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

1259年,6月18日,中央市,五角堡。

剛纔提起了騎兵,範龍城豎起了耳朵,然後想到了什麼,問道:“這樣我們有兩千五志願役和四千義務役,但是每個軍種情況不同,志願役和義務役的比例該怎麼分配呢?總不能全都一樣吧?”

他這點小心思大家都看了出來,露出了鄙夷的微笑。

高正笑道:“好吧,你的騎兵是論外,我先給你四百志願役指標,嘿,到現在你也沒練出四百騎兵吧?嗯,到時候新兵裡的好苗子也先讓你挑,義務役騎兵員額也暫定四百吧,到時候再視情況而定。等兩年下來,確實有表現突出的,也可以吸收到志願役裡,到時候我去給你打申請,不受總額限制。怎麼樣,夠意思了吧!”

範龍城激動地說:“沒問題,保證給商社練出一支精銳騎兵!”

騎兵一直是商社心裡的痛。要和當前氣勢如虹的蒙古鐵騎對抗,東海人必須握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才行,這也是股東們的共識。當然,騎兵的培養是漫長而困難的,所以範龍城真有需要,全體大會不會吝嗇的。

高正想了想,又說道:“那既然如此,乾脆先把志願役的份額分配一下吧,不管能招來多少義務役,我們至少先把架子搭起來,免得改了一頓反而把戰鬥力改沒了。騎兵佔了四百,炮兵也給四百不過分吧?還有,像是什麼工程兵、通信兵、醫療兵、隨軍鐵匠、軍樂隊等等這些技術人才,作用重要,培養緩慢,先留出四百人的額度來,沒問題吧?剩下的就劃給步兵吧。”

夏有書在紙上算了一會兒,擡頭說道:“如果按計劃招滿的話,志願役和義務役的比例是5:8,那這樣吧,技術兵種不用配義務役,有需要就調些步兵去幫忙,騎炮兵的志願役和義務役1:1分配。如此一來,按剛纔的分配方式,就是一個保障營、兩個騎兵營和兩個炮兵營。相應的,技術兵種志願役佔比高,義務役就該多分給步兵一些,剩下的都給步兵吧,這樣就有十一個步兵營了。”

謝光明苦笑道:“步兵還真是後孃養的。”

林宇卻很滿足了:“前不久才三個步兵營,這一下就十一個了,豈不是每個要點都能放一個了?這下我總可以升營長了吧?”

謝光明恨鐵不成鋼地看着他:“你就這點出息!”

高正掐着指頭算了一會兒,又看了看林博穎,突然打斷了場上的討論:“不對,還得拿出一個營的額度來,搞一個近衛營!”

“近衛營?”諸人的目光看了過來。林博穎卻笑而不語。

高正咳嗽了一聲,說道:“說起來我們擴軍到現在這個規模也沒幾個月的時間,不少人的觀念可能還停留在義勇隊時代。當初我們安全部股東多,兵卻沒多少,幾乎都能認全了,所以好帶。但軍隊要是擴充到了幾千人的規模,就不能再靠我們這幾個人去耳提面命了,得有軍官、士官從上到下管着,還得有風紀糾察,還得有士兵暗線反過來監督軍官……總之得有一套制度!

其次呢,我們的這些兵都是量產訓練出來的,雖然配上槍炮皮鞭也夠用了,但真打起惡戰了,未必就一定能頂住。所以,我們手中一定要有一種精幹力量,在關鍵時刻能頂上去。

再次呢。我們現在攤子大了,股東們不再是呆在安全的東海堡,而是散佈各地,他們的安全也是個問題,必須有一批放心可靠的保鏢才行。

我說的這個近衛營,就是身兼三職,平時作爲股東的護衛,戰時可以作爲精銳力量對外作戰,此外也可對內作爲憲兵監察其他士兵。

這個要求當然不能低了,得從志願役裡挑選政治過硬、軍事技能好的精兵組成,人數也不用太多,有三四百人就差不多了,佔一個營編制。近衛兵除了要進行常規的步兵訓練,還要會騎馬、操作火炮,懂一點工程學知識,甚至還要做一些特種作戰訓練,總之就是按精銳中的精銳訓練。”

衆人聽了還在思考,林博穎就啪啪鼓起掌來:“說得好啊!哦對了,你們這個近衛營,可不能全是老爺們,還得有女兵才行哦。”

既然高正發話、統合部支持,又確實有道理,所以他們一番討論後,還是通過了這個提議。段明遠甚至開始試圖爭取起近衛營營長的職位。

謝光明撓頭道:“多一個近衛營,步兵營就得少一個,嘛,十個營湊個整也行吧。”

夏有書拉了張地圖過來:“常規作戰力量有十個步兵營、兩個炮兵營、兩個騎兵營,嗯,比起之前是不少了。不過怎麼部署、怎麼訓練,還得仔細規劃一下。”

林博穎插話道:“嗯,這麼多,要不要再分點團、旅出來?”

