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

1259年,8月3日,膠州灣。

一艘嶄新的白色木帆船藉着南風,自東而西飛快地衝入了膠州灣口。

這艘船首斜桅向前高伸着,顯得船體修長,但實際上的水線長度還是隻有二十多米,使用的帆裝也是極富東海特色的塗有紅邊紅兩儀圖案的海翼帆,和普通的星火級似乎沒多大區別。但是仔細一看,卻有一個明顯的不同,桅杆數量從三個減少到了兩個,帆面也更大了!

再仔細看看,就會發現細節差別還是不小,船頭由扁平的方形變成了尖銳的三角形,艉樓的位置整體後移,像個揹包一樣掛在船體後部,前方甲板面積一下子長了不少,顯得船體也更爲修長美觀了。

現在這艘船吃水不深,航速飛快,激起了附近幾艘小船的一片驚呼,船上的水手們也對着他們狼嚎起來。艉樓舵位上的鄭林大吼一聲,將舵輪猛地向右一打,前面的水手們也跟着他的指令配合地轉起了帆。

帆向急變,前帆向左展開,凹陷的海翼帆面兜住了南風,產生了一個順時針的力矩。後帆帆面轉到了與風向平齊的位置,海風流過帆面,左邊經過彎曲的帆面,壓力降低,右邊風壓如常,立刻產生了垂直於帆面的升力,這個升力相對於船頭方向偏左,通過桅杆作用於船體後部,同樣產生了一個順時針的力矩。

在船舵和前後兩道順時針力矩的作用下,船體在灣口劃出一道優美的曲線,以一個驚人的角度,急劇將航向轉到了東北方。

此時南風從帆船的右後方吹來。這種風向稱作“正順風”,前後兩座帆可以同時受風,而且既受風從後吹來產生的推力,又受風流過帆面時因前後壓力差而產生的升力,兩力疊加,使得動力達到了最大狀態。因此,船身飛快地提速起來。

水手們感受着海風和浪花,歡呼了起來。

鄭林把住舵,看了一眼船舷旁邊新加裝的水輪航程計和上面的離心測速附件。這是一套新的機械,前者將一個小水輪浸入水中,通過一套減速輪軸組測量行駛里程。而水輪轉得越快,與系統相連同步轉動的離心錘擺得也就越高,因此可以帶動指針間接表示出航速。

他讀出上面的數字,興奮地拉住旁邊的樑恩喊道:“老樑,過十節了!”

樑恩是海洋部的股東。穿越前他本是讀的法律,但經常做些帆船模型在網上出售,對各類帆船結構瞭解得極清楚,穿越後自然也就進了海洋部之中。在闊馬造船廠的設計部中,總設計師周正茂主要關注於船舶本身的設計和建造,而樑恩不但對船熟悉,對古典武器也有較深的理解,因此在把船變成“軍艦”方面更爲擅長。這艘改進版的雙桅星火級的設計過程,他就出力頗多。

他瞥了一眼航程計,笑了一下,得意地說道:“怎樣,我的這艘‘立春’夠勁吧?”

“夠勁,夠勁!”

鄭林一邊高呼着,一邊打着舵輪,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船隻不斷傾斜,竟有了些玩遊艇的感覺。

就是這樣,在管委會爲他們從南方帶回來的消息頭疼的時候,帶回了這個消息的鄭林,卻沒心沒肺地在新船上玩了起來。

這艘“立春”號是剛剛下水的最新一艘星火級,雖然總體設計仍然大體延續着舊星火級的樣子,但是做出了多項改進,綜合性能有了很大提升,幾乎可以算作一艘新船了。鄭林之前帶領船隊進港的時候,就看到了立春號在黃島軍港附近海試,當即就被勾得心癢癢,想上船看看。不過後來被軍改諸事拖着,直到今天才終於得了機會混上了船來過癮了。

這立春號的來由,還得從之前的小寒號說起。說來這小寒也夠倒黴的,工期忙的時候正值戰爭時期,不少材料都被挪用到別的地方了,先是把船底板給了霜降,又把船頭板給了寒露,桅杆也被陸軍拿去做成望臺了,後來肋材也吃緊,工人又被金口工廠調去了不少,總之就是多災多難。

