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將而必誅

等他們走遠後,忽必烈一屁股坐到了龍椅上,端起案上一杯涼了一半的茶,咕咚咕咚灌了起來。

階下爲首的姚樞見機上前一步,勸道:“陛下息怒,休得爲這種宵小損傷龍體。”

忽必烈喝完茶,煩躁異常,舉起手中的汝窯貢瓷杯正要往地上砸,聽他這麼一說,猶豫了一下,又把茶杯放回御案上,朝下面的衆臣問道:“依你們看,這王賊該定他個什麼罪?”

幾個文士齊聲說道:“人臣無將,將而必誅!”

忽必烈一愣,朝姚樞問道:“姚先生,這是什麼意思?”

姚樞一拱手,說道:“回陛下,此句出自《公羊傳》,‘將’即是謀反,意思是說作爲人臣的不能謀反,一旦謀反則必須要誅殺!”

忽必烈沉思了一會兒,此時後面的張柔突然大喊道:“處死太便宜了,應當剮了他!”

張柔是最早追隨蒙古人的漢侯之一,勇猛敢戰,屢立奇功,之前與忽必烈一同南征,一路立下了汗馬功勞。只是英雄也敵不過歲月的侵蝕,如今的張柔也進入了遲暮之年,忽必烈本已容許他回真定家鄉養老,直到這個月李璮造反,才緊急招他入京,一來是讓他出謀劃策,二來也是將他扣爲人質,防止真定張家也跟着造反。

旁邊的史天澤、嚴忠濟也是類似的道理。史天澤是永清史家家主,忽必烈一朝的重臣,現任中書省右丞相。嚴忠濟是東平世侯嚴實之子,繼嚴實之後擔任東平萬戶,執掌東平萬民生死二十年,積威甚重。就在去年,忽必烈以執政失當爲名,將東平萬戶之職轉授於其弟嚴忠範,而將嚴忠濟招入京中,名爲……沒有什麼名爲的,蒙古人很實在,就是入京爲質。

張柔此時正是一副激憤的樣子,忽必烈擡頭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史天澤幾人,不由得有些欣慰,點了點頭,我大蒙古帝國還是有忠臣的啊!

想到這裡,他氣也消了一些,擺擺手,說道:“王賊,王以道這些年畢竟也辦過事,也算稍稍抵了一些過了,剮就不必了,選個日子照常處死吧。”

處理完王文統的事,忽必烈又敲了敲御案,問道:“這事便過去了,眼下的正事還是怎麼應對造反的李璮,你們都說說,有什麼對策?”

羣臣相互看了一眼,又是姚樞前出一步,說道:“臣以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若問朝廷如何應對,先當思慮李逆會如何動作。

若臣與李逆易地而處,則有三策可選。

一,憑藉舟楫之利,走海路直搗燕京,奪取居庸關閉關自守,使漢地人心惶惶,乘亂見機行動,此爲上策。

二,與南朝連和,佔據大山險川,憑藉堅固要塞持久防禦,再見機出擊襲擾,使我朝疲於奔救、首尾不能相顧,此爲中策。

三,如果出兵濟南,等待其他諸侯響應,此爲下策……不,這就是束手就擒了。”

忽必烈哈哈一笑,問道:“他會選哪個?”

“下策!”姚樞斬釘截鐵地說道,“稟陛下,原益都宣撫副使王磐不願從逆,孤身逃脫至濟南,又乘驛路返京,臣與他議論李逆此人,他斷言‘豎子狂妄,即成擒耳!’。李逆此人剛愎自用,又與濟南路大都督有隙,必將直奔濟南!”