夏有書搖頭道:“不好分,雖然營多了,但我們要駐守的地方也多,經常要單獨調動,若是定死了歸屬就不夠靈活了。但不固定的團還是可以考慮,比如上次的野戰團機制可以利用起來。有十四個營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輪流抽調一部分組成野戰團,進行多兵種合成訓練演習。這樣經過磨合,作戰效能也就提升了,如果有事,也可以直接出擊。”

幾人聽了後表示同意,高正點頭道:“好,這個可以考慮。”

但從剛纔開始就一直在寫寫畫畫的馬原突然說道:“等等,我發現一個問題。野戰團一次訓練幾個營?就以一騎一炮三步爲例吧,騎兵營和炮兵營就兩個我們暫時先不管,步兵營可是有十個。十個裡選三個,這可是有一百二十種排列組合的啊,一個組合訓練一個月,等全訓練完一遍就十年了,這樣豈不是太過繁雜?”

聽了這話,會議室裡瞬間陷入了沉默,有些數學不好的似乎想笑,但更多的人嚴肅了起來。

尤力摸了摸下巴,說道:“其實我也有個問題,那就是減員如何補充。義勇旅實力再怎麼強,也是免不了減員的。減員就要補充,但是招募新兵從頭訓練顯然太慢,不如從未參戰的單位抽調兵員更合適些。抽誰調誰的又是個扯皮的事。”

寧惟俞往椅背上一仰,不在意地道:“那乾脆把步兵營再分甲種和乙種吧,甲種營主戰,乙種營在地方守着就行了。平日野戰團輪訓只有甲種營參加,這樣組合就少多了,訓練多了也更好配合。如果打起來了,甲種營先上,減員就從乙種營中抽調。乙種營鎮守地方,同時也可以練着新兵。嗯,要我看,甲種營配置也可以高一些,平時就編些騎兵炮兵進去,搞個合成營。這樣兵種間能有更好的默契,平時有什麼事可以直接調去,戰時也可以成爲指揮核心,不錯吧?”

這個方案引發了一場爭議,林博穎質疑道:“那甲種營和乙種營如何分出來呢?”

寧惟俞回答道:“考覈啊,強的上甲種,不行就降乙種去。”

林博穎皺了皺眉頭,道:“這樣怎麼公平?成績好的進甲種營,出生入死,成績差的呆在安全的後方?”

寧惟俞撓了撓頭:“呃,那給甲種營增加餉金?”

夏有書搖着頭插了一句:“加錢的方案在大會可不大好過,但我覺得有必要,成績好壞可不能一個待遇。”

寧惟俞又想了一會兒,拍手道:“那這樣好了,新兵統一進乙種營,第二年升到甲種營,這樣就沒問題了吧?”

林博穎又搖頭道:“還有軍官和士官呢,總不能每年調動吧,不還是同樣的問題,低一級的乙種營反而安全。”

寧惟俞正要說些什麼,高正打斷道:“不用這麼麻煩。今年打完姜思明,表現好的都有提拔計劃了,這不就是已經考覈了?要再次考覈,也是等以後一邊打一邊考了,這第一批十個步兵營還是一視同仁,分兩組輪流執行不同任務就行了。正好,山河防線五個點,各駐一個營;其餘五個留兩個防禦要點,剩下三個野戰訓練,不斷輪替。這麼看的話,輪流的週期不能太快,不然太折騰,就一年吧。至於‘合成化’,暫時還是算了吧,別太折騰,可以研究研究,以後再說。

這樣,每年五個營在地方守備,另外五個營機動訓練,第二年再換了過來。兩類營各有分工,但只跟時間和機遇有關係,沒有歧視待遇,對於每個軍官、士官和士兵來說,機會都是均等的,也算公平了。而炮兵和騎兵人少就不用這麼搞了,全按野戰營處理。以後如果再有戰事、營再多了,再考慮考覈成績分等級出來。”

這個方案簡單粗暴,但也行得通,於是衆人便認可了。

林博穎卻又發現了盲點:“如果實行了多年,這套方案沒問題,但對於今年剛剛擴軍這樣的情況,只能增加一半的義務兵,該如何處理呢?難不成要空幾個架子營出來?”

問題還真多。

“等等,讓我想想……”高正轉起了筆。

夏有書笑了起來:“這還不簡單,騎兵炮兵先搭架子,步兵就先設五個營唄,一個營兩套班子,到明年招了新兵,再拆出五個營去。”

“這樣……”林博穎有些驚訝,“不會造成管理混亂嗎?”