不光是小寒,造船廠的整體進度都因爲戰爭而放慢了。之後的被海洋部寄予厚望的、尺寸放大到了三十米級別的大寒號也因此而延期了。在這種情況下,海洋部開了個小會,決定先滿足後面更大的大寒號的建造,小寒號就湊合一下,因陋就簡吧。

既然是破罐子破摔,樑恩乾脆就大膽地對小寒號進行了改動,半是出於減成本的目的,半是實驗新技術。

其中最大的改進就是桅杆減了一根,取消了尾帆,只留了兩根主桅,位置也相應地調整了。

這倒不完全是爲了省料,而確實是改良。之前星火級用了三根桅杆,其實只是簡單沿用了之前福船的三桅設置,前兩桅是真正的動力帆,最後的第三桅上只有一面小帆,用來輔助船舵轉向。但實際上星火級有首斜桅和海翼帆,帆動力原理和福船的硬帆並不相同,所以第三桅的作用就有些雞肋了。之前就有過取消艉帆的想法,但出於慣性和可靠性的考慮,一直沒實施,小寒號上正好實踐一下。

雖然只設兩根桅杆,但桅間距更大了,可以容得下更寬的帆,所以雖然只有雙桅,動力反而卻更大了。而且還有一個好處,這樣一來,帆動力的中心就會後移,埋首問題得到了改善。

還有一點改進是使用了更密集的肋骨結構。這一開始只是個沒辦法的辦法,星火級的肋骨用的是柞木,但是柞木需要長時間陰乾,供應量有限,小寒號被抽了幾根去給別的船用,只能用杉木替代。如此一來,船體強度就很可疑了,於是樑恩只好加大了船肋的密度,幾乎一根挨着一根,單靠這肋骨構成的骨架就能看出整艘船的形狀來。雖是無奈之舉,但事後看來效果還是挺不錯的。

如此這般,小寒號終於勉強建成了。本來海洋部對她都不報什麼期望了,兩個艦隊終於展現出了氣度,都想讓這艘船去對方的序列。但是沒想到,小寒號一海試,竟然跑出了超出了普通星火級一節的高速,加減速轉向掉頭都很靈活,船體在這樣的高速下也沒出問題,看得衆人大跌眼鏡。

既然小寒號的改進取得了成功,樑恩就盯上了當時開工還沒多久的立春號,根據小寒號的測試結果,進一步修改了這艘雛船的設計圖。

立春號同樣採用了雙桅設計,而且比小寒號更激進,船體寬度仍是7米不變,長度卻拉伸到了25米。爲了進一步增大帆面積和甲板面積,樑恩甚至試圖將艉樓給整個取消掉。但這個設計會大大影響軍官的居住環境,還降低了操舵時的視野,所以招致了他們的反對。於是樑恩就只能妥協,只是將艉樓後移了一段,不再是建於後甲板之上,而是像個揹包一樣掛在船體後部。這個妥協倒也不是沒有好處,相當於增加了甲板長度,可以增加火炮搭載量,還可以承接後桅上拉過來的支索,不然好不容易取消了尾帆,還得留根小桅杆掛支索。

帆型也根據需要改善了。單純的增加帆面積倒是不難,但是面積大了之後,帆會過於沉重難以操縱,所以難題就是如何在總重量不超標的前提下優化帆型,讓它能提供更充沛的動力。整體來說,帆更高了,但是最上層收窄以降低重心和側向翻轉力矩,底層處於海面弱風區的部分也略微收窄以節省重量,中間反而成了最寬的一段。

船頭位置也有了明顯改動,不再是傳統福船和舊星火級的方形擋浪板,而是凸出的三角形船頭,在水線之上向前伸出,看上去和前伸的首斜桅更匹配,美學上舒服了不少,似乎也有利於航速。但其實水下部分的線型還是一樣的,改的只是水上的部分,對阻力沒什麼影響,只是增加了儲備浮力,可以更好地應對高海況罷了。

此外,船型也稍微修改了一下,長寬比放大了一些,還有不少細節上的改進。整體來看,“立春”幾乎可以真的算一種新型船了,但噸位還是變動不大,而且海洋部諸人對星火級這個名字很有感情,所以還是願意這麼稱呼她。

“啊,這艘船太棒了,我要娶她!”

