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章 翰林院,我來過

洪承疇笑道:“你腦子那麼好使,你弄不明白的事,我哪能弄明白?不過,世人所求,不過就是權、利、名三字,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達官貴人,概莫能外。翰林嘛,清貴,估計求權和名的多。”

“求權和名?我能給他們帶來這些嗎?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王興一曬道。

洪承疇只管順着自己的思路分析:“你能啊,要知道你和首輔方大人是姻親啊。”

“方大人?那他們可打錯了算盤。我只是在謝師時去過方府,還是大家一塊去的,連話都沒說上幾句。估計,現在走到大街上,他都不一定認得我了。”

“哎,說真的。任之,有這個關係你應該好好經營經營呀,怎麼我覺得你不想往上湊呢?”

“有二條原因。一是會試舞弊案,讓他和我的姻親關係擺在別人面前,不往前湊,即使將來有所成就,人家都有可能說我是沾了姻親的光,還敢往前湊?”

“你這是自尊心太強。”

“說自尊心太強也好,說假撇清也好,反正我是不往他跟前湊。躲還躲不及呢。”

“那第二條原因呢?”

“方首輔未入閣時不羣不黨,處事方正,但入閣以後,過於信賴亓詩教等人,屁股已經坐歪了。你也知道,我對黨爭深惡痛絕,纔不願意摻合進去呢。”

“可是,朝庭目前的情形,你或者加入齊浙宣黨,或者加入東林,黨人守望相助,纔有升官的可能,不黨不羣,只能被邊緣化。”

聽到這裡,王興認真地看向洪承疇,說道:“我說老洪,我不摻合進去,你也不要摻合進去。這兩黨爲了私利,多年來一直惡鬥,有時竟置國家大計、民生經濟於不顧,我內心是瞧不起的。你看着吧,下場都好不了,聽我的錯不了。咱們只要兢兢業業,皇上會看到的。”

“皇上?”

“對,皇上。”

“可皇上多年不上朝,對朝中事不聞不問。這……”

“皇上只是不上朝而已,政務哪一件落下了?他不聞不問的是一些官員的去留,軍國大事可從未耽忽。”

“唔,你說的有道理。好吧,我聽你的,不羣不黨,即使有黨,也是和你一黨!”

“哈哈哈,你我還有老魏,本就是一黨嘛!”

……

由於王興的到來,周延儒、韓敬、莊奇顯、錢謙益等幾位老翰林的關係也變得和諧起來,最起碼面上是這樣。

王興搞不懂他們是怎麼想的,想必洪承疇的分析是不錯的,畢竟“會試舞弊案”鬧得沸沸揚揚,他和方從哲的關係人人盡知。

王興也沒興趣去想,但同僚間相互友善,還是不錯的,自已能當這樣一個潤滑劑,也心甘情願。

……

轉眼,王興在翰林院供職已經十天了。

這日午時時分,王興正在跟周延儒、錢謙益等人賣弄柳玉娘寫的點心方子,忽見侍讀學士急慌慌走進來,對王興說道:“王大人,快請到典簿廳接旨。”

“我?接旨?”王興愕然道。

“對,王安王公公親自來宣旨,快走吧。”

“啊?好,下官這就去。”王興一聽,連忙整理一下官服,跟隨侍讀學士往典簿廳而去。

皇帝有什麼事?我才上班十天,能有什麼事?難道是印書坊的事?這纔多長時間啊,皇帝也太心急了吧?不對,要是那事,不可能來翰林院宣旨,既來此宣旨,那定是公事無疑。

莫非是升官?不可能,這太快了。要不就是派什麼差事給我。嗯,皇帝曾說過要歷練我,看我是否有治事之能,肯定是這麼回事。

王安向來與自己友善,他來宣旨,應是沒什麼壞事。

王興一路上念頭轉了好幾轉,仍是一頭霧水,摸不清皇帝倒底是什麼意思。

來到典簿廳,王興先給王安見禮:“見過王公公。”

王安見王興到來,臉上倒是隱有喜色:“嗯,王大人,接旨吧。”

王安面南而站,王興連忙跪倒,典簿廳內其他官員也都跪在他的身後。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翰林院修撰王興人品端方,學識過人,着升任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專司教導皇長孫之務。欽此!”

什麼什麼?左春坊左中允?正六品,升一級了?專司教導皇太孫?

