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達則一線平推

1273年,10月20日,濱州。

濱州位於北清河北岸,當年戰時曾被東海軍佔領過,戰後又劃成了通商口岸。如今11年過去了,戰火重燃,這一帶便又成戰爭前線,危機一觸即發。

濱州城南的野地上,兩支軍隊正在對壘着。

這兩支軍隊,一支是元國在濱州的守軍,另一支是東海義勇軍的一個臨時團(由一個合成步兵營和兩個普通步兵營組成)。

這個臨時團於五日前渡過北清河,在北岸元軍的眼皮子底下紮營設寨。他們的到來讓元軍驚恐萬分,緊急從後方調兵來看住,卻也不敢真對他們動手。好在東海軍只渡河,卻並未立刻發動進攻,讓他們鬆了口氣卻又有些疑惑。

自從11年前清河之盟,濱州便成了兩方勢力通商的地方,發展迅速,如今雖不及東海國的大城市,但在元國內部也算是一等一的好地方了。如果可以,濱州人是真不想見到兵災。

昨天,博州大敗的消息傳來,讓元軍又緊張了起來。而到了今天,東海軍果然有了動作。

一隊銀甲騎兵自河岸邊的營地中走出,向兩公里外的元軍營地疾馳而去。

營中元將脫脫見狀,也派了一隊騎兵迎了出去:“不能落了下風,去兩個牌子隊!呃,也不能顯得仗勢欺人,去一隊就行了!”

一個十人牌子隊出營向東海騎兵迎過去,兩隊騎兵很快在元軍營地南邊相遇了。

這不是交戰行爲,而是有事要交流,因此雙方都提前放慢了馬速,逐漸接近然後停下來。可這時有人不合時宜地搗亂了,一名滿頭小辮的元騎扯着大嗓門喊道:“兀那賊人,來此作甚?”

“賊人?”來的那個騎兵少尉眉頭一皺,把剛取出的信件又塞了回去,掏出手槍就朝他開了一槍。

“砰!”

少尉的槍法很準,槍彈擦着那個元騎的頭飛過去。然而這個元騎臉上立刻冒出了冷汗——在他看來,這可不是對方手下留情,而是打歪了!

其餘元騎也萬分緊張,紛紛掏出刀槍弓箭,戒備起來。

這邊的東海騎兵也不甘示弱,把馬一穩,就整齊劃一地掏出了鎮星轉輪手槍,對準了敵人。

氣氛驟然緊張,後方的脫脫一下子站直了,手緊緊抓着欄杆滿是汗。按常理,對方如此囂張地開槍挑釁,他現在就該下令反擊了。然而對面可是兇悍的東海軍啊,現在還只是派幾個騎兵過來談事,萬一將他們惹火了鬧大了,立刻大舉出動打過來,他可要怎麼收場?

所以,他遲遲沒有動作,就眼睜睜看着自己人在營外與東海騎兵大眼瞪小眼。

見元軍色厲內荏,少尉不屑地一笑,右手持槍,左手兩指一夾又把信掏出來,然後甩了出去:“接住!”

另一名瘦削的元騎眼疾手快,把信抄在了手裡,拿起來一看——他不識字也看不出什麼,只得問道:“這是什麼?”

少尉朝他背後的營地努了努嘴,道:“拿去給你們的主將看吧。我軍總指揮部已經決定了,對僞元的軍事行動全面展開,清河前線全部轉入進攻狀態,濱州這裡也不例外。這是給你們最後的機會,現在投降還能保住性命,不然就等死吧!”

“什麼?!”元騎們聽了這個炸裂的消息,無不震驚——其實也沒什麼好震驚的,東海軍過河總不可能是來郊遊的,打過來是遲早的事,現在無非是靴子落地罷了。

瘦削元騎不敢怠慢,拿着信立刻返回了營中,其餘人繼續在營外與東海鐵騎對峙。

脫脫收到這封最後通牒,立刻拆開讀了起來——他也不識字,不過身邊有識字的幕僚,可以讓他讀。而幕僚讀着讀着,兩個人汗都流了下來,事情真的不好了啊!