“好!”忽必烈把手一拍,“說的沒錯,李璮那般狂妄的人,必會自取滅亡!嗯,只是,濟南兵已大半北調,想必是抵擋不了李家強兵的。這濟南城又是天下堅城,若是被李逆奪了,恐怕就不好辦了。只有一個李逆也就罷了,可南朝也不安分,這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姚樞答道:“去歲陛下大敗阿里不哥,他要舔舐傷口,半年之內不會有動作。如今大軍雲集京、燕,正好以雷霆壓頂之勢,直撲濟南,一舉將李逆剿滅。此後,宋軍勢弱,一向不敢與我天兵野戰,只要攜討逆之威南下,宋軍自可輕易擊潰,此次危局也就輕易化解了。”

這時,史天澤對身邊的中年男人示意了一下,這個漢子上前一步,行禮說道:“啓稟陛下,臣以爲,李逆不過宵小罷了,不值得爲他損耗太多兵力。他困守濟南,不過如同籠中猛虎,城內沒有存糧,城外沒有援軍,完全處於死地。只要在濟南城外再築一城包圍起來,坐待城內窮困而亡,我軍便可不費力而戰勝之,將來對付阿里不哥和南朝,也就更多了一份力氣。”

忽必烈一聽,也覺得很有道理,李璮只是小麻煩,後面的阿里不哥和南宋纔是大麻煩啊。他看了看此人,有些眼熟,但一時想不起來,於是問道:“卿是?……”

這時史天澤上前一步,說道:“回陛下,這是郭侃,郭仲和,之前從旭烈兀西征,頗有立功,如今歸國後,在我軍前效力,屯田於鄧州。”

他這麼一說,忽必烈就想起來了。旭烈兀西征的隊伍裡,是有這麼個人挺出名,據說在西邊拔了不少城池。

鄧州位於南陽盆地,與南宋重鎮襄陽正相對着,能被安排鎮守這裡,顯然不是一般人。這郭侃,雖然姓郭,但其實是史天澤的養子,自小由他親自調教,如今又親自引薦,看來是想提拔一下的。

倒也無妨。

忽必烈看了看郭侃,說道:“嗯,郭侃,好漢子,朕知道你。剛剛說的好,既然如此,那這次討逆你也跟着去吧,就先聽史權節制,如果有功,自然有賞。”

史權是史天澤之兄史天倪的兒子,也是史家出類拔萃的一員,現任江漢大都督,屯田河南,也正是郭侃現在的直系上司。

郭侃大喜,立刻行禮道:“謝過陛下!臣定萬死不辭!”

“好,好。”忽必烈笑了笑,然後又正色起來,說道:“現在謀略已經定下了,然而調哪些軍將過去,分幾路行動,糧草如何供應,仍是大事,還勞煩諸卿一一議定!史卿,朝中謀劃之事,就由你來掌管,你們速速議論出個結果來,報與朕聽,然後速速將李逆剿滅!”

階下衆臣齊聲道:“是!”

於是,在忽必烈的領導下,蒙古朝廷迅速動作了起來,研究討伐李璮的決策。沒過幾天,濟南淪陷的消息傳來,更加速了這一過程。

新生之朝,自有一股朝氣,在史天澤的運籌帷幄下,蒙軍以宋朝人難以想象的速度調動了起來。

在北地沿海,派出元帥阿海,分兵防守平灤、海口及東京、廣寧、懿州等地,防止李璮跨海襲擾,並且圍剿時任平灤總管的李璮之子李南山,他是李璮的庶子,滯留在灤州,看來也被李璮放棄了。

在山東地區,又將兵力向兩個方向運動。

一是南邊的東平方向,命水軍萬戶解成、張榮實、歸德萬戶邸浹向東平集中,又命東平萬戶嚴忠範收縮兵力,只留少量兵力防守南邊的徐州、宿州,大部分兵力收回東平準備進攻濟南。

二是清河北岸的濱棣方向,命在燕京的濟南軍主力南下,又派大名萬戶王文幹、武衛軍砲手元帥薛軍勝等隨行,在濱州和棣州回合,聽從已經撤退到濱州的張宏和原本就在此地駐守的濱棣路安撫使韓世安節制,並將轄區內的全體民戶徵發爲軍戶備戰。

史天澤的兩個侄子,史樞和史權,也帶領河南的大量兵力東進。

說起來,李璮雖然號稱是漢地第一世侯,但是論起人才和權勢,史家纔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而論起作戰勇猛,張柔他們家又當仁不讓,真不知道李璮是怎麼吹出來的。

