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

熊明德和洪承疇兩人商量着,很快就把軍隊各部都安排好了。

天王殿東配殿成了參知軍事部,西配殿則爲白玉卒和高仲光、張世河、朱元武、李開先及衆親兵所佔,可以說,整個軍隊的軍事首腦都在這裡,天王殿成了軍事指揮部。

大雄寶殿東西配殿則住進了李忠、薛林的後勤部,及邢立憲的軍法部。

三寶殿東配殿共有四間,王興獨佔北邊兩間,一間當值房,一間當臥房。南邊第一間住的是蔣華、杜陽,第二間住的是黃浩、潘九、侯國盛、許顯純。

西配殿則由其他錦衣衛佔據。

三寶殿前後門及王興的值房前,各有兩名錦衣衛站崗,王興值房內,黃浩與許顯純一組,潘九與侯國盛一組,兩組輪流,日夜伺候。

三寶殿之後的萬佛堂東西配殿,王興準備留給劉招孫和田有良的,至於後面的藏經樓,王興不打算住人了,藏經樓放着全是佛家經典,萬一缺失損毀,自己可是罪莫大焉。不但不住人,王興還派錦衣衛在樓前站崗,任何人不準靠近。

最讓王興不放心的,是藏經樓後邊的僧舍,現在全住進了當兵的,而在僧舍之後,便是守護“通護圓明大師”塑像的尼姑們。

雖自己下了嚴令,但士兵的素質良莠不齊,況且都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難免會有好色之徒鋌而走險。

爲防萬一,王興令邢立憲劃了警戒線,並由軍法部派人日夜在警戒線外站崗,以防不測。

王興還派李忠帶米麪糧油去圓通禪院見了院主清心師太,說明了軍隊的態度、制定的軍規和採取的措施,請衆位師太放心靜修。

據李忠回來講,清心師太一再感謝王副帥,說王副帥大有佛心,日後必有福報。王興笑了一笑,也沒怎麼放在心下。

自此,王興帶隊就在廣佑寺住了下來。

住下來以後,漸漸地,感覺出不對來了,除了熊明德隔三岔五地到廣佑寺來一回,李如柏、祁秉忠他們是一趟都不來,而且除了朝庭邸報,遼東的軍事動態一無所知。

楊鎬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根本不想把自己這個副使放到應有的位置上,一來是看不起自己這一書生,二來因爲自己的戰略思想保守,可能也怕自己掣肘。

總之一句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的人品。

一方面讓熊明德保證糧餉供應,以防自己尋釁滋事,另一方面卻將自己排除在軍事決策圈子之外,這明顯就是把自己當菩薩供起來了。

空有一番報國心,卻是報國無門——王興漸漸地鬱悶起來。

又過了接近一個月,七月初六,田有良部抵達,七月初八,劉招孫部抵達。

王興把他們安排好後,立即給瀋陽經略使衙門去了公文,說明本部已經集結完畢,請定行止。經略使衙門倒是很快回文,說是請副使嚴格訓練軍卒,以待後命。

王興一看回文,就知道楊鎬這是徹底不想用自己了。

“奶奶個熊!不用就不用吧,就是把自己擺到副帥的位置,說了話他也不一定會聽,白賺生氣。行了,咱就遵照命令,練兵吧。說不定還能派上用場呢。”王興很快就調整過心態來,決定好好練兵。

劉招孫和田有良到來之後,他們的部隊先是休整了兩天,然後王興就把他倆的部隊分別編爲104營和105營,讓洪承疇派人對他們的軍隊進行基本技能訓練。101營、102營、103營則進行陣法訓練。

針對建奴騎兵多、步兵少的特點,洪承疇的參知軍事部研究制定了一個“圓月”陣法。

所謂“圓月”陣法,是指對敵陣形是半圓形的,最前面的是刀盾兵,其後是長槍兵,再其後是火銃兵、弓箭兵,騎兵列於陣後。

這個陣形的特點是防守反擊。

敵騎衝陣時,刀盾兵架起一人多高的盾牌,一來擋箭,二來擋馬,是第一道防線。

敵騎如果衝破刀盾兵的第一道防線,長槍兵則迅速頂上,專刺馬上敵兵,待將他們纏住,後頭的火銃兵、弓箭兵則發銃射箭,射殺敵兵。

敵騎當面衝擊不果,必然向兩翼衝殺,兩翼也如此辦理,必然遲滯敵騎進攻,而此時,陣後的騎兵再一衝而出,必然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王興看了“圓月”陣法的方案,指出兩點,一點是武器配備,一點是兵力配置。

