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

1261年,2月26日,東海市,嶗山學宮。

經過數年的持續修建,目前嶗山學宮的規模已經相當龐大了。

高等級的石階和石板路從山腳的山門一直修到山頂的天文臺,自上而下自先而後開闢出四塊平地,用作不同的用途。其中,最高的第一平臺是天文系的活動區,第二平臺是原來的主校區,第三平臺是化學系的活動區,底下的第四平臺是生活商業區。

嶗山學宮運營了多年,雖不顯山不露水,但其實名頭已經傳遍了半個京東路。

一開始,這裡只是周邊無所事事的讀書人過來聽聽新鮮學識的地方。後來,這些人往往學了一段時間,就被飢渴的東海商社各部門請去就職。

這年頭知識分子本來就是少數,願意向東海商社靠攏的知識分子更是少數中的少數,他們進了商社之後,很快嶄露頭角,被商社重用了起來。

“某某秀才讀書一年,進了東海商社,現在已經是某獨當一面的人物了!”

“某某員外家的公子自幼聰穎,被東海東家看中,收爲關門弟子,員外也父憑子貴,當了縣議員了!”

這類消息漸漸傳播開之後,由於科舉斷絕而失去了上升渠道的本地讀書人很快嗅出了一條出路,把前來嶗山學宮讀書視作了一條終南捷徑,求學人數與日俱增。

尤其是開設天文系之後,不少海商出了大筆贊助費,送家裡子弟前來就讀。學成之後,果然海上茫茫無依處也能標定緯度,從此聲名大噪,甚至連江南也有海商聽聞此事派人前來求學。

經過這樣的發展,現在學宮掌門王聞之的口味也刁了,正式學生只收三百六十人,還得考試入門,其餘的學子就只能旁聽,沒法獲得專門指點了。

……

“這裡,熱鬧得很嘛!”

張正義一行人走到學宮山門附近,他本以爲這邊應該很偏僻冷清,沒想到一路上竟有不少行人,還有不少山民推着自由輪來來往往,儼然一副熱鬧集市的模樣。

隨行的柳木笑着說道:“這不快清明瞭嗎?來這邊上香的人可不就多了?”

前不久,管委會緊趕慢趕,一頓扯皮之下,終於搞定了第06財年的預算案,並且在之前的全體大會上獲得了通過。張正義一時閒了下來,如今商社的運行早已邁上了正軌,大部分事情不用他操心,他也不知道該做什麼好,這纔想起最近一直呆在中央市,外面的情況只在文件裡見過,便決定出去動彈一下,親眼看看現在商社治下的各地景象。

今天他就來到了這嶗山學宮附近,正好遇上衛生部的柳木來嶗山伐木場這邊日常巡視衛生工作,就一起結伴來學宮看看。

當前嶗山學宮文名之盛,儼然已經成爲嶗山又一大聖地,隱隱能與太清宮分庭抗禮了。來嶗山的香客,也多會來這裡看看,就算沒什麼神可以求,沾沾文氣也是好的。

所以山門到第四平臺這一段,人流量頗大,各類商業和文化產業也被帶動了起來。當初那個覓天觀在這裡開了分觀,沾了不少香火,臨近的幾個小道觀也不甘示弱,就在覓天分觀對面的山坡上建觀攬客,甚至還有一家佛寺也來湊了熱鬧,竟也有不少人氣。

他們較量久了也有了些默契,偶爾還會合作。後天就是清明瞭,他們決定在第四平臺舉行一次祭拜大典,消息傳出去後不少香客早早的就到了山中寄宿,準備參加儀式。

在這波人潮的帶動下,第四平臺甚至整個山谷區域可以說熱鬧非凡,人來人往,不少附近的山民都挑着山貨來做起了生意。其實就連山谷河畔這條石板路,也是之前香客和信徒們捐資修建的,據說王聞之對此都有所感嘆,嘆道搞學問不如搞神棍啊。

張正義他們走進了山門,果然見到了一片繁華景象。

第四平臺與其他平臺一樣,中央栽了一棵蘋果樹,以它爲中心劃出一小圈廣場,再周圍就隨意發揮了。就這個平臺而言,廣場周圍蓋了一圈房子,出租出去作爲商鋪,北邊是一大片出租公寓,西邊是覓天觀的分觀,東邊山坡上是其餘小觀的聚集區。

