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

1258年,10月21日,海州灣。

“李,李,李庭芝??”魏萬程瞠目結舌,差點失聲叫起來。

李庭芝,字祥甫,南宋重臣兼名將,長於軍略。歷史上,他起初是被名將孟珙發掘出來,後又擔任賈似道的幕僚,在南宋最後的歲月裡負責鎮守揚州,防守江淮一線。有他在時,這道防線固若金湯,就連後來元軍奪取襄陽、攻佔了臨安,揚州也沒有被攻破。而且此後李庭芝仍然堅持抗元,最後背腹受敵、彈盡糧絕後拒不投降,被元軍俘虜後處死。

那個決絕的時刻尚未到來,此時李庭芝是兩淮制置司參議,協助賈似道防守兩淮,頗有建樹。

不過歷史在此發生了一些小變化。

本來,李璮在1258年侵攻雖急,但未曾突破淮河防線,賈似道很快被調任京湖制置使,去支援川蜀並抵擋即將到來的忽必烈大軍了。李庭芝也被他調往了峽州,去防備四川方向的蒙軍。

(京湖地區,長江防線的中部重鎮。京-京西南路,此“京”爲汴京,京西南路就是後世的湖北省北部和河南省南部區域,重鎮襄陽便在此路;湖-荊湖北路,如今的湖北省大部。)

但是本時空,李璮不知爲何變得特別生猛,憑着一支精銳選鋒甲士,提前一年收復海州,又攻佔了漣水。於是東線的防禦態勢一下子嚴峻了起來,賈似道和李庭芝不得不慎重應對。

李庭芝爲了防務,親自前海州前線的東海縣查看軍情,沒想到撞上姜思明攻東海,他就被困在了鬱州島上。

起初,李庭芝還想留在東海協助防守,不過海州通判侯畐建議他先撤離,去請援兵。李庭芝雖不是貪生怕死之人,但也不會白白送死。他見侯畐是個知兵的,組織防務沒什麼問題,留下也幫不上什麼忙,最後就同意了侯畐的計劃,趁侯畐派人劫營吸引注意力的時候,乘船離開。

不過鬱州島附近水文複雜,必須等到天亮才能行船,因此還是不巧被附近的巡邏的兩艘哨船發現。加上向北離開鬱州島的方向是逆風,所以跑不過划槳戰船,最終被追上。要不是遇到了霜降號,他們多半就被俘虜了。

當然,此時的魏萬程是想不到這麼多道道的,他只是終於見到了一個傳說中的歷史名人,激動不能自已罷了。

最後,他還是強忍住喊出來的衝動,朝李庭芝深深鞠了個躬,說道:“拜見李參議。在下東海魏萬程,久聞參議大名,如今得見,實乃在下三生有幸。”

“義士快請起。”李庭芝上前將魏萬程扶了起來,心中略微有些得意,沒想到自己的名頭已經傳播到那麼遠了。

隨後,他打量了一下魏萬程等人的衣着和頭頂上的海翼帆,拉着他的手問道:“東海?魏君不像是本地人……那麼,你說的可是大鬧密州的東海商社?”

李庭芝在實際上負責兩淮防務,對周邊動向很是敏感,東海商社佔據膠州這種大事,關係到李璮後院的穩定,自然瞞不過他的耳目。按照宋朝的行政區域劃分,此時的膠州一帶都隸屬於密州,這是個政治正確的稱呼。

魏萬程一愣,他也沒想到他們的名號已經傳到李庭芝那裡去了,驚喜地回答道:“正是!”

李庭芝面露喜色,說道:“果然如此,早就聽到義士們的壯舉,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魏君,可否給鄙人講述一下貴方起事的來龍去脈?”

魏萬程看到李庭芝的表情,感覺天上掉了大運。

之前他們商務部探討外交政策的時候,也曾想過向南宋尋求幫助,但一來不知從何種渠道入手,二來不知道南宋會是個什麼反應,所以沒有實行。現在不就正是最好的機會了嗎?

於是他添油加醋,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說道“當初”他們的先人出海避難,海外漂泊數百年後習俗有所轉變,後心向華夏正朔,又返回故土,兢兢業業老實種田,結果引來了姜家的覬覦,最後不得不舉旗反抗云云。

李庭芝一邊聽着一邊感嘆,等他說完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走到了船舷上的火炮旁邊,摸了摸炮身,說道:“如此說來,這種火器也是諸位的先祖與海外夷人對抗時所創制的?唔,以精鐵鑄成長管,將火藥之力拘束往一處,再把這些彈丸擊出……可怖!”