王興聽完旨意,一下子愣了,連謝恩都忘了。

不怪王興發愣,由翰林轉詹事府,這是升任閣臣的捷徑,多少翰林官苦熬多年,未必能實現這一願望,他才上班十天,就進了詹事府,專司教導皇長孫,這是拿他當隔代“儲相”培養啊。

“王大人,快謝恩啊!”侍讀學士見王興發愣,以爲他是高興壞了,連忙提醒道。

王興這才醒悟,此時不是發愣的時候,裡面好多信息,且待回府以後再細細參詳。

“臣王興領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王興行了三叩九拜禮,然後雙手於頭頂處平舉,王安將聖旨交到王興手中。

王興站起身,道:“王公公,有勞了。今日不便,他日再請公公到舍下喝茶。”

按說,王興得拿出點銀子交給王安,權當跑腿錢,但衆目睽睽之下,王興倒是不好行此事。好在與王安關係不錯,還有鄭重那層關係在呢,王安應該不會怪罪。

王安知他心意,笑了笑,道:“王大人,不必客氣。他日定當擾杯喜酒喝。宮中還有事,咱家就不耽誤你的功夫了,這就告辭。”

王安說完,帶上兩個小太監,出門回宮去了。

……

王興升官的消息,在翰林院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升官的速度太快了,也太容易了吧。這麼多飽學之士,也不見皇帝有“學識過人”的評語,看來人家身後有人啊,或者說,就是首輔方大人出了力。嗯,肯定的,要不不可能升官升這麼快。

……

在衆同僚豔羨和嫉妒的有些發綠目光中,王興簡單交接了下手頭上的事務,也不理周延儒、錢謙益要他請客的一再要求,出了翰林院。

王興手捧聖旨,回頭望一眼翰林院的正門,心說:“十多天的翰林,雖說時間短了點,但畢竟來過。以後要是登閣拜相,誰也不能說咱不是翰林。這段經歷還是非常珍貴也非常必要的……”

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二十章 再遇邵儀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三十七章 打臉黃景章第四十五章 子欲嫁母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四十二章 未來大舅子的心理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二十四章 潘莊冬訓(二)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三十一章 申紹儀的私心第三十三章 羨慕他有媳婦?第三十六章 校場點兵(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二十三章 潘莊冬訓(一)第五十七章 頭痛第六章 朝中異議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七十八章 李家亂了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十一章 女變婆,看老爺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四十六章 這人的話讓朕感到舒服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地火種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鬥第十六章 爲政基調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五十四章 欲殺人反被人殺第九十章 放權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四十五章 子欲嫁母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一百九十章 朱由楫之薨(二)第八十五章 你看出什麼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搶功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五十六章 二閹互毆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戰劉招孫(一)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第一百零五章 身臨絕境第一章 進京(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東道上(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四十九章 連襟之間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九十三章 手弩和地雷第四十八章 大膽的丫頭第七十五章 中秋喋血(三)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三十四章 狐狸精上身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八十六章 表態第五十三章 分兵合擊第十九章 小滑頭跟小魔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八十章 楊鎬惱了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惡整週永春(二)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七十八章 御賜敲竹槓第六十二章 化妝洗滌用品問世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三章 進京(三)第九十五章 情報戰(感謝書友ha1846)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
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二十章 再遇邵儀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三十七章 打臉黃景章第四十五章 子欲嫁母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四十二章 未來大舅子的心理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二十四章 潘莊冬訓(二)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三十一章 申紹儀的私心第三十三章 羨慕他有媳婦?第三十六章 校場點兵(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二十三章 潘莊冬訓(一)第五十七章 頭痛第六章 朝中異議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七十八章 李家亂了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十一章 女變婆,看老爺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四十六章 這人的話讓朕感到舒服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地火種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鬥第十六章 爲政基調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五十四章 欲殺人反被人殺第九十章 放權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四十五章 子欲嫁母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一百九十章 朱由楫之薨(二)第八十五章 你看出什麼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搶功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五十六章 二閹互毆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戰劉招孫(一)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第一百零五章 身臨絕境第一章 進京(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東道上(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四十九章 連襟之間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九十三章 手弩和地雷第四十八章 大膽的丫頭第七十五章 中秋喋血(三)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三十四章 狐狸精上身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八十六章 表態第五十三章 分兵合擊第十九章 小滑頭跟小魔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八十章 楊鎬惱了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惡整週永春(二)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七十八章 御賜敲竹槓第六十二章 化妝洗滌用品問世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三章 進京(三)第九十五章 情報戰(感謝書友ha1846)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