府的誠意第125章 大限第88章 郭家有女第105章 志向爲何?第8章 趙王丹第178章 罵名(二)第208章 無措(一)第80章 斧鉞授將第5章 父親第341章 平叛第128章 非秦是秦第33章 那位即將名傳天下的大商賈第174章 自損(一)第241章 奇策(一)第337章 封狼居胥第202章 滇國太子(二)第39章 私兵第342章 強國第110章 轂山第70章 婚期第52章 公子盤拜師第191章 齊令(二)第167章 兄弟(一)第221章 甲騎具裝(二)第255章 雍城之戰(三)第49章 蘭兒的猜測第33章 那位即將名傳天下的大商賈第56章 遴選第213章 歸(二)第224章 莫敖(一)第88章 郭家有女第256章 雍城之戰(四)第172章 定價(一)第34章 鉅鹿侯第139章 虧大發了第230章 相逢(一)第282章 嫁妝(二)第197章 來投(一)第199章 伏擊(一)第212章 歸(一)第97章 俘獲芳心第46章 不受待見的小白臉第135章 尊嚴第75章 送上門來第101章 烏應元的決斷第120章 萬人空巷第238章 心有多大(一)第258章 雍城之戰(六)第69章 韓王室的魄力第11章 父親在擔心什麼?第331章 述職第212章 歸(一)第333章 烽火狼煙第312章 得償所願(二)第267章 昏禮(二)第169章 討價(一)第170章 討價(二)第269章 大被同眠(二)第173章 定價(二)第278章 王后之情(一)第269章 大被同眠(二)第46章 不受待見的小白臉第155章 刺客第332章 秦軍異動第270章 太子傅(一)第271章 太子傅(二)第325章 攻訐(一)第226章 莫敖(三)第27章 聯軍始動第92章 加點料第57章 授旗第256章 雍城之戰(四)第273章 荀環(二)第75章 送上門來第116章 戰損第178章 罵名(二)第195章 齊女(二)第34章 鉅鹿侯第250章 變數(一)第236章 無非(一)第31章 恨不能與武安君一戰第240章 心有多大(三)第332章 秦軍異動第280章 王后之情(三)第187章 鉅子(四)第91章 心動第198章 來投(二)第298章 跑馬大賽(二)第118章 溫飽第285章 洗劫(一)第274章 公子闖的心(一)
第267章 昏禮(二)第72章 立碑大典第123章 法者第99章 烏氏第324章 平原君逝(二)第288章 驍騎統領(一)第319章 門客(一)第90章 劍之鼻祖第254章 雍城之戰(二)第71章 郭府的誠意第125章 大限第88章 郭家有女第105章 志向爲何?第8章 趙王丹第178章 罵名(二)第208章 無措(一)第80章 斧鉞授將第5章 父親第341章 平叛第128章 非秦是秦第33章 那位即將名傳天下的大商賈第174章 自損(一)第241章 奇策(一)第337章 封狼居胥第202章 滇國太子(二)第39章 私兵第342章 強國第110章 轂山第70章 婚期第52章 公子盤拜師第191章 齊令(二)第167章 兄弟(一)第221章 甲騎具裝(二)第255章 雍城之戰(三)第49章 蘭兒的猜測第33章 那位即將名傳天下的大商賈第56章 遴選第213章 歸(二)第224章 莫敖(一)第88章 郭家有女第256章 雍城之戰(四)第172章 定價(一)第34章 鉅鹿侯第139章 虧大發了第230章 相逢(一)第282章 嫁妝(二)第197章 來投(一)第199章 伏擊(一)第212章 歸(一)第97章 俘獲芳心第46章 不受待見的小白臉第135章 尊嚴第75章 送上門來第101章 烏應元的決斷第120章 萬人空巷第238章 心有多大(一)第258章 雍城之戰(六)第69章 韓王室的魄力第11章 父親在擔心什麼?第331章 述職第212章 歸(一)第333章 烽火狼煙第312章 得償所願(二)第267章 昏禮(二)第169章 討價(一)第170章 討價(二)第269章 大被同眠(二)第173章 定價(二)第278章 王后之情(一)第269章 大被同眠(二)第46章 不受待見的小白臉第155章 刺客第332章 秦軍異動第270章 太子傅(一)第271章 太子傅(二)第325章 攻訐(一)第226章 莫敖(三)第27章 聯軍始動第92章 加點料第57章 授旗第256章 雍城之戰(四)第273章 荀環(二)第75章 送上門來第116章 戰損第178章 罵名(二)第195章 齊女(二)第34章 鉅鹿侯第250章 變數(一)第236章 無非(一)第31章 恨不能與武安君一戰第240章 心有多大(三)第332章 秦軍異動第280章 王后之情(三)第187章 鉅子(四)第91章 心動第198章 來投(二)第298章 跑馬大賽(二)第118章 溫飽第285章 洗劫(一)第274章 公子闖的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