魏萬程還沒怎麼反應過來,旁邊的王廣金倒是心裡咯噔一跳,怎麼就忘了這茬?

這李庭芝爲何如此牛叉,一眼就看出了火炮的原理?現在他都看到了,我們該怎麼辦,難不成要滅口?

還沒等他做出反應,李庭芝又走到了一個炮手旁邊,拿起一顆實心彈,對着炮手問道:“這便是此物所用的砲石吧,是鐵的?對了,這門火器叫什麼名字?”

這個炮手招募自即墨鄉村,之前見過的最大的領導就是商社的東家們,連程知縣都不認識,如今一下子就見到了傳說中的大官,氣都喘不順了,下意識地回答道:“回回回相相公,這是……火炮!”

李庭芝點點頭:“火炮?嗯,火攻之炮,恰如其名。”

“炮”這個字出現的比火炮更早,原先指的是拋石機。

王廣金見他知道得越來越多,有些急了,過來踩了魏萬程一腳。魏萬程急中生智道:“李參議,海上風大,不如咱們去艙中談話吧!”

李庭芝回頭看了他們一眼,知道他們的心思,沒跟他往艙裡去,但也離開炮位不再看了。

他斟酌了一會兒,又看向魏萬程,微微一笑,道:“諸位義士反抗蒙韃暴政,勇氣可嘉,不過若是孤軍奮戰,困守一地,又能堅守多久呢?我有一策,或可幫助諸位。”

魏萬程感覺正戲來了,立刻恭謹地請教道:“還請指教!”

李庭芝向南一拱手,說道:“諸君不若歸於我大宋旗下,不但可得到朝廷支援,還可封妻廕子、光宗耀祖,也圓了諸位迴歸中土的本願,如何?”

魏萬程聞言大喜,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嗎?連忙說道:“其實我們早有聯絡朝廷的想法,但苦於無門路,又不知道朝廷是如何看待我等棄民的,聽說當年李……”

李庭芝知道他說的是當年李全的事,連忙揮揮手道:“當年奸相擅權,才讓義士寒心,但如今衆正盈朝,自然不會虧待了諸位。”

“那不知這流程該如何走呢?”魏萬程趕緊順杆往上爬。

雖說這用語有些奇怪,不過李庭芝還是聽明白了,他先算了算日子,然後反問道:“不知諸位義士是誰在主事?如此大事,魏君是否當回去商議一番?”

魏萬程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沒把自家的組織架構說出來,以免嚇着他,只是含糊地說道:“應當的,定然要回去議事再決定。”

李庭芝說道:“既然如此,我便修書一封,你且帶回去。我要處置淮南防務,暫且脫不開身,不過賈使相近期要回行在覆命,你們遣使直接去行在,持書去城南中和坊賈府求見,使相自然會給你們安排妥當。”

聽見這個稱呼,魏萬程心中又是一動。姓賈的?聯繫李庭芝的背景,難道是賈似道?這可更牛了,雖說名聲有些臭,但畢竟也是一大歷史名人啊!

實際上他猜的沒錯,“賈使相”自然指的是賈似道。他現在是樞密使,尊稱爲使相。“行在”指的是臨安,理論上南宋目前的首都仍然是開封,臨安只是行在。但他思考了一會兒,又察覺到了什麼不對,這事太順利了,莫不會有詐吧?

於是魏萬程又試探着問道:“我們直接去臨安就行了嗎?不用先去慶元府報備?”

“不用,不用。嗯,我再給你一個令牌,直接前往臨安府,若遇水軍查探,只要出示令牌即可。途中不要大張旗鼓,只當尋常商旅一般,去北土門外運河碼頭停了,徑直去賈府投名刺,見過使相之後,才按他吩咐行動。”李庭芝解釋道。

雖然他跟魏萬程談起招安的事輕描淡寫,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一般,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他是有私心的。

按道理,這幫東海人屬於海外勢力,進臨安應當算作“入貢”,確實是應當先由慶元府的沿海制置司報備的。但是現在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的是賈似道的政敵吳潛,若是讓東海人從慶元府走一趟,這招安的功勞說不定就被吳潛搶去了。