在此之外,又從漠南召回了蒙古諸王之一的合必赤,統領真定、順天、河間、平灤、大名、邢州諸路兵南下,並且總督已經向山東集結的三路軍,共同圍攻濟南。

而且還爲大軍準備了一支文官力量,以不只愛不幹及趙璧行中書省事于山東,宋子貞參議行中書省事,以董源、高逸民爲左右司郎中,許便宜從事。又以中書左丞闊闊、尚書怯烈門、宣撫遊顯行宣慰司於大名,統領洺滋、懷孟、彰德、衛輝、河南東西兩路,爲大軍提供補給。

他們甚至還主動放棄了位於淮西前線的息州(後世信陽息縣),將民衆盡數後遷到蔡州,駐軍調往山東效力。

眼看着,一直強大到可怕的軍事力量就要向濟南集結起來了!

第143章 血肉磨坊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450章 西洋郡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557章 沙漠風暴 五 沒翼公第198章 這次我來做初一(感謝dsfdfdf的打賞,加更2/2)第789章 出大事了第172章 馬耕隊第5章 燒炭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167章 硫酸 上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178章 火炮設計第635章 鐵血強宋 完 直搗升龍第722章 小試牛刀第309章 清空第279章 突襲平灤第781章 維新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684章 都好起來了 二 (加更)第624章 使者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356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472章 妖僧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498章 關原第706章 團練使文天祥第851章 鑿空 七 彈道學第379章 忽必烈的驚愕第735章 敵後第52章 新氣象第206章 出賣 四第583章 東進還是南下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803章 真金西奔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271章 護衛 下第74章 金口鐵廠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209章 京東商城第668章 臨安事變 十 傻子才……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372章 兄弟鬩牆第75章 獅吼炮第178章 火炮設計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900章 硬骨頭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550章 謀國第346章 出山第709章 龜船第824章 曙光 (加更)一點感言第489章 不忘初心第693章 回回炮第884章 鉗第59章 食品工業第840章 入海一點感言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594章 人身解放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510章 進城去第337章 暫歇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349章 鬱蔥山第744章 多鉚蒸剛第71章 對日貿易 三 宗尊親王(第八更)第467章 回家:又撿了一寶第468章 回家:英雄歸來第321章 大軍齊匯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452章 新的歷法,新的未來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737章 夾擊第95章 七艦戰歌 上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504章 此岸第182章 新村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524章 煤鐵複合體 下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第187章 歸來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831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三 羅薩
第143章 血肉磨坊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450章 西洋郡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557章 沙漠風暴 五 沒翼公第198章 這次我來做初一(感謝dsfdfdf的打賞,加更2/2)第789章 出大事了第172章 馬耕隊第5章 燒炭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167章 硫酸 上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178章 火炮設計第635章 鐵血強宋 完 直搗升龍第722章 小試牛刀第309章 清空第279章 突襲平灤第781章 維新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684章 都好起來了 二 (加更)第624章 使者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356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472章 妖僧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498章 關原第706章 團練使文天祥第851章 鑿空 七 彈道學第379章 忽必烈的驚愕第735章 敵後第52章 新氣象第206章 出賣 四第583章 東進還是南下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803章 真金西奔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271章 護衛 下第74章 金口鐵廠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209章 京東商城第668章 臨安事變 十 傻子才……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372章 兄弟鬩牆第75章 獅吼炮第178章 火炮設計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900章 硬骨頭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550章 謀國第346章 出山第709章 龜船第824章 曙光 (加更)一點感言第489章 不忘初心第693章 回回炮第884章 鉗第59章 食品工業第840章 入海一點感言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594章 人身解放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510章 進城去第337章 暫歇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349章 鬱蔥山第744章 多鉚蒸剛第71章 對日貿易 三 宗尊親王(第八更)第467章 回家:又撿了一寶第468章 回家:英雄歸來第321章 大軍齊匯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452章 新的歷法,新的未來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737章 夾擊第95章 七艦戰歌 上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504章 此岸第182章 新村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524章 煤鐵複合體 下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第187章 歸來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831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三 羅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