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堂議戰(三)

朱翊鈞看到朝堂亂了,他也是本着看熱鬧的心思,並不想制止。

這些人的尿性他太清楚了,不上朝吧,說朕懶政,上朝吧,爲點子事爭吵不休,把個朝堂當成了他們的角力場。

眼見東林黨跟齊浙楚三黨參與爭鬥的人越來越多,朱翊鈞沒有生氣,卻是越看越熱鬧。可就在此時,他捕捉到了王興那一絲苦笑。

朱翊鈞心中一動,心想,王興這小子向來有驚人之論,況且這小子曾言不羣不黨,若是有黨,也是帝黨,看來,他纔是跟朕一條心。看他在苦笑,莫非他又有什麼驚人之論?

朱翊鈞正在考慮是否讓王興說說心中所想,就聽方從哲惱了,大聲斥道:“都住口!”

他這一聲出口,爭吵的人頓時靜了下來。

“此乃朝會之所,何等肅穆的地方?值此國家危難之際,皇上昨夜一夜都沒有好好休息,爾等不思建言建策,爲君分憂,卻在這裡爭吵不休!方某真是羞於與爾等同殿爲臣!”方從哲平時是個老好人形象,此時也被氣得臉皮發紫,嘴脣直哆嗦。

“呵呵呵,方愛卿,何必生氣?朕就覺得很有意思。讓他們吵吧,最好打起來,朕的朝會變成了全武行,那多熱鬧啊?是不是?起居注上記上一筆,楊漣的鬍子被亓詩教抓掉了幾根,姚宗文的頭髮被左光斗捋下一撮,如此等等,讓後世之人見了,肯定覺得特別有意思。衆位愛卿,你們說是不是?”朱翊鈞冷笑了兩聲說道。

嚯,想不到皇上居然還有冷幽默的一面,王興聽了不禁萗爾一笑。

“皇上,臣君前失儀,請皇上治罪。”聽了朱翊鈞的話,楊漣、亓詩教等不禁冷氣直冒,他們不怕皇上杖責,卻真怕在史書上留下如此惡名啊。所以,兩邊人等連忙跪下叩頭請罪。

“罷了,平身吧。”朱翊鈞揮揮手,令他們都起身。

“皇上,剛纔臣說李尚書的話有些過激,但臣不改初衷:建奴猖獗,不伐不足以揚我國威。其雖悍勇畢竟人口財賦不足,無法與我大明相提並論。臣力主出兵,望吾皇體察臣心。”其他人都起身回到自己原先的位置了,而亓詩教起身後並沒回去,而是繼續陳述自己的觀點。

“皇上,臣附議。若皇上不嫌臣才具不足,臣願自薦請兵前敵,只需給臣五萬精兵,臣定能掃蕩巢穴,一戰成功。”兵部右侍郎楊鎬出班奏道。

王興聽了,又是暗笑,現在出不出兵都沒決定下來,你就請旨領兵,還五萬精兵?給你十萬二十萬你都打不贏。

楊鎬字京甫,號風筠,河南商丘人。曾經參加過朝鮮抗日戰役,前期打得很好,將日本人團團包圍。後來因爲他和已故遼東總兵李成樑的五子李如梅關係莫逆,不願意其他將領立功,使日本人得到了喘息機會,待日本人的援軍一到,又倉皇逃跑,致使戰役失敗。

楊鎬回國後被革職,前幾年靠上了齊黨,才又重新回到朝堂,擔任了兵部右侍郎。

……

楊鎬陳奏以後,以亓詩教爲首的齊、浙、楚三黨紛紛出班表示附議。

一時間,主戰之聲甚隆,這些人也都支持楊鎬出任征討主帥。

而除了戶部尚書李汝華反對出兵以外,再也沒有人表達不同意見,就連三黨的死對頭東林黨人,也都沉默不語。

“衆愛卿都贊成出兵,然則糧餉何出?”朱翊鈞問道。

剛纔都在說應該出兵,但沒有一個人提到糧餉問題,其實,這個問題,纔是朱翊鈞最爲關心的。

朱翊鈞此言一出,朝堂上又都沉默了。

其實大家都清楚,國庫拿不出錢來是肯定的了,但是皇上的內庫有銀子,礦監稅使這些年搜刮的銀子,可都是入了內庫的。皇上此時裝傻,衆臣都沉默不語,誰也不願意去說這個事,因爲大家都知道皇上是何等的貪財!