現在東海人遭遇姜思明的威脅,緊張得不得了,但實際上他們這點危險放在整個天下根本算不上什麼,被蒙古人三線侵攻的南宋纔是到了生死危機的時候。蜀地隔得太遠暫且不說,但李璮突破淮河防線可是朝廷眼皮子底下的事,要是被他飲馬長江,那江南不就危險了?整個臨安朝廷君臣上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調兵遣將、啓庫勞軍、封官許願,稍有點救命稻草都要抓住。

歷史上的南宋末年,就經常有江湖豪傑帶幾百義士助戰,然後被封了個將軍乃至封爵的,還有鄉野遺賢提了個什麼防禦建議,就被緊急起用爲官的。後來李璮投宋,宋理宗更是無比慷慨,直接封了個郡王。封王可不是件小事,要知道,就連國之堅壁、滅金的孟珙都只拿了一個吉國公呢,可見我大宋對外人的慷慨。

當然,現在南宋朝廷並沒認識到李璮其實是自己人,還當一個生死大敵對待呢。如今東海人在李璮背後鬧起來,不正好給李璮搞麻煩?說不定鬧着鬧着就把他給鬧回去了呢?不管實際作用如何,政治上總是件大事,是個炒作的好題材。若是能將這夥人納入朝廷掌控,無疑是大功一件。

這樣的大功,怎麼能落到別人手裡呢?

“原來如此,多謝李公幫忙。”魏萬程不明白這些背後的破事,懵懂地點點頭。其實他還有些竊喜:招安能不能成先不說,若是能直接把商品賣到臨安,省去二道販子的剝削,豈不是能多賺不少?

沒多久,他們便談妥了條件。李庭芝回到福船上,片刻之後,遣邊居誼送了一封信和一面令牌過來。隨後不多廢話,福船乘北風南下去了南宋控制區,而霜降號則繼續在這片海域徘徊,等待跟立冬號交班。

船上,魏萬程看着福船離去,還在傻笑着。王廣金卻急得直跺腳,把他拉到沒人的角落,壓低聲音說道:“老魏,這下子麻煩大了,火炮的秘密不全被李庭芝看了去了?!”

魏萬程摸摸腦袋說:“確實麻煩,不過有這麼嚴重嗎?要是看一眼就能學過去,武備組那些人廢那麼多力氣是幹嘛了?”

王廣金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本來火炮就只是個思路問題,想不到也就罷了,一旦想到,以南宋的技術造出來毫無問題。在明州的時候你沒去阿育王寺看過嗎?寺裡那一排大小鐵鐘和銅鐘,從幾十斤的小鐘到幾千斤的巨鍾應有盡有,有這鑄造技術,什麼火炮造不出來?我們自己的鑄造技術還都是羅老頭教的呢。”

魏萬程嚇了一跳:“這也行?”

“還不止呢,”王廣金一副抓耳撓腮的樣子,“歷史上的火炮出現之後,走了不少彎路。從箍桶鍛造法到鑄造法,炮身的形狀如何纔是最優,還有炮管的長徑比要多少才合適,還有這重心位置的炮耳,還有這炮車的結構,哦對了,還有把火炮架到船上做成戰船,都是看着簡單,但是實際上經過長期演化纔出現的。要是李庭芝只知道個管狀火器的概念也就罷了,這些細節還要花上幾十年才能摸索出來,但現在他直接看到了我們的成熟經驗,只要大致跟工匠描述一下,做個七八不離十出來,那就是不知不覺一下子進步了幾百年啊!”

“你小聲點!”魏萬程見王廣金聲調越來越高,連忙止住他,然後看了看周圍,小聲說道:“不至於吧?後來,那明啊清啊,仿造洋人的火炮,不也沒學到家?”

王廣金瞪了他一眼,也小聲說道:“怎麼就沒學到家了?我大明的紅夷大炮,一炮糜爛數十里……這個算了,就連鴉片戰爭之前的清,都能學着鑄出新式的卡隆炮。退一萬步說,就算宋人只是照貓畫虎,最後的效果不如我們的火炮,但架不住數量多啊,堆也堆死我們了!”

聽到這裡,魏萬程反而放心了:“沒事,我們跟南宋是友非敵,他們的炮打不到我們頭上嘛。”

王廣金嘆了口氣,說道:“你到底是姓魏還是姓趙啊。好吧,就算南宋跟我們打不起來,但他們要是做了運輸大隊長,讓蒙古人把火炮奪了去,然後依樣畫葫蘆鑄了幾百門,拉過來打我們怎麼辦?”