他在望臺上左右走着,不知道該如何迴應,可外面的東海騎兵卻等的不耐煩了。

那名少尉見營中遲遲沒有動作,便帶隊往右一晃,繞過那幾名元騎,來到了營牆附近,對裡面的兵丁大喊道:“我軍即將發動進攻!你們還在等什麼?元國給了你們幾個錢,夠你們賣命嗎?我軍的目標是驅除韃虜,與你們這些兵丁無仇無怨,莫要白白丟了性命!”

被他這麼一喊,營中立刻人心浮動起來。後面的小辮元騎急了,帶隊衝了過來,也掏出自己的土造手槍以牙還牙開槍警示,喊道:“賊子,莫要蠱惑人心!”

少尉聽到他的槍聲,不驚反喜:“哈哈,你開槍了,我這就是自衛反擊了!弟兄們,不用客氣,剿滅他們!”

“是!”

騎兵們毫不廢話,轉過馬頭,直接用手槍對這幾個元騎打了過去。

“砰砰……”

現在是靜態射擊,鎮星手槍又是有膛線的,命中率很高,六枚子彈還沒打完,對方的元騎就全都倒地了。

小辮元騎右胸中了一槍,倒地卻未立刻斃命,嚥氣之前不甘心地大瞪着眼睛看着高大的青島馬自身邊經過。“怎麼可能,我蒙古騎兵明明是天下第……”

經此驚變,營中立刻吹起了長號,牆後的元兵也舉槍警戒起來。

少尉哈哈一笑,帶隊向南撤去,留下一長串震撼人心的口號。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而映襯着他們離去的背影,在南方的東海軍營地中,兩門15式乙已經推了出來……

……

與此同時,在濱州西南的濟陽縣。

五艘掛着“東海關稅同盟”與“齊”字大旗的炮艦衝入了清河北岸的濟陽港口,身穿藍色軍服的齊軍士兵從船上涌了下來。

更西南邊,濟南對面的齊河縣,早已在北岸集結的齊軍主力向北進發,與嚴陣以待的元軍發生了衝突。火炮轟鳴,步兵用滑膛槍打出了一場原教旨的排隊槍斃……

李璮本人在平壤坐鎮,並未前來。他的孫子李之元在前線督戰,見此雄壯軍勢,激動地親自擂起了鼓。

“進軍,進軍!今日拿下齊河,明日便進禹城,大勢已成,不能讓東海軍獨美!”

……

與此同時,梁山泊南岸的鉅野縣。

兩部滕軍在城南的曠野上列陣,排成了十個整整齊齊的方塊。

主將夏知拙在城牆上看到這副景象,雄心大作,下城策馬馳到陣前,振臂高呼道:“攻取成武,攻取曹州,收復東京!”

夏知拙是滕國公夏貴之孫、夏富之子。他父親夏富是夏貴的長子,本應繼承滕國和夏家的這一大片家業。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前年,夏富竟身染惡疾而死,先於年事已高的夏貴去了。這就讓滕國的繼承問題染上了一絲陰霾,夏知拙身爲長房嫡孫,理論上是有優先繼承權,然而幾個叔叔都有戰功有老臣輔佐,自己卻年輕無依,最終如何還很難說。

因此,在如今東海關稅同盟對元國發動全面進攻的如今,夏知拙決定利用這個機會痛打落水狗,好好爲自己增添一份戰功和威望。

陣中的士兵都是夏富的舊部,此時受少主激勵,也跟着喊道:“收復東京,收復東京!”

夏知拙見軍心可用,得意地向西南一指:“出擊!”

……

在更南邊的金鄉縣,夏知拙的叔叔夏鬆已經帶着自己的部屬兵臨城下,進口自東海國的幼龍炮一字排開,向城牆上拋射着爆炸彈。

轟了三輪過後,夏鬆趕緊叫停:“好了,打這一發幾乎就一個船牌沒了,省着點!守軍已無戰心,直接攻城吧!”