現在這個時候,山門附近的道路兩旁擺了好幾家小攤,廣場周邊的商鋪也正熱鬧地營業,廣場上還有一組賣藝的。東邊一個石臺子上,一個道士模樣的長鬚男子正手捧書本講着什麼,但是圍觀羣衆顯然沒有賣藝的那邊多。而西邊的覓天觀則觀門大開,也沒個人迎賓,一副愛來不來的樣子。

他們轉了一圈,張正義對這種繁榮的景象非常滿意,於是決定繼續上去看看。

三四平臺間的山路位於公寓區西側,還挺陡的,沿途經常能看到挑着沉重擔子往上運輸補給的挑山工,三三兩兩還有幾個香客。沿山路再往上走一段,進入了真正的學宮區域,氛圍就一下子清淨了下來。

這裡雖然也有不少往來的遊客,不過來這裡的人對學問大都有着崇敬之心,並不敢大聲喧譁,只是恭敬地看着錯落有致的校舍、辯論問題的師生,感受着這神聖的學術氣氛。

“嘿,這味道,還真是‘氣氛’啊!”

張正義走過一間教室,居然聞到了熟悉的化學品的味道。呃,這是自然的嘛,因爲第三平臺主要是化學系的活動區域,總是會有些味道的……

這時代的人大部分沒聞過這樣的氣味,不過他們可是熟悉得很。

柳木也感覺到了:“這是醛類和酒精的混合氣味吧,嘖,他們還真搞了點東西出來,也不知道學生們戴好了口罩沒?”

嶗山學宮的這個化學系的範圍其實要比後世定義廣一些,藥物學和生物學也在他們的研究範圍內,還包括了一些金屬及非金屬冶煉的學問。這也不奇怪,畢竟是從煉丹術“發展”出來的嘛。

既然味道不好,他們也沒久留,開始往西邊走過去。

第三平臺也不只是化學系的地盤,以青石山路爲界,以東的廣大平臺都屬於化學系,而西側的小平臺上則只有一間大院子,門口掛着一塊簡易木牌“東海標準化工作組”。

這座院子看着並不起眼,但實際上卻牽動着整個東海商社、乃至整個膠東的生產活動!

張正義看了看這塊牌子,說道:“標準組啊……前年掛牌的時候我來看過,似乎還是眼前的事,沒想到一眨眼過了兩年,這裡和周圍都大變樣了啊。”

柳木跟了上來,沒聽出他的悲秋之意,反而笑着說道:“嘿,這可是個好地方啊,我每次來這邊山裡,吹冷風吹得受不了的時候,就經常去裡面坐坐。”

張正義無奈咳嗽了一聲,往門口走去。

這標準組的警衛等級很高,門口既有近衛兵執勤,又有猛犬護院,還有常規的傳達室門衛。門衛見來了幾個大人物,也不敢怠慢,趕緊進去通知負責人去了。

不久後,標準組的組長黃儀從裡面走了出來,見了兩人,先是一愣,然後熱情地打招呼道:“喲,首席,劉伐木,你們怎麼來了?這是來視察嗎?”

黃儀是工業部的人,不止是標準組的組長,還是通信組的成員。

當初商社的“光報”遠程通信系統,就是他和馬原、田學林等人搗鼓出來的。其中,這個系統的重要組件,第一套編碼標準《GB 233-3 信息交換用基礎編碼字符集》,就是由他主導編制的。後來,這套標準不但在光報系統中廣泛使用,還被文化部和各部門作爲教學和掃盲的標準,大放光彩。這也讓他聲名鵲起,後來籌辦標準組的時候,季國風不出意外地將他推了上去。

統一的標準體系,對於一個經濟體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最初,東海商社是沿用後世的國際單位制,利用船上帶來的一系列測量具,建立了自己的標準體系。

但是,這種基於簡單模仿的體系很快就不夠用了。比如說最簡單的長度量具,現在外包加工發放的尺子,一開始是簡單地比着一件鋼捲尺描出來的,這既受手藝影響,又受環境(比如溫度)影響,精準度自然不盡人意。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這促使東海商社開始嘗試從頭重新開始進行標準化工作,在工業部的牽頭之下,就有了這所“東海標準化工作組”。

張正義也揮手迴應道:“沒事,就是走過來隨便看看,以前光在文件裡看見你們組,今天正好實地參觀一下了。怎麼,打擾你們了嗎?”