總體來說,東海商社對南宋的態度是利用而非臣服,會有一定的幫助,但主要是着眼於大局和百姓。大部分人都支持與南宋合作,但不會支持無底線地屈服。但細節上來說,人是複雜的,二百股東里總會有一些特別傾向於南宋的鴿派,而他們會對古典權貴表現出恭謹的態度。但這只是外交行爲,絕大多數股東都不會往南邊去,依然堅持獨立自主不服就乾的立場。對於少數的一些人,若是有書友不喜,只當作是工具人即可。

第762章 冬狼第9章 龍王寨第546章 坤甸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907章 出泉州第274章 徵召!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75章 獅吼炮第794章 八路齊發第107章 築基計劃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577章 黑龍江上 四 煤(九月快樂,求月票!)第907章 出泉州第736章 步兵炮第26章 即墨鄉紳與知縣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第40章 火槍實驗 上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259章 傳媒 上第566章 通商 一後25章 破門第408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下第641章 雷神第215章 鍛造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546章 坤甸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304章 騎射無雙!(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2/2)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434章 南下:貿易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93章 彈如雨下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392章 銀行業第444章 另一個世界:異域貿易第337章 暫歇第334章 泰山之戰 九 兵對兵,滑膛槍的極致,疾風暴雨般的一分鐘!第393章 派系第782章 出山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24章 嶗山道士第219章 新泰縣第900章 硬骨頭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第590章 炮戰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558章 沙漠風暴 六 大典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119章 山河防線 八 圈馬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213章 鍊鋼第385章 大戰艦第49章 曲線後2章 兩個世界第299章 攻城(3/4)第184章 育馬第651章 騎兵爸爸還是你爸爸第672章 天無二日第728章 達則一線平推第421章 西拓:連雲郡 上第739章 大潰敗第163章 擴張(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九次加更)第439章 南下:龍牙門第121章 東海縣第77章 即墨商路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588章 圍點打援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834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六 加萊塞第723章 螳螂與黃雀第709章 龜船後2章 兩個世界第445章 另一個世界:龍牙交椅第320章 間章第400章 推恩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594章 人身解放第763章   追逐第77章 即墨商路第507章 列車第881章 陳氏代元第401章 真正的立國第411章 馬政第720章 收拾殘局第536章 銀行學第177章 新型火槍第603章 進擊的滕國 五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
第762章 冬狼第9章 龍王寨第546章 坤甸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907章 出泉州第274章 徵召!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75章 獅吼炮第794章 八路齊發第107章 築基計劃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577章 黑龍江上 四 煤(九月快樂,求月票!)第907章 出泉州第736章 步兵炮第26章 即墨鄉紳與知縣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第40章 火槍實驗 上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259章 傳媒 上第566章 通商 一後25章 破門第408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下第641章 雷神第215章 鍛造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546章 坤甸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304章 騎射無雙!(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2/2)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434章 南下:貿易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93章 彈如雨下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392章 銀行業第444章 另一個世界:異域貿易第337章 暫歇第334章 泰山之戰 九 兵對兵,滑膛槍的極致,疾風暴雨般的一分鐘!第393章 派系第782章 出山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24章 嶗山道士第219章 新泰縣第900章 硬骨頭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第590章 炮戰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558章 沙漠風暴 六 大典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119章 山河防線 八 圈馬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213章 鍊鋼第385章 大戰艦第49章 曲線後2章 兩個世界第299章 攻城(3/4)第184章 育馬第651章 騎兵爸爸還是你爸爸第672章 天無二日第728章 達則一線平推第421章 西拓:連雲郡 上第739章 大潰敗第163章 擴張(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九次加更)第439章 南下:龍牙門第121章 東海縣第77章 即墨商路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588章 圍點打援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834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六 加萊塞第723章 螳螂與黃雀第709章 龜船後2章 兩個世界第445章 另一個世界:龍牙交椅第320章 間章第400章 推恩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594章 人身解放第763章   追逐第77章 即墨商路第507章 列車第881章 陳氏代元第401章 真正的立國第411章 馬政第720章 收拾殘局第536章 銀行學第177章 新型火槍第603章 進擊的滕國 五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