再南邊的豐縣,另一個夏家二代夏柏也帶隊來到了城下。不過他卻過城而不入,直接往西北邊的單縣行去。因爲豐縣與他的大本營鄰近,這些年來早就滲透乾淨了,大軍剛到,裡面的文武官員就乾脆地開門迎降了……

……

與此同時,徐州之南的宿州。

宿州城外,黃河的支流睢水自西北而來,向東流去。

在睢水之上,掛着“宋”和“徐國公李”旗幟的船隻正逆水艱難地向西北行駛。

岸邊,有大量的兵丁正同樣沿睢水行進着,隊伍中還夾雜着車馬,捲起了滾滾揚塵。

李庭芝從一艘大船的船艙中走了出來,看着外面一眼看不到邊的軍勢,熱淚盈眶:“端平入洛後四十年,我大宋終於能再踏足中原之地了。前進,今日便要拿下永城!”

……

與此同時,聊城。

休整結束的第三野戰旅全軍出擊,直朝西方的冠縣撲去。

取了冠縣,就能沿御河再向西南前進,奪取重鎮大名府。而只要取了大名府,再向西進逼太行山,就能攔腰隔斷河南河北,使得元軍首尾不能相顧……

戰爭便可進入下一階段了!

……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在整個山東邊界上,經營多年的東海同盟軍全面出擊,以磅礴之勢一線平推出去,毫無花巧,卻又勢不可擋!

而且還不僅於此。

在稍早一些的日子裡,10月18日。

遙遠的北方,“遼國”,廣寧府(後世遼寧錦州北鎮市)。

在過去的四年裡,東海人盤踞遼東的遼陽、瀋陽一帶,遼國繼續在遼西的廣寧、懿州一帶堅守,雙方相安無事,甚至還“合作”修建了一條聯通遼陽和廣寧的高等級道路。

如今,第四野戰旅就沿着這條“遼寧公路”,彷彿是一夜之間出現在了廣寧城下。

四野常駐遼東,戰備程度一直很高,在之前的軍改中受影響不大,之前就一直活躍在遼東地帶。如今甫一動作,便摧枯拉朽一般突破了遼國象徵性的防禦。

“遼王”耶律忒哥匆匆登上廣寧城牆,看到外面嚴整的軍營、呼嘯的銀甲騎兵和黑洞洞的炮口,立刻臉色蒼白:“怎麼連大炮都架出來了?”

然後他立刻跺腳道:“事不宜遲,快備馬……哦不,備車,我親自去營中商談!”

他這個遼王親自去搞戰地外交,多少有些冒險。但耶律忒哥當年是見識過四野的火力強悍的,知道他們真要動手,自己絕無幸理,躲在城內也一樣。也正是因此,他自繼任遼王以來,一直對東邊的東海人以禮相待,逢年過節送點禮物過去,元國朝廷有了什麼命令也會通報那邊一聲……可都這麼恭順了,他們怎麼還打過來了?

……

耶律忒哥帶着一隊隨從,打着儀仗,乘車進入了第四野戰旅的旅部營地之中,然後在兩個近衛兵的帶領下,與一個幕僚一起進入了營帳裡。

這次四野是由功勳卓著的範龍城帶領的,當耶律忒哥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帶着一幫參謀,一邊看着一些小條子,一邊把一些棋子放在地圖上。

耶律忒哥並不認識範龍城,但認識他的軍銜,不敢怠慢,立刻行禮道:“見過這位將軍,不知我國因何事觸怒了貴國,還請指教,我回去立刻懲治不法……”

範龍城擡起頭來,斜眼看着他,擺手道:“不用廢話了,如今你就一條路,舉國加入東海關稅同盟,然後率軍與我一起南下入關。點頭,否則就不用回去了。”