謝光明插嘴道:“有什麼混亂的,不就跟現在改制前一個樣嗎?多了點新兵而已。再說,我們也該辦個軍校了,基層軍官的指揮水平急需提升啊。有兩套班子,正好一套指揮,另一套去上課,到了明年,兵有了,軍官也有了。嗯,可以這樣,一個連設一個正連三個副連,讓副連們競爭去唄,誰表現最好,明年誰先分出去當連長,其他單位也是一樣,這樣逼他們多學點。”

夏有書接茬道:“對了,我們也該適時推出軍銜系統了,萬一招兵不夠,沒那麼多職務,還可以發軍銜出去先佔着位置。嗯,還有,現在的志願役也得設立一套優勝劣汰制度,每年定期從義務役裡吸收一部分優秀兵員進來,再淘汰一部分不合格的志願役,流動起來纔有活力嘛。”

高正笑道:“都讓你們說了,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嗯,剛纔謝光明說到軍校,這確實是正事。前面就幾百人上千人的時候還能靠我們幾個看着,軍官懂指令會罵人就行了,但以後可不能這樣了,必須要有一套能量產軍官的機制才行。

當然,今天只是定下了大致的方向,具體細節,比如到底設置多少個營、每個營番號爲何、具體由誰擔任主官、駐地在哪、兵額詳細爲多少、營內具體是什麼架構,還有團一級該如何配置、後勤如何分配、訓練計劃如何安排,以及軍銜如何設置、服役期多長、與其他單位如何協同等問題,還要爭取管委會和全體大會的同意,扯皮的事多得很。

一直到八月初,才終於由管委會主辦,舉行了海陸軍聯合的授銜暨表彰大會,標誌着這輪軍事改革正式完成。

第537章 貧民窟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317章 圍城第46章 縱橫號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804章 哈密力後17章 圩陽第91章 就緒第656章 大變局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820章 貪婪第8章 圓第632章 鐵血強宋 五 泛海而來(加更)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226章 蜀人第869章 會師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82章 換屆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425章 後勤第627章 事不過三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22章 武裝力量第850章 鑿空 六 怛邏斯之戰第651章 騎兵爸爸還是你爸爸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323章 敵至第396章 交替第691章 兩廣第74章 金口鐵廠第107章 築基計劃第216章 昂貴的正義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519章 僞原子論(加更1/2)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848章 鑿空 四 三汗會盟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442章 龍牙半島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669章 臨安事變 十一 星雨第114章 山河防線 三 75mm炮族第851章 鑿空 七 彈道學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75章 獅吼炮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621章 共克時堅 完 砥礪前行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231章 城破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281章 營救第804章 哈密力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402章 火器時代第855章 鑿空 十一 玉龍傑赤第40章 火槍實驗 上第411章 馬政第905章 亂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390章 錢荒第631章 鐵血強宋 四 進攻態勢第279章 突襲平灤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803章 真金西奔後25章 破門第219章 新泰縣第605章 李氏朝鮮 二第749章 再鑄鼎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802章 暗流(加更)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534章 人口 下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347章 郭守敬第266章 大變局第338章 解甲第109章 第二艦隊第400章 推恩第8章 圓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658章 燎原旅館第187章 歸來後8章 戰場 二第838章 江南第82章 換屆第257章 捕鯨第725章 真正的實力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
第537章 貧民窟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317章 圍城第46章 縱橫號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804章 哈密力後17章 圩陽第91章 就緒第656章 大變局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820章 貪婪第8章 圓第632章 鐵血強宋 五 泛海而來(加更)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226章 蜀人第869章 會師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82章 換屆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425章 後勤第627章 事不過三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22章 武裝力量第850章 鑿空 六 怛邏斯之戰第651章 騎兵爸爸還是你爸爸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323章 敵至第396章 交替第691章 兩廣第74章 金口鐵廠第107章 築基計劃第216章 昂貴的正義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519章 僞原子論(加更1/2)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848章 鑿空 四 三汗會盟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442章 龍牙半島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669章 臨安事變 十一 星雨第114章 山河防線 三 75mm炮族第851章 鑿空 七 彈道學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75章 獅吼炮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621章 共克時堅 完 砥礪前行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231章 城破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281章 營救第804章 哈密力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402章 火器時代第855章 鑿空 十一 玉龍傑赤第40章 火槍實驗 上第411章 馬政第905章 亂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390章 錢荒第631章 鐵血強宋 四 進攻態勢第279章 突襲平灤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803章 真金西奔後25章 破門第219章 新泰縣第605章 李氏朝鮮 二第749章 再鑄鼎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802章 暗流(加更)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534章 人口 下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347章 郭守敬第266章 大變局第338章 解甲第109章 第二艦隊第400章 推恩第8章 圓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658章 燎原旅館第187章 歸來後8章 戰場 二第838章 江南第82章 換屆第257章 捕鯨第725章 真正的實力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