鄭林把舵輪往左一打,又吆喝了一聲,感覺渾身都舒暢了。

他把舵輪交給旁邊的水手,走到舷邊坐了下去,一邊擦汗一邊對樑恩說道:“確實夠勁!我這出去半年多,你們進步不少啊。這立春甲板上看着變化不小,但光這些還不足以變化這麼大吧?難不成你們把船型給修了?”

樑恩也走了過來坐下,說道:“是修了不少,我們整天在拖拽水池邊捏石膏也不是白捏的……主要的修改是放寬了方形係數,把吃水減到了兩米左右,排水量倒是沒怎麼變,所以阻力也因此小了一點。”

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846章 鑿空 二 天山郡,黃草縣,鬆關後26章 回到羅馬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767章 回家?第260章 傳媒 下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第658章 燎原旅館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117章 山河防線 六 高密第3章 海盜窩第30章 善後事宜第839章 前浪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61章 北地貿易 二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393章 派系第57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717章 火線救援第582章 黑龍江上 完 黑龍江上第819章 極點第736章 步兵炮第144章 驚蟄第707章 黃州大撤退第410章 向東望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881章 陳氏代元第151章 黎明之戰 四(第二更)第8章 圓第769章 一、擁有下列四座城市之一:……第661章 臨安事變 三 先進火炮系統第528章 船用蒸汽機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35章 登州與旅順(百票加更)第271章 護衛 下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140章 分兵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第527章 鐵路計劃第404章 真正的進步 上第231章 城破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157章 測地術(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三次加更)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584章 北上第397章 巨獸第703章 失守第805章 背叛第293章 急轉直下第381章 重鑄秩序第492章 惡黨們正在沿澱川前進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188章 什麼,東海國?這下玩大了啊!第109章 第二艦隊第705章 巷戰第706章 團練使文天祥第320章 間章第140章 分兵第626章 魔都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203章 出賣 一第908章   逃生第74章 金口鐵廠第237章 圍攻第369章 角色反了後15章 太極帝國第353章 關門第182章 新村第900章 硬骨頭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885章 最後的選擇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479章 錢之病(再加一更)第572章 大哉乾元 上(今日四更 1/4)第546章 坤甸第384章 全取京東宋世祖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61章 北地貿易 二第4章 臨時穿越大會第469章 東洋景 上第895章 天日昭昭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379章 忽必烈的驚愕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790章 邕桂分流 上 (加更)第239章 分贓第802章 暗流(加更)第640章 大戰
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846章 鑿空 二 天山郡,黃草縣,鬆關後26章 回到羅馬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767章 回家?第260章 傳媒 下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第658章 燎原旅館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117章 山河防線 六 高密第3章 海盜窩第30章 善後事宜第839章 前浪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61章 北地貿易 二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393章 派系第57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717章 火線救援第582章 黑龍江上 完 黑龍江上第819章 極點第736章 步兵炮第144章 驚蟄第707章 黃州大撤退第410章 向東望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881章 陳氏代元第151章 黎明之戰 四(第二更)第8章 圓第769章 一、擁有下列四座城市之一:……第661章 臨安事變 三 先進火炮系統第528章 船用蒸汽機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35章 登州與旅順(百票加更)第271章 護衛 下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140章 分兵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第527章 鐵路計劃第404章 真正的進步 上第231章 城破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157章 測地術(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三次加更)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584章 北上第397章 巨獸第703章 失守第805章 背叛第293章 急轉直下第381章 重鑄秩序第492章 惡黨們正在沿澱川前進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188章 什麼,東海國?這下玩大了啊!第109章 第二艦隊第705章 巷戰第706章 團練使文天祥第320章 間章第140章 分兵第626章 魔都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203章 出賣 一第908章   逃生第74章 金口鐵廠第237章 圍攻第369章 角色反了後15章 太極帝國第353章 關門第182章 新村第900章 硬骨頭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885章 最後的選擇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479章 錢之病(再加一更)第572章 大哉乾元 上(今日四更 1/4)第546章 坤甸第384章 全取京東宋世祖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61章 北地貿易 二第4章 臨時穿越大會第469章 東洋景 上第895章 天日昭昭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379章 忽必烈的驚愕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790章 邕桂分流 上 (加更)第239章 分贓第802章 暗流(加更)第640章 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