“不打擾不打擾,歡迎參觀。”黃儀鬆了一口氣,連忙將他們領進了大院。

進入這間大院,裡面有一座龐大的主體建築,獨一層,卻高達六米,長五十米,寬二十米,而且與“廉價”的磚房不同,它的牆是用厚重的石材砌成的!

嶗山石材豐富,石料的價格當然不高,但是把石料加工成合適的方型石材,再運輸到山上建成房子,這成本可就高了。可見,東海商社對這裡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不過這麼高規格的建築,卻沒有幾扇窗,甚至連正門都沒有,只在側面有兩道小門。黃儀給兩人發了白大褂和鞋套,從側門帶他們走了進去。

“啊,還是這裡暖和啊。”

一進門,頓時暖風鋪面而來,柳木不禁感嘆起來。當前清明時節,在山上仍然涼意逼人,但屋內卻溫暖得很,顯然是燒着火呢,簡直有些奢侈了。

張正義感受着這溫度,沒有說話,而是向周圍打量了起來。

第108章 義勇旅第187章 歸來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252章 大巡禮 五 電學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421章 西拓:連雲郡 上第224章 崇明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387章 露天甲板第485章 反封建對策第70章 對日貿易 二 謝國明(第七更)第619章 共克時堅 八 量化寬鬆第814章 新航路 三 南泥灣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860章 節日第498章 關原第263章 修車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531章 驅逐艦 下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373章 正主來了第311章 前衛戰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540章 上海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538章 大祭第168章 硫酸 下第833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五 戰爭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一點感言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523章 煤鐵複合體 上第219章 新泰縣第402章 火器時代後11章 新年第363章 儲蓄第365章 利刃第410章 向東望第208章 功成歸來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444章 另一個世界:異域貿易第833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五 戰爭第768章   何去何從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618章 共克時堅 七 自力更生第784章 大冶第138章 敵情第777章 雲中第493章 倒幕軍越過了水無瀨川後3章 干涉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第239章 分贓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214章 車間第720章 收拾殘局第228章 火炮第410章 向東望第23章 火炮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900章 硬骨頭後2章 兩個世界第275章 滿萬了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151章 黎明之戰 四(第二更)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471章 東隅島第140章 分兵第484章 江湖令與德政令第282章 震怒第218章 賣官 下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117章 山河防線 六 高密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564章 贖金第584章 北上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410章 向東望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
第108章 義勇旅第187章 歸來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252章 大巡禮 五 電學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421章 西拓:連雲郡 上第224章 崇明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387章 露天甲板第485章 反封建對策第70章 對日貿易 二 謝國明(第七更)第619章 共克時堅 八 量化寬鬆第814章 新航路 三 南泥灣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860章 節日第498章 關原第263章 修車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531章 驅逐艦 下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373章 正主來了第311章 前衛戰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540章 上海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538章 大祭第168章 硫酸 下第833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五 戰爭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一點感言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523章 煤鐵複合體 上第219章 新泰縣第402章 火器時代後11章 新年第363章 儲蓄第365章 利刃第410章 向東望第208章 功成歸來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444章 另一個世界:異域貿易第833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五 戰爭第768章   何去何從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618章 共克時堅 七 自力更生第784章 大冶第138章 敵情第777章 雲中第493章 倒幕軍越過了水無瀨川後3章 干涉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第239章 分贓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214章 車間第720章 收拾殘局第228章 火炮第410章 向東望第23章 火炮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900章 硬骨頭後2章 兩個世界第275章 滿萬了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151章 黎明之戰 四(第二更)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471章 東隅島第140章 分兵第484章 江湖令與德政令第282章 震怒第218章 賣官 下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117章 山河防線 六 高密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564章 贖金第584章 北上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410章 向東望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