“什麼?”耶律忒哥大驚,整個人都抖了起來。

但想想也沒什麼好吃驚的,如今元宋東三國大戰,四野過來,不逼你投降,難道是來請客吃飯的?再者說了,他們肯要你投降,是看得起你,覺得你多少還有點利用價值,否則乾脆碾過去就罷了,還廢什麼話呢?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四野作爲目前東海軍整備完畢的兩個野戰旅之一,放在安全的遼東實在是有些浪費,總指揮部就想着把它調入關內作戰。而在走之前,總得把遼國這個隱患解決掉才行。

遼國地小民少,絕非已經動員起來的東海國的對手,但上萬契丹部民也是支不小的力量,在敵人那邊會添不少麻煩,在自己這邊卻多少有些用處,所以能收服還是收服的好。

耶律忒哥的內心不斷天人交戰着,回憶起當年太祖耶律阿保機開朝建制的豐功偉業,回憶起遼宋之間的澶淵之盟,回憶起爲金所滅的恥辱,回憶起高祖父耶律留哥聯蒙抗金的豐功偉績,又回憶着這份好不容易傳承至他手上的家業,終於還是一咬牙,一跺腳……

然後膝蓋一軟,頹首道:“聽憑將軍吩咐!”

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141章 漫長的等待過後是宿命的相遇第841章 旅途就是人生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868章 黑海第275章 滿萬了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211章 告一段落第458章 另一個世界:買馬第309章 清空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450章 西洋郡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696章 親善第747章 啊,東京開封第47章 舟山海盜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260章 傳媒 下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623章 蒲甘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78章 黑龍江上 五 奴兒干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819章 極點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840章 入海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166章 火帽 下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332章 泰山之戰 七 進還是退?第907章 出泉州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第605章 李氏朝鮮 二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692章 樊城之圍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867章 米哈伊爾八世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533章 人口 上第630章 鐵血強宋 三 馬政(加更)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270章 護衛 上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546章 坤甸第52章 新氣象第658章 燎原旅館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189章 五九軍制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522章 光明 下第364章 商業船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906章 戡亂第819章 極點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第458章 另一個世界:買馬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441章 南洋戰略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735章 敵後第561章 沙漠風暴 九 悲喜交加,禍福相倚第257章 捕鯨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6章 軍訓第508章 投資第219章 新泰縣第757章 內亂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632章 鐵血強宋 五 泛海而來(加更)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552章 以漢制夷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653章 事變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216章 昂貴的正義後1章  落日第332章 泰山之戰 七 進還是退?第275章 滿萬了第621章 共克時堅 完 砥礪前行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
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141章 漫長的等待過後是宿命的相遇第841章 旅途就是人生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868章 黑海第275章 滿萬了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211章 告一段落第458章 另一個世界:買馬第309章 清空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450章 西洋郡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696章 親善第747章 啊,東京開封第47章 舟山海盜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260章 傳媒 下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623章 蒲甘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78章 黑龍江上 五 奴兒干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819章 極點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840章 入海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166章 火帽 下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332章 泰山之戰 七 進還是退?第907章 出泉州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第605章 李氏朝鮮 二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692章 樊城之圍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867章 米哈伊爾八世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533章 人口 上第630章 鐵血強宋 三 馬政(加更)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270章 護衛 上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546章 坤甸第52章 新氣象第658章 燎原旅館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189章 五九軍制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522章 光明 下第364章 商業船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906章 戡亂第819章 極點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第458章 另一個世界:買馬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441章 南洋戰略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735章 敵後第561章 沙漠風暴 九 悲喜交加,禍福相倚第257章 捕鯨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6章 軍訓第508章 投資第219章 新泰縣第757章 內亂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632章 鐵血強宋 五 泛海而來(加更)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552章 以漢制夷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653章 事變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216章 昂貴的正義後1章  落日第332章 泰山之戰 七 進還是退?第275章 滿萬了第621章 共克時堅 完 砥礪前行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