明軍有戰兵和輔兵之分,刀盾兵和長槍兵是戰兵,火銃兵和弓箭兵都是輔兵,輔兵平時都是給戰兵服務的。戰兵和輔兵的數量配置是1:2:2,也就是說,每一個戰兵,配備兩個弓箭兵、兩個火銃兵。

針對建奴戰鬥力強悍的特點,王興覺得這個配置不合理。

對付騎兵,最有效的武器當然是火銃和弓箭,但現有的火銃技術很不過關,射程短不說,連續性還差,打完一槍還要清膛、裝彈丸、裝火藥,對陣騎兵時,基本上就是一槍的事,打完了,根本來不及打第二槍,所以殺傷力有限。

除了火銃和弓箭,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長槍了。

所以,王興提議,給所以火銃兵都配備一杆長槍,立於刀盾兵之後,對敵時,先打火銃,打完之後迅速拿起長槍加入戰鬥。

第二,騎兵少,還太分散。每營只有大約一百騎的樣子,如果分散使用,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所以,王興提議,所有騎兵全部集中起來,由副指揮使高仲光負責訓練、指揮。

這樣,既解決了武器方面的不足,也解決了兵力配置方面的短板。

洪承疇對王興的提議非常贊成,連忙對“圓月”陣法進行了修改,然後就按這個修改後的方案進行陣法練習。

其實,這個陣法是建立在在平原上進行野戰的基礎上的,王興也不知道,這個陣法在遼東能不能用得上。

一來是看自己有沒有出兵作戰的機會,二來,遼東多山,進行大規模野戰的可能性也很低。

但不管怎樣,有備才能無患,即使現在用不上,將來也一定能用得上。即使遼東戰事結束,以後自己不帶兵了,洪承疇、洪林、潘金等這次得到了鍛鍊的機會,也是非常難得的,畢竟這些人才是自己以後可以倚重的力量。

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四十五章 杏榜名標(六)第八十章 楊鎬惱了第六十三章 天真爛漫的雪兒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第二十三章 色誘老爺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道上(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一百九十三章 陰人狠毒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六十三章 自立爲王?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四十一章 校場點兵(八)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四十四章 大舅子的考較(二)第五十七章 歸家一百九十四章 穿越者有了後代人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四十六章 這人的話讓朕感到舒服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六十九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一)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二十二章 孔雀開屏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一百二十八章 談判(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此偏心亙古未見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二十九章 妙人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二十四章 知音第六十章 帝黨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三十二章 金子和土坷垃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四十五章 想不到的祝壽者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吹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東道上(九)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二十六章 朝堂議戰(三)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八十二章 美貌跟智商成反比?第十一章 女變婆,看老爺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九十四章 欣喜欲狂險忘形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十二章 比電話還方便的聯繫方式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八十七章 酒場處處皆學問第一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四)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來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三十章 丫環也有上進心第十八章 同年聚會(二)第六十五章 悖論一時動芳心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三十章 丫環也有上進心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一百三十章 令人費解的旨意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四十八章 大膽的丫頭第五十章 遇襲(一)第一百零五章 身臨絕境第五十七章 投名狀(二)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
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四十五章 杏榜名標(六)第八十章 楊鎬惱了第六十三章 天真爛漫的雪兒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第二十三章 色誘老爺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道上(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一百九十三章 陰人狠毒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六十三章 自立爲王?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四十一章 校場點兵(八)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四十四章 大舅子的考較(二)第五十七章 歸家一百九十四章 穿越者有了後代人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四十六章 這人的話讓朕感到舒服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六十九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一)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二十二章 孔雀開屏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一百二十八章 談判(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此偏心亙古未見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二十九章 妙人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二十四章 知音第六十章 帝黨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三十二章 金子和土坷垃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四十五章 想不到的祝壽者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吹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東道上(九)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二十六章 朝堂議戰(三)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八十二章 美貌跟智商成反比?第十一章 女變婆,看老爺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九十四章 欣喜欲狂險忘形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十二章 比電話還方便的聯繫方式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八十七章 酒場處處皆學問第一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四)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來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三十章 丫環也有上進心第十八章 同年聚會(二)第六十五章 悖論一時動芳心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三十章 丫環也有上進心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一百三十章 令人費解的旨意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四十八章 大膽的丫頭第五十章 遇襲(一)第一百零五章 身臨絕境第五十七章 投名狀(二)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