“皇上,臣以爲李尚書所言應是不虛,國庫無銀,又須出兵,所以臣請皇上發內帑以充軍餉。”此時,楊漣出班奏道。

王興心裡那個佩服啊,這楊漣真是正人君子,別人不敢說的話,他敢說,別人不敢捅破的窗戶紙,他敢捅破,就憑這一點,就比亓詩教之流強。

朱翊鈞聽了楊漣的話,沉默不語,既不說行,也不說不行,氣氛一下子尷尬起來。

王興左右看了看,見方從哲、李汝華、劉一燝、包括吏部尚書鄭繼之、刑部尚書李志,都眼觀鼻鼻觀心,當作沒有聽到,心想,這幫人真是深諳爲官之道,老奸巨滑。你們都不說話,我這小肩膀更承受不住壓力,還是往後退退吧。

王興剛往後一退,就聽皇上說道:“王興王愛卿,你一直沒有說話,朕想聽聽你有何見解。”

“皇上,有諸位老大人在前,臣可不敢胡言亂語。”王興聽到皇上點名,只得硬着頭皮出班回道。

“無妨,你就說說吧,說錯了朕也不會怪你。”朱翊鈞堅持地說道。

“你小子,想耍滑頭?甭想好事了。”朱翊鈞早就注意到了王興,心說:“你不是帝黨嗎?朕被這楊漣逼到這份上了,你不來解圍誰來解圍?”

“臣遵旨。皇上,臣在發表淺見之前,請求皇上先赦臣個罪,如果有哪裡說得不對的地方,可以辯駁,但請不要給臣扣個襄敵的大帽子,臣膽小,頭小肩膀窄,可擔不起這樣的罪名。”王興道。

“哈哈哈……。”朱翊鈞和文武百官被王興的話逗得哈哈大笑,朝堂上的氣氛頓時爲之一鬆。當然,一個人除外,那就是齊黨首領亓詩教,他被王興的話氣得不輕。

“王大人,莫非在嘲笑下官麼?”亓詩教待衆人笑聲一歇,鐵青着臉皮問道。他雖是都給事中,官品卻是極低,纔是正七品,比王興這正四品差了不是一級兩級,所以才自稱下官。

“亓大人,王某哪敢啊?只是見方纔氣氛有點凝重,就開了個玩笑,亓大人勿怪。”王興連忙拱手說道。

“行了,王愛卿,朕赦你無罪,有什麼話就說吧。”朱翊鈞忍住笑,催促王興道。

……

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九十五章 情報戰(感謝書友ha1846)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香脣被偷嬌且羞第一百三十章 窺伺第九十四章 欣喜欲狂險忘形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二十八章 吳牲犯難第四十七章 賀客盈門(一)第十四章 老爺疼疼我吧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華書店開業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六章 權閹初現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八十六章 圓滑中隱見方正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六章 朝中異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來一百九十一章 心術不正丟官職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東道上(十)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二十章 不迷讀書迷心算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二十四章 玩就玩個大的第三十九章 路有餓死鬼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七十五章 中秋喋血(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東道上(四)第六十六章 抗稅風波(四)第三十五章 除夕之夜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百零七章 斯文人吃虧第二十四章 潘莊冬訓(二)第六十四章 發現一個才女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一百零八章 被人重視是一種幸福第六章 權閹初現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四十一章 杏榜名標(二)第二十章 提點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三十四章 狐狸精上身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二十五章 潘莊冬訓(三)第二十九章 朝堂議戰(六)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東道上(九)第十一章 訓 婢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二十九章 船上風情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二十五章 是奇才還是怪胎?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
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九十五章 情報戰(感謝書友ha1846)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香脣被偷嬌且羞第一百三十章 窺伺第九十四章 欣喜欲狂險忘形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二十八章 吳牲犯難第四十七章 賀客盈門(一)第十四章 老爺疼疼我吧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華書店開業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六章 權閹初現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八十六章 圓滑中隱見方正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六章 朝中異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來一百九十一章 心術不正丟官職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東道上(十)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二十章 不迷讀書迷心算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二十四章 玩就玩個大的第三十九章 路有餓死鬼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七十五章 中秋喋血(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東道上(四)第六十六章 抗稅風波(四)第三十五章 除夕之夜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百零七章 斯文人吃虧第二十四章 潘莊冬訓(二)第六十四章 發現一個才女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一百零八章 被人重視是一種幸福第六章 權閹初現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四十一章 杏榜名標(二)第二十章 提點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三十四章 狐狸精上身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二十五章 潘莊冬訓(三)第二十九章 朝堂議戰(六)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東道上(九)第十一章 訓 婢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二十九章 船上風情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二十五章 是奇才還